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曲家敖昌群19歲深入甘孜 從配器開啟創作

2020-12-25 騰訊網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攝像 吳楓

「第二十八章,終止中的重屬和弦;第二十九章,結構內的重屬和弦;第三十章,重屬和弦中的變音……」著名音樂理論家、教育家斯波索賓的《和聲學教程》,是一本對於所有學習音樂的朋友均有幫助的專業性書籍,適合作曲和指揮專業的人學習。在上世紀50、60年代,這本書非常難得。為了自學作曲,少年時期的敖昌群從同學處借來此書,小心翼翼地手寫謄抄,從目錄、章節內容、樂譜繪製到習題內容,都工工整整。

敖昌群

50多年過去了,這本《和聲學教程》手抄本被敖昌群精心保存了下來,上面的字跡清晰工整,書頁上不見一絲褶皺。和這本手抄本一起被敖昌群珍藏的,還有俄羅斯民族樂派著名作曲家李姆斯基?科薩科夫的《管弦樂配器法教程(上冊)》。這兩本書,陪著敖昌群在甘孜州走過了八年時光,對他的作曲創作,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敖昌群

敖昌群手抄版《和聲學教程》

敖昌群手抄版《和聲學教程》

「1970年,我們班一部分人被分配到了甘孜藏族自治州,我和張莉娟一道乘著卡車到了甘孜州的康定。在那兒,我們先是下鄉勞動,加入甘孜軍分區宣傳隊到修建貢嘎機場的部隊慰問演出,唱歌、跳舞、說快板、對口詞等,生活豐富多彩。」折多山下,海拔2800公尺的康定,美麗而又偏僻,當時的艱難困苦是難以想像的,食品、物資、燃料都極度短缺,最不缺的就是歌舞,這裡的人們天生就能歌善舞,敖昌群與當地演員一起參加演出,他們到過最遠的地方是甘孜州巴塘縣的竹巴龍村,位於川藏交界處。

敖昌群

跟隨部隊慰問演出結束後,敖昌群和張莉娟一起被分配到甘孜州歌舞團(原為甘孜州文工團)。在高原,他與張莉娟慢慢從同學、同事、朋友過渡到戀人關係。他的作曲創作也進入到了非常重要的階段。「這八年,是我通過自學進入創作的階段。」那時候,歌舞團裡有一些創作力量,但年輕人不多。敖昌群就根據團裡的要求,從配器開始為樂隊寫一些曲子,「為樂隊配器、寫舞蹈音樂,逐漸過渡到真正的音樂創作,完全是在實踐中摸索,在實踐中的學習。」

敖昌群在康定 (1970年)

敖昌群與妻子張莉娟

為了創作,敖昌群把《管弦樂配器法教程(上冊)》和《和聲學教程》手抄本翻了無數遍。「從這裡面學習創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回憶自己在甘孜州的八年生活,敖昌群坦言:「非常艱苦,那時候物資匱乏,但精神生活充實,對生活非常熱愛,對未來充滿希望,交給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去完成。」

在彈鋼琴、拉手風琴、唱歌、演話劇,在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中跑場的過程中,敖昌群接觸了大量的藏族民族民間音樂。「當時,康定經常舉辦全甘孜州的文藝調研,我們也有很多時候到各個地方去慰問演出,在這個過程中我接觸到藏族音樂的多種藝術形式,包括弦子、踢踏、鍋莊、山歌、熱巴等舞蹈和音樂。在巴塘農村收集民歌體驗生活的那幾個月,白天下地勞動,晚上聽當地人唱歌、跳弦子舞直到深夜。」這八年,敖昌群在創作上無師自通。康藏高原淳樸熱烈的音樂,也在敖昌群心中生根發芽,深深影響了他的創作風格。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著名作曲家敖昌群帶你「敖」開交響樂的大門
    11月6日下午,著名作曲家做客天府文旅大講堂暨名家講壇,他以《敖開交響樂的大門》為題,現場分享交響樂的獨特魅力。作為省內外聞名遐邇的音樂家、教育家,敖昌群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並在全國以及全省各大比賽中屢獲大獎。
  • 著名作曲家敖昌群郭峰助陣演奏畢業作品 一氣呵成寫就《我愛你...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攝像 吳楓   敖昌群寫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康巴音詩》是他的第一部管弦樂作品,也是他的畢業作品。「我在甘孜州生活了八年,甘孜州是我的第二故鄉。在那裡,我對藏族音樂文化耳濡目染,是我創作的豐厚土壤,離開多年依然魂牽夢繞。」
  • 著名作曲家陶嘉舟逝世 李雙江親自撰寫悼詞(圖)
    (圖據網絡)  著名作曲家陶嘉舟在成都家中,因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逝世,享年80歲  華西都市報:2013年11月15日22時零5分,中國著名作曲家陶嘉舟因突發心臟病逝世,享年80歲。作曲家陶嘉舟一生都很傳奇。他沒上過專業音樂學院,卻成為國家一級作曲家。李雙江為陶嘉舟親自撰寫了富有詩意、真情感人的悼詞。
  • 著名作曲家劉青傾情創作《會展人之歌》
    著名作曲家劉青傾情創作《會展人之歌》(資料圖片)  5月13日,《文明的使者——會展人之歌》譜曲工作圓滿完成。  據悉,第七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CIEF 2011)將隆重推出會展人自己的歌曲並舉行首發儀式,為此,中國會展雜誌社力邀著名作曲家劉青作曲、倪瑋社長作詞,傾力打造原創歌曲——《文明的使者——會展人之歌》。
  • 著名作曲家孟文豪會見作詞搭檔王新、向明,探討新歌曲創作
    10月7日下午,著名作曲家孟文豪在北京「上加一線」音樂工作室會見了他的兩位作詞搭檔王新、向明,三人一起就當前歌曲創作方向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既然大眾的音樂審美在變化,那麼我們作為創作者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相應地朝大眾喜愛的音樂風格去努力研究、創作。而且,隨著抖音、快手等這樣的短視頻平臺的出現,好的歌曲往往只需要一兩句「抓人」的閃光點即可脫穎而出、傳唱開來。所以,我們更多需要創作這樣的好的歌曲作品。
  • 世界著名作曲家、華人音樂界先行者周文中逝世,享年96歲
    據「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微信公眾號10月28日消息:傑出的世界著名作曲家、華人音樂界先行者周文中先生於北京時間2019年10月25日夜在家中安詳辭世,享年96歲。
  • 著名作曲家劉青傾情創作《高考1977》主題曲
    近日,記者就這些問題電話採訪了著名作曲家、現任解放軍總政歌舞團作曲劉青老師,就一系列相關問題對劉老師作了訪問。  談到剛剛完成的電影《高考1977》主題曲,劉青老師顯然還沉浸在激情澎湃之中。「剛剛接到創作邀請時,我非常激動。因為我自己也是那個年代走過來的,經歷過文化大革命,那些風風雨雨、艱難險阻我都有深刻的親身體會。
  • 《再見了大別山》曲作者著名作曲家雷遠生逝世
    著名作曲家雷遠生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一曲《再見了大別山》紅遍了大江南北,不僅讓紅色的大別山享譽盛名,更被一代代男高音歌唱家傳唱至今。據了解,2020年9月30日,該歌曲曲作者、著名作曲家雷遠生先生因病於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去世,享年70歲。作曲家雷遠生祖籍湖北,出生於1951年,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曲。曾為武漢軍區文工團文藝戰士,後在上海音樂學院進行深造,之後分別調入武漢軍區歌舞團、京劇團,擔任過作曲、樂隊指揮。武漢軍區解散以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廣東軍區政治部作曲家。
  • 專訪著名作曲家高鼎鑄:讓音樂像血液一樣流淌
    近日,著名戲曲音樂理論家、作曲家高鼎鑄籤約「山東省戲曲名家工作室」,三年內他將帶領四名學生完成至少六部戲曲的作曲。四名學生全部來自省柳子劇院,對此他向本報記者表示,「一部戲曲,編劇、導演可以從外邊聘請,但唯獨作曲不行,因為作曲家必須對劇團和劇種有長期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創作出適合該劇種的精品力作,所以作曲人才只能由劇團自己培養。
  • 深切懷念著名作曲家雷遠生老師,代表作《再見了大別山》享譽全國
    著名作曲家雷遠生老師人生告別儀式2020年10月6日(星期二)上午11點,在廣州市銀河園舉行。雷遠生老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9月30日23點47分,在廣州逝世,享年古稀今不稀70歲。
  • 作曲家田歌去世 21歲時40分鐘創作出《草原之夜》
    (原標題:作曲家田歌去世 21歲時用40分鐘創作出《草原之夜》)曾為《草原之夜》《邊疆處處賽江南》等歌曲作曲的我國著名作曲家田歌因病醫治無效,於2月1日10時5分在南京東部戰區總醫院去世,享年86歲。作曲家田歌,歷任新疆軍區文工團創作員、樂隊隊長、歌舞團副團長兼創作室主任,中國音協第三、四屆理事。作品有歌曲《草原之夜》《邊疆處處賽江南》,舞蹈音《葡萄架下》等。有歌曲集《啊,親愛的伊犁河》《田歌獨唱歌曲集》等,《草原之夜》和《邊疆處處賽江南》等歌曲傳唱至今依然受到聽眾喜愛。
  • 90歲作曲家呂其明談創作:我要爭分奪秒地再為大家留下一些作品
    原標題:90歲作曲家呂其明談創作:我要爭分奪秒地再為大家留下一些作品  近來鮮少在公眾面前露面的著名作曲家呂其明,今晚現身思南文學之家舉行的思南賞藝會首場活動,講述他在創作《彈起心愛的土琵琶》等影視金曲背後的故事。活動開始前,他對記者說:「我現在的時間可以說在倒計時了,所以不太露面,爭分奪秒地再為大家留下一些作品。」
  • 著名作曲家理察華格納
    一年後,華格納創作了他的C大調交響曲,1832年在布拉格演出的貝多芬作品[ 19 ]1833年在萊比錫格旺豪斯。[ 20 ]然後他開始創作歌劇,死亡(婚禮),這一點他從來沒有完成過。[ 22 ]同年,20歲的華格納創作了他的第一部完整歌劇,死亡費用(仙女們) .這部模仿韋伯風格的作品直到半個世紀後才問世慕尼黑1883年作曲家去世後不久。
  • 【美好華實 雲間講壇】著名作曲家:何佔豪
    著名作曲家、指揮何佔豪應邀做客「雲間教育講壇」,與松江師生共同分享《梁祝》的創作背景與作品賞析。松江區教育工作黨委書記姚輝,區教育學院院長錢秋萍,區教育局副局長付炳建等出席講座。來自全區中小學藝術分管領導、音樂教師,第7期青年教師訓練營全體學員等近400名師生代表在現場享受了這場文化盛宴。
  • 唱響「新絲路」,弘揚正能量,著名作曲家朱思思創作《絲路彩虹》
    2015年,著名女作曲家朱思思老師在參加北京市文聯文藝志願者服務系列活動——走入新疆文藝支教工作時創作出了《絲路彩虹》。在新疆的半個月時間裡,她深入新疆伊寧、和田、庫車、皮山農場、喀什等地,為當地文藝骨幹進行音樂授課及交流、採風,直接向民間藝人學習當地音樂文化,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中汲取創作靈感,將現實的生活素材與歷史文化底蘊都很好地融入到音樂創作之中。《絲路彩虹》,是三拍子、三段體結構的音樂作品。
  • 樂亭當代著名作曲家——劉玉平
    樂亭當代著名作曲家——劉玉平曾師從於唐訶、徐沛東、王志信、郭兆勝、施萬春等著名作曲家。劉玉平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對樂亭民間藝術研究尤其深刻,他將這些鮮明的地域元素符號廣泛融入到他的藝術創作之中。創作出音樂作品200餘首(部),曲藝文學作品100餘件。其中,在省及以上音樂、曲藝、文學刊物發表作品100餘首(件),出版音樂舞蹈專著一部。
  • 專訪作曲家周龍:創作與文化傳統息息相關
    周龍:我在美國已經生活了將近三十年,有一半人生在那邊,但是我是出生在北京,然後十幾歲去黑龍江下鄉,人生在青年和童年是一個刻骨銘心的階段,所以我現在回來了還是北京人吧,雖然已經是美籍了,但是別人還是叫我中國作曲家,譚利華總監打電話讓我做這個曲子,問我,你是北京人吧,我說,我是出生在北京。
  • 有哪些出名的女作曲家?音樂史上的十大女作曲家
    希德嘉·馮·賓根(Hildegard von Bingen,1098-1179)希德嘉·馮·賓根希德嘉一生創作了70多首曲子,其中《美德典律》(Ordo virtutum)是現存最古老的道德劇,包括尼古拉·德拉·謝奈(Nicolas de la Chesnaye)在內的許多著名男作曲家也從中汲取了靈感。
  • 「業界動態」在音樂中聽見風景——著名作曲家方崬清音樂分享會
    電源:Cyrus PSX- R2線材:ATLAS器材提供:北京凱風音響&澤森音響2020.9.25,位於華潤大廈26層的北京君合律師事務所,高朋滿座、勝友如雲,一場由「歐文沙龍」主辦的主題為「聆聽古典 知味秋天」的特色主題沙龍隆重舉行,著名作曲家方崬清老師帶著自己多年來的創作成果和音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