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座談會在京舉行

2020-12-22 海外網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座談會現場

海外網12月19日電 「做好公共衛生的最高追求是平安無事,平安無事就說明我們把事做好了。然而,一旦平安無事就容易安而忘危,疾控系統就容易被忽視。」12月19日,由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主辦的「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座談會在京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衛生中心主任董小平表示,必須從戰略上做好公共衛生研究,並且常抓不懈。

據悉,本次座談會旨在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分析探討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醫防結合以及居民健康素養等存在的短板,並針對痛點和難點問題建言獻策、凝聚共識。

從戰略上重新認識公共衛生

當前,中國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重大戰略成果,經濟處於加速恢復中。但是疫情也暴露出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重視不足、基礎設施薄弱、醫防不協同、居民健康素養不高等問題。

「目前我國抗疫確實取得了重大階段性勝利。但是千萬不要認為已經很太平了,我覺得不太平。前一階段抗疫的勝利是險勝,我們應該及時進行總結。」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強調,健康中國建設需要公共衛生大發展,重視公共衛生不能停留在口頭上,需要從戰略上重新認識公共衛生,解放思想,形成專業智庫,對公共衛生戰略進行理論研討,梳理中國公共衛生發展歷史,摸清國內外差距,全方位提升公共衛生安全,加強醫院與疾控系統建設,解決相關專業學生就業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原北京市衛計委黨委書記方來英認為,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12個字:整體謀劃、系統重塑、全面提升。健全公共衛生體系要堅持整體謀劃,尤其不能遺漏基層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建設。要高度關注傳染病防治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和傳染病監測網的問題,壓縮傳輸環節,避免傳輸信息失真,真正實現直報系統對傳染病預防監測的「吹哨」作用。

「做好公共衛生的一個重要目的是保證國家生物安全,這就必須有國之重器。『國之重器』應該是戰略性的,不能今天重視了,裝一裝實驗室,建一個中心,過幾年忘了,就不重視了。」董小平建議,必須從戰略上研究公共衛生,做好戰略性儲備。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嶽秉飛就加強傳染病監測體系建設呼籲,建立疫情預測分析機制,從環境氣象、中醫、流行病學等多學科入手,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在傳染性疾病預防和救治能力建設方面,應強化基礎研究,建立技術儲備,增強快速診斷和檢測能力,提升相關醫療設施設備配置水平,為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打下堅實基礎。

人才問題是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中非常明顯的短板。「現在疾控系統人心不穩,人才流失比較嚴重,公共衛生院校畢業生很多都不從事本專業的工作。比如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畢業生,真正到疾控系統工作的不到2%。這個問題亟須重視!」曾光表示。

關口前移,不讓小疫釀成大災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癌症基金會理事長趙平算了一筆帳,美國核酸檢測人數已達到全美人口的66%,若我國66%的老百姓每人做一次核酸檢測,將花掉1200億元,相當於10億中國人全年的醫保費用。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強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也要節約費用,提高效率。比如在腫瘤方面,我國預防和醫療花費比例為1:9,可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40%左右。如果腫瘤預防到位,醫療花費將大大減少。趙平提出,在逐步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摸索防疫規律的同時,要注意精準預防。

國務院參事、北京協和醫學院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執行院長劉遠立則認為,防控關口前移、提升基層醫療衛生能力對於做好疫情防控有著重要意義。應廣泛運用如抗原抗體檢測、健康碼、智慧化疾病監測網等創新科技手段,有效保障防控關口前移,不讓小疫釀成大災。在談到我國目前凸顯的基層醫療能力弱、家庭醫生籤約率低等問題時,他建議,激活基層衛生人力市場,在功能評估、經濟能力評估「雙評估」機制上,為失智失能老人提供照護服務,避免出現因老致貧。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從「娃娃」抓起

「如果把公共衛生看作專業的事,那公共衛生就幹不好。健康不是個體的問題,是整個國民素質問題,健康素養第一責任人是自己,但是第一責任主體是政府,政府要擔好這個責。另外,應該鼓勵非政府組織參與全民素養和全民健康提升工作中來。」董小平表示。

「這次疫情迫使我們加強了對殘障兒童的健康教育,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等健康意識和衛生習慣培養得到了提高。」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周曄建議,要進一步鞏固孩子健康意識和衛生習慣,發揮社區宣傳帶動作用,更好將衛生健康課程建設納入學校教育當中,從小提升孩子健康意識和能力。

方來英談及健康教育時則表示,要明確醫療機構在公共管理上的分工,抓好青少年健康素質教育,遴選出一批權威健康科普專家,設立一批權威健康科普節目,組織專家制定健康科普百科全書,支持醫學科學知識的發展和普及。

「健康素養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養,加強對慢性病的有效預防與控制,已是當前緊迫任務。」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寧夏區委會主委戴秀英建議,提升公眾健康素養,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增強公眾全民健身和健康意識;儘早培養公眾健康素養的理念;落實防控關口前移策略;落實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要求,強化監督問責機制。

「吃藥就好,好了就停,不舒服就再吃2粒。這些錯誤的理念導致慢性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進而產生諸多併發症,甚至死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肛腸科主任安阿玥強調,健康教育刻不容緩,建議在九年義務中加大健康教育佔比,分階段、分年級、有層次地將疾病防治知識增加到課程中,將衛生健康教育納入學校必修課範疇,阻斷健康知識貧乏的代際傳遞。此外,利用新媒體的影響力加強健康教育傳播,嚴把內容關。

構建公共突發事件應急救治體系

「防疫期間,我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治好了100多位新冠肺炎病毒患者,其中30多例重症,沒有一例死亡。這正是中醫有效防治優勢的體現。」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表示,中西醫結合是此次抗疫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大亮點,91.5%新冠肺炎病例確診病例使用中醫藥,有效率達90%以上。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還應看到中醫藥應對突發共公共衛生事件的法制與體制機制建設薄弱,中醫藥防治疫病的機構與人才隊伍建設薄弱,以及中醫藥預防與治療結合的優勢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等問題。

對此,曹洪欣建議,儘快修訂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強中醫藥防治疫病機制與隊伍建設,各級公共衛生體系增設中醫藥機構,充實中醫藥專業人員,加強中醫藥知識培訓;加強古典醫籍精華的梳理與發掘,傳承利用中醫藥內服、外用等防治疫病方法;全面加強面向基層的中醫醫療機構與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平臺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徐鳳芹則認為,讓中醫藥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中發揮力量,需建立中醫藥參與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機構和機制:應加快立法,明確將中醫納入公共突發事件應急救治體系;明確中西醫職責分工,發揮各自優勢和作用,共同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建立成熟的應急管理機制和組織構架,在中醫系統內部完成獨立的應急醫療隊儲備和疫病防治人員儲備。此外,提升相應學科建設,注重加強疫病學科隊伍和防治能力建設,加強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

「疫情防控需要社會各界努力,包括我們海外華人華僑,也應積極獻策出力。」香港華人華僑總商會榮譽會長、博爾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施乃康表示,中國抗疫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體現了制度的優越性,也為全球抗擊疫情提供了方案和智慧。作為企業要重新認識中國在抗疫戰場的勝利,履行好企業責任和擔當,為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助力。

人民政協報黨委書記、社長王相偉出席會議並致辭。他表示,人民政協報作為中央新聞單位,人民政協網作為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有責任和義務為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提升全民素養呼籲,為健康中國建設助力。我們會把各位委員和專家的呼聲與建議有效地傳播出去,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人民政協報社黨組副書記、副總編張寶川在會上就媒體如何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發言。 (海外網 李雪欽)

責編:周璇、扈嘉翼

31943462,.「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座談會在京舉行,.2020-12-21 15:03:07,.204301,.周璇、扈嘉翼

相關焦點

  •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座談會在京召開
    圖為座談會現場    為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衛生綜合服務保障體系,深入實施健康中國促進行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為健康中國進一步築牢根基,12月19日下午,由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組織的「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
  • 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戰「疫」說理】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全民衛生應急素養是指公眾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衛生應急知識的接受、理解與執行的能力與素養以及參與簡單應急活動的能力與素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公眾所展示出來的衛生應急素養水平及其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是進一步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的實踐依循,需要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中、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中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進程中進一步提升,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中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  加強應急防控的信息公開,防止「信息疫情」,提高新時代公眾衛生健康應急信息素養。
  • 「戰「疫」說理」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全民衛生應急素養是指公眾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衛生應急知識的接受、理解與執行的能力與素養以及參與簡單應急活動的能力與素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公眾所展示出來的衛生應急素養水平及其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是進一步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的實踐依循,需要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中、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中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進程中進一步提升,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 ...防控體制機制 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要
    他強調,要充分認識建立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意義,圍繞疫情暴露出的問題短板,堅持系統性、前瞻性、應急性原則,按照優化配置、完善功能、分工協作、整體提升的要求,以項目為載體,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健全全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要。
  • 全面提升公民衛生應急素養
    強化各領域高危崗位人員、公共服務行業人員等重點人群,以及鄉村、社區的衛生應急動員參與機制建設,鼓勵居民積極參與分層次、分專業、分類別的衛生應急模擬等實踐應用,在實踐應用中提升公民衛生應急素養,強化應急衛生知識應用及其技能水平。
  • 莆田市領導深入基層調研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增進群眾健康福祉
    8月24日,市長李建輝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先後深入涵江區、荔城區,調研基層衛生健康體系建設工作。副市長胡國防、市政協副主席張亦兵一同參加。  李建輝首先來到涵江區疾控中心,實地察看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流調隊伍配置等;走進荔城區西天尾鎮北大村衛生所,察看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建設;前往西天尾鎮衛生院,了解醫改分級診療、聯合病房試點工作及疫情防控情況。
  • 加強公共衛生提升文明素養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從一句口號到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不扎堆的健康共識,從一句標語到實實在在的垃圾清理、廁所革命等全民行動,從熱情的相互夾菜到公筷、公勺的餐桌標配,愛國衛生運動正在引導遂寧人養成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的健康生活方式,讓遂寧人進一步提升文明素養,助推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建設。
  • 衛生應急素養要從娃娃抓起
    良好的衛生應急素養既是當下疫情防控的堅實基礎,也是長遠防疫最好的「疫苗」,要把包括衛生應急素養培育在內的疾控體系作為一項根本性、基礎性和長遠性建設來抓。全面提升我國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需要從最基礎、最長遠、最根本的基礎教育抓起,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需要以應知教育為前提,注重知識普及。
  • 「理論」健全衛生法學高等教育體系
    健全衛生法學高等教育體系蔣 瑋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建立、健全衛生法學高等教育體系,培養和儲備衛生法治專門人才已是當務之急,對提升我國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機制、營造和諧穩定社會局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 衛生計生委就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等答問
    歡迎參加國家衛生計生委5月份的例行發布會,我們今天請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姚宏文向大家通報兩個主要話題,一是《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2014-2020年)》的有關情況,二是介紹衛生計生系統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典型的有關情況。隨後我們願意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如何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 習近平強調這些事
    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築牢築實隔離牆,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習近平清醒判斷、著眼根本、謀劃長遠,多次指出要清醒看到疫情防控的漏洞和不足,反覆強調抓緊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如何為14億人民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從這篇十分重要的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到習近平的謀篇布局。
  • 期待公眾衛生應急素養全面提升
    這是我國第一次編制公民衛生應急素養條目,此舉旨在進一步提高公眾衛生應急素養,推進衛生應急社會參與工作,切實維護公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我國是世界上突發事件發生種類多、頻次高和損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地震、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災害多發,火災、爆炸、洩露等事故也經常威脅公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
  • 學校教育,應強化學生的衛生健康素養
    但同時,我們應該反思,這場災難是怎樣產生的,除了現階段為了控制疫情所採取的行動外,我們還應該採取哪些措施讓更多的人具有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和敬畏自然的意識,促進全民衛生健康素養的提升,避免因為我們的過失再帶來下一場災難。因此,我們要借疫情帶來的巨大衝擊,通過全民反思、廣泛宣傳、結構與體系的完善,建立起針對不同人群的規範行為、提升素養的機制。
  • 加強全民健康教育 提高自我防範意識
    □李靜瑜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僅是對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和疫情防控救治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對健康教育工作和全民健康素養的一次考驗。
  • 關於印發2019年柳州市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計劃重點工作攻堅實施...
    共青團廣西區委關於實施廣西貧困地區健康促進助力脫貧攻堅青年服務行動的通知》《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柳州市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計劃(2017-2020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為有效解決健康素養促進工作存在的問題,健全健康素養促進工作推進落實機制,確保完成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計劃工作任務,決定於2019-2020年開展柳州市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計劃重點工作攻堅行動
  • 怎樣有效提升中小學生健康素養
    【健全學校健康教育體系,改進健康教育模式】「提升兒童青少年的健康素養是促進學生健康的決定因素,但總體來看,我國中小學生的健康素養水平不容樂觀,並且有很大的地區差異。」在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教授餘小鳴看來,學校健康教育是提升學生健康素養的最佳途徑。
  • 合理膳食、全民健身……19項專項行動提升昆明人健康水平
    到203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度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明顯降低;人均期望壽命超過82.60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健康公平基本實現。
  • 省政協專題調研健全幼有所育公共服務體系 黃莉新參加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顧 敏) 8月19日,省政協主席黃莉新率調研組赴揚州,就「健全幼有所育公共服務體系」開展調研,為即將召開的發展·民生專題協商座談會作準備。儀徵市實驗幼兒園是市教育局直屬的省優質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