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清風逍遙神,縱鹿尋天伴月魂。纏纏綿綿做琴韻,甜甜蜜蜜化酒醇。世人皆道情愛苦,誰人見之避三分。若能渡得天仙配,不枉吾發月老吟。月老,是掌管天下姻緣感情的神,也就是媒神,負責說媒的,是一位天庭的上仙。按道理來說,那些個做姻緣網站的,比如《百合網》、《世紀姻緣》,還有一些個姻緣的節目啊,都應該供奉這個月老,因為月老是他們的祖師爺嘛,想要有好的節目好的網站,如果沒有祖師爺的保護,估計這些都做不好!這是題外話。
言歸正傳,在唐朝元和二年,有一個書生,叫韋固。他去清河拜訪朋友,由於趕路特別的急,天色又晚了,路上就借宿在宋州宋城縣南店客棧。跟他一起住的還有一個老漢,這個老漢姓張,兩個人沒事就聊天,張老漢聽說韋固還沒有娶媳婦,就說要把清河太守潘昉的女兒介紹給他,兩個人約好第二天早晨在龍興寺門前碰頭,告訴他女方的回音。
第二天早上韋固就匆匆忙忙的起床了,然後趕往龍興寺,張老漢還沒有到,到是看見一個鬚髮銀白的老翁坐在臺階上,倚著一個布袋子對著天空在翻書。韋固覺得很奇怪,於是他就輕輕地走過去,偷偷地看了幾眼,卻發現這個書上的字他一個都不認識。然後,他就特別好地問這個老翁說:「我一個書生,熟讀四書五經,怎麼會一個字都不認識呢?」老翁笑著說:「天書,你怎麼可能認識?上面記載的是天下男女婚配的婚牘。」韋固半信半疑,然後又問:「你這個布袋子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老翁說:「這個裡面裝的是紅線,用來系住夫妻兩個人的腳,一男一女從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系住了,以後即便兩個人是仇敵之家,富貴懸殊,醜美不等,相隔萬裡,也必成夫妻。」
這時韋固特別的吃驚:「那我的老婆又應該是哪一位呢?」於是老翁翻一翻書:「宋城南店北面菜市場陳婆的女兒就是你的妻子,但是今年她才三歲。她在16歲的時候,會與你結為連理。至於你今天要見的這個潘昉的女兒,跟你沒有緣分。」韋固就說:「等她到16歲的時候,我已經30多歲了,年齡差距這麼大,那怎麼可能呢?那我現在能不能見一見我這個娘子啊?」剛說完,這個老翁就領著他到了菜市場,只看見菜市場裡有一個瞎了眼睛的老太太抱著一個小女孩。老翁指著這個小女孩就說:「這個就是你未來的娘子。」韋固就特別生氣:「我一個知書達理的讀書人,怎麼可能娶這個鄉野民間老婆子家的粗俗女兒?不如殺了她吧!」老翁聽了哈哈大笑:「紅繩早已經系在你們腳下了,這是天意,怎麼能夠逆轉?」說完之後,這個老翁就飄然而去,不知去向。
韋固肯定是不會相信這個的,於是他就派僕人去殺害這個小女孩。而巧是的,這個僕人膽子特別的小,沒有殺成這個小女孩,只是用刀刺破了這個小女孩的眉心,之後這個僕人就跑了。然後就一年又一年,有很多人都給韋固去說親,但是都沒有成,一轉眼十多年過去了,韋固一直沒有成家,但是他的事業穩固了,他在相州刺史王泰手下當了參軍官。王泰特別欣賞韋固才學過人,於是決定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然後擇定黃道吉日拜堂成親。新娘王氏年方二八,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16歲,新娘子特別的美,就好像是天上瑤池下凡來的仙子,韋固也非常滿意,婚後夫妻倆也相敬如賓。
但是呢,這個新娘子的眉心總是貼著一朵彩色的小紙花,晚上睡覺的時候也不取下來,洗完澡之後呢又會重新貼上。韋固就特別的好奇,就問她,「你為什麼總是在眉心這貼個小紙花呀?」他娘子就答道:「我小時候被歹徒傷到眉心,貼這個紙花是為了遮擋這個傷疤的。」韋固很是吃驚,然後就問妻子的身世,一問不要緊,他妻子王氏就潸然淚下,原來王氏在小的時候就父母雙亡了,跟著靠賣菜為生的奶媽陳氏艱難生活,後來陳婆打聽得她的叔叔王泰當了刺史,然後陳氏就將她送與王泰收養。王泰就把王氏當作親生女兒一樣對待,撫養至十六歲時把她嫁給韋固。聽完了她的敘述,韋固大為吃驚,突然想起了當年在龍興寺門前遇到那個老翁翻書的事情,認定這個老人就是主管人間婚姻的媒神。以後他逢人就便津津樂道的把這件事說給別人聽,以至於十裡八鄉,遠近皆知。
月老,就是我們所說的婚姻介紹人,也就是掌管天下婚姻情感的上仙。人活在世上,難免要經歷很多的東西,經歷情感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感情這種東西只有經歷過了之後才會明白一些道理,兩個人在一起從陌生到相識,相知,再到走到一起,最後結婚成家,其實說起來挺不容易的一個過程。冥冥之中也都是有緣分註定的,人這一生要認識什麼人,要和誰在一起,其實都是註定好了的,有匆匆的過客,也有你的真命天子,所以說不管結局如何,請對待每一段感情。如果想求得美滿婚姻的人呢,也可以在家裡供奉月老,每天可以念一念這個月老寶告,祈求姻緣順利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