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平常採購材料,貨物,服務等經常會遇到供應商不願意開票的情形,甚至有的供應商會把要票的價格調高,不要票給予優惠等。有部分沒有稅收風險意識的企業,就選擇了不要票,熟不知這是給自己企業埋下隱患。
舉個例子,甲企業購入一批貨物,供應商給出兩個結算方案,100萬貨物,要專票113萬,自己承擔開票稅費,不要票93萬,價差20萬,作為甲企業如何選擇?
甲企業寧願付113萬也要讓供應商開具專用發票。我們來算一筆帳,購進貨物100萬,拿到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作為進項稅額抵扣13萬增值稅。有票,企業對這筆貨物可以入成本,企業所得稅少交100*25=25萬。有票實際這筆貨物成本只有113-13-25=75萬元。
很多夥伴會有疑問,沒票就不能入成本嗎?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稅前扣除的成本費用要憑票抵扣。沒票就不能做稅前扣除,有的企業可能就想著動歪腦筋了,買票。買賣虛假發票屬於違法行為,一旦被查會面臨補繳稅款,追收滯納金以及繳納高額罰款,情節嚴重的,還會觸犯刑法,被送進去的後果你敢嘗試嗎?
除此之外,在沒有入帳的情況下,帳上沒有庫存,企業再對外銷售,取得了收入,邏輯上就會有問題,你庫裡沒有存貨,又買的什麼呢?稅局就會懷疑你虛開增值稅發票。稅多交了,還被懷疑虛開,委屈不委屈。
反過來,我們來考慮一下供應商為什麼不願意開具發票。
供應商不開具發票大多是為了隱匿收入,偷逃稅。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入帳,就不需要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也就免了,從而達到偷稅漏稅的目的。有沒有感覺自己不要票,反而感覺自己助紂為虐了。
所以企業在日常採購活動當中,切記貪圖小便宜惹來大麻煩。在籤訂合同時,就明確開具發票的形式。供應商非要要票價高,我們何不換家供應商,有時候該硬氣還是需要硬氣的,如果所有的採購者都是這種硬氣的態度,市場被規範,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自然就會被減弱。對於企業而言,你是下遊企業的供應商,不也是你上遊企業的購買者嗎,企業之間做生意,給對方企業留有餘地,合法經營,和氣生財,才能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