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高血壓不是老年人「專利」,中青年高血壓管理有章可循

2020-12-20 騰訊網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變遷,高血壓患病人群不斷增長,並呈現年輕化趨勢。據統計,我國高血壓患者中,年齡<64歲的比例超過了3/4,且發病率的增長較老年人群更加迅猛。

中青年高血壓具有怎樣的臨床特徵?如何進行中青年高血壓的科學管理?面對與日俱增的生活壓力,其與高血壓之間具有怎樣的內在聯繫?伴有焦慮抑鬱的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如何改善不良情緒,有效控制血壓?本期特別邀請3位高血壓領域的知名專家為您解答。

特邀訪談嘉賓: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劉靖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何兆初教授

江蘇省人民醫院 盧新政教授

填補中青年高血壓管理空白

助力心血管事件下降拐點早日到來

劉靖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2016年,中青年高血壓管理尚且是高血壓管理中的盲區,需不需要管理?如何管理?很多問題懸而未決。

2016年8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劉靖教授向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十屆委員會高血壓學組提出撰寫一部中青年高血壓管理共識的動議。

2017年6月,劉靖教授在當年歐洲高血壓學會(ESH)年會上進行了「中青年高血壓管理:需求遠未被滿足」的專題報告,在國際上引發反響。

歷時3年多,經過多輪專業討論,2019年10月,我國第一部針對中青年高血壓防治的專家共識——《中國中青年高血壓管理共識》在《Int J Clin Pract》正式發布。

「這是全世界範圍內第一部針對中青年血壓管理的共識性文件。涵蓋了中青年高血壓流行病學現狀、臨床特徵、診療和治療流程、生活方式幹預和藥物治療方案、心血管風險管理等多個方面內容。自此,臨床醫生可以參照相關建議,有針對性地開展中青年高血壓管理工作。」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劉靖教授表示。

中青年高血壓大不同

劉靖教授表示,中青年高血壓的發生發展與老年人截然不同。

其一,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大多以舒縮壓升高,收縮壓不高甚至正常為特點;而老年人以收縮壓升高,或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為特徵。

其二,從病理生理角度而言,中青年以小動脈收縮、外周阻力增加為特徵;老年人則表現為大動脈僵硬度增加。

其三,相比老年人群,中青年高血壓往往合併其他代謝紊亂的比例更高,如肥胖、超重、吸菸或質代謝異常等,因此需要綜合管理。

其四,中青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監測、自我管理做得相對不足,此外,即使接受了藥物治療,依從性較差。

劉靖教授指出,由於中青年高血壓患者預期壽命更長,從而長期和終生風險較高,強化血壓控制和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幹預有利於減輕心血管病負擔,因此,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應得到規範有效的個性化管理。

中青年血壓管理六大要點

談及中青年高血壓的血壓管理重點,劉靖教授總結了六大要點。

第一,準確測量血壓是診斷和治療高血壓的基礎和前提,鼓勵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應用家庭血壓監測、動態血壓監測等「診室外」血壓測量手段。

第二,應積極篩查心血管病危險因素,並進行靶器官損害的評估,這是評估整體風險的前提。

第三,血壓管理總體上更趨向於積極的控制血壓,一般高血壓患者降至

第四,對於中青年高血壓患者這一特殊群體而言,生活方式幹預尤其重要,有助於患者延緩甚至避免進入藥物治療階段。

第五,由於交感神經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過度激活在中青年高血壓患者中更為常見,因此,β受體阻滯劑和RAS抑制劑(ACEI/ARB)可有效降低這些患者的血壓(尤其是舒張壓),應作為首選。其中β受體阻滯劑更適用於伴合併心率增高、冠心病、心衰的患者。

第六,有效管理其他危險因素。如合併肥胖,需加強鍛鍊,控制體重;合併脂代謝異常,尤其是膽固醇升高,聯用他汀或其他降脂藥物;合併血糖異常,酌情選擇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的降糖藥等。

劉靖教授表示,「讓醫患在臨床實踐中去真正的實施這些血壓管理要點,在未來多年之後,人群中,尤其是中青年人群的血壓控制率將會有所改觀,才有可能迎來心血管事件下降的拐點。」

主動知曉血壓

重視生活方式幹預

何兆初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第一、主動知曉自己的血壓;

第二、重視生活方式幹預對血壓管理的重要性;

第三、遵從醫生治療建議,提高依從性,堅持服用有效安全的藥物。

談及對於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診療建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兆初教授如是說。中青年高血壓具有怎樣的臨床特徵?其診斷難點是什麼?應採取怎樣的治療方案?

臨床特徵:心率加快,

舒張壓升高,多為輕度

何教授指出,中青年高血壓具有其自身特點:其一,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激活是中青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的重要機制。因此,血壓往往在早期升高且伴隨心率增加;其二,中青年高血壓患者舒張壓升高常見;其三,多為輕度高血壓,少見臨床症狀及靶器官損害。

正因以上特徵,導致患者不夠重視,就診率較低,依從性較差。

治療方案:生活方式幹預是重中之重

何兆初教授呼籲,對於中青年高血壓患者而言,應主動知曉自己的血壓,重視血壓,早期幹預至關重要。由於多為輕度高血壓,進行包括減重、限鹽、戒菸等在內的生活方式幹預是首要。同時,還需關注高血壓帶來的或潛在可能發生的靶器官損害,如心室肥厚、心功能損害、血管硬化、血管功能改變等。更為重要的是,要提高治療依從性,遵從醫生建議。

用藥指導:

優選α/β受體阻滯劑作為基礎藥物

對於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用藥,何教授建議,常用的五大類降壓藥均可作為初始治療用藥。不過,鑑於中青年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優先推薦α/β受體阻滯劑作為基礎藥物,降壓效果顯著,且耐受性更好。

α/β受體阻滯劑可通過β受體阻滯作用阻斷交感過度激活,抑制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發揮降壓作用;α受體阻滯作用阻斷由於交感神經興奮導致的血管收縮,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管肌張力,降低外周阻力,加強降壓效果。

血壓管理與情緒管理

一個都不能少

盧新政教授

江蘇省人民醫院

出門就打的,進樓找電梯;

白天不運動,晚上不睡覺;

白天吃不好,晚上酒肉飽;

經常玩手機,有空打遊戲;

還貸有壓力,生活多不易。

江蘇省人民醫院盧新政教授用一首小詩,總結了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期,人們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數量龐大的中青年人群承受著生活的重壓,難免出現焦慮、抑鬱,也養成了危害健康的不良生活習慣。壓力與高血壓有何關係?伴有焦慮抑鬱的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如何改善不良情緒,有效控制血壓?

壓力與高血壓呈正相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人包圍了蘇聯的史達林格勒,城內許多蘇聯人面對兵臨城下的德國人,一夜之間患了高血壓。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圍城高血壓」。

由此可見,恐懼、緊張、焦慮等心理因素會直接影響血壓水平。盧教授表示,多項研究結果提示,壓力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二者呈正相關,中青年普遍生活在巨大的工作生活壓力之下,應謹防高血壓。

患者自我評估+心理量表測評

綜合篩查

合併焦慮抑鬱的中青年高血壓患者主要有三大特點:其一,此類患者往往情緒波動較大,因此血壓不穩定、波動大;其二,具有軀體化症狀,如煩躁不安、乏力、頭暈、頭痛等;其三,血壓升高時間、頻率不定。

盧教授介紹,在臨床診斷過程中,通常採用「患者自我評估+心理量表測評」兩種方式進行綜合篩查。「睡眠怎麼樣?」「是否感到心情煩躁難以自控?」「是否覺得身體不舒服但查不出原因?」簡單詢問可以初步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情緒異常,對於潛在合併焦慮抑鬱的高血壓患者,需要通過心理量表加以評估,抑鬱症篩查量表(PHQ-9)、廣泛性焦慮障礙量表(GAD-7)、醫院焦慮抑鬱量表(HADS)較為常用。

血壓管理與情緒管理雙管齊下

對於合併焦慮抑鬱的中青年高血壓患者,一方面是管理血壓,另一方面是管理情緒。盧教授介紹,此類患者建議使用RAS抑制劑和利尿劑,不過對於心率較快(>80次/分)者,應優先使用β受體阻滯劑,如阿羅洛爾。

盧教授總結了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的用藥原則:

中青年性高血壓,臨床風險比較大;

肥胖緊張睡眠差,交感RAS升血壓;

首選RAS抑制劑,心率增快β阻劑(β受體阻滯劑);

其次聯用利尿劑,最後加入CCB(鈣通道阻滯藥)。

對於情緒管理,盧教授指出,首先應在患者充分信任醫生的自願前提下,進行心理幹預;對於心理障礙較為嚴重者,需進行行為幹預;此外,可應用抗焦慮抑鬱的藥物,必要時進行專科治療。

編輯:曹粟滿

審核:賈薇薇

【注】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及微信朋友圈

尊敬的圖片作者,您好,醫師報已為您準備好稿費,

目前1130000+醫生已關注加入我們

相關焦點

  • 老年人高血壓的特點及有效管理
    老年高血壓的特點 1、收縮壓(高壓)增高,高壓和低壓之間的差值增大。 老年人收縮壓(高壓)水平升高,而舒張壓(低壓)在60歲以後呈降低趨勢,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高壓高)是老年高血壓最常見的類型。 2、血壓波動大。
  • 低壓偏高,是中青年高血壓特點,為什麼用藥時要看心率快慢?
    華子遇到的高血壓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中青年人。他們面臨最大的困惑,是控制不好升高的低壓。很多人和華子抱怨,在用了降壓藥之後,高壓很快就能降下來,但低壓特別難降,是不是用的藥物不對呢?華子告訴他們,中青年高血壓的特點就是低壓偏高,在用藥時需要看心率的快慢。
  • ...7%中青年存在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治療率僅13%!李靜等China PEACE...
    12月8日,阜外醫院李靜等在JAMA子刊發表的一項基於China PEACE百萬人群項目的研究結果顯示,在中國中青年(35~49歲)人群中,大約1/4有高血壓,其中26.7%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即7%的中青年存在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 低壓偏高,是中青年高血壓特點,用藥要看心率快慢?醫生給出答案
    導語:有很多中青年朋友,都受到血壓低壓高的困擾,這種情況的特點是,在血壓的兩個測定值中,收縮壓升高不明顯,而低壓卻總是超標,那麼對於低壓偏高,是中青年高血壓特點,為什麼用藥時要看心率快慢?對於這種情況,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又該如何應對,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 高血壓的分級及常見症狀
    高血壓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壓情況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又根據血壓的升高水平,進一步分為I級II級和 III級。其臨床特點有:1、發病急驟,多見於中青年患者,2、血壓顯著升高,舒張壓持續≥130mmhg,3、頭痛,視力模糊,眼底出血,滲出和視乳頭水腫,4、腎臟損害突出,持續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並可伴腎功能不全,5、進展迅速。如不給及時治療,預後不佳多死於腎衰竭,也可死於腦血管意外和心力衰竭。
  • 高血壓的標準是多少?老年人血壓應控制在什麼範圍?
    隨著我國進入老年化社會,高血壓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社會性問題。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高血壓的比例在50%以上。不光是老年人,年輕人患有高血壓的也不在少數。 隨著人的年齡增大,血管彈性開始下降,血壓的升高不可避免。那麼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血壓多少最為合適呢?
  • 低壓100,高壓140,屬於高血壓嗎?該怎麼應對?
    低壓100,高壓140,屬於高血壓嗎?該怎麼應對?血壓高壓140mmhg,低壓100mmhg,如果是診室測量的確診值,那麼已經屬於高血壓的情況了,特別是舒張壓,100mmhg的數值已經超過90mmhg的高血壓限度了,應該格外注意。
  • 高血壓患者須重視心率達標
    當前,我國有高血壓患者2.7億人。許多患者都知道,140/90毫米汞柱是高血壓控制的達標線,也知道減少鹽的攝入有利於血壓管理,但是對於心率的管理卻知之甚少。甚至很多人完全不知道,每次測量血壓時,血壓計上顯示出的心率數值有什麼用。
  • 高血壓不宜什麼運動? 什麼樣的運動才適合高血壓病人?
    高血壓不宜什麼運動? 什麼樣的運動才適合高血壓病人?時間:2015-11-14 13:3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高血壓不宜什麼運動? 什麼樣的運動才適合高血壓病人?
  • 關於老年人高血壓,這些拿不準的問題一定要弄清楚(上)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高血壓患者尤其需要注意而老年人的高血壓又會體現出一些特殊的症狀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次為大家帶來老年人高血壓系列專題專門講講那些讓大家拿不準的問題~如何判斷有沒有高血壓?全世界的高血壓標準都是一樣的,即非同日,三次測量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老年人群的高血壓是一個特定的診斷名詞,65 歲以上的老人患有高血壓,稱為老年高血壓病人。
  • 妊娠高血壓不是小事
    數據顯示,我國妊娠期高血壓的發病率約為5%-12%。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妊娠合併慢性高血壓、慢性高血壓並發子癇前期。專家表示,妊高症危害不小,有些情況必須幹預,有些情況甚至要終止妊娠。
  • 世界高血壓日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訂版
    長期精神緊張:長期精神緊張是高血壓患病的危險因素,精神緊張可激活交感神經從而使血壓升高。其他危險因素:除了以上高血壓發病危險因素外,其他危險因素還包括年齡、高血壓家族史、缺乏體力活動,以及糖尿病、血脂異常等。近年來大氣汙染也備受關注。
  • 高血壓的「罪魁禍首」找到了,不是鹽,這4類食物,儘量少吃
    高血壓已經不是老年人專利,年輕人同樣可以得高血壓病!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也是腦卒中和冠心病發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被稱為影響人類健康的「無形殺手」。高血壓致死致殘率極高,不僅影響個人健康,也給國家和家庭造成嚴重負擔。
  • 高血壓腦出血會導致死亡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呢?
    原標題:高血壓腦出血會導致死亡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呢?   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病最嚴重的併發症,一般來說男性發病率要高於女性病人。高血壓一般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到了5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很容易發生高血壓等慢性疾病。
  • 年輕人別把高血壓不當回事,後果很嚴重!
    案例:一位青年腦出血的病人,這已經是高血壓-康復科近3個月來收到的第3例前來進行康復治療的青年急性腦出血病患者。本例患者年齡35歲,高血壓病史10多年,因為自恃年輕,不予重視,覺得服用降壓藥太麻煩而拒絕吃降壓藥,更沒有保健意識,從來沒有進行過關於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的改善,結果年紀輕輕血管粥樣硬化,影響到了身體重要臟器:大腦和腎臟。
  • 女性更年期後易患高血壓
    在我國,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是高血壓患者;每4個死亡的人中,就有1人死於高血壓引起的相關疾病。根據北京市疾控中心最近一次監測報告顯示,北京市18~79歲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為34.9%,高血壓患者知曉率39.6%,治療率33.6%,控制率僅有12.8%,存在患病率高,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普遍偏低的現狀。這,僅是全國高血壓防控的一個現狀縮影,高血壓已成為現代人的健康殺手。
  • 高血壓就得吃降壓藥?醫生闢謠:這4種高血壓不用吃降壓藥
    首先告訴大家答案,並不是所有的高血壓都必須吃降壓藥!最新《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統計,我國接近3億高血壓,也就是每4個人就有一個高血壓。其中5%左右是繼發性高血壓,也就是別的明確的原因導致的;還有95%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高血壓,並沒有直接原因,但是和遺傳、肥胖、吃鹽多、喝酒、不運動、熬夜、壓力大等等因素有關係。但並不是發現高血壓都得吃降壓藥。一、部分繼發性高血壓不用吃降壓藥繼發性高血壓原因很多,一般包括腎臟引起的、藥物引起的、內分泌引起的、嚴重打鼾等等引起的。
  • 最新高血壓控制標準出臺,看自己屬於幾級高血壓?如何選藥
    高血壓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因子,極大程度的影響著人類健康。對於這一疾病,醫學界也持續關注,並且幾乎每年都更新和發布高血壓病防治指南,將最新的研究結果呈獻給大家。今年5月份,國際高血壓學會公布了2020版國際高血壓實踐指南,對高血壓的定義進行了完善,在降壓標準及藥物治療方面也有些許修改,下面我們依據最新版的高血壓實踐指南聊一聊最新高血壓控制標準,以及該如何選藥?1.取消3級高血壓?
  • 老年人高血壓專題來啦~這些拿不準的問題一定要清楚答案(上)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高血壓患者尤其需要注意而老年人的高血壓又會體現出一些特殊的症狀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次為大家帶來老年人高血壓系列專題專門講講那些讓大家拿不準的問題~如何判斷有沒有高血壓?全世界的高血壓標準都是一樣的,即非同日,三次測量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老年人群的高血壓是一個特定的診斷名詞,65 歲以上的老人患有高血壓,稱為老年高血壓病人。
  • 頭暈頭痛流鼻血就是高血壓?專家闢謠:很多人被誤診為高血壓
    ·頭痛、頭暈、流鼻血和高血壓之間的關係沒你想的那麼密切很多高血壓患者在發生頭痛、頭暈、流鼻血的時候,以為是高血壓導致的,就想辦法降壓,其實,這些症狀和高血壓的關係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密切。在高血壓的初期或者發生高血壓急症的時候,是會出現流鼻血的情況,但是頻繁的流鼻血不能簡單的歸因於高血壓身上,很可能是發生了其他疾病,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避免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