竹葉海公園一期改造鳥瞰圖
□楚天都市報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高雅 肖暢
以青山、綠水、竹韻園為設計理念,搭建「一環三區」公園結構,以竹步道貫穿全園,這樣的竹文化特色的主題公園正加緊建設中。
記者從建設方武漢城建集團獲悉,位於礄口區的竹葉海公園一期改造工程近日已全面開工,該項目今後將成為兼具溼地生態科普、市民休閒遊憩等功能的市級綜合性公園,預計明年年底完成全部建設工作,面向市民開放。
華中地區品種最豐富竹文化公園
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前往該項目探訪發現,現場工人奮力施工,公園現場建設如火如荼。
據了解,原先此處有一座竹葉海公園,但因規模小、設施陳舊,升級改造公園的城建計劃被提上日程,並被列入武漢市城建重點園林工程。
「竹葉海公園一期改造工程北靠三環線張公堤,南臨城華路,西接竹葉海西路,東至規劃的古田一路延長線。」武漢城建集團所屬武漢園林綠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何偉介紹,
通過升級改造,新公園面積將擴大至41.1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17.2萬平方米,陸域面積23.8萬平方米)。公園通過改造現狀、涵養樹木、固碳釋氧、維持生物多樣性、調節服務功能,為全市人民提供一個舒適、極具特色的綠色休閒空間。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於今年10月開工建設。目前,參建單位正搶抓苗木栽植季節,倒排工期計劃,力爭早日讓竹葉海公園呈現最佳狀態。
「該項目建成後將是華中地區竹品種最豐富、竹數量最多的一座中心城區綜合公園。」何偉介紹,公園將引進100多個竹品種,打造一座「百竹園」,展示竹文化風採。
三千米竹步道貫穿全園
記者了解到,該公園以一條竹步道貫穿全園,串聯三大分區和主要景點,以山水園為基調建立竹藝區、竹影區、竹樂區,向市民科普竹文化,展現竹風採。
何偉說,步道全長3000米,分為三級設計,一級主道最寬6米,可供人行和電動車行駛;二級步道寬3米;三級為一些林中支路,寬2.4米。「市民可沿環形步道慢跑、散步,穿梭於林下、濱水、道橋,感受自然美好。」
在竹藝區,「百竹園」將展示100多個竹品種,還有竹科普教育基地和展示竹子樂器的絲竹軒。還有一座「青梅竹馬園」,將打造成兒童樂園;竹影區將主要以湖邊景觀為主,打造親水步道,保留現在的荷塘、杉林、柳堤。值得一提的是竹樂區將打造一片竹海,以毛竹、孝順竹、鳳尾竹為主。
「公園採用海綿城市設計理念,除了透水鋪裝、生態草溝、雨水花園等常見設施外,我們還採用『蓄水陶土』的新技術,有很好的吸水、保水作用。」何偉介紹,目前在竹葉海公園停車場片區種植200棵法桐,計劃在100棵法桐樹穴鋪設蓄水陶土,並會長期記錄各種數據,進行對比,預計明年底,該項目將向市民亮相。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