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
高血壓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而老年人的高血壓
又會體現出一些特殊的症狀
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
本次為大家帶來
老年人高血壓系列專題
專門講講那些讓大家拿不準的問題~
如何判斷有沒有高血壓?
全世界的高血壓標準都是一樣的,即非同日,三次測量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老年人群的高血壓是一個特定的診斷名詞,65 歲以上的老人患有高血壓,稱為老年高血壓病人。
一級高血壓是指收縮壓為140~160 毫米汞柱,或舒張壓為90~100 毫米汞柱。
二級高血壓是指收縮壓為160~180 毫米汞柱,或舒張壓為100~110 毫米汞柱。
三級高血壓是指收縮壓大於180 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於110 毫米汞柱,是比較嚴重的高血壓。
還有一種高血壓是老年人特有的,即非常常見的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很高,可是舒張壓不高(舒張壓在90 毫米汞柱以下),這是由動脈硬化造成的。
老年人高血壓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收縮壓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的,血壓收縮壓越高,死亡率也越高。因此,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高跟腦卒中、跟冠心病死亡直接相關,如果有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必須治療。
體位性血壓變異
如直立性低血壓、臥位高血壓。如果從臥位轉為立位三分鐘內的收縮壓下降大於20毫米汞柱,舒張壓下降大於10毫米汞柱,就可以診斷為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血壓變異在6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可達20%,75歲以上人群可達30%。
如果有猛地起來,會眼前一黑或頭暈的情況,要牢記「3個30秒」:
從睡醒到坐起來30秒別動;
從坐起來到站到地上30秒別動;
站在原地30秒再開始活動。
餐後低血壓
有很多老人,特別是75歲以上的老人,吃完飯尤其是早餐以後,會頭暈、眼花,有心臟病的人甚至會心絞痛發作。
吃完飯後兩個小時內,給患者量一次血壓,如果收縮壓兩小時內下降大於20毫米汞柱,或雖然兩個小時內收縮壓下降不到20毫米汞柱,可是出現頭暈、噁心、心絞痛的症狀,就可以確診為餐後低血壓。
如果有餐後低血壓,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預防:
1. 飯前喝杯水。
2. 每頓飯的糖分攝入量少一點,多攝入一些蛋白質或脂肪。
3. 少量多餐,兩餐之間可以加一塊餅乾,或是加個小蘋果。
4. 吃完飯後坐一會兒,甚至躺一會兒。
5. 避免用餐時飲酒。
6. 不能吃飯前才吃降壓藥。
多病共存
老人一般不是單純的高血壓,同時還會有糖尿病、血脂紊亂,和其他病症。
難治性高血壓多發
難治性高血壓是指服用了很多降壓藥,但血壓降不下來,這種情況在老年人中比較多見。
老年人高血壓的降壓目標是多少?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保持在150/90 毫米汞柱,如果有心臟病、腦血管病或腎臟病,最好保持在140/90 毫米汞柱。
高齡老人(80歲以上)患高血壓,血壓最好不要低於130/60毫米汞柱。
下一期還有超多「乾貨」等著大家
不要錯過哦~
來源:北京健康教育
延慶區疾控中心健康諮詢電話 :
69187731、56769666
【來源:延慶疾控微服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