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浙江德清:醫共體建設有效加強慢性病管理...

2021-01-09 騰訊網

近年來,浙江省德清縣以縣域醫共體建設和全省首批加強高血壓糖尿病全周期健康管理推進分級診療改革試點縣建設為契機,多措並舉,有效加強慢性病管理服務。

7月28日,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到德清縣專題調研醫共體慢性病管理工作。

德清縣完善協同聯動的醫共體慢性病管理組織架構,健全公共衛生機構融入機制。將公共衛生專業機構資源融入醫共體,派駐公共衛生專員和聯絡員參與醫共體內公共衛生重大決策、技術指導、業務培訓、工作檢查。成立由臨床和公衛專家共同參與的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等五大慢性病防治指導中心。建立醫共體健康管理機構,設立公共衛生管理部,統籌開展轄區籤約服務、慢性病管理等工作;設立健康管理部,全面做好體檢工作。完善健康細胞建設,開展「營養健康村」建設,每年進農村、社區、企業、機關等開展慢性病防治知識宣傳和中醫大講堂活動。縣級醫院成立多個慢性病俱樂部,常態化開展慢性病管理服務。基層實現「健康小屋」全覆蓋,為群眾提供智慧化健康管理服務。

德清縣縣級醫院成立了多個慢性病俱樂部,目前已開展活動600餘場,服務1.2萬餘名慢性病患者,圖為第25屆糖尿病俱樂部活動現場。

德清縣構建醫共體慢性病管理政策體系,加強慢性病管理政策引導。通過建立醫共體考核體系以及提高籤約慢性病患者基層就診報銷比例等,促使醫共體與醫保同向,減少醫保支出,提升基層慢性病診療水平。加強慢性病管理工作激勵,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改革,將基層衛生院提供的工作量進行精細採集和標準量化。深化慢性病管理決策分析,縣疾控中心與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合作成立健康中國研究中心德清合作中心,開展全人群健康評估工作。搭建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對慢性病管理數據實時抓取應用。開展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和高血壓糖尿病部分基礎藥物免費使用項目分析研究。

德清縣推行連續優質的醫共體慢性病管理服務模式,高質量推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2020年家庭醫生籤約率達44.03%,十類重點人群籤約覆蓋率達93.34%。創新實施家庭病床模式,制定家庭病床管理辦法,對高血壓、腦卒中、糖尿病等10種常見病患者評估後建立家庭病床。實行醫共體三級查房制度,基礎疾病由基層醫務人員定期監測管理;對複雜問題通過「納裡雲」平臺遠程會診或聯繫牽頭醫院專家聯合查房;對病情持續加重的轉診牽頭醫院。創新用藥服務,醫共體統一用藥目錄830種,進行統一調配。2018年起實施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和高血壓糖尿病部分基本藥物免費使用項目,接種10.66萬人次(每年接種率均超50%),免費用藥1.77萬人,老年人呼吸道疾病住院率下降40%,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下降14.47%,大幅節省醫保基金。對診斷明確和穩定的慢性病患者由基層醫療機構開具最長12周用藥處方,並開具個性化健康處方(飲食、運動等健康建議),切實加強健康管理。創新「雙下沉」服務,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主動派遣「專科醫生」與「高年資主管護師」下沉基層,開展健康管理與服務。

來源:中國人口報 實習記者 張暄

圖片來源:健康德清(jkdqjk)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全民健康託起全面小康
    原標題:全民健康託起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紀實今年8月8日,我國迎來第十二個全民健身日。體育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內容,健康是伴隨一生的寶貴財富。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總書記有著深邃思考和全局把握。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成為奧林匹克歷史上首座「雙奧之城」。冬奧會的到來意味著什麼?
  • 全面小康進行時:打造健康樟城 決勝全面小康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記者 方怡暉為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樟木頭鎮通過「健康樟城」的戰略構想,打造了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有力地保障了當地群眾的健康。在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樟木頭鎮以戰時狀態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從多個方面搶回因疫情而失去的進度。
  •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座談會在京召開
    提升公眾健康素養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素養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養,讓全民健康託起全面小康是當前非常緊迫的任務之一。但在當前,實施健康中國行動,還面臨著一系列嚴峻挑戰。
  • 從「全民健康」到「全面小康」,徐州居民健康管理按下「加速鍵」
    整個體檢過程,權保國從進門刷身份證開始,到體檢結束大約20分鐘,這是徐州市銅山區柳泉鎮衛生院居民健康管理中心日常服務群眾的一個縮影。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銅山區堅持走以人民為中心的「健康之路」,組織發動全區力量,進行積極的實踐探索。
  • 山西全面加強縣域綜合醫改中醫藥工作,醫共體建設確保中醫醫院只強...
    為充分發揮公立中醫醫院在縣域綜合醫改中牽頭推動中醫藥發展的主體作用,加強縣域綜合醫改中醫藥工作,日前,山西省衛生健康、發改、財政、人社、醫保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縣域綜合醫改中醫藥工作的意見》,明確要進一步落實中醫藥傾斜政策,加大對縣級中醫醫院的建設與扶持力度,確保在縣域醫共體建設中中醫醫院建設只強不弱。
  • 益陽大通湖區醫共體改革全面啟動
    這標誌著全區醫共體改革全面啟動。選舉大會現場。作為農場改制區,一直以來,原農場醫院變身為鄉鎮衛生院;原大通湖農場職工醫院建成區人民醫院。通過近20年的創建,區人民醫院不斷發展,於去年9月順利升格為國家二級甲等醫院。
  • 浙江省衛健委來東陽市調研醫共體建設工作
    在市人民醫院,調研組一行走訪了內科診室、醫共體影像診斷中心等地,查看城鄉居民檔案、影像診斷記錄等,了解東陽市醫共體建設、「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工作開展情況。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市醫共體管理中心主任應爭先圍繞醫共體組織體系發揮抗疫優勢、醫共體運行機制、醫共體人才培訓和考試制度、信息化助推慢病管理、落實當量考核和健康檔案等公衛工作,匯報了東陽醫共體改革相關情況。
  • 夯實「健康路橋」之基 路橋全面推進醫共體建設紀事
    路橋區委書記潘建華說:「衛生與健康事業涉及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和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要通過醫共體建設,加快構建大衛生大健康體系,為群眾提供更優質和便利的醫療服務,著力破解看病難看病煩的難題,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醫共體改革的創新推進建設,正在有效夯實了「健康路橋」的生命之基。目前,在路橋「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格局已初步形成。
  • 建設體育強國共築全民健康夢
    當中國女排以11連勝又一次站上世界最高領獎臺,體育感染著億萬國人;當馬拉松運動在全國遍地開花,無數馬拉松跑者組成一道道鮮活躍動的城市風景線,體育釋放出無限活力;當更多創業者實實在在、心無旁騖貢獻於體育產業,潛心讓更多人愛上運動、擁抱健康,體育創造了可觀價值…… 2019年九江中體體育管理有限公司一如既往地積極引進高級別體育賽事、精品文化演出,堅持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全民健身體育活動
  • 健康掌門人:守護家庭健康 助力健康中國
    《「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已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納入健康中國建設主要指標體系,要全面推動社區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的發展,積極引導各單位和家庭積極參與健康社區、健康家庭創建活動;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傳播健康理念,引導人們樹立「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的核心健康觀,培養民眾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 升級美麗建設,打造全域美麗!德清綠色健康生機勃
    千萬工程 吹響鄉村蝶變號角早在 2003 年,浙江開始大力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把這項工程作為推動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基礎工程、統籌城鄉發展的龍頭工程、優化農村環境的生態工程、造福農民群眾的民心工程。「千萬工程」吹響了鄉村蝶變的號角。
  • 【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無論走到哪裡,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民族復興、增進人民福祉的高度,作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指引,開啟健康中國建設新局面,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不斷夯實健康之基。
  • 吳息鳳:數字賦能的新型公共衛生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浙江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吳息鳳發表題為「數字賦能的新型公共衛生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主旨演講。▲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浙江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吳息鳳出席「2020新華網思客年會」發表主旨演講。
  • 為百姓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 南湖區全面提升慢性病綜合...
    「健康南湖」發展戰略的重點任務,進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動員社會、全民參與」的工作機制,積極鞏固和發展創建成果,不斷提升居民健康素養和健康獲得感。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區人均期望壽命從2014年的81.74歲提高到83.49歲,健康素養水平從2014年的24.2%提升到30.44%,在「健康南湖」建設中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健康答卷」。   今年,南湖區作為浙江省「兩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推進分級診療改革試點區縣,同時積極申報浙江省健康區縣建設縣區。
  • 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戰「疫」說理】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全民衛生應急素養是指公眾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衛生應急知識的接受、理解與執行的能力與素養以及參與簡單應急活動的能力與素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公眾所展示出來的衛生應急素養水平及其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是進一步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的實踐依循,需要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中、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中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進程中進一步提升,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中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  加強應急防控的信息公開,防止「信息疫情」,提高新時代公眾衛生健康應急信息素養。
  •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座談會在京舉行
    趙平提出,在逐步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摸索防疫規律的同時,要注意精準預防。國務院參事、北京協和醫學院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執行院長劉遠立則認為,防控關口前移、提升基層醫療衛生能力對於做好疫情防控有著重要意義。應廣泛運用如抗原抗體檢測、健康碼、智慧化疾病監測網等創新科技手段,有效保障防控關口前移,不讓小疫釀成大災。
  • 《關於兵團醫聯(共)體建設人事管理工作實施意見(試行)》印發
    日前,兵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兵團醫聯(共)體建設人事管理工作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打破身份限制和行政職務、專業技術職務終身制,賦予醫聯(共)體人員招聘和職稱評聘等方面自主權,實現同崗同薪同待遇,建立健全與編製備案制管理相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
  • 覃塘區舉行國家級緊密型醫供體建設試點情況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據介紹,覃塘區自2019年8月列入全國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試點縣區以來,覃塘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衛生健康工作,以醫共體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努力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 武義:打造「醫聯體+醫共體」兩體相融
    自2019年進行縣域醫共體建設開始,趙偉平就在思考這個問題。「醫聯體向醫共體延伸,形成兩體融合、資源共享的合力,不斷提高全縣基層服務能力。」趙偉平在醫聯體發展比較成熟的基礎上,充分運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下沉資源力量,推進醫共體集團化、一體化和同質化管理,構築省縣鄉三級聯動服務網。
  • 數位化助力兩篩三防 基層糖尿病併發症篩查工作站建設初見成效
    為貫徹國家關於「數字中國」「健康中國」戰略,深刻領會「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的精髓,認真落實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和國家衛生健康委重點工作要求,努力為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和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與糖尿病服務、健康中國建設和全民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