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8 1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潛伏期短、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為特點。臨床主要表現為高熱、乏力、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狀,而呼吸道症狀輕微。很多小孩子在秋冬季節容易患上流感,而且持續時間長,容易發生併發症。
一.流感的分型有哪些?是如何傳播的?
人類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根據H和N的抗原性不同分為若干亞型,例如:H1N1等前些年經常報導的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易發生抗原變異,進而導致流感反覆流行。其中甲型流感抗原變異頻繁、傳染性強,常引起流感大流行。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從潛伏期即有傳染性,發病3天內傳染性最強,是主要傳染源。輕型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在疾病傳播上有重要意義,健康帶毒者排病毒數量少且時間短,傳播意義不大。流感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接觸被汙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間接傳播。除6個月以內嬰兒較少發病外,其餘年齡段小兒普遍易感,感染後獲得對同型病毒免疫力,但持續時間短,各型及亞型間無交叉免疫,可反覆發病。流行季節以秋冬為主。
二.小兒流感的臨床表現都有哪些?
潛伏期通常為1~3天。1.典型臨床症狀常以鼻塞流涕、噴嚏微咳、寒戰高熱、全身酸痛、乏力頭痛等為特徵。2.肺炎型流感多見於嬰幼兒等免疫力低下者。病初類似典型流感症狀,1天後病情迅速加重,出現高熱、咳嗽,呼吸困難及發紺,可伴有心、肝、腎衰竭。體檢雙肺遍及幹、溼囉音,但肺部無實變體徵。痰細菌培養陰性,抗生素治療無效。多於5~10天內發生呼衰,預後較差。3.特殊類型:胃腸型伴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腦膜炎型表現為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徵等神經系統症狀;若病變累及心肌、心包,分別為心肌炎型和心包炎型;橫紋肌溶解為主要表現的肌炎型。
三.小兒流感的併發症都有哪些?
1.呼吸系統併發症主要為細菌性肺炎感染,包括鼻竇炎、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細菌性氣管炎、細菌性肺炎等。
2.肺外併發症: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
四.如何診斷與鑑別?
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病史、體徵及輔助檢驗結果可以確定診斷。此病需與其他病原體所致呼吸道感染,包括支原體、衣原體、腺病毒、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肺炎(Covid-19)等進行鑑別。
五、如何治療?
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多飲水,注意營養。密切觀察和監測併發症。如有高熱者可口服解熱鎮痛,必要時使用止咳祛痰藥物。兒童忌服含阿司匹林成分藥物,以免產生瑞氏症候群。
2.若患者病情無好轉,且有加重趨勢,或高熱不退甚至出現併發症者,需及時到醫院兒科就診。
六.如何預防?
秋冬季一旦小兒玩伴或周圍親屬中有流感患者,一定要讓自家小兒與其保持距離,避免被傳染;儘量避免到人群擁擠場所;戴好口罩,注意手衛生;在秋冬交替季節及時打疫苗。
原標題:《公衛·科普|小兒秋冬季流行性感冒知多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