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壓的特點及有效管理

2020-12-15 騰訊網

老年高血壓的特點

1、收縮壓(高壓)增高,高壓和低壓之間的差值增大。

老年人收縮壓(高壓)水平升高,而舒張壓(低壓)在60歲以後呈降低趨勢,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高壓高)是老年高血壓最常見的類型。

2、血壓波動大。

老年人動脈壁僵硬度增加,而壓力感受器敏感度下降,自主神經系統調節功能減退,這就使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更易隨情緒、季節和體位的變化而變化,表現為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高血壓、清晨高血壓和餐後低血壓。

3、假性高血壓增多。

指日常的袖帶法所測血壓高於有創的動脈內側壓,多見於動脈嚴重鈣化的老年人。肱動脈鈣化和僵硬度增加導致袖帶充氣加壓後血管難以壓縮,患者表現為持續血壓升高而無明顯靶器官損害,或表現為降壓治療後出現低血壓症狀而袖帶血壓仍然偏高。老年人應注意假性高血壓,避免過度治療。

4、繼發性高血壓容易漏診。

多數老年高血壓患者是原發性高血壓,但不要忽略繼發原因。老年患者較為常見的繼發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性腎血管疾病和腎實質病變。如果血壓短時間內突然升高或原有高血壓明顯加重,應到醫院就診,明確有無繼發性高血壓。

5、診室高血壓或白大衣高血壓。

老年患者在醫療環境中精神緊張,交感神經活性增加,易出現診室裡測血壓升高,而家中自測血壓或動態血壓監測正常。所以鼓勵老年患者積極進行家庭自測血壓,有條件者進行動態血壓監測。

老年高血壓治療與管理

年齡≥65 歲,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可診為老年高血壓。

通常情況下,降壓治療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有一定益處,但對虛弱的老年患者而言,強化降壓會增加體位性低血壓的風險,可能由此導致跌倒和暈厥的風險。因此老年高血壓治療前應經過醫生的全面評估,治療後要密切觀察隨訪。

1、老年高血壓患者初始評估。

老年人發現血壓升高應到醫院進行診治,醫生要評估患者血壓水平、重要臟器功能、合併的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醫生還應根據患者(尤其是80歲以上者)體重變化、行走速度及體力活動能力等評估患者的衰弱程度,了解治療耐受性。

2、非藥物治療。

老年高血壓患者應進行生活方式幹預,少吃鹽,多吃新鮮蔬果,適當活動。但由於老年人生理機能減弱,多合併骨質疏鬆、營養狀況不佳等情況,進行飲食限制和減重時需慎重,避免因過度控制而影響生活質量,導致電解質紊亂和營養不良。

3、藥物治療。

老年人降壓藥物優先選擇長效藥物,從小劑量開始,緩慢加量,降壓速度不宜過快,治療初期及調整方案後需注意有無腦循環低灌注、體位性低血壓及心肌缺血相關症狀。常用降壓藥物包括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及由上述藥物組成的固定複方製劑。此外α受體阻滯劑可用於伴有前列腺增生和難治性高血壓患者的輔助用藥。

4、治療目標。

目前國內外指南根據年齡制定不同的降壓靶目標,一般分為年齡≥65歲(或60歲)和≥80歲,同時考慮患者的生理年齡、衰弱程度、合併的臨床疾病和治療耐受性,對於體質衰弱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給予寬鬆的降壓目標,而健康狀況良好的老年患者應儘量達到積極的降壓目標。

根據《中國老年高血壓管理指南2019》,對於65~79歲的老年患者,推薦目標血壓

老年高血壓很常見,且會對心、腦、腎等重要臟器造成損傷,是導致腦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老年人應定期監測血壓,發現血壓升高後應到正規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同時應採取健康生活方式,不隨便停藥,不聽信「根治高血壓」的謠言。祝福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合理控制血壓,獲得更高質量的生活。

相關焦點

  • 關注|高血壓不是老年人「專利」,中青年高血壓管理有章可循
    面對與日俱增的生活壓力,其與高血壓之間具有怎樣的內在聯繫?伴有焦慮抑鬱的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如何改善不良情緒,有效控制血壓?本期特別邀請3位高血壓領域的知名專家為您解答。 中青年高血壓大不同 劉靖教授表示,中青年高血壓的發生發展與老年人截然不同。 其一,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大多以舒縮壓升高,收縮壓不高甚至正常為特點;而老年人以收縮壓升高,或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為特徵。
  • 房顫合併高血壓,這樣降壓更有效!
    其中C所代表的Cardiovascular and Comorbidity optimization(心血管合併症優化)要求加強對高血壓等其他併發症的生活方式管理。在12月2日的青年演說家直播間中,我們就房顫患者血壓管理的問題邀請到了來自上海長徵醫院心內科的叢曉亮教授,他從房顫與高血壓關係入手,對該特殊人群血壓管理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 【偏方二】老中醫分享治療高血壓有效偏方
    高血壓患者自述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不然,範先生今年才42歲,便已經患上高血壓了,雖然不是特別嚴重,但還是會有昏眩
  • 高血壓的標準是多少?老年人血壓應控制在什麼範圍?
    隨著我國進入老年化社會,高血壓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社會性問題。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高血壓的比例在50%以上。不光是老年人,年輕人患有高血壓的也不在少數。 隨著人的年齡增大,血管彈性開始下降,血壓的升高不可避免。那麼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血壓多少最為合適呢?
  • 低壓偏高,是中青年高血壓特點,為什麼用藥時要看心率快慢?
    華子遇到的高血壓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中青年人。他們面臨最大的困惑,是控制不好升高的低壓。很多人和華子抱怨,在用了降壓藥之後,高壓很快就能降下來,但低壓特別難降,是不是用的藥物不對呢?華子告訴他們,中青年高血壓的特點就是低壓偏高,在用藥時需要看心率的快慢。
  • 疫情期間,如何更有效地向老年人傳達信息
    公眾能否及時有效地獲取信息,這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中至關重要。因生理和心理原因,老年人具有相對特殊的信息交流與語言溝通特點,在信息獲取及反饋上存在「鴻溝」現象,若不加以解決,可能造成語言資源公平缺失問題,影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的有效性。
  • 低壓偏高,是中青年高血壓特點,用藥要看心率快慢?醫生給出答案
    導語:有很多中青年朋友,都受到血壓低壓高的困擾,這種情況的特點是,在血壓的兩個測定值中,收縮壓升高不明顯,而低壓卻總是超標,那麼對於低壓偏高,是中青年高血壓特點,為什麼用藥時要看心率快慢?對於這種情況,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又該如何應對,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 世界高血壓日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訂版
    、有效的治療,其目的是降低血壓、控制其他危險因素和臨床情況。一般患者採用常規劑量;老年人及高齡老年人初始治療時通常應採用較小的有效治療劑量。根據需要,可考慮逐漸增加至足劑量。優先使用長效降壓藥物,以有效控制 24 小時血壓,更有效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發生。
  • 關於老年人高血壓,這些拿不準的問題一定要弄清楚(上)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高血壓患者尤其需要注意而老年人的高血壓又會體現出一些特殊的症狀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次為大家帶來老年人高血壓系列專題專門講講那些讓大家拿不準的問題~如何判斷有沒有高血壓?全世界的高血壓標準都是一樣的,即非同日,三次測量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老年人群的高血壓是一個特定的診斷名詞,65 歲以上的老人患有高血壓,稱為老年高血壓病人。
  • 富氫水可有效預防高血壓
    關於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要特徵,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症候群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高血壓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由於我們的身體自己會去習慣血壓高引起的一些症狀,所以往往患者對血壓問題並無意識。高血壓導致的症狀包括頭痛、頭暈、肩頸僵硬、流鼻血、臉部潮紅、視力模糊等。
  • 高血壓的分級及常見症狀
    高血壓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壓情況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又根據血壓的升高水平,進一步分為I級II級和 III級。其臨床特點有:1、發病急驟,多見於中青年患者,2、血壓顯著升高,舒張壓持續≥130mmhg,3、頭痛,視力模糊,眼底出血,滲出和視乳頭水腫,4、腎臟損害突出,持續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並可伴腎功能不全,5、進展迅速。如不給及時治療,預後不佳多死於腎衰竭,也可死於腦血管意外和心力衰竭。
  • 老年人高血壓專題來啦~這些拿不準的問題一定要清楚答案(上)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高血壓患者尤其需要注意而老年人的高血壓又會體現出一些特殊的症狀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次為大家帶來老年人高血壓系列專題專門講講那些讓大家拿不準的問題~如何判斷有沒有高血壓?全世界的高血壓標準都是一樣的,即非同日,三次測量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老年人群的高血壓是一個特定的診斷名詞,65 歲以上的老人患有高血壓,稱為老年高血壓病人。
  • 頸椎病性高血壓是什麼?它有5個特點表現,可以自查
    頸椎病、高血壓是很多中老年人都會有的一種疾病,提到高血壓很多人也都比較熟悉。但是,真正在說到頸椎病性高血壓的時候,很多人就犯迷糊了,不就是兩種疾病嗎?是兩種疾病沒錯,不過高血壓和頸椎病可是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就來詳細的看一下頸椎性高血壓的5個特點,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病症?特點一,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症是同步發生的一般在出現頸椎病的時候,血壓也會上升,而當頸椎病得到治療之後,血壓就會降低。
  • 血壓低於這個數,可能比高血壓更危險!這類低血壓60%的老年人都有...
    常言道「高血壓猛如虎」,尤其現如今高血壓患者數量龐大,且逐漸趨於年輕化,讓更多人有了恐懼之心,都希望血壓低一點、再低一點就好了。但血壓太低可能比高血壓更危險!生活中深受低血壓困擾的人不在少數,前段時間就有很多粉絲在留言想了解關於低血壓的健康知識。今天可可就給安排上!
  •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浙江德清:醫共體建設有效加強慢性病管理...
    近年來,浙江省德清縣以縣域醫共體建設和全省首批加強高血壓糖尿病全周期健康管理推進分級診療改革試點縣建設為契機,多措並舉,有效加強慢性病管理服務。
  • 老年人患有高血壓,做這3個運動易傷心臟!這2種運動才適合
    運動雖然能夠有效的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強體質,不過在進行運動的時候,患者要注意運動強度不要太大,特別是對於老年人來說,很多高強度或者高難度的運動不僅不會促進身體的健康
  • 有效防治高血壓,遠離「腦血管意外」
    腦卒中是我國老年人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是目前我國罹患疾病中第一號殺手,其致死率、致殘率、復發率均很高,而高血壓是導致腦出血、腦梗死等腦卒中最危險的因素之一。高血壓也是導致腦出血的常見原因。警惕先兆症狀,遠離「腦血管意外」腦卒中起病急,因此又有「腦血管意外」之稱,但是大部分的腦卒中患者事前多多少少都有些先兆症狀,常在發病前數分鐘、數小時或數天前出現。
  • 高血壓腦出血會導致死亡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呢?
    原標題:高血壓腦出血會導致死亡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呢?   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病最嚴重的併發症,一般來說男性發病率要高於女性病人。高血壓一般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到了5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很容易發生高血壓等慢性疾病。
  • 治療高血壓的藥物 六種中成藥有效治療高血壓
    目前臨床醫療上對於高血壓疾病的治療沒有徹底的療法,只有通過不斷的服用藥物來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而且高血壓的藥物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麼,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有哪些?高血壓怎麼辦?一起來看看吧。頭痛頭暈劇烈的患者,對於有嘔吐抽搐等症狀的高血壓疾病的治療效果良好。用法每次6克,每天服用2-3次,在飯後用溫開水送服。3、腦立清腦立清有著鎮肝潛陽、降逆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因為氣血上逆導致的頭暈目眩、頭痛腦脹的高血壓疾病,用法是每次10-15粒,每日口服2-3次,在飯後用溫開水送服。
  • 得了高血壓就要終身用藥?不一定,這5種高血壓並不需要長期吃藥!
    1、假性高血壓 假性高血壓指的是通過常用的袖帶壓力測量方法,測出來的血壓值會高於動脈穿刺直接測得的血壓值。通常假性高血壓患者主要包括老年人、尿毒症、糖尿病和嚴重動脈硬化的人,這些人服用抗高血壓藥物不能起到好的治療效果,還可能帶來嚴重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