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為現階段十分重要的學科,倍受家長的重視,許多家長從孩子兩三歲就開始為孩子灌輸啟蒙英語,目的是讓孩子培養英語思維,養成英語學習習慣,為將來打好堅實的基礎。為此,家長們可謂是煞費苦心!
為了讓孩子擁有一個浸入式的英語環境,許多擁有高學歷的家長會自己教孩子英語,每天與孩子用英語進行交流,練習口語和聽力,培養孩子英語的實際使用能力,讓孩子不去刻板地學習英語,而是要將英語運用到日常的生活中。
這些家長為了孩子的未來操碎了心思,這種精神簡直是模範,是家長中的榜樣!可是,雖然這些家長自己教孩子英語很辛苦,但還是有許多人走進了英語的誤區……
誤區一:發音不標準
大多數家長的英語儲備,只停留在了應試英語的範疇,而應試教育本身並不強求於英文發音,所以家長們按照自己過去所學的音標來教孩子發音,往往就會出現發音不標準的情況。而這對於孩子的啟蒙英語教育來說,將會是災難級別。
孩子在啟蒙英語的初始階段如果發音不標準,將會對今後的英語學習造成嚴重的影響。因為錯誤的發音已經在大腦中形成固定印象,當孩子去聽正確的英文對話時,會使孩子出現聽不懂的情況。
所以家長們需要在教給孩子單詞或者短語時,先得確認自己的發音是否標準,再去教孩子。其次家長們可以結合一些正規的英文有聲讀物和英文動畫片等,來培養孩子正確的發音和聽讀能力。
誤區二:從音標開始學
眾所周知,英文的音標就和漢語中拼音的作用是一樣的,所以許多家長會在啟蒙英語階段就給孩子灌輸音標的概念。
漢語拼音和英語音標一樣,是學習語言時的「進階段位」。誠然,拼音和音標是學習語言時的基礎,但拼音和音標的作用是讓孩子在看到一個漢字或單詞時,他能根據拼音或音標將這個漢字或單詞給「讀」出來,所以拼音和音標是「認字」的過程。
而啟蒙階段的英語需要孩子先接觸語言,要先會「說」,再會「認」,循序漸進,不能越級。要知道,在幼兒園的末期,老師才會開始教孩子漢語拼音,家長在啟蒙階段就教孩子英語音標,孩子反而不能很好地理解,甚至還會激發孩子學英語的牴觸心理。
誤區三:給孩子教語法
英語語法非常重要,但和音標一樣,他們都屬於「進階段位」,而不是啟蒙階段。兩三歲的孩子,漢語語法都尚未開始學習,漢字都不識幾個的時候,家長就給孩子灌輸英語語法。這就像給幼兒園孩子去教一元二次方程一樣,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疇。
所以家長千萬不能心急,要明白啟蒙英語的「啟蒙」二字才是核心,讓孩子從小培養英語的興趣和思維才最重要,不要指望你去教孩子英語他就會做高考英語試卷,根本不現實。
孩子終究是孩子,他們的天性是愛玩,我們只能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千萬不能填鴨式的逼迫孩子學習,這樣非但不能出成績,而且還會讓孩子從小就抵制學習、反感學習,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