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現在很多孩子臨睡前都是得讓媽媽陪著才可以,而且入睡前還得好好折騰一下,比如揪媽媽的頭髮,揉媽媽的臉之類的,真是很讓人生氣。雖然很多媽媽都喜歡寶寶和自己親密一點,但是孩子變得這麼喜歡打人,那可真不速回一個好的現象,搞得很多媽媽也不開心。其實寶寶們這麼做,也是在表達自己的一種情感,同時還是表示了他們的飢餓,不過這可不是需要吃飯的飢餓,而是情緒上的。
有網友說,倆娃都是自己帶的,從出生就摟著睡,臨睡前會親孩子的額頭臉蛋胳膊小手,好好地哄好孩子。孩子要睡了,老公就會輕輕撫摸他們的後背,這樣寶寶就會被安撫好。兩個孩子入睡都很快,睡醒了也不哭不鬧。女兒帶著睡到六歲才分房間,分房間以後老公陪了半年。兒子現在四歲,還跟我們睡,也準備六歲分房間。如果父母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跟關愛,又何必擔心孩子會有一些怪癖呢?
但是有的孩子就沒這麼順利了,這位網友就說,不知道是不是母乳戒得太突然,從戒母乳之日起女兒一定要摸胸才能睡,我3年沒睡過安穩覺了,現在5歲了也懂事了,給她講道理,然後買了一個長條形的抱枕把我和孩子隔開,她抱著抱枕,我撫摸她胳膊安撫她幾分鐘,也慢慢入睡了,第二天再誇她懂事,讓媽媽終於睡了一個好覺,現在快一周了,感覺不良習慣正在改正。
那麼,到底什麼是皮膚飢餓呢?其實大多數寶寶都會有的,他們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就被溫暖的包裹著,所以他們的皮膚是很適應這種感覺的。出生以後雖然也是被爸爸媽媽抱著,但是還是有的寶寶覺得不夠,所以才會在這時候不停地試圖和媽媽親近。其實孩子斷奶後,就會因為這樣的分離而變得很焦慮,更加希望能夠和父母親近。所以不要覺得這是怪毛病,而是一種親密的表現,作為家長不要不理他們,要好好地幫孩子才可以。
一.給孩子做觸撫按摩
有位網友就說,我的女兒一直喜歡睡前讓我幫她撓背或拍拍。肯定是「皮膚飢餓」。但女兒並不缺乏愛,平日也是希望我經常擁抱她。四歲半了,我覺得還是因為她愛我,需要感受我也愛她。好在睡覺後就很聽話了。這是母親的幸福。所以經常的和孩子做撫觸按摩也是一個很正確的選擇。
二、給孩子找個過度的替代品
很多孩子都有一個習慣,就是特別喜歡某一條小毯子,小玩偶之類的,必須得一直抱著他。這時候就可以利用起來了,比如這位網友,給孩子買了他最喜歡的玩偶替代。他睡覺時必用玩偶尾巴磨著下嘴皮,揪得那玩偶尾巴處毛都磨平了,想換個玩偶給他吧,換不了。到現在快上小學了,改掉了磨嘴皮的習慣,但還是必須抱著他那玩偶睡覺。少一天不見,睡前必問好幾次。
寫給家長的話:
這麼小的孩子,應該是給足了他們安全感,很多好的媽媽就喜歡抱抱摸摸親親他,滿月開始自己睡小床自己蓋一床被子,其實這麼小的孩子,何必要培養的他獨立呢?等到孩子十幾歲了,媽媽想要和他們親近,都不會有機會了。所以趁著孩子還很黏你的時候,多多的陪他們吧。想想看,等到孩子們的年齡過了十歲,讓她每每撲過來讓我擁抱的次數會斷崖式下跌,難道家長不應該珍惜現在的親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