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是眼科醫生羅荃的科普+吐槽大本營。大家的支持能幫我克服懶癌保持更新,歡迎關注。
散光、近視、遠視,這些可能是眼科專業詞彙裡面,大家最熟悉的了。
這三種情況都可以統稱為屈光不正。大家可以從字面意思理解,屈光不正就是屈光的不正常。我們首先來了解正常的屈光是怎麼樣的。
屈光系統是眼球的重要部分
照相機的原理和眼球類似,它能把外界物體的光線匯聚起來,集中到底片的位置,從而拍出相應的照片。在眼球裡,匯聚並接收光線的部件,都是屈光系統的組成部分。
眼球的角膜和晶狀體都是透明的,並且有匯聚光線的作用,就像相機鏡頭;眼球像個球形的暗盒,視網膜則是底片,它是緊貼在球形暗盒裡的一層膜。
在屈光系統正常的情況下,蘋果成像最清晰的位置就在底片上——也就是視網膜上。但是屈光系統不正常,成像最清晰的位置不在視網膜上,所以視網膜接收到的成像是不清晰的,這就像相機沒有對好焦點,拍不出清晰的照片。
除了角膜和晶狀體這兩個鏡頭,屈光系統還包含很多重要的結構。其中,造成屈光不正的最重要因素是以下兩個:
近視或遠視,主要和眼球長度有關
遠視和近視是一組相反的概念。遠視眼的成像在視網膜後面;而近視眼的成像則在視網膜前面。
為什麼不同的眼睛會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現象呢?
剛才說了,眼球長度和角膜彎曲度是最重要的因素。我把它們單獨畫出來解釋,藍色表示角膜,紅色表示除了角膜之外的眼球壁。
其中,視網膜是緊貼著眼球壁的,所以也可以把紅色理解為視網膜:
角膜彎曲度有時也會產生影響:
也就是說,眼球長易近視,角膜突出也易近視。如果角膜突出的同時眼球也長,那麼近視就會更明顯。
聰明的你可能會問了:那如果角膜扁平,同時眼球也長,會遠視還是近視呢?
那就要看這兩者間的博弈,是誰勝利了。最理想的情況是剛好打個平手,那麼這個眼睛就是沒有屈光不正的正視眼。可惜,這樣的情況比較少。在造成近視或遠視的原因裡面,眼球長度的作用更明顯。
在近視患者中,眼球偏長的情況更多見,這樣的近視叫軸性近視,它存在很大的弊端:更難控制,也更容易導致視網膜病變。
而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由於眼球還沒長大,是偏短的,所以多數是遠視眼,這種遠視度數大多會隨著生長發育逐漸降低或消失。
散光主要和角膜彎曲度有關
近視和遠視可以認為是屈光不正的兩個極端。但是散光和它倆都不同。
從前面看,眼球是360度的立體球形。剛才講遠視和近視的時候,我們其實把眼球形狀默認為是360度都一樣的,也就是我們把眼球從下圖所示的任意方向剖開,橫截面都是一模一樣的,這是理想化的眼球模型。
圖示角膜各個方向的彎曲度和相應的眼球切面(原圖片來源文獻Jing Zhang, et al..Comparison of Ziemer FEMTO LDV 「Classic」 and 「Crystal Line」 femtosecond laser flap quality by Fourier-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Int J Ophthalmol. 2013;6(5):611-617)
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那樣的。一般來說眼球的長度在每個方向都差不多(除了病理性近視等特殊情況),但角膜每個方向的彎曲度卻可以有很大差別。角膜像個「鍋蓋」一樣扣在眼球表面,這個「鍋蓋」天生就不是那麼圓的。角膜每個方向的彎曲度不一致,這是散光的主要原因。
不同角度的糖葫蘆,會一樣圓嗎?
可以把糖葫蘆想像成是眼球。眼球可以有很多個不同方向的切面,這些切面不會一模一樣。
所以說,要找到沒有一點散光的眼球是很難的。
散光是普遍存在的。角膜各方向的不一致越明顯,散光就越明顯。它不怎麼受眼球長度的影響,也就是說,無論眼球長還是短,散光始終存在。所以散光既可以和遠視同時存在,也可以和近視同時存在。
一個既近視又散光的眼球,它的兩個切面可以是這樣的:
這種情況下,無論哪一個切面,蘋果成像最清晰的地方都沒在視網膜上。所以視網膜接收到的蘋果成像不僅模糊,還有可能在每個方向的清晰度不一致。
而一個遠視加散光的眼球,它的兩個切面可能是這樣的:
假設這個眼球在切面1的度數是遠視200度,在切面2的度數是300度,那麼這個眼睛散光就是300-200=100度,而算下來的整體遠視度數是(300+200)/2=250度。
還可能出現某一個切面蘋果靠前,另一個切面蘋果靠後的現象,那就是大家最難懂的混合型散光了:
這時候你會發現,角膜的影響力有時候是可以超過眼球長度的,使得一個眼球裡竟然同時出現了遠視和近視兩種情況。那怎麼判斷這個眼球總體到底偏遠視還是偏近視呢?還是要看眼球長度和每個方向角膜彎曲度的博弈,是哪一方取得了優勢,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屈光不正和眼球形狀有關,那麼眼球形狀能改變麼?
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近視遠視散光是否能治好。知道了這些屈光不正的根源,是否能從根源來著手治療呢?
從幾百年的研究看來,在自然發育過程中,眼球可以增長,但不會縮短。所以發育期孩子的遠視眼有逐漸降低的可能,但是一旦往另一個方向發展,也就是發生軸性近視,就再也不會自己縮回去了,還很容易加深。
軸性近視的眼球形狀就像雞蛋一樣
再說到散光,由於發育期的角膜形狀就跟沒長成的果子一樣,所以不排除散光有變化的可能。但是在發育穩定後,散光一般不會有大變化,既不會消失,也不容易加深。
對於成年人來說,眼球長度和角膜形狀都很穩定,短期內不會有大變化。一部分人的度數可能在幾年甚至幾十年間有一些變化,但通常是疾病或年齡因素的影響,比如老花、白內障、眼瞼鬆弛等。
最常見的散光,是縱切面角膜更突出的順規散光,這與眼瞼的作用力有關係。但隨著眼瞼力量的減弱,散光可能發生改變(原圖片來源《眼科手術學》)
但是,即使眼球的度數沒變,配的眼鏡度數卻可能會變化。這是因為人眼對同樣度數有不同的敏感度。同樣的散光,有可能一開始不影響視力,後來卻需要戴眼鏡;也有可能以前的眼鏡一直帶有散光,後來卻不需要配散光度數都可以看得清楚。近視遠視也是一樣的道理。
之前的文章《視力表最小一行都看得清楚,你以為近視就消失了嗎?》提到過,人眼存在模糊適應的現象,或許是其中一個原因。
屈光不正的鏡片矯正
屈光不正多數不能治好,但可以通過鏡片矯正,改善視力或緩解視覺不適。
矯正近視或遠視的鏡片叫球鏡,是360度每個方向上度數都一樣的鏡片。其中,近視鏡片是中間較薄的凹透鏡,也就是負球鏡,遠視鏡片是中間較厚的凸透鏡,也就是正球鏡。
矯正散光的鏡片叫柱鏡,它的厚度在全周360度並不一致,並且在任意兩個垂直方向上度數都有差別。
所以,我們驗光處方或者配鏡處方的書寫方法,通常是球鏡+柱鏡的組合形式。另外,如果只有近視或遠視,就只寫球鏡度數;如果只有散光,就只寫柱鏡度數。
驗光單上的度數怎麼看呢?未完待續哦。
本文為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我的其他「爆文」,看看嘛~
關於近視:
視力表最小一行都看得清楚,你以為近視就消失了嗎?
醫生關心戴鏡視力,大家卻執著於裸眼視力
戶外活動防控近視,就是遛遛娃這麼簡單?
控制近視的阿託品成代購熱門:是福還是禍?
角膜塑形鏡(OK鏡)控制近視,你問我答!
有人拒絕散瞳,有人要求散瞳,大家顧慮什麼
其他眼睛問題:
熊孩子眼瞼裂傷就醫指導
狗咬了眼睛,該怎麼處理?眼部能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嗎?
孩子被打傷眼睛,要做的是這些
學校體檢真的能看出沙眼?哪來這麼多沙眼?
眼睛不舒服能遠程問診嗎?
什麼?順產還是剖腹產,竟然會影響孩子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