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2014級的《西文字體設計》課程任課教師為姬瑩、宋曉凰老師。課程歷時五周,其主要教學任務是解決26個字母和10個阿拉伯數字以及一些基本文本符號的視覺及語言表達規律。西文字體在組字、詞的關係上以及視覺節奏的個性上有別與中文字體設計,具有極強的易辨性。
文字設計意為對文字按視覺設計規律加以整體的精心安排。文字設計是人類生產與實踐的產物,是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逐步成熟的。西文字體設計將信息從發出者傳達給接受者。受眾對字體的視覺表達方式,不斷求新。當實驗字體以物質的、三維的材質和科學的藝術思維,傳達出概念化的藝術形式和有意味的遊戲狀態時,信息會以非常規的方式挑戰傳統形式與接受者產生共鳴,從而帶給受眾驚喜,並引導其產生無限的美好遐想。西文字體設計是在挖掘深層的有意義的事物,來培育學生無限的創意土壤。設計是為功能服務的,西文字體設計的功能首先就是傳達信息,且在信息的傳達中儘量地擴大它的視覺作用。
課程在了解西文字體設計的發展與演變歷程中展開,從 「練字」、「用字」、「造字」三個方向入手。「練字」是指對西方經典字體結構的了解與臨摹能力的培養,在臨摹的過程中理解Helvetica、Bodoni、Garamond等經典字體的設計理念。「用字」是對西文字體的實際應用能力的訓練,在編排設計中理解西文字體的應用規律。「造字」是實驗字體設計部分,是對西文字體形態的造型能力的訓練,要求學生在手與材質的互動中塑造西文字體的靈動,鼓勵學生「動手有功」,用材質來表達對西文字體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