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陳瑋:加強學生公共衛生素養培育

2020-12-17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26日消息(記者 宓迪)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哪些關於公共衛生的思考?如何扶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全國兩會期間,央廣網財經記者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陳瑋。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陳瑋(受訪者供圖)

談及動物防疫法的修訂,陳瑋表示,希望通過進一步完善動物防疫的管理鏈條等方式,進一步降低公共衛生安全風險。此外,她還提出了關於加強學生公共衛生素養培育、提升醫護人員待遇、扶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等方面的建議。

 完善動物防疫的管理鏈條

降低公共衛生安全風險

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官網介紹,陳瑋是浙江省醫壇新秀、衢州市名醫、訪美學者,擅長各科危重病搶救和術後監護,主持省市級課題多項。

「這次在人畜共患病方面,我提交了兩個議案、兩個建議,議案主要是關於動物防疫法」,陳瑋說,因為動物的防疫不但關係到動物的健康,也與人類的健康與公共衛生安全息息相關,從人類的健康的角度出發,修法「勢在必行」。

「已經改了很多稿」,談及相關議案,陳瑋表示,在去年11月份開始有了一個初稿,在1月份疫情發生以後,就一直在思索這方面的思路。今年4月26日,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4月26日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針對草案,陳瑋又針對性的做了修改。

陳瑋說,她希望通過進一步完善動物防疫的管理鏈條、增強防疫的監測和覆蓋等方式,進一步降低公共衛生安全方面的潛在風險。

加強學生公共衛生素養培育

與成人要有所區別

陳瑋建議,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公共衛生素養培育。她表示,在這次疫情當中,全社會都把目光關注到成人衛生素養的「補課」上,她認為,也要把目光放在從小開始的公共衛生習慣培養上。

「學生們在學校的時間遠遠多於在家的時間」,陳瑋表示,一個孩子的教育主要來自於社會、家庭和學校。當家庭這塊有所欠缺的時候,就需要由社會和學校來填補。在一個學校中,應該給學生進行公共衛生素養的培育,包括衛生意識的培養、衛生知識的普及、衛生技能和習慣的養成等等。

「復工復學以後,我們到學校裡去就發現,學生的很多做法其實跟成人要有所區別」,陳瑋提醒,在衛生習慣方面,要讓學生接受,而不是通過生搬硬套等方式來進行。

提升醫護人員待遇

建立長期關愛政策

陳瑋表示,經過這次疫情,許多人進一步意識到了醫護人員肩上的擔當和背負的責任。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高、傳染風險高,在這個高風險、高壓力的崗位上,醫護人員得到的回報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陳瑋說,今年出了許多關愛醫護人員特別是援鄂醫護人員的舉措,應進一步出臺一個長期的、關愛醫護人員的政策。她建議,進一步提高醫護人員的勞動價值,包括諮詢費用、評估費用的提升等方面,加強財政給予醫院特別是基層醫院的補貼。

此外,陳瑋建議,對於醫護人員的工資,可以參照公安幹警等職業,給予職稱的津貼,「職稱越高、待遇越高」。同時,臨床一線的諸如急診、ICU的醫護人員特別辛苦,對於這種風險較大的職業,應該給予較高的津貼。

扶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

發揮網際網路平臺的作用

疫情期間,許多人不敢到醫院去看病,讓「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價值和潛力凸顯。在未來,如何讓許多人在滑鼠上「動動手指,藥就送到家」?陳瑋建議,加強扶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促進其進一步蓬勃發展。

陳瑋說,現在網際網路醫療存在一些缺陷,如不支持首診、醫保不支持,讓許多慢性病的病人不得不到醫院去看病、開藥等。

她建議,在扶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方面,一方面是放鬆管制,網際網路診療也是線下醫療資源的補充和放大,另一方面是優化資源,發揮網際網路平臺的作用,加強醫保政策的支持,醫保部門可以進一步創新監管方式等。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張敬華:加強0-3歲公共託幼機構建設
    要針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後的新情況,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託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安全保障。」全國人大代表、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貨車分廠電焊工張敬華認為,目前,接收0至3歲嬰幼兒的託兒所和託兒班萎縮嚴重,入園難、入園貴現象突出。各地大多數公辦幼兒園都不招收0至3歲幼兒,部分民辦託幼園所雖然提供0至3歲幼兒的照顧服務,但卻存在收費過高、服務時間短、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
  • 浙江加強培育中職學生核心素養意見出臺
    ­  2017年7月,浙江省教育廳出臺《關於加強培育中職學生核心素養的指導意見》,提出「培育優良品德、打造精湛技能、促進身心健康」的育人目標。11月下旬,浙江省中職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工作推進會在紹興上虞召開,進一步明確了核心素養的內涵。在核心素養成為浙江省職業教育改革「新風向」的今天,學校應該怎麼做?核心素養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軟著陸」?
  • 加強公共衛生提升文明素養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從一句口號到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不扎堆的健康共識,從一句標語到實實在在的垃圾清理、廁所革命等全民行動,從熱情的相互夾菜到公筷、公勺的餐桌標配,愛國衛生運動正在引導遂寧人養成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的健康生活方式,讓遂寧人進一步提升文明素養,助推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建設。
  •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座談會在京舉行
    12月19日,由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主辦的「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座談會在京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衛生中心主任董小平表示,必須從戰略上做好公共衛生研究,並且常抓不懈。據悉,本次座談會旨在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分析探討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醫防結合以及居民健康素養等存在的短板,並針對痛點和難點問題建言獻策、凝聚共識。
  • 衛生應急素養要從娃娃抓起
    良好的衛生應急素養既是當下疫情防控的堅實基礎,也是長遠防疫最好的「疫苗」,要把包括衛生應急素養培育在內的疾控體系作為一項根本性、基礎性和長遠性建設來抓。全面提升我國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需要從最基礎、最長遠、最根本的基礎教育抓起,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需要以應知教育為前提,注重知識普及。
  • 全國人大代表田克恭:建議狂犬疫苗強制免費打狗身上
    ——全國人大代表、著名動物疫病防控專家田克恭【陳瑋:起床先刷屏,睡前先點讚,過度「痕跡管理」需整治】起床先刷屏,睡前先點讚,幹活擺pose,照片一拍就ok。每樣工作都搞公眾號、微信群,點擊率、活躍度樣樣要排名,還要實時截屏上傳。
  •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 提升全民健康素養」座談會在京召開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對經濟社會發展及日常生活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經過艱苦努力,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消息,12月1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3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2例,本土病例1例。疫情沒有平息,「大考」仍在繼續。
  • 「履職故事」全國人大代表盧克平:發揮學校主陣地 構建公共衛生與...
    5月18日,談起如何更好地履職,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表示,要不斷拓寬專業領域,優化知識結構,全面提升履職盡責的能力本領。今年他上會將圍繞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發展,服務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問題提出議案和建議。
  • 學校教育,應強化學生的衛生健康素養
    審視當前國民衛生健康素養、優化各級各類學校普及衛生醫學教育,實乃題中應有之義。今天,我們刊發此版,希望對學校衛生健康教育教學,對家校合作提升廣大師生相關意識和能力,有所提醒和推動。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著我們的生活。在熱切關注疫情及其防治的同時,冷靜思考我們教育領域應該做出的應對,強化學校對於學生的衛生健康素養教育,實在別具價值和特殊意義。
  • 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戰「疫」說理】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全民衛生應急素養是指公眾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衛生應急知識的接受、理解與執行的能力與素養以及參與簡單應急活動的能力與素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公眾所展示出來的衛生應急素養水平及其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是進一步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的實踐依循,需要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中、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中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進程中進一步提升,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中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  加強應急防控的信息公開,防止「信息疫情」,提高新時代公眾衛生健康應急信息素養。
  • 為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
    學校在特色高中創建過程中,探索出一條特色辦學的有效路徑:以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為價值追求,構建DIY學園體驗平臺,圍繞DIY綜合實踐課程的建設,全面提升高中生綜合實踐能力,從而實現「善德博學、健體尚美、靈動創意」的育人目標。DIY學園的內涵DIY,一個古老而又時尚的話題。
  • 我們需要怎樣的公共衛生體系?丨思客問答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認為,為了防止疫情暴發導致的醫療物資短缺,應儘快補上防疫救治物資的短板。而「補短板」的關鍵在「平戰結合」。與醫療物資等軟性資源相比,涉及公共衛生應急事件的最大硬體——醫院,可以說更為重要。
  • 權威發布|教育部: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助力健康中國
    近日,教育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469號建議中提到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公共衛生安全教育的建議」做出答覆。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科協等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將在學校開展公共衛生安全教育,提高兒童青少年公共衛生安全意識,提升公共衛生安全素養,養成健康行為作為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將其作為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內容倡導推動。
  • 母嬰室引入新零售技術 全國政協委員:網際網路能讓婦幼健康服務更...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加強婦幼保健服務」作為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舉措之一。在今天(3月8日)舉行的「兩會精英匯」沙龍上,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醫療機構的母嬰室建設為例,指出應利用好網際網路平臺的優勢,大力發展保障設施,為提高母乳餵養率創造條件。
  • 【兩會來了】人大代表馬化騰:推動網絡素養進入中小學基礎德育課程
    (馬化騰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芥末堆3月5日訊,今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建議,為提高青少年科學教育與網絡素養,應當積極推動網絡素養進入中小學基礎德育課程
  • 「戰「疫」說理」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全民衛生應急素養是指公眾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衛生應急知識的接受、理解與執行的能力與素養以及參與簡單應急活動的能力與素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公眾所展示出來的衛生應急素養水平及其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是進一步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的實踐依循,需要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中、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中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進程中進一步提升,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 科學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徐匯提升教師關鍵能力
    [探索實例]  教學變革,多向突破  講述人:「信息化環境下指向核心素養培育的區域性教學改進研究」項目組  指向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是引導學生展開深度學習的意義探究過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項目組主要圍繞學科單元教學設計、教學互動、學習評價等關鍵要素展開五個方面的初步探索和改進
  • 全面提升公民衛生應急素養
    公民衛生應急素養越高,在突發公共事件中就越能從容高效應對,越能減少防控成本,提高防控效率。推進衛生應急素養教育養成加強衛生應急知識教育。疾病預防控制、衛生健康等公共衛生機構,要有規劃、有組織地開展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群體的應急衛生知識教育培訓,最大限度做到全員覆蓋、全員應知。
  • ...在公共衛生領域大顯身手 ——全國人大代表、二十二所所長吳健...
    本報記者胡殿芳   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參加小組談論……全國兩會召開以來,吳健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5月25日,記者利用午飯時間電話採訪了遠在北京的他。因此,參加今年全國兩會,他的建議也緊扣科技這一主題。尤其今年疫情期間,二十二所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研製了「密切接觸者測量儀」「小哨兵」「暢行碼」等一批大數據應用工具軟體,部署在國家衛健委、民航等系統。與武漢定點醫院5G通信系統建設,僅用11個小時的超常規速度建成系統,對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二十二所還負責全國多家醫院的無線網絡運行維護,有效保證了這些醫院的遠程會診諮詢。
  • 杭州電子信息職業學校:以「生命教育」引領核心素養培育
    一直以來,學校通過加強學生身體訓練、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相互結合的途徑來引導學生珍愛生命、健全人格、提升生命質量,發展生命潛力。學校綜合校醫務室、體育老師及班主任等教師力量,著力於生命急救措施的培訓,重點項目是心肺復甦及緊急包紮等,通過紮實的培訓及切實的實踐,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生命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