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被網友贊為第一篇把高血壓問題講得很清楚的文章如何說高血壓?

2020-12-12 騰訊網

高血壓是造成人類死亡的頭號單獨的危險因素,而有效控制血壓可以降低心血管病發病和死亡風險,以及因所有原因的死亡風險。

然而,人們對高血壓問題卻存在諸多認識誤區。

筆者這一篇介紹高血壓知識的文章被網友普遍點讚,甚至被贊為「這是我看到的第一篇把高血壓問題講得很清楚的文章,點讚!

」。

能獲得如此讚譽,說明文章的確給網友提供了幫助,筆者頗感欣慰,也不負碼字的辛苦。

高血壓到底是怎麼回事?人群中為什麼存在那麼多誤區?

我們就以下面這個問題為例來做一個詳細介紹。

中年人血壓145/95,算高嗎?

這個問題看似非常簡單。因為,血壓高不高,我們有標準的「比色板」,那就是官方醫療機構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

無論是按照我國和歐洲≥140/90的標準,還是美國≥130/80的標準,成年人血壓145/95都不僅是高,而是可以診斷為高血壓病。

但是,如果要問成年人血壓145/95為什麼就算高了?那些高血壓標準是怎麼來的?

可能,多數人並不能回答。

而關於血壓問題,只有真正了解了診斷標準的問題,你才能真正明白145/95為什麼的確高了。

高血壓診斷標準是怎麼來的?

世界上沒有什麼天然的高血壓標準,所有這些標準都是人「隨意」劃定的。

但,憑什麼呢?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醫學對血壓的認識很遲,直到1957年美國Framingham心臟研究才制定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高血壓標準,即≥160/95mmHg為高血壓。

把高血壓劃在這個線的原因是,研究發現,血壓≥160/95mmHg增加了冠心病(近3倍),和諸如腦中風等其他心血管病風險。

直到20年後的1977年,這一高血壓標準才被確定為美國的第一版國家高血壓標準(即JNC1)。

到1978年,WHO採納了美國JNC1這一高血壓標準,世界上才有了第一個全球性高血壓標準。

可見,確定這個高血壓標準「憑」的是,證據顯示這個血壓水平增加了心血管疾病風險。

憑著是否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這一準繩,到1997年,JNC的標準被下調到140/90mm Hg;WHO也於次年跟進了這個標準。

這個高血壓標準也是目前除美國以外全世界多數國家人在執行的高血壓標準。

什麼血壓水平才不算高?

既然,從長期效應看,增加心血管病風險的血壓就「高」;

反過來說,不增加心血管病風險的血壓就「不高」。

醫學界正是基於這個思路進行了大量研究。

其中有兩項大型研究具有裡程碑意義:

一項是,1993年涉及35萬人的關於收縮壓和舒張壓對冠心病和終末期腎病(腎衰竭)持續性和分級影響的研究發現,收縮壓一直延續下降120mm Hg兩種疾病風險持續降低。

由於研究沒有涉及120mm Hg的影響,因而並不清楚低於120mm Hg會不會繼續產生好處。

另一項是,2002年,包括61項研究,涉及百萬成年人的數據分析發現,血壓下降對心血管病的保護作用一直延續到115/75 mm Hg。

同樣的,由於研究沒有涉及血壓水平在115/75 mm Hg以下的影響,因而也不清楚低於115/75 mm Hg會不會繼續產生保護作用。

後來的一項研究甚至認為,血壓降低的保護作用一直延續到105/65 mm Hg。

總體上來說,證據發現,在所謂正常範圍內,血壓越低心血管病風險就越低。

當前高血壓診斷標準又是怎來的?

既然,在115/75 mm Hg,甚至105/65 mm Hg以上,血壓只要升高就會增加心血管病風險,為什麼沒有把高血壓標準確定在這兩個數值上?

這就涉及醫學上一個最基本的準則,就是權衡利益和損害。

儘管在115/75 mm Hg,甚至105/65 mm Hg以上,血壓水平越低,心血管病風險也就越低。

但是,研究也發現,血壓低到一定水平以下,在某些人也可能增加其他健康風險,尤其是在老年人。

最主要的是可能降低腎臟血液灌注量,損害腎功能;還容易引起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甚至增加跌倒風險。

基於此,目前有關高血壓的定義是:

「高血壓被定義為這樣一個血壓水平,經臨床試驗證明,在該水平之上,治療(通過生活方式或藥物幹預)獲得的健康好處明確地超過治療風險。」

實質上,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目前的高血壓標準並非是血壓升高的標準,而是血壓達到需要治療的標準

比如,既然上述血壓下降到120mm Hg,甚至115/75 mm Hg的保護性好處被公認,為什麼用作高血壓標準,反而採用≥140/90的高血壓標準呢?

原因在於,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如果把血壓進一步降低到140/90以下,繼續增加的保護作用並不明顯高於潛在的危害,尤其是在老年人。

美國2017年為什麼把高血壓標準進一步下調到了130/80呢?

因為美國官方主持,並於2015年提前結束的一項被稱為收縮壓幹預試驗的研究證明,進一步將收縮壓降低140以下,到120可以明顯增加健康好處,卻不明顯增加腎損害等健康危害。

然而,美國的這項研究並沒有獲得美國以外主流醫學界的公認,因此才出現以我國,歐洲為代表的美國以外地區第一次沒有同步跟進美國的高血壓標準的「分裂局面」。

至此,事情已經很清楚了,沒有誰給我們制定必然的高血壓標準,能造成健康危害的血壓就是高血壓。

對於老年人來說,由於血管順應性(彈性)的降低,血壓低於一定水平的確會增加腎臟病和腦缺血的風險,這就是高血壓標準不能定在可以產生心血管保護的115/75 mm Hg的道理。

但是,題主年僅45歲,血管順應性應該還很好,如果通過非藥物(145/95屬於輕度高血壓,只要沒有明顯心腦等靶器官損害就不需要採用藥物療法)療法,能把血壓進一步降低,一方面可以產生額外的心血管保護效應;同時不會增加健康風險。

因此,145/95的血壓水平,不僅是高了,而且應該採取包括減鹽、多吃果蔬,加強運動等非藥物療法,把血壓水平儘可能地往下降。

每天堅持快走,血壓能降下來嗎?

運動的確有助於控制血壓。

但是,並不是隨意動一下就可以把血壓降到正常,而必須進行結構化運動作為一種輔助措施。

所謂結構化運動是指那些有目的和目標的運動, 也就是我們說的從事特定強度、持續一定時間和達到一定運動量的規律性體育鍛鍊。

每天堅持(一定時間的)快走屬於結構化運動之列,自然有助於降低血壓。

相關焦點

  • 吃什麼食物有助於高血壓恢復正常,原理是什麼?看醫生為您講清楚
    01我有一位患高血壓的朋友,最近喜歡上了芹菜,每頓飯都吃很多,我問他什麼原因,他對我振振有詞地說,在網上看到的文章,說每天吃1-1.5斤芹菜,不用吃藥就可以治癒高血壓。網上有許多這類的神奇文章,但真相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02吃什麼食物有助於高血壓恢復正常,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 高血壓治療真的哪麼難嗎,最好的方法是什麼?醫生為您講清楚
    與以往相比,國人的生活習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朋友們都會感覺到日子越來越好的同時,高血壓也隨之而來,使很多朋友年紀輕輕就患上了高血壓。由於高血壓會引發很多嚴重的疾病,大家通常都會重視,但仍然控制不好。高血壓最好的治療方法到底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
  • 為什麼會得高血壓
    1.真正的高血壓病因不明人們為何會得高血壓,至今沒有人知道。    醫學術語使用「原發性」、「特發性」等詞彙表現病名,就是因為高血壓的病因尚不清楚。大部分的高血壓都是「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佔全部高血壓的95%以上,其餘不到5%的則是由於明顯的疾病造成,被稱為「繼髮型高血壓」或「疾病型高血壓」。大家都知道,高血壓有家族遺傳性。
  • 服藥後出現腎衰竭,高血壓與降壓藥誰才是真兇,醫生為您講清楚
    張醫生的一位小學同學,患有家族性高血壓,30歲開始發病,今年45歲被診斷為尿毒症,現在靠透析維持生命。張醫生前兩天去看他,他對張醫生說:吃了十幾年的降壓藥,結果把腎吃壞了,他感覺真的很後悔。降壓藥真的會把腎臟吃壞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話題。服用降壓藥目的是為了降血壓,那麼什麼是高血壓?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壓藥物呢?1.什麼是高血壓?
  • 了解高血壓,你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多次測量血壓高於140/90mmHg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了。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一旦出現往往伴隨一生。但良好的監測和治療,可以把危害減到最小。這不是老年病啊各位,有數據說從近年的臨床情況看,年輕人患有高血壓的比例已佔37%。二、高血壓怎麼來的?
  • 經常不吃飯空腹運動會不會引起高血壓?高血壓是如何發生的?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有朋友問:經常不吃飯空腹運動會不會引起高血壓?高血壓是如何發生的?
  • 高血壓健康食譜:6道簡單易做的高血壓養生小吃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 關於老年人高血壓,這些拿不準的問題一定要弄清楚(上)
    本次為大家帶來老年人高血壓系列專題專門講講那些讓大家拿不準的問題~如何判斷有沒有高血壓?全世界的高血壓標準都是一樣的,即非同日,三次測量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老年人群的高血壓是一個特定的診斷名詞,65 歲以上的老人患有高血壓,稱為老年高血壓病人。
  • 最新高血壓控制標準出臺,看自己屬於幾級高血壓?如何選藥
    高血壓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因子,極大程度的影響著人類健康。對於這一疾病,醫學界也持續關注,並且幾乎每年都更新和發布高血壓病防治指南,將最新的研究結果呈獻給大家。今年5月份,國際高血壓學會公布了2020版國際高血壓實踐指南,對高血壓的定義進行了完善,在降壓標準及藥物治療方面也有些許修改,下面我們依據最新版的高血壓實踐指南聊一聊最新高血壓控制標準,以及該如何選藥?1.取消3級高血壓?
  •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食物選擇上需要注意什麼?醫生為您講清楚
    高血壓作為三高之一,對國人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但是由於生活習慣的改變和膳食結構的變化,高血壓的發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壓發病早期有沒有什麼症狀?可以讓我們及早發現呢?飲食上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高血壓早期都有哪些症狀?
  • 高血壓:紫菜降高血壓,一用就靈!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
  • 拉丁美洲高血壓學會就高血壓指南的立場聲明
    儘管已有大量抗高血壓治療的研究,必須認識到開始藥物治療的時機、降壓治療的目標值尚不清楚自1966年以來,有大量臨床研究以及meta分析表明,真正能預防心血管事件的措施就是降壓,而血壓是如何降低的(即藥物類型)並不十分重要。
  • 年輕人如何預防高血壓 預防高血壓的食物有哪些
    比如說高血壓,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患上了高血壓。還有孕婦等人群。那麼要如何預防高血壓呢?年輕人該如何預防高血壓?孕婦要如何預防高血壓?怎樣預防高血壓有效?哪些食物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們預防高血壓?想要了解的朋友就一起來看一下吧。年輕人如何預防高血壓現代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們在生活娛樂和飲食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 老年人高血壓專題來啦~這些拿不準的問題一定要清楚答案(上)
    本次為大家帶來老年人高血壓系列專題專門講講那些讓大家拿不準的問題~如何判斷有沒有高血壓?全世界的高血壓標準都是一樣的,即非同日,三次測量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老年人群的高血壓是一個特定的診斷名詞,65 歲以上的老人患有高血壓,稱為老年高血壓病人。
  • 誰說低脂牛奶好?每天2杯全脂奶,和高血壓糖尿病說再見
    但是,最近在BMJ子刊上發布的研究,正式闢謠了——文章標題:通過21個國家、共147 812人研究乳製品與代謝症候群、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關係研究很明確地支持,多攝入乳製品(包括全脂和低脂)確實可以有效降低代謝症候群、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風險,但如果你只攝入低脂的乳製品,就未必了!老規矩,一起來看下研究的具體內容。
  • 高血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一文全說清楚了,建議收藏
    我國35-64歲的中年人超重率為38.8%,肥胖率為20.2%,女性高於男性。大家可以根據公式: 體重(公斤)/身高(米)計算自己的體重指數(BMI),BMI<18.5為低體重,18.5≤BMI<24為正常體重,24≤BMI<28為超重,BMI≥28為肥胖。
  • 孕期第一殺手:如何防治妊娠期高血壓
    我告訴她,在產後12周,如果仍然有尿蛋白,就不單純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問題,要考慮慢性腎病了。第二位她另一位患者就情況差一些。在懷孕前5年已經發現慢性高血壓,沒有明顯症狀。在孕26周時因為高血壓、心臟二尖瓣大量返流、結締組織病,不得不終止妊娠,寶寶沒能保住。
  • 高血壓三級是什麼意思
    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人還沒有到老年就已經患上了高血壓,這種情況讓很多得了高血壓的朋友都非常的苦惱,而且現象高血壓還分出了好幾級,有些朋友想知道,高血壓三級是什麼意思,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問題。
  • 氫氣對高血壓有作用嗎?重點關注氫氣治療高血壓的研究
    不過無法降低高血壓的實驗結果也令人尷尬,因為我們一直強調的氫氣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效應,而炎症和氧化損傷也是參與高血壓形成的關鍵因素,對血脂異常動脈硬化能產生作用,如何對高血壓這種同樣屬於代謝性疾病,同樣存在慢性炎症的疾病,就不能有效了。
  • 警惕高血壓的7個危險時刻!別把高血壓不當病看,可能會送命
    「作」到小腦梗死杭州的陳先生,今年51歲,菸酒不離身,10年前就體檢出高血壓,但他並不重視。10年間,每年體檢,次次血壓爆表,醫生年年叫他複查治療,「哪個沒高血壓,又不是什麼大毛病,不用看。」直到2天前清早,陳先生在家吃好早飯準備出門上班,結果一站起來頭暈得走不動路,踉踉蹌蹌「晃」到玄關,路上撞倒了不少東西,「怎麼回事?大一早就跟老酒吃飽,走路都搖搖晃晃了?」陳先生愛人埋汰道,結果陳先生說他人不舒服,要休息下再去上班。「去醫院看看,不要倔!」在愛人的再三要求下,陳先生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結果一查頭顱CT顯示「左側小腦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