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一所學校,學生們被集中在操場上,喇叭裡老師在喊:「同學們,知道什麼是創文嗎?創文就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景洪是哪一年申請文明城市的啊?... ...大家一定要記住... ...」。學生們只能跟著她一遍遍重複著,說了半天也沒告訴同學們什麼叫文明,什麼樣子的行為才是文明。中國的教育真是毀人不倦。所有的行為都是邀寵於上,而不是施惠於民。
滿大街都是志願者維持秩序或者在撿垃圾,應該是在為創文努力吧?!加油啊!滴滴司機告訴我說,如果申請成功,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可以獲得17個月的工資,原來如此!
景洪市勐泐(讀作勒)大道最南端有一座大佛寺,到了才知道這裡的正式名稱是勐泐文化旅遊區,聽著名字你就知道是什麼類型的地方了。西雙版納使用中的佛寺都是免費的,這裡既然是旅遊區當然不免費。
山門後面是下面這個醒目的雕塑。無論是白山黑水,還是西南邊陲,一樣的口號提醒我們這是大一統的國家。大一統可以讓百姓安居樂業,但是也不是沒有問題。
東漢初年,任延為官清正,聲望很高,先是在日南郡(今天越南中部)任太守,後來官拜武威太守,光武帝劉秀親自接見,戒之曰:「善事上官,無失名譽。」任延對曰:「臣聞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節。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詔。」光武帝嘆息曰:「卿言是也」。
再往後面是太子廣場,雕塑是九龍浴佛,這個形象在很多寺廟都可以見到,描述的是悉達多太子出生的典故。2600多年之前在恆河支流的迦吡羅衛國年近五旬的國王喜得太子,他的夫人在45歲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夢見一個人騎著六牙白象撲向自己的懷中,並從右肋進入腹中,後來她就懷孕了。懷孕期間的一天,她帶著宮女到花園遊玩,忽然驚動胎氣,太子就從右肋間降生。太子剛生下就能夠站立,不扶而行,東西南北周行七步,所行之處地湧金蓮,天上樂聲不奏自鳴,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目顧四方,發聲做獅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時大地震動,花雨紛飛,宇宙光明勝過日月,九龍自空而降,口噴清泉,為太子沐浴。
和中國古代聖人出生時候的異象真是異曲同工!
不過根據佛教的說法,佛教屬於無神論,因為佛陀並不是神,而是人,是大徹大悟的人。佛陀在世之時並不希望他的弟子把他當成神明來進行盲目崇拜。拜佛主要是通過禮敬代表佛陀的佛像,來表達弟子對於導師的追思、緬懷、崇敬和仰慕,這就像儒家信徒膜拜孔子一樣,但是盲從的人會覺得拜孔子會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
這裡看上去是宗教場所,實際上一個僧人也找不到,全是小販,完全是給遊客準備的,門票價格非常不合理。這裡距離市區有些距離,完全可以不來,不過還是有些虔誠的佛教徒來此膜拜。
前文提到的南傳佛教是什麼呢?
首先,無論何種佛教,皆源自印度佛教,在許多基本點上是保持一致的。諸如:皆共尊佛法僧三寶、注重戒定慧的修持、強調智慧與慈悲。
但是佛教在從印度向外不同地區傳播的時候,逐漸分為南傳和北傳兩大體系,之間出現了許多不同。
南傳佛教是佛教中的保守派,其保守的是佛陀教法的純潔以及上座部佛教的傳統。在對待佛陀的教導方面,南傳佛教堅持三原則:非佛所說不添加;佛陀所說不刪改;如佛所教而遵行。
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強調圓融和便利,在傳播途中不斷兼收並蓄。北傳佛教認為佛法的目的在於給眾生帶來利益,所以可因時、因地、因人而調整和發展佛教。正因如此,佛教在中國出現了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它們都屬於北傳佛教。
南傳佛教只禮敬、尊奉歷史上的果德瑪佛陀,並視為導師,不崇拜菩薩、祖師、鬼神等。北傳佛教供奉諸多的佛、菩薩、羅漢、金剛、祖師、諸天鬼神等,例如阿彌陀佛、藥師佛、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等等。
但是實際上,在西雙版納的南傳佛教寺廟中,你會在不起眼的地方發現有觀音、財神的雕像或畫像,我猜測這是一般不明就裡的信眾敬獻的,而寺廟不會排斥,遂聽之任之。這就像漢地佛寺中可以見到道教儒教塑像一樣,充分說明了中國人的實用精神,其他的宗教很少會容忍這種情況出現。
從時間上說,南傳佛教繼承的是印度佛教早期的形式,漢傳佛教繼承的是印度中期的大乘佛教,藏傳佛教繼承的是印度晚期的密乘佛教。
南傳佛教主要流傳於斯裡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南亞、東南亞國家,以及中國雲南的西雙版納、德宏等地區。漢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漢地、韓國、日本、越南等國。藏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藏蒙地區、尼泊爾、不丹等地。
那麼大乘小乘佛教又是什麼呢?小乘的梵語是hīnayāna,其中,hīna含有惡劣的、下賤的、卑鄙的、低級的、庸俗的、被唾棄的等意思,含有貶義。所以南傳佛教絕對不會自稱小乘佛教。大乘的梵語為Mahāyāna,其中mahā含有偉大的、高貴的、崇高的等意思。
如果有人自稱信奉小乘佛教,實際上是不懂小乘的意思。就像中國人不一定知道中國的一切,不同層次的佛教徒所掌握的佛教亦有天壤之別。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景洪佛教協會會長曾提出一個議案:禁止把南傳佛教稱為小乘佛教。
在佛入涅槃後五百多年(公元前1世紀),印度本土興起了一場佛教改革運動,主張修行普度眾生的菩薩道,並只把成就佛果定為最終目標。這些新興的佛教自稱「大乘」,並把以前的佛教傳統和當時與之並行的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大眾部等部派佛教貶稱為「小乘」,南傳佛教當然也被貶低為小乘佛教。
然而,南傳上座部佛教徒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今天的南傳佛教是早在佛入涅槃後的二百多年的阿育王(公元前3世紀在位)時期,就從印度往南傳入斯裡蘭卡、緬甸等地,兩百年之後,在印度才出現「大乘」、「小乘」之分,因此大乘小乘佛教之分和南傳佛教無關,在南傳佛教經典中也找不到大乘小乘這些名詞。
不過佛教教派之間的分歧已經非常溫和了,遠不像基督教內部、伊斯蘭教內部不同教派之間那樣血雨腥風。
正殿
殿後有一塊巨石,上有佛塔一座
根據貝葉經的記載,這塊大石頭出現在一個雷電交加、大地震動的夜晚,附近村寨的居民一直把它當做天降的神來膜拜。在第二年,佛祖雲遊四方來到這裡,因為佛祖是夜晚趕路,白天弘法,來到這裡的時候,正是黎明的時分。佛祖在這塊石頭上休憩,為四處趕來的百姓講經說法。佛祖指著當時瀾滄江和流沙河泛濫的壩子留下預言:「將會有一個帕雅 傣族國王管理並繁榮這個地方。佛法將在這裡光大昌盛,洪水天災不再泛濫。今後這裡就叫允景洪。」這也是景洪這個城市名稱的來歷。
13世紀的時候帕雅真統一了傣族居住的區域,建立了景隴金殿國,把傣王府設立在景洪,後來有一任傣王為了感念信佛的王妃,在神石旁邊建造了景飄佛寺,並在石頂建佛塔保佑四方的平安。現在我們看到的寺廟大殿是2005年重建的。據說在重建的過程中有很多奇異的現象出現,為了保障施工的順利,專為這塊神石舉辦了一場法事活動,重建工作得以如期完成。景飄大殿完工之後,在神石頂佛祖曾安坐的位置又建了一座塔,並由南傳佛教首座大佛爺奉六顆舍利於塔中,這也是西雙版納迄今為止體積最小但是舍利最多的一個塔。
山頂有一座金身大佛。給佛像貼金是南傳佛教文化傳統的禮佛方式之一。給佛像貼金等於給自己貼金,根據所求不同,貼金時有不同的講究。求智慧,就把金箔貼在佛像的頭部;求健康,就貼在佛像的肩上;求姻緣,貼在佛像胸前和心臟的部位;求財運,就把金箔貼在佛像的手上。若是身體哪裡不舒服,就請把金箔貼在佛像相對應的位置上。
其實漢傳佛教也會給佛像貼金,所以才有俗語:佛要金裝,人要衣裝。
佛像已經斑駁
繼續拾階而上,可鳥瞰景洪
大佛寺旁有西雙版納民族博物館,可惜閉館。查詢信息發現,兩年內有三次閉館維修,每次都持續很長時間,據說即使開館也是門可羅雀,這倒是和旁邊粗鄙的旅遊區形成很大的反差,感覺中國的旅遊業還在很低的水平。
乘公交可以返回到市內的孔雀湖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是西雙版納唯一一個5A景區,但是距離西雙版納往返百公裡,於是選擇去市區的這個花卉園。從孔雀湖下車步行就可以了。
數了一下,檢票口一共有十五塊牌子,各種規章制度和slogan。
周恩來曾來此視察,因為西雙版納是我國重要橡膠種植地。
園內忽雨忽晴
植物繁多,名字詰屈聱牙,名為花卉園,但是這個季節沒多少花卉,接天綠葉無窮碧。
菠蘿蜜原來長在這麼高的樹上啊,被當地人嘲笑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