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應強化學生的衛生健康素養

2020-12-17 河北新聞網

【教育透視】

作者:裴曉方(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華西第四醫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編者按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殊時刻,我們不僅要充滿必勝的信念,作出積極的努力,更要構思此後深層次優化工作的方向,教育界自然肩負著重大的使命和責任。審視當前國民衛生健康素養、優化各級各類學校普及衛生醫學教育,實乃題中應有之義。今天,我們刊發此版,希望對學校衛生健康教育教學,對家校合作提升廣大師生相關意識和能力,有所提醒和推動。

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著我們的生活。在熱切關注疫情及其防治的同時,冷靜思考我們教育領域應該做出的應對,強化學校對於學生的衛生健康素養教育,實在別具價值和特殊意義。

疫情提醒我們:儘快從應試教育的迷思中走出來

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科的成員之一。人們分離到的第一株冠狀病毒可追溯到1937年,直到1965年才從普通感冒病人鼻洗液中分離獲得人源株,到1975年才正式命名冠狀病毒。冠狀病毒科成員不少,是許多動物、家禽家畜的重要病原,但人們不太關注它們,因為它們僅引起普通感冒。而2002年SARS疫情蔓延,大量研究發現SARS冠狀病毒來源於蝙蝠,通過動物中間宿主傳給人類。現在看來,SARS疫情並沒有引起民眾的普遍重視和反思。十七年以後,新的冠狀病毒又來了,給整個社會造成新的防疫壓力。我們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我們一定會奪取最終勝利。但同時,我們應該反思,這場災難是怎樣產生的,除了現階段為了控制疫情所採取的行動外,我們還應該採取哪些措施讓更多的人具有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和敬畏自然的意識,促進全民衛生健康素養的提升,避免因為我們的過失再帶來下一場災難。

因此,我們要借疫情帶來的巨大衝擊,通過全民反思、廣泛宣傳、結構與體系的完善,建立起針對不同人群的規範行為、提升素養的機制。這些人群中,加強對青少年兒童的衛生健康素質教育尤為重要。特別是要強調從娃娃抓起,因為兒童時代是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兒童時代所形成的生活習慣、對環境和動物的態度、與人相處的方式會影響人的一生。因此,最近幾年,我們已特別強調國民素質從娃娃抓起,還發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將健康生活列入六大核心素養之一,培養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發展身心、規劃人生的能力,讓學生學會珍愛生命、樹立健全人格、學會自我管理。但是,由於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家長更重視學生主科(如語、數)的分數,儘管有健康教育相關的課程或活動的安排,但人們並沒有真正認可這些教育是核心素養,沒有意識到核心素養的培養比取得主科高分更重要。因此,老師不花工夫考慮怎樣教好,學生更是應付了事,家長不重視督促。學校教育尚且如此,全民衛生健康素養的提升就更具挑戰性。這場疫情的蔓延,和人們的衛生健康素養不高密切相關,通過各級各類學校有序推動學生提升衛生健康素養,實在是刻不容緩。

提升衛生健康素養,師生、家校共同完成

要從這場嚴峻疫情中吸取教訓,獲得抗疫成功,教育系統必須有針對性地提高中小學和幼兒園學生防治新型冠狀病毒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能力,並穩步提升其衛生健康素養。這項工作,需要師生、家校一起來完成。

近期行動:科學認識疫情,正確積極防護

從即日起,鼓勵師生了解全國和當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流行情況、導致的危害、流行的原因,並提出一個思考題:怎樣防止疾病的進一步蔓延?結合自己家庭的情況,觀察分析自己和家人的行為習慣,發現哪些行為可能導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假定自己或家人是「感染者」,哪些行為會導致病毒的傳播?為了防止感染或者病毒的傳播,哪些行為必須改變?鼓勵師生共同完成這個思考作業,可以是紙質版,也可以是電子版或影像材料。

在此基礎上,可在各地徵集「防止感染好習慣」的視頻,並將優秀視頻推送給中小學校、幼兒園和學生家長。

當然,各地應該成立有公共衛生專家參與的專家組,進行專門指導。下發作業前,可確定一批基礎參考資料提供給師生參考;各地公共媒體,包括電視臺,可以展播和討論完成作業的視頻相關內容,通過媒體影響更多的受眾。

家長則要積極主動配合學校普及衛生健康素養教育的努力,把之前做作業、各類課外班興趣班特長班的時間拿出來,和孩子一起研究討論各自家庭衛生健康教育的不足,怎樣配合學校的衛生健康教育,實現真效果。

在師生家校的共同努力中,還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引入一個往往被我們忽略的有效理念——「人際交際距離」。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將人際交往的距離劃分成四種:公共距離、社交距離、個人距離、親密距離。公眾距離可達360釐米,一般適用於演講等場合;社交距離一般是120釐米~360釐米,一般工作場合人們多採用這種距離交談;個人距離大概從45釐米~120釐米,和認識的但沒有特別的關係人交談採用該距離,一般保持在50釐米以外為宜;親密距離從45釐米到零距離,一般是親人、很熟的朋友、情侶和夫妻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注意保持恰當的距離,也利於減少呼吸道疾病傳播。

當然,更應提醒師生注意與野生動物保持安全距離:不要闖入野生動物領地,不能隨意捕殺野生動物。闖入動物領地或捕捉野生動物售賣,可能導致野生動物所帶的微生物進犯不同動物宿主,變異後就可能感染人,引起新發傳染病的流行。近幾十年,70%以上的人際間新發傳染病都與動物有關。

遠期行動:衛生健康素養教育要成為硬要求

當疫情消除後,各類各級學校仍要嚴格堅持衛生健康素養教育。可以把這次疫情期間的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作為參考,初中高中同學仍然可採用對呼吸道傳染病案例進行分析,提出防疫應對措施、社會及個體行為建議。以此警醒自己和家人始終保持衛生健康的科學意識和生活方式。

教育行政部門應該硬性要求各級各類學校更加系統地拿出一定比例的學時,設置專門的衛生健康課程,而且從幼兒園到大中小學都堅持開展,作為學校教育的必修內容。同時,除儘快編制相應教材配合相關課程之外,還必須更多地讓孩子們親身參與衛生健康教育實踐。在相關的衛生健康課程中,要開設簡單自救、協同互助、常見衛生情況處置等內容,並邀請醫衛專業人士給予現場講解。

當然,也可讓大學中學的大哥哥、大姐姐到小學、幼兒園給小孩子們上課。這樣,既幫助提升了小孩子們的實際認知和能力,也是對大孩子們的再次教育。

通過師生家校通力合作,共同提升學生的衛生健康素養,受益的不僅僅是我們的師生和學生的親友,也將最大化最持久地造福於我們整個的社會。只有長期的教育堅持,我們整個社會所經歷的消除疫情之戰,才能保持成果,鳳凰涅槃。

來源:光明日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護航學生健康成長:2019年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綜述
    2019年,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穩步推進,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聚焦「教會」健康知識和技能,「防住」學校公共衛生事件,「建好」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體制機制,突出重點,著力創新。教育部牽頭推進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和中小學健康促進工作,護航學生健康成長,為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和健康中國行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支撐。
  • 衛生應急素養要從娃娃抓起
    良好的衛生應急素養既是當下疫情防控的堅實基礎,也是長遠防疫最好的「疫苗」,要把包括衛生應急素養培育在內的疾控體系作為一項根本性、基礎性和長遠性建設來抓。全面提升我國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需要從最基礎、最長遠、最根本的基礎教育抓起,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需要以應知教育為前提,注重知識普及。
  • 權威發布|教育部: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助力健康中國
    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科協等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將在學校開展公共衛生安全教育,提高兒童青少年公共衛生安全意識,提升公共衛生安全素養,養成健康行為作為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將其作為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內容倡導推動。
  •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座談會在京舉行
    在傳染性疾病預防和救治能力建設方面,應強化基礎研究,建立技術儲備,增強快速診斷和檢測能力,提升相關醫療設施設備配置水平,為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打下堅實基礎。人才問題是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中非常明顯的短板。「現在疾控系統人心不穩,人才流失比較嚴重,公共衛生院校畢業生很多都不從事本專業的工作。
  •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座談會在京召開
    提升公眾健康素養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素養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養,讓全民健康託起全面小康是當前非常緊迫的任務之一。但在當前,實施健康中國行動,還面臨著一系列嚴峻挑戰。
  • ——2019年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重點工作綜述
    2019年,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穩步推進,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聚焦「教會」健康知識和技能,「防住」學校公共衛生事件,「建好」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體制機制,突出重點,著力創新,服務學生健康成長,為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和健康中國行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支撐。
  • 益陽萬源明達學校:召開初中學生素養專題教育研討會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特約記者 曹國軍 通訊員 鍾靜 李智)「初中新生素養專題教育實施,全面落實校園文化理念,幫助新生儘快適應環境,了解學校管理要求,新進七年級班級在課程指導下構建好班級文化體系,落實班務承包責任制。新進班級在課程指導下組建好學習小組,進行小組文化建設。」8月6日上午,益陽萬源明達學校初中部新生素養專題教育研討會召開,研討會由學校初中部校長張團芳主持。
  • 全國人大代表陳瑋:加強學生公共衛生素養培育
    此外,她還提出了關於加強學生公共衛生素養培育、提升醫護人員待遇、扶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等方面的建議。「這次在人畜共患病方面,我提交了兩個議案、兩個建議,議案主要是關於動物防疫法」,陳瑋說,因為動物的防疫不但關係到動物的健康,也與人類的健康與公共衛生安全息息相關,從人類的健康的角度出發,修法「勢在必行」。
  • 全面提升公民衛生應急素養
    推進衛生應急素養教育養成加強衛生應急知識教育。疾病預防控制、衛生健康等公共衛生機構,要有規劃、有組織地開展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群體的應急衛生知識教育培訓,最大限度做到全員覆蓋、全員應知。強化各領域高危崗位人員、公共服務行業人員等重點人群,以及鄉村、社區的衛生應急動員參與機制建設,鼓勵居民積極參與分層次、分專業、分類別的衛生應急模擬等實踐應用,在實踐應用中提升公民衛生應急素養,強化應急衛生知識應用及其技能水平。
  • 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疫情防控所暴露出來的法制缺失問題,需要通過大中小學法制教育、社區法制教育以及媒體傳播等方式開展全民性的衛生應急法制教育。其次,要通過完善立法、加強執法、強化教育等方式加強衛生應急法治建設,增強法治意識與素養。從立法層面加強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特別是生物安全方面的立法更加緊迫。
  • 怎樣有效提升中小學生健康素養
    【健全學校健康教育體系,改進健康教育模式】「提升兒童青少年的健康素養是促進學生健康的決定因素,但總體來看,我國中小學生的健康素養水平不容樂觀,並且有很大的地區差異。」在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教授餘小鳴看來,學校健康教育是提升學生健康素養的最佳途徑。
  • 衛生計生委就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規劃等答問
    我國健康素養從基本健康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三個維度提出居民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從2008年開始在全國開展健康素養監測,逐步建立起來連續、穩定的健康素養監測系統。規劃明確了未來一個時期健康素養促進的目標和任務,是深度開展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二、《規劃》的主要目標和工作內容     《規劃》的目標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一階段,到2015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10%。在全國建設健康促進縣(區)180個,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機關、健康促進企業、健康社區各400個,健康家庭18000個。
  • 「婦女兒童健康素養提升計劃手牽手衛生項目和兒童健康素養提升...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深入推進婦幼健康促進行動,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由中國人口宣教中心發起,山東省衛生健康宣教中心實施的「婦女兒童健康素養提升計劃手牽手衛生項目和兒童健康素養提升項目」第一階段日前在我市全面展開。
  • 「戰「疫」說理」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其次,要通過完善立法、加強執法、強化教育等方式加強衛生應急法治建設,增強法治意識與素養。從立法層面加強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特別是生物安全方面的立法更加緊迫。從執法層面來看,必須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法律法規,包括依法決策、實施、禁止、打擊、查處、保護、問責、審理等,樹立衛生應急法治權威,堅決防止疫情蔓延。
  • 教育部發文促高校設健康教育選修課 健全學生品格
    中國網7月10日訊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綱要》指出,高校應按照綱要確定的原則、內容,因校制宜制定健康教育教學計劃,開設健康教育公共選修課,安排必要的課時,確定相應的學分。《綱要》指出,高等教育階段是高校學生身心成長成熟、健康素養形成的重要時期。
  • 「強化素養,提升競爭力」鄭州市信息技術學校這樣做
    實習培訓處主任盧廣峰講座《強化素養,提升競爭力》8月31日上午,鄭州市信息技術學校二樓報告廳座無虛席,這裡進行的是新生入學教育專題課程,實習培訓處主任盧廣峰為同學們帶來了題為《強化素養,提升競爭力》的講座。
  • 突出育人導向 強化核心素養
    中職語文課標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充分挖掘語文課程獨特的育人價值,強化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中職語文課標完善課程目標,圍繞語言理解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發現與鑑賞、文化傳承與參與等核心素養,建立其與語文課程教學的內在聯繫,制定學業質量標準,完善課程評價,促進教、學、評有機銜接,形成育人合力。強化育人導向。
  •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應成為教育的「新追求」
    作者認為,核心素養的提出,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是為了更好地向世人勾勒在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標誌的新時代的人才應該具有的形象,由此來規約學校的育人目標、辦學方式,規約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    為數不多的關鍵素養、跨學科、指向高階思維能力、後天習得、可以監測,這是作者在綜合閱讀相關的文獻資料後,對核心素養的特徵的概括。
  • 推動創新素養教育,「喚醒」學生創造力
    調研中,調研組發現,經過幾年思想上的深層根植,大部分學校的教師們對「創新素養教育的核心是要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他們走出原有的只求結果的思維空間」這一認識理解較為到位。寧夏中寧縣二中教師孫茜在談及如何開展創新素養課程時深有感觸地說:「在輕鬆的課堂環境中討論,提高了學生們對課文本身的興趣,讓學生主動思考,獲得自主見解。」
  • 強化師資建設,優化學校管理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引領者,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一、強化師資建設,優化學校管理的重要性(一)提高學校的軟實力。教師的品德素養對學生素質的培養有著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