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源人工智慧倫理與安全中心主任曾毅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工智慧倫理特設國際專家組專家

2021-03-06 智源社區

3 月 11 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宣布成立人工智慧倫理特設專家組並公布專家組成員,智源人工智慧倫理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自動化所曾毅研究員由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科技部推薦,經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遴選,入選該國際專家組,並接受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任命。將與其他 23 個國家的專家共同參與起草全球人工智慧倫理建議書並推動相關工作。

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已任命 24 位專家,就人工智慧(AI)開發和應用帶來的倫理問題提出適用於世界各國的建議,他們在人工智慧社會、經濟和文化挑戰的研究方面處於世界一流水平。

在 2019 年 11月召開的教科文組織大會期間,193 個會員國決定委託本組織就這一關鍵問題制定第一份全球規範性文件。

這一國際專家組由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區的專家組成,包含精通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和倫理知識的科學家和專業人士,兼顧性別組成。

國際專家組將招開系列會議,並著手研究我們在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時代將要面臨的複雜的倫理抉擇。

「我們有義務引領一場開明的全球辯論,以便帶著清醒的認知進入這一新時代,確保我們的價值觀不被犧牲,並為人工智慧的倫理準則建立一個全球共同基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說。

專家組負責擬定一份草案,並於今年春夏向國家、次區域和地區層級的各利益相關方徵求意見。隨後,文本將在教科文組織下一屆大會上交由會員國表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聞

英文版:https://en.unesco.org/news/unesco-appoints-international-expert-group-draft-global-recommendation-ethics-ai

中文版:https://zh.unesco.org/news/jiao-ke-wen-zu-zhi-cheng-li-guo-ji-zhuan-jia-zu-qi-cao-quan-qiu-ren-gong-zhi-neng-lun-li-jian


相關焦點

  • 孫明春: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中的倫理規範與行業自律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孫明春: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中的倫理規範與行業自律丨明言ESG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學術機構和企業界都積極參與相關倫理標準的討論和制定,確保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以人為本」、技術向善。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與之相關的倫理問題越發得到各界重視。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學術機構和企業界都積極參與相關倫理標準的討論和制定,確保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以人為本」、技術向善。聯合國是推動建立全球AI倫理規範的重要力量。
  • 第二屆智能社會科學論壇暨「人工智慧的治理與倫理」學術研討會...
    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李修全研究員的演講主題為「從社會發展看技術需求:新發展理念下的人工智慧發展要求」。他基於新發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從技術與社會相互融合的角度出發,深入分析了人工智慧對於公平、可持續和安全等社會發展核心問題的影響。由此,他探討了弱勢群體適應症的問題,強調技術的發展應堅持以人為本,在強調效率的同時必須兼顧公平與普惠性。
  • 2019GAITC專題論壇之三丨全球視野下的人工智慧倫理新觀點
    早在前兩屆GAITC上就前瞻性設立了人工智慧倫理論壇,開始了對人工智慧倫理話題的探索,積累了大量國內外人工智慧倫理專家資源。2018年GAITC人工智慧倫理論壇,更是匯聚國內外一線人工智慧領域倫理專家,對該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發布《北京共識——人工智慧與教育》,看全文
    我們還認識到人類智能的獨特性。憶及《世界人權宣言》中確立的原則,我們重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人工智慧使用方面的人文主義取向,以期保護人權並確保所有人具備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進行有效人機合作以及可持續發展所需的相應價值觀和技能。7.
  • 「人工智慧的治理與倫理」學術研討會在滬舉行
    據了解,由華東政法大學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指數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智能社會科學論壇暨「人工智慧的治理與倫理」學術研討會,邀請了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和華東政法大學在內的十多位學者參加。會議採取了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眾多觀眾通過線上直播觀看了本次會議。
  • 什麼能夠幫助我們在人工智慧倫理領域前行?能夠採取的行動有哪些?
    在人工智慧倫理研究中,主流的看法是既然讓人工智慧決策已經不可避免,應該將倫理嵌入人工智慧技術之中,以便增加人工智慧決策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這種嵌入,也稱為「道德算法」。在道德算法的實現路徑上,人們已經考慮了三種進路:自上而下進路、自下而上進路和某些混合式進路。
  • 科技部強調人工智慧倫理治理工作 曠視以能動性推進AI治理進程
    近日,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就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我國在人工智慧倫理治理方面的部署。他表示,科技部正通過成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八項原則等措施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慧,推進我國人工智慧健康發展。事實上,作為全球治理的重要議題,不僅政府有關部門在密切關注,曠視等人工智慧企業也早已開始了AI治理領域的探索,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 專訪中科院自動化所曾毅:不應以發展為藉口越過AI倫理紅線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AI倫理中心主任、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專委會委員曾毅,就國外某些科技巨頭停止使用人臉識別技術、中國公眾對數據隱私的態度和人工智慧治理等話題展開討論。如何看待放棄人臉識別技術?
  • 2020北京智源大會完整日程公布,4天19場高端AI論壇邀你參加
    居高屋之上以建瓴水——人工智慧各領域頂尖學者將圍爐而坐,共談國際人工智慧發展前沿問題。 參與人:黃鐵軍、山世光、王亮、吳璽宏、孫富春、張大慶、史元春 人工智慧倫理、治理與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6月22日·下午論壇主席:曾毅 智源研究院倫理與安全中心主任 時間
  • 2020北京智源大會完整日程公布,4天19場高端AI論壇邀你參加
    參與人:黃鐵軍、山世光、王亮、吳璽宏、孫富春、張大慶、史元春人工智慧倫理、治理與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6月22日·下午論壇主席:曾毅 智源研究院倫理與安全中心主任時間內容致辭特約嘉賓聯合國Digital Cooperation Roadmap發布Fabrizio Hochschild 聯合國副秘書長主題報告Amandeep S Gill 聯合國秘書長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前執行主任主題報告Christoph Lütge
  • 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在京召開 聚焦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
    首日,中國工程院趙沁平院士、鄔賀銓院士、張軍院士,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禮群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教授,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秘書長秦昌威,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袁建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助理總幹事Getachew Engida、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未來學習及創新團隊負責人(「教育的未來」旗艦項目牽頭人)Sobhi Tawil、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展濤、非洲國際能力建設研究所所長Yumiko
  • 欲望、理性與真實:科幻電影中的人工智慧倫理問題
    關鍵詞:科幻電影;人工智慧;倫理問題 人工智慧技術話題近五年來廣泛活躍在社會不同領域,它越出科技圈,正在真實且快速地滲入普通中國人生活中,並引起了人們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簡稱AI)的多方面探討。科幻電影通常是大眾接觸和了解AI的最便利途徑,這裡也是許多專家對AI展開天才預測和想像的前沿地帶。
  • 專家呼籲防止人工授精引發倫理問題
    莫讓供精者成為「成吉思汗」——專家呼籲立法防止輔助人工授精技術引發的倫理問題  女方可以在離異兩三年後再生下屬於雙方的子女嗎?男方可以在離婚後讓授精卵在另一位婦女腹中發育成長嗎?  據盧光琇委員介紹,衛生部曾按照有關規定組織專家組對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70多家醫療機構進行技術評審,其中發現,某省某市計劃生育研究部門門診部,不按照一個供精者所供精子至多只能使5名婦女受孕的規定。而在某省計劃生育研究所附設精子庫,有約3000份精子不明下落,且在衛生部要求其整改並查清、追回丟失精子期間,仍然有對外擅自供精的現象。
  • 學而思「牽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獲多方肯定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在會上表示,好未來教育集團(學而思教育科技)等機構通過與教科文組織合作,為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做出了貢獻,產生了良好的國際反響。12月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學而思教育科技正式籤署合作協議。
  • 360人工智慧研究院:保障數據安全亟需構建AI安全標準
    近日,360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鄧亞峰受邀參加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並就「數據與人工智慧安全」議題發表演講。  鄧亞峰指出,由於人工智慧是快速出現的新應用,AI應用生產和部署的各個環節均暴露出一系列安全風險。
  • 關注人工智慧產業,國內首本《人工智慧技術教育白皮書》發布
    據悉,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湖南省人工智慧學會高職AI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湖南科技職院當選為第一屆高職AI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戚人傑當選為主任委員。在現場,入會人員共同發布國內第一本《人工智慧技術教育白皮書》,自興人工智慧集團吳振峰對白皮書進行了解讀。
  • 海量知識內容,特色專屬服務,全新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為「你」而來
    國際知識中心是什麼?國際知識中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下屬的一個國際性、綜合性的工程科學與應用技術知識中心,旨在推動全球工程相關的科技、教育、文化信息的知識共享,面向國際社會開展技術交流和知識服務,促進工程知識的傳播和利用,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工程學倡議」做出貢獻,同時促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主要目標的實現。國際知識中心有什麼?
  • 多元智能視域中的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及教育應用
    我國2016年以來,已將人工智慧領域建設提升至關乎國家競爭力、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相繼發布了《「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以及「四大」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百度的自動駕駛、阿里雲的城市大腦、騰訊的醫療影像、科大訊飛的智能語音,力圖在新一輪的國際科技競爭中佔據制高點,掌握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