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26日消息(記者 宓迪)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哪些關於公共衛生的思考?如何扶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全國兩會期間,央廣網財經記者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陳瑋。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陳瑋(受訪者供圖)
談及動物防疫法的修訂,陳瑋表示,希望通過進一步完善動物防疫的管理鏈條等方式,進一步降低公共衛生安全風險。此外,她還提出了關於加強學生公共衛生素養培育、提升醫護人員待遇、扶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等方面的建議。
完善動物防疫的管理鏈條
降低公共衛生安全風險
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官網介紹,陳瑋是浙江省醫壇新秀、衢州市名醫、訪美學者,擅長各科危重病搶救和術後監護,主持省市級課題多項。
「這次在人畜共患病方面,我提交了兩個議案、兩個建議,議案主要是關於動物防疫法」,陳瑋說,因為動物的防疫不但關係到動物的健康,也與人類的健康與公共衛生安全息息相關,從人類的健康的角度出發,修法「勢在必行」。
「已經改了很多稿」,談及相關議案,陳瑋表示,在去年11月份開始有了一個初稿,在1月份疫情發生以後,就一直在思索這方面的思路。今年4月26日,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4月26日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針對草案,陳瑋又針對性的做了修改。
陳瑋說,她希望通過進一步完善動物防疫的管理鏈條、增強防疫的監測和覆蓋等方式,進一步降低公共衛生安全方面的潛在風險。
加強學生公共衛生素養培育
與成人要有所區別
陳瑋建議,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公共衛生素養培育。她表示,在這次疫情當中,全社會都把目光關注到成人衛生素養的「補課」上,她認為,也要把目光放在從小開始的公共衛生習慣培養上。
「學生們在學校的時間遠遠多於在家的時間」,陳瑋表示,一個孩子的教育主要來自於社會、家庭和學校。當家庭這塊有所欠缺的時候,就需要由社會和學校來填補。在一個學校中,應該給學生進行公共衛生素養的培育,包括衛生意識的培養、衛生知識的普及、衛生技能和習慣的養成等等。
「復工復學以後,我們到學校裡去就發現,學生的很多做法其實跟成人要有所區別」,陳瑋提醒,在衛生習慣方面,要讓學生接受,而不是通過生搬硬套等方式來進行。
提升醫護人員待遇
建立長期關愛政策
陳瑋表示,經過這次疫情,許多人進一步意識到了醫護人員肩上的擔當和背負的責任。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高、傳染風險高,在這個高風險、高壓力的崗位上,醫護人員得到的回報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陳瑋說,今年出了許多關愛醫護人員特別是援鄂醫護人員的舉措,應進一步出臺一個長期的、關愛醫護人員的政策。她建議,進一步提高醫護人員的勞動價值,包括諮詢費用、評估費用的提升等方面,加強財政給予醫院特別是基層醫院的補貼。
此外,陳瑋建議,對於醫護人員的工資,可以參照公安幹警等職業,給予職稱的津貼,「職稱越高、待遇越高」。同時,臨床一線的諸如急診、ICU的醫護人員特別辛苦,對於這種風險較大的職業,應該給予較高的津貼。
扶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
發揮網際網路平臺的作用
疫情期間,許多人不敢到醫院去看病,讓「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價值和潛力凸顯。在未來,如何讓許多人在滑鼠上「動動手指,藥就送到家」?陳瑋建議,加強扶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促進其進一步蓬勃發展。
陳瑋說,現在網際網路醫療存在一些缺陷,如不支持首診、醫保不支持,讓許多慢性病的病人不得不到醫院去看病、開藥等。
她建議,在扶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方面,一方面是放鬆管制,網際網路診療也是線下醫療資源的補充和放大,另一方面是優化資源,發揮網際網路平臺的作用,加強醫保政策的支持,醫保部門可以進一步創新監管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