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教育部:進一步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助力健康中國

2020-12-16 中國青年報

近日,教育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469號建議中提到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公共衛生安全教育的建議」做出答覆。答覆全文如下: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469號建議的答覆

您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公共衛生安全教育的建議」收悉,經商中央文明辦、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科協,現答覆如下:

公共衛生安全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國家安全的「體溫計」和「防洪壩」,中小學生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對中小學生開展公共衛生安全教育,能有效保護和促進其身心健康。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科協等相關部門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將在學校開展公共衛生安全教育,提高兒童青少年公共衛生安全意識,提升公共衛生安全素養,養成健康行為作為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將其作為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內容倡導推動。

一、

常態化學校公共衛生教育教學

一是印發文件,明確要求。2008年教育部印發《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規定了中小學不同教育階段健康教育目標、內容、實施途徑及保障機制。其中,健康教育內容包括五個領域,分別是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明確學科教學和班會、團會、校會、升旗儀式、專題講座、牆報、板報等實施途徑。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地把疫情作為素材,將傳染病預防、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生命安全、愛國主義、責任教育等融入課程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聯繫生活實際,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

二是以體育與健康為載體,落實健康教育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認知發展不同階段和生活經驗,在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將健康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內容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安排到五級水平中,五個不同水平互相銜接,完成中小學校健康教育的學習要求。例如,小學階段注意引導學生懂得營養、行為習慣和疾病預防對身體發育和健康的影響。初中階段要求學生了解生活方式、疾病預防等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自覺抵制各種危害健康的不良行為,初步掌握科學鍛鍊的方法,提高體能水平,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高中階段要求樹立健康觀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增強社會責任感和規則意識,為新時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準備。

三是融合相關學科開展健康教育。將健康教育內容有機融入道德與法治、科學、生物等相關課程。例如,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強調養成良好生活和行為習慣。初中道德與法治強調了解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基本常識,要求學生了解青春期心理衛生常識。初中生物課程專門設置健康地生活主題,強調健康包括人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狀態,安排了傳染病和免疫、主要疾病和預防、吸菸酗酒和吸毒的危害、醫藥常識、食品安全內容。初中化學課程要求了解一氧化碳、甲醛、黃麴黴素等物質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和危害。2017年修訂印發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學習了解化學科學在人體健康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依據物質性質分析健康問題的意識等。

四是通過實踐活動提升健康教育效果。2017年教育部研製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提出了考察探究、職業體驗等活動形式,推薦了如「零食(或飲料)與健康」「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身邊環境汙染問題研究」主題活動,指導學生通過調查、資料收集、交流討論和展示分享等,提升健康素養。地方和學校根據當地的特點和需要,積極開發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等特色課程,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中安排相關健康教育內容。

五是組織專家編制學校健康教育大綱和系列學校健康教育教學資源。組織專家研製貫穿大中小幼學段的一體化健康教育教學大綱,進一步規範健康教育教學內容和質量評價;鼓勵專家研製健康教育教師指導用書、掛圖、多媒體教學課件等,拓展「網際網路+健康教育」內容供給,為學校開展健康教育提供資源保障。

二、

落實學校公共衛生制度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教育部組織專家編寫了《幼兒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中小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再次明確了學校在日常管理中必須落實的公共衛生制度。主要包括:報告制度、開學預案、晨檢制度、因病缺勤登記和追蹤制度、複課健康證明查驗制度、學生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種證查驗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風消毒制度、保健室留觀隔離制度等。在各地教育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聯合開展的開學前學校準備情況督查中,採取 「一校一策」「一校一審」等做法,督促學校嚴格落實公共衛生制度。隨著疫情常態化條件下防控的要求,各地學校將以更為科學、嚴謹、精準的疫情防控策略實施學校衛生工作制度,保障師生安全和身心健康。

三、

完善聯防聯控機制

一是各地積極探索選聘配備「健康副校長」,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守護師生生命健康安全。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強化聯防聯控,通過選聘醫務工作者擔任「健康副校長」, 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補齊了學校防疫「短板」,堵住了學校防疫「漏洞」,提升學校衛生健康管理水平。截至目前,7個省份17個地區從公立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共遴選出1521名業務水平高、組織協調能力強的醫療衛生骨幹擔任學校「健康副校長」。各地選聘的健康副校長在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包括結合學校實際,參與討論和制定學校衛生健康管理與健康教育工作計劃,指導學校醫務人員開展學校各項衛生工作,對學校衛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建議;協調學校與屬地衛生院聯繫溝通,指導學校落實傳染病防控等重點衛生工作;開展學生健康狀況監測,促進學校與醫療機構深化業務合作關係。指導學校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升學生健康素養;結合青少年的興趣特點,組織學生開設模擬醫院,通過扮演不同角色了解熟悉健康衛生知識,形成講解、互動、實踐等健康教育新模式;協助開展衛生相關應急演練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幫助建立以學校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為主、班主任為輔的健康教育團隊;推動建立醫校衛生應急協作長效機制,通過醫校衛生應急協作帶動,提升廣大師生防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和應對突發事件自救互救能力。

二是推動完善醫教合作近視綜合防控機制。教育部於2019年5月會同中央宣傳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體育總局、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八部門,建立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對綜合防控近視工作的組織領導、宏觀指導、統籌協調、綜合管理、重大調研和督促檢查等事項。目前該聯席會議機制新增科技部、民政部、醫保局、中科院、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部門,成員單位由9個增至15個,共同發力呵護兒童青少年的眼睛健康。

三是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開展「中國學生營養日」「全國愛牙日」「全國愛眼日」「世界無菸日」「世界愛滋病日」等衛生主題宣傳日活動,充分發揮專家作用,組織教育、衛生健康等相關領域專家、醫務人員、基層教師等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健康科普宣教。

四是在《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師生健康 中國健康」等健康教育相關政策制定、主題活動開展中,倡導學生、家長、政府、社會公共承擔四方責任,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參與和支持學校健康教育,為維護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五是將中小學健康促進作為專項行動之一予以推進。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會同相關部門,廣泛開展健康知識科普,引導群眾做好個人防護,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各地開展了愛國衛生教育網絡公開課、「愛衛小衛士繪畫大賽」等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愛國衛生教育進校園活動,促進師生掌握疫情防控和環境整治方面的知識,樹立「健康第一」的意識,養成了保護環境、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

四、

高度重視公共衛生科普

我國歷來高度重視健康科普,特別是學校公共衛生科普工作,推動建立健康科普資源庫和專家庫,開展大量健康科普進校園活動,努力向學生群體提供科學、準確的科普信息。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科協深入發動全國32個省級科協、210個全國學會,1500多個科技志願服務組織、45萬多名科技志願者,250多萬名科普中國信息員,圍繞「兩防」(防疫病、防恐慌)「三導」(防疫輔導、心理疏導、輿論引導)「實」(做一批實事)全面開展應急科普工作,科技為民服務直達基層一線。圍繞校園、教室和學生防疫,開發傳播了大量應急科普資源,例如科普中國出品的《小朋友可以戴N95口罩嗎?》視頻播放量累計破800萬,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師生的認可。

2019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將中小學生健康促進作為專項行動之一予以推進。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家衛生健康委充分發揮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中國行動統籌協調和社會動員優勢,會同相關部門,廣泛開展健康知識科普,引導群眾做好個人防護,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深化學校健康教育供給側改革,深入推動愛國衛生運動和健康中國行動,在全國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加強公共衛生安全宣傳教育,強化「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推進健康知識宣傳進校園、進社區(村)、進單位(企業),將疫情期間養成的好習慣長期堅持,形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同時及時總結推廣各地開展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培育樣板,示範引領,形成全民移風易俗,革除陋習的良好氛圍。

感謝您對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教育部

來源:教育部

相關焦點

  • 護航學生健康成長:2019年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綜述
    2019年,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穩步推進,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聚焦「教會」健康知識和技能,「防住」學校公共衛生事件,「建好」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體制機制,突出重點,著力創新。教育部牽頭推進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和中小學健康促進工作,護航學生健康成長,為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和健康中國行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支撐。
  • 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戰「疫」說理】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全民衛生應急素養是指公眾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衛生應急知識的接受、理解與執行的能力與素養以及參與簡單應急活動的能力與素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公眾所展示出來的衛生應急素養水平及其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是進一步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的實踐依循,需要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中、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中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進程中進一步提升,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中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  加強應急防控的信息公開,防止「信息疫情」,提高新時代公眾衛生健康應急信息素養。
  • ——2019年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重點工作綜述
    2019年,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穩步推進,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聚焦「教會」健康知識和技能,「防住」學校公共衛生事件,「建好」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體制機制,突出重點,著力創新,服務學生健康成長,為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和健康中國行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支撐。
  • 權威發布|將小學體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教育部答覆了!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重視少年兒童健康,全面加強幼兒園、中小學的衛生與健康工作」。《「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
  • 權威發布 | 將小學體育課改為健康教育課?教育部答覆了!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重視少年兒童健康,全面加強幼兒園、中小學的衛生與健康工作」。《「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
  • 教育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通知部署進一步加強無煙學校建設工作
    為加快推進《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控煙行動實施,科學引導青少年樹牢公民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全面營造校園無菸環境,築牢青少年「拒絕第一支煙」的社會環境,近日,教育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無煙學校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切實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 民政部對「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的答覆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2019年4月,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殘聯等10部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和兒童福利機構的職能定位和發展方向,明確了加強基層兒童工作隊伍建設的總體要求,推動形成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兒童關愛服務工作格局
  • 權威發布 | 讓學生吃的安全、健康、實惠、舒心!山東學校食堂工作...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我們嚴格壓緊壓實學校食堂防控責任,細化食堂開學複課核驗標準,加強食堂人員管控,嚴格食堂就餐、清潔消毒、冷鏈食品等管理,完善食堂應急處置措施,構建聯防聯控機制,助力守好「校園淨土」。經過兩年的努力,我省學校食堂的治理體系日益完善、治理能力顯著提升,為健康山東和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 教育部開展食育工作助力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
    2008年發布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明確規定中小學不同學段健康教育目標、內容、實施途徑、保障機制等。《綱要》明確把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作為健康教育重要內容,分階段提出教學要求。2019年,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從管理體制、學校職責、食堂管理、外購食品管理、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與應急處置和責任追究等方面,著力完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長效機制,進一步明確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主體責任。
  • 「戰「疫」說理」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全民衛生應急素養是指公眾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衛生應急知識的接受、理解與執行的能力與素養以及參與簡單應急活動的能力與素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公眾所展示出來的衛生應急素養水平及其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是進一步提升全民衛生應急素養的實踐依循,需要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踐中、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中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進程中進一步提升,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 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指導意見:加強衛生健康統計工作
    《指導意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強調堅持依法統計、質量優先、應用導向、創新發展,立足於新的職能和要求,進一步拓展覆蓋範圍,轉變工作方式,強化服務效能,不斷提高統計工作水平,為推進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加強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 教育部:將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納入健康教育教學內容
    摘要:中國食品安全報記者獲悉,日前教育部已正式將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納入健康教育教學內容。針對校園食品安全整治行動,教育部將圍繞「一個整體行動」、「六項具體任務」開展工作。
  • 教育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
    教高〔2020〕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各高等學校,中國中醫科學院: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構建符合自身特點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
  • 教育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教育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教高〔2020〕6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衛生健康委,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各高等學校,中國中醫科學院: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構建符合自身特點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發揮中醫藥教育服務健康中國建設、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基礎性重要作用,現就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 ...衛生與藝術教育司楊貴仁司長在2006年度學校體育、衛生與健康...
    新春佳節剛過,我代表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和睦,事業有成。每年一度的體衛藝國防教育處長會議我們已經堅持了很多年,除了總結和部署工作,也是為了互相交流、匯聚大家的智慧,共謀學校體育衛生與健康教育、藝術教育和國防教育改革與發展之大計。
  • 教育部: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
    11月25日,教育部在答覆「關於建立中小學生心理危機精準識別機制的建議」中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其作為中小學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加強政策指導,明確工作要求、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專業水平、強化輔導室建設,開展心理疏導、創新活動載體,開展宣教活動、強化家校協同,完善服務體系。
  • ​「師生健康中國健康」主題健康教育活動全國啟動儀式舉行
    此次活動旨在發揮健康教育在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習慣、提高健康素養方面的龍頭作用,在全國持續深入開展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宣傳教育,深化學校健康教育供給側改革,引導師生樹立正確健康觀念、提升健康素養、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教育部、衛生健康委、北京市教委和16個區教委等單位負責同志和部分北京市中小學校長和校醫代表1000餘人參加活動。
  • 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八部門聯合發文: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控煙工作(文件...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推進《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控煙行動實施,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控煙工作,營造青少年遠離菸草煙霧的良好環境,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視青少年控煙重大意義菸草煙霧對青少年健康危害很大。
  • 教育部:給全國中小學校新學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建議
    中國日報4月24日電(記者 鄒碩)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疫情在全國範圍內得到有效控制,各地中小學積極推進開學複課工作。為更好幫助各地師生順利適應新學期,以更積極的心態投入開學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校園學習,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向全國中小學校提出如下指導建議。
  • 河南省部署進一步加強校園食品衛生安全工作
    9月29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和教育廳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校園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推動各地強化風險防範意識,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更大的工作力度,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監管部門責任、主管部門責任和學校主體責任,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校園食品衛生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