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音樂是無法用具象來表現的,每個聽眾對音樂的感受都是很準確的。」11月6日下午,著名作曲家做客天府文旅大講堂暨名家講壇,他以《敖開交響樂的大門》為題,現場分享交響樂的獨特魅力。
作為省內外聞名遐邇的音樂家、教育家,敖昌群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並在全國以及全省各大比賽中屢獲大獎。其主要音樂作品有:《生命交響樂》、《交響序曲—紀念》,管弦樂《大涼山隨想》、《羌山風情》、《康巴音詩》,歌曲《我愛你,中華》《媽媽格桑拉》、《遙遠的可可西裡》、《草原上的格桑拉》,室內樂《第一弦樂四重奏—青春年華》、《b小調奏鳴曲》,合唱《太陽之歌》、無伴奏合唱《靜夜思》、《瀘沽湖》,舞劇音樂《深宮啼淚》等,這些作品一直是中外音樂表演團體常演的經典曲目。
當天下午三點,敖昌群在主持人的介紹下走上主講臺,他率先解釋了此次講座主題的含義,「敖開交響樂的大門,敖,是我的姓,在四川話裡,『ao』開,普通話就是『撬』開的意思,把一個很尖硬的東西打開。其實交響樂從來沒關上過大門。」作為巴蜀音樂領軍人物之一,敖昌群的講座沒有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他用接地氣的方式,讓普羅大眾了解、走近交響樂。
「所有的交響樂都有個標題,有的標題很抽象,也能很具象,不管有無標題,其實在表達音樂形象的時候,作者想達到的目標跟聽眾的感受是一樣的。」13歲邁進音樂領域的敖昌群,創作了近千首音樂作品,其中交響樂作品7部,包括《大涼山隨想》、《生命交響樂》等。「我們平時所說的交響樂,其實是交響音樂的簡稱,這個範疇很大。狹義來講,交響樂指的是由多個樂章組成的音樂體裁,一般由四個樂章組成。其特點:由大型管弦樂隊演奏;音樂內涵豐富,幾乎可以囊括人類感情的所有方面;具有戲劇性敘事性描寫性等性質;有嚴謹的結構;有非常豐富的表現手段。」
雖然十幾歲就喜歡音樂,並且專業學習多年,也寫了不少作品,但敖昌群聽音樂時不會去聽裡面的技法,他喜歡音樂帶給自己的最直接的感受。「音樂要聽它給你的內心帶來的情感的傳遞。而且不管我們學沒學過音樂,聽眾對音樂的感受是非常準確的。音樂對我們來講很簡單,就是入不入心,是否打動我們,能不能引起共鳴,我們喜不喜歡,就夠了。 」
在敖昌群看來,音樂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好的音樂可以從生物學的角度得到滋養,音樂是上天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一定要盡情的享受它。」新媒體時代,人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搜到各種交響樂,但敖昌群鼓勵大家走進音樂廳。「欣賞交響音樂最好的辦法是在音樂廳,只有在這樣的氛圍裡我們才能很好的欣賞音樂。」
他還提倡大家在音樂廳欣賞交響樂時一定要做一個優秀的觀眾,「起碼要做個安靜的觀眾,同時不要在樂章之間鼓掌。因為作曲家的樂章之間是連續的思維,當正在等待下一個樂章開始的時候,觀眾熱烈的鼓掌會打斷這種連貫性。」兩個小時的講座,敖昌群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交響樂這門藝術的獨一無二性,並通過互動性的音樂實驗,讓現場觀眾近距離感受交響樂的魅力。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