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假哭」發現爸媽不理,主動緩解尷尬的樣子,可憐又好笑

2020-12-23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在一個短視頻平臺上,最近經常刷到一個寶媽分享的寶寶吃飯的視頻,孩子一個人坐在餐椅上,雙手使勺子,每次都吃得非常起勁,讓看的人也很有食慾。

翻到其中一個視頻非常有意思,在寶寶的餐桌上發生了這樣一幕:

爸爸看到孩子只吃白米粉不吃菜而吵孩子,還把豆芽菜給混到了米飯裡。

寶寶一瞬間就炸毛了,張著嘴巴大哭,嘴裡的米飯清晰可見。

然而,當孩子哭了幾秒鐘,發現媽媽沒有來哄自己,爸爸也「請開始你的表演」的樣子,有些猶豫了。

不行,哭了都沒人哄,本寶寶不要面子的啊!

於是寶寶努力的哭,但是因為沒人給反應,寶寶的哭聲顯得有些遲疑,斷斷續續的,最後寶寶努力將眼中的一滴淚擠出來,發現爸媽還是沒反應之後,安靜了……

更可愛的是,寶寶發現場面有些尷尬,還舀起一勺飯菜舉到爸爸面前,興奮的笑著,假裝剛才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不得不說,寶寶啊,你混的有點慘……

其實,嬰兒開始學習「騙人」的時間,比我們以為的要早。

英國一位心理學教授雷迪在研究了50多名兒童之後說,最早在6個月,寶寶就開始學會欺騙,「假哭」就是寶寶「騙人」的方法之一。

首先說一下,我們所說的寶寶假哭,是一種「形式大於內容」的哭泣類型,不是因為痛苦,也不是因為悲傷,甚至不是因為不舒服,而是一種表演狀態下的哭泣。

最初,嬰兒是通過哭聲來控制自己的世界的。

專家們說,嬰兒早期的哭泣,多半是因為他脆弱的身體狀態和敏感的觸覺神經。

嬰兒不會說話,不能主導自己的身體,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哭聲,所以孩子餓了,困了,尿了,都會用哭聲來表達,只要一哭,媽媽就會過來幫自己解決問題,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種行為反射。

為了讓自己取得更好的生存環境,降低自身的死亡率,寶寶會用各種手段來爭取,這是符合進化論觀點的。

還有一種說法,嬰兒經常性的哭泣,尤其是晚上整夜沒原因的哭鬧,是為了降低兄弟姐妹的出生率。

在哈佛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中,生物學家發現,寶媽晚上餵奶的行為,對延長產後閉經期時間有影響,所以一般生完寶寶後,寶媽不會很快就懷孕,而與此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寶寶出生後的半年到一年這個時間內,夜間甦醒哭鬧的次數會有一定的增加,嬰兒正是通過夜間的假哭,來佔據媽媽的精力,降低弟弟妹妹出生的機率。

這時候孩子的的哭泣,更多的是一種本能。

之後,寶寶就會對這個過程有了覺知,他會逐漸掌握這個規律,那就是只要哭了,媽媽就會過來關注我。

而這個時候,寶寶會有更多目的,比如佔據母親注意力、希望和爸爸媽媽更親密等。當然,寶寶不是天生的「宅鬥」高手,而是在一次次和爸爸媽媽的互動中,懂得了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

隨著寶寶智慧的發展,8個月的時候,他們可以掌握更高難度的「欺騙」技巧,比如分散媽媽的注意力,在媽媽生氣的時候用手指指別的地方或者指指自己,媽媽笑等等,來引起媽媽的注意。

而2歲到6歲的孩子,或說在孩子依然被允許經常哭泣的年齡裡,他們有了更多自主的意識,也就有了更多元的需求,於是會更加熟練的掌握這門技巧。戰術還會變得更高級,出現虛張聲勢、先聲奪人、走為上計等策略,幫自己逃過懲罰,或者是得到獎勵。

《爸爸回來了》中賈乃亮當時帶甜馨,飯桌上甜馨不好好吃飯,賈乃亮對甜馨兇了一下,甜馨就開始哭。

沒想到爸爸毫不客氣的拆穿了自己的把戲:「演夠了嗎?」看來平時甜馨沒少在爸爸面前「表演」。

這也是寶寶智力發育的一個體現,說明寶寶變「聰明」了。

日本一項研究認為,嬰兒「假哭」這個行為,能夠鍛鍊表達能力,促進親子關係更加親密,還有助於孩子的情緒發展。

不過,面對寶寶的假哭行為,爸媽應該怎麼處理呢?

我們要學會把孩子的哭鬧拆開來看,一是孩子的情緒,一個是孩子的需求。

一、要回應孩子的情緒

前幾年很多寶媽聽了一種叫做「哭聲免疫法」的育兒方式,就是寶寶越哭,大人越不要抱,寶寶不哭的時候,大人才抱,免得孩子對這種反饋形成依賴。

不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批評這種育兒方式,因為這種「不回應」孩子哭聲的帶娃方式,不僅沒有用,還會給孩子帶來安全感的缺失,對孩子會產生更深遠的負面影響。

李玫瑾教授在說到孩子哭鬧不聽話該怎麼辦的時候提到過,父母有幾個原則,其中一個就是「不要走開」,孩子是演看的,你不能不看,否則就是冷暴力了。

最好的方式是,你可以不說話,但是一定要在旁邊看著孩子,不要讓孩子用哭聲營造的情緒帶走,而是用你鎮定的節奏來帶著孩子走,等孩子緩和下來之後再說。

二、學會判斷孩子真正的需求

寶寶哭泣可能是假的,但是需求卻是真的。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於孩子的需求,總的來說就是兩句話:一定要有回應,但不一定要都滿足。

最基本的需求是要滿足的,比如孩子餓了困了,父母要首先做到能夠判斷孩子的生理需求,通過觀察和總結來給寶寶提供舒服的生存環境。

還有一些需求也是合理的,比如寶寶覺得你對他的關注不夠,所以故意用很多激烈的動靜來引起你的注意力,意思是你快來跟我玩兒,那這時候說明孩子需要你的陪伴,這就是合理的要求,要滿足。

而當寶寶需要不合理的時候,比如孩子想要源源不斷的玩具。爸爸媽媽可以堅持自己的原則,明確的告訴孩子,你今天哭到什麼程度,媽媽都不會答應你的。

如果孩子不能接受,那就想辦法讓孩子理解爸爸媽媽的理由,然後給孩子設置一定的達到條件,給孩子留有一線希望。

三、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

寶寶哭泣可能是假的,但是需求卻是真的,只不過他不知道除了哭泣還能用什麼方法來表達。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是教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情緒。

比如如何讓孩子在生氣的時候意識到自己生氣了。

我們就可以在孩子有生氣表現的時候引導孩子:「你是不是想打媽媽?」

「你是不是想喊叫?」「你是不是感覺自己頭上要冒火了?」——「你這是生氣了。」

「當你再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可以不用哭來解決問題,你要告訴媽媽你生氣了。」

孩子沒有無緣無故的胡鬧,背後都有自己身體或者情緒上的不適,教孩子認識憤怒、嫉妒、後悔等情緒,就可以讓孩子擁有觀察自我的視角,更能進行自省和覺知。

寶寶也需要宣洩情緒和學著長大,面對寶寶的假哭,需要爸爸媽媽有一雙更能分辨是非的眼睛,需要爸爸媽媽幫助孩子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緒,也需要爸爸媽媽幫孩子排解自己的情緒,給孩子一個自我安撫的機會,這才能讓孩子逐漸高清楚生活的規則,更好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會假哭,好處不止這一點
    朋友瑩瑩媽就發現5個月的女兒會假哭,先哭一小陣子,光嚎不掉淚,然後眯著眼看大人反應;要是大人不理她,就繼續假哭,要是還不理她,可就要真哭了,眼淚譁譁地掉,小臉也憋地通紅。為什麼嬰兒會假哭?父母又該如何應對,才能讓假哭不變成真哭呢?
  • 寶寶假哭怎麼辦?如何判斷和應對呢?
    「乾打雷不下雨」的假哭哄?怕慣壞了!不哄?看著心疼!那怎麼辦???恭喜!你的寶寶都會假哭了彤彤寶寶1歲2個月,媽媽發現她最近喜歡哭著玩。咧著嘴,耷拉著眉毛,委屈的樣子,嗯嗯地小聲哭,有時候還照著鏡子哭,可又不是真哭,好氣又好笑。
  • 會假哭的寶寶了不得!你家寶寶會這個「本領」嗎?
    你家寶寶雖然不到一歲,可是已經具有了獨立自主的意識,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最主要還是表現在哭上。有些時候,寶寶的哭可能會騙過你的眼睛,「騙取」你的一片痴情!據有關報導稱,寶寶在6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假哭來偽裝自己,是不是比你想像中的時間更早呢?其實假哭不是每個孩子的標配,假哭其實是聰明孩子的象徵。
  • 寶寶經常放屁?很有可能是腸脹氣了 爸媽可以這樣子給寶寶緩解
    當觀察到寶寶吃完奶後哭鬧不止、紅著笑臉、喝奶後不時緊握著小拳頭、把腿蹬向腹部這些表現一般寶寶都是腸脹氣了。這個時候爸媽可以給寶寶拍嗝,做排氣操,按摩寶寶的腹部,這樣子可以有助於寶寶排氣和消化緩解寶寶的不適。
  • 寶寶在不到六個月的時候,就會通過假哭來達到目的
    而且他們在自己還這麼小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通過假哭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如果你家裡有個小寶貝的話,你是不是也經常頭疼為什麼寶寶總是要假假的哭呢?首先要說的一點是,其實假哭也是寶寶腦子發育的很靈活很聰明的表現之一。大部分的寶寶,他們老師喜歡假哭的主要原因就是想要引起自己爸爸媽媽的注意。
  • 寶寶近來愛假哭怎麼辦?
    (原標題:寶寶近來愛假哭怎麼辦?) 讀者柯女士:我家寶寶1歲2個月,最近喜歡哭著玩,就是咧著嘴,擺出委屈的樣子,嗯嗯地小聲哭。有時候還照著鏡子哭,可又不是真哭,這是怎麼一回事?
  • 孩子假哭怎麼辦,父母的反應,會決定孩子是嬌慣或者缺愛
    但是,隨著嬰兒的成長,父母會發現為什麼孩子會不真誠地哭泣?有時,父母聽到孩子兩次how叫並仔細看了看,但發現他沒有流淚。這種「只有雷聲而沒有下雨」的行為是否意味著孩子是一所自然的表演學校?我的朋友鶯鶯的母親發現她5個月大的女兒會哭泣,她哭了片刻而沒有哭泣,然後斜眼看了成年人的反應。如果成年人不理her她,他們將繼續哭泣。
  • 孩子愛假哭更聰明?父母要留意,別讓孩子把假哭手段養成習慣
    3, 要分清真哭假哭,了解寶寶的身心需求。寶寶真哭時確實肉體上不舒服,或心理受到刺激而不安。假哭其實不過是寶寶吸引注意力的一種手段,我就見過一個小寶寶摔倒了,稍微反應過來,立馬哭嚎起來,結果發現正在廚房的媽媽一時沒注意,就不哭了,看來沒有摔疼,只是下意識需要安撫罷了。
  • 寶寶這一惹人嫌的行為,恰恰是聰明的象徵
    「乾打雷不下雨」這句話形容的一定是小寶寶了,有時上一秒他還在安安靜靜的玩耍,下一秒就會哇哇大哭,卻怎麼也擠不出眼淚,讓寶媽既心疼又好笑。難道天真無邪的寶寶都會用假哭來「騙人」?A:寶寶六個多月的時候,有次我把他放在床上玩,他玩一會兒想讓我抱,就開始哭,哼唧兩聲就偷偷看我一眼,見我不理他又開始哭,特別逗。B:我兒子可會假哭撒嬌了,有次在客廳玩耍手碰到桌子了,其實根本就不疼還在我面前假哭,我對著手吹了一下,他就立馬笑了。C:我家寶寶也是!
  • 自家寶貝假哭怎麼辦,這些知識作為家長要了解
    做過家長的都知道,小孩子們有一種行為幾乎不用學就會,那就是假哭。其實一般大人們在看到孩子進行這種表演的時候都是感覺非常好笑的,但是殊不知,長此以往這種行為將會導致嚴重的人體,所以我們就要對假哭這件事情多為注意。
  • 戲精寶寶愛假哭怎麼辦?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不過,寶寶逐漸長大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哭著哭著寶寶會發現,通過哭鬧聲可以讓家長注意自己,幫助自己,沒有必要真的哭到淚流滿面才能得到關注和幫助,因此,寶寶會開始嘗試用只出聲不流淚的假哭來表達需求,一旦嘗試成功,假哭就會成為寶寶的慣用伎倆。
  • 告訴你一個秘密,剛出生的寶寶,其實都是「假哭」,真相讓媽媽很感動
    作者:寶寶知道 聚焦熱點對於剛出生的寶寶,總是哇哇的大哭。這讓新手爸媽很困擾。今天我就告訴你一個秘密,其實,剛出生的寶寶都是「假哭」這是讓媽媽高興的哭。如果寶寶出生後不哭,那就會著急,對於醫生來說更是如此!
  • 你家寶寶經常假哭嗎?家長這樣做會害了寶寶,媽媽一定要注意
    小小的媽媽:我的寶寶1歲多了,好笑的是,在我給她斷奶時,她把小手伸向我衣服裡,我拒絕她,她便使勁哭,卻看不到一滴眼淚,並且還一邊哭一邊偷偷看我的反應。寶寶為什麼騙哭呢?一、寶寶孤獨了當寶寶獨自一個人煩悶時,便會假裝哭泣。此時,父母不要緊張,這只是寶寶希望引起媽媽注意的一種手段,是一種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哭泣,寶寶是想用這種方式告訴媽媽:我很孤獨,我很無聊。
  • 為什麼寶寶都喜歡假哭?原因好暖心
    01、寶寶假哭,是自我意識提高的表現寶寶的假哭,很可能是因為想要獨佔父母的注意力會假哭的寶寶往往會根據父母的反應來判斷自己接下來的行為。這就說明寶寶已經學會了明確目標,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來表演」了。另一方面,會假哭的孩子其實也是在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來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 為什麼寶寶都喜歡假哭?原因好暖心!
    哭是寶寶最常見的表達感情和需求的方式,不管是餓了、困了、病了都要讓眼睛裡「下點雨」。 但是,當寶寶想要引起家長的注意來表達不滿的時候,多半是會「乾打雷不下雨」的,也就是假哭。
  • 孩子愛假哭,背後有寶寶的需求,家長心中要有數!
    相信每一個家長都經歷過寶寶假哭,明明哭鬧得很大聲,卻一滴眼淚都沒有,有些只要家長一回頭,或者一湊近,寶寶馬上就停住,而有些雞賊的寶寶,一邊假哭一邊偷偷瞄著家長,見家長注意到了,寶寶就鬧得更大聲,直至家長過來哄為止。 寶寶早期不能說話,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
  • 孩子愛假哭,背後有寶寶的需求,家長心中要有數
    相信每一個家長都經歷過寶寶假哭,明明哭鬧得很大聲,卻一滴眼淚都沒有,有些只要家長一回頭,或者一湊近,寶寶馬上就停住,而有些雞賊的寶寶,一邊假哭一邊偷偷瞄著家長,見家長注意到了,寶寶就鬧得更大聲,直至家長過來哄為止。寶寶早期不能說話,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
  • 孩子喜歡假哭=智商高?若父母第一反應是這樣,娃易產生性格缺陷
    孩子為什麼會假哭 研究表明其實孩子最早在4個月左右就會假哭了,這是他們最開始學會的一種「騙人」技能,以哭的方式來博取爸媽的關注,達到自己的目的
  • 為什麼寶寶老是愛假哭?背後原因讓媽媽很暖心
    都說媽媽們最害怕寶寶哭,一旦哭鬧哄不好就會特別鬧心。而且小寶寶還不會說話,寶媽只能通過他的哭聲來判斷他的需求。要是寶寶哭的話,寶媽就以為他身體不適。但是時間一久,寶媽就會發現寶寶「套路很深」,經常用假哭來吸引自己的注意。那麼為什麼寶寶老愛假哭呢?背後原因很暖心。
  • 寶寶「假哭」的時候,你可以說哪些英文?
    「你和寶寶說英語」每日一詞:寶寶「假哭」的時候,你可以說哪些英文?1. I know you are not really crying. It’s fake. 我知道你不是真哭。是假的吧。2.你是假哭還是真哭啊?3. 年輕美國人有一種說法更接近中文:Are you fake crying? 你假哭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