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上歷史課才能讓學生怦然心動?教師們透露「秘笈」
在信息發達、學生閱讀來源廣泛的今天,學生已經不是教師以其所謂的「博學」就能徵服的。吳國章意識到,上好歷史課,教師既要有「大道理」的分析,更要有的剖析大道理的「趣味」。吳國章(中)和學生。「讀史使人明智」,這是學生非常熟悉的名人名句。那麼,學習歷史為什麼「明智」呢?一旦話匣子打開,學生就有興趣跟著老師的引導,去回答自己設置的問題了。最終,全班學生圍繞「明智」的表現,談到了歷史與明智的關係,表達了「歷史蘊含經驗智慧」 「歷史深藏社會哲理」「歷史啟迪人們生活」等一系列看法。而這些看法恰好與同學提出的問題直接關聯。
-
華山派的歷史課和好學生令狐衝
不是他不想回答,而是他根本就不懂。在華山長到二三十歲,令狐衝還和他所有的師弟師妹們一樣,對本門的歷史一無所知。二你可能有點驚訝:華山派堂堂一個大門派,難道不給徒弟們開歷史課的嗎?當然是要開的。他們搞教學的一個重要場所,就是師父嶽不群住所的後堂,這座房子有一個很正氣的名字,叫做「有所不為軒」。
-
這堂歷史課意義非凡
在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觀摩以「『一國兩制』與澳門」為題的中國歷史公開課後,習近平走到學生中間即席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背景板上標註了今天課堂的主題:《「一國兩制」與澳門》。習近平主席剛才觀摩了這堂公開課。「『一國兩制』為什麼擁有強大的生命力?」「我們應該怎麼努力,才能更好地為澳門、為祖國的明天出一份力?」……面對老師的提問,學生們踴躍回答。
-
中學教材教法:怎樣把歷史課講"活"
歷史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社會科學,它包融了語文、政治、哲學、地理等各門學科知識,內容可謂博大精深。怎樣才能把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呢?關鍵在於教師如何把歷史課"講話"。本人擔任多年的高中歷史教師,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一、語言幽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英國學者M?
-
北京四中歷史特級教師 歷史課上成人文教育課
這個問題,成為他日後每堂課教學設計首先考慮的問題:「我在這節課中,想要告訴學生些什麼呢?」 在趙利劍的著作《歷史:一堂人文課》中,開篇便記述了這件事。他終於明白當年那節公開課成敗的關鍵所在——對歷史教學本質問題缺乏思考。趙利劍寫道:「張老師的問題矯正了我的偏差,使我向著正確的方向邁進——幫助學生樹立健康、人性的價值觀念。」 「學生上歷史課,是為了成為歷史學家嗎?
-
東華大學的這節歷史課上掌聲笑聲不斷
圖說:歷史課上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棉花曾是上海市花。這個「冷知識」,你知道嗎?昨天,東華大學一門名為「中國共產黨與上海紡織工人運動的緣起」的歷史課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引發一陣陣笑聲和掌聲。
-
中學歷史教與學︱怎樣的歷史課能打動「見多識廣」的中學生
:澎湃新聞 歷史充滿魅力,但是歷史的魅力並不等於歷史課的魅力。
-
家長晚上11點要求給孩子換座位,老師如何安排座位才能讓學生滿意
作為一名老師,經常會遇到家長和學生要求換座位的要求,這和是否是晚上十一點或者是其它時間無關,而和家長或學生對座位的認知有關。那麼,老師面對家長或學生要求換座位的電話或簡訊,應該怎麼處理呢?一、認真諮詢家長或學生要求換座位的原因,認真聽取家長和學生的看法和要求,對合理的要求要儘量的滿足。雖然老師在安排座位時有自己的道理,大多是站在維護全班同學的利益,保證全班同學的良好學風的基礎上安排的學生座位。但是當家長或學生強烈要求換座位時,老師一定要重視,尊重家長和學生的個人感受,滿足他們換座位的要求。
-
小學生作文《歷史課》火了,逗笑眾網友,老師氣得:滾出去
小孩子天真爛漫,擁有純真的童趣,也能給人帶來很多的歡樂,但是身為眾多孩子的老師,有時候也是會被學生們給氣得受不了的。網上就有一些亦或是逗笑眾人,亦或是讓老師生氣的小學生作文,並且在網絡上爆火,一起來看一下吧。
-
小學生作文《歷史課》火了,逗笑眾網友,老師氣得:滾出去
小孩子天真爛漫,擁有純真的童趣,也能給人帶來很多的歡樂,但是身為眾多孩子的老師,有時候也是會被學生們給氣得受不了的。 網上就有一些亦或是逗笑眾人,亦或是讓老師生氣的小學生作文,並且在網絡上爆火,一起來看一下吧。
-
班主任老師對學生太嚴了,有家長要求換老師,這樣做對嗎?
由於班主任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太嚴了,就提出要求換老師的想法,一般情況下,學校也是不會同意的,反而學校會支持老師這麼做提出換老師的要求,一是說明這樣的家長根本就不懂教育,沒有嚴格的老師怎麼保證課堂秩序和學生的成績;二是說明家長過分溺愛和袒護自己的孩子,家裡和學校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學習環境,老師與家長對待學生的方式和方法也不盡相同。
-
當年高三之突換老師
暑假剛過,返校的第一天,坐在教室裡,七嘴八舌閒聊著,納悶老師怎麼還不來?有消息靈通的說,要換老師了。我心一驚:高三換老師?這是什麼情形?原來的班主任怎麼不跟著我們了?雖然原班主任很年輕,我們是他第一節學生,他講課還是很清晰的。是因為他沒有帶畢業班的經驗嗎?是因為他動不動就衝我們發脾氣嗎?來不及細想,新的班主任走了進來。眾人倒抽一口涼氣:怎麼是他?
-
馬英老師
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學學生方鑫:馬老師會把每天最新的時政熱點和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結合起來,,形式非常新穎,內容也很生動,很有吸引力,讓我們對每一節歷史課都很期待。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學學生管鈺皓:以前我一直以為,學習歷史就是背一背古代的時間、人名、事件,今天,我成為高中生以來上了第一堂歷史課,才發現歷史原來如此的有趣而深刻。
-
美國孩子這樣上歷史課(附歷史書單)
首先我們得從名字說起。實際上美國的歷史課在教學中並不叫歷史課,而是被涵蓋在社會研究課(social studies)中。高中(9-12)歷史課會更專題化,主要分為四個方面,世界歷史、美國歷史、政府、經濟。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美國歷史課跟中國歷史課最大的區別是豐富的課外歷史書籍閱讀與多樣的教學形式。除了教科書提供的大量內容以外,學生將會被要求閱讀其他的文獻資料,有的是節選摘錄的第一手史料(Primary Source),有的是歷史學家撰寫的第二手觀點(Secondary Source)。
-
高中歷史課也需要「聽說讀寫」
對於高中歷史課來說,「聽說讀寫」的順序應該是讀、聽、說、寫。讀就是預習。聽,主要是聽課,雖然網上有不少音頻、視頻資料,但聽老師講課,無疑是最重要的學習方法。除非老師講得不好,否則上課時間絕對是學習、掌握知識的最重要途徑。聽、說、讀、寫,雖然各有分工,但四者也有合作,以下是我的理解。一、怎麼讀?
-
新學期班上換了新老師?這幾點家長一定要知道
開學已經有一個星期了,但是有一些學生家長卻多了一絲擔憂。為什麼呢?原來孩子去學校報到後,發現新學期班裡換了新老師。不少家長就開始擔心了:孩子不適應新老師怎麼辦?01學校為什麼要換老師?如果孩子回來反映新老師不如原來的老師好的時候,家長要開導孩子,勸慰孩子儘快從對老師不舍的情緒中走出來。你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知道你喜歡原來的老師,也知道換了新老師你不適應,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在一個人的學習生涯中,會經歷很多老師,就像遇過的風景一樣。儘管很美,但你總得前行,只能做短暫的停留。
-
【榜樣的力量】馬英老師
雖然新學期剛剛開始20多天,三河市第二中學歷史教師馬英也才給高一年級的同學們上過3節歷史課,但在班級組織的「周記」活動中,不少同學還是寫起了他們剛剛上過的歷史課,寫起了他們的歷史課老師馬英。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學學生方鑫:馬老師會把每天最新的時政熱點和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結合起來,,形式非常新穎,內容也很生動,很有吸引力,讓我們對每一節歷史課都很期待。
-
整天被老師逼著背古詩詞,不如換個方法來記憶,學生:早該如此
為了讓同學們在語文考試中不失去這個基礎分,很多語文老師就採用強制性的學習要求。比如留堂背誦、抄寫、早自習抽查背誦等等,這更讓學生們聞背誦就頭疼,是不是學生們的記憶力有問題呢?在中小學階段,是人的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階段。我們的學生在記憶遊戲人物、動畫劇情的時候,可不是記不住,因為這些內容是孩子們的興趣,他們喜歡。
-
貴州財經大學一位歷史教師被學生熱捧為男神 他的歷史課就是脫口秀
劉巖巖 「胡大師即便不搞學術,憑那姿色,快男10強也是沒問題的,他明明靠臉吃飯就行,偏偏要靠才華。」當聽到這樣的段子時,很多人會誤以為這是一檔娛樂節目。實際上,這是在貴州財經大學修德樓舉辦的思雅論壇上,主講教師劉巖巖在介紹民國時期新文化運動領導者胡適的生平故事。 原本枯燥無味的歷史課,為何劉巖巖的課總是爆滿?
-
臺灣學生團體力挺歷史課綱調整 拒絕「皇民教育」
原標題:臺灣學生團體力挺歷史課綱調整 拒絕「皇民教育」 中國臺灣網2月7日消息 一群由臺灣高中、大學生及青年團體組成的「抗獨史陣線」,今天上午到臺灣教育主管部門門口舉行記者會,表示支持臺灣教育部門微調高中歷史課綱,去除錯誤的日本「皇民化教育「,他們紛紛強調,拒絕「皇民教育」,撥亂反正,絕不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