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自2022年起禁止原木出口的可能性已經出現。日本的進口量不多,直接影響較小。不過,如果對俄羅斯產進口量大的中國作為替代而從日本增加杉樹等原木採購,日本國內價格也可能受到影響。
市場相關人士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年9月表示,將自2022年1月起,禁止針葉樹等原木的出口。目的是保護俄羅斯國內的林業。
俄羅斯自2007年起通過提高關稅,在事實上禁止原木出口。從現在的稅率來看,加工品的出口比率在一定以下的企業為60%,到2021年將提高至80%。符合標準的企業的稅率較低,主要向中國出口。
/圖片來源於網絡
日本木材進口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的俄羅斯產原木進口量約為11萬立方米。僅為屬於高峰期的1970年代的1%左右。
中國的針葉樹原木的進口大部分來自俄羅斯。將原木加工為圍欄材料和家具等再出口,因此難以改為已加工木材的進口。如果改為從相鄰的日本進口,將能降低運輸費,很多觀點認為「在俄羅斯禁止出口後,中國將增加日本原木採購」。
在大眾印象裡,日本素來以國土狹小,資源匱乏的形象示人。然而就木材而言,日本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森林國家。
根據日本林野廳網站日發布的《2016年度森林與林業白皮書》顯示,日本的森林面積達到2508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森林蓄積量達到了49億立方米。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為對比,國土面積是日本26倍的中國截至2016年底的森林蓄積量約為151億立方米。
白皮書特別提到,日本在戰後營造了大面積人工林,佔全部森林的61.2%,而其中半數以上已超過10齡級,正式進入主伐期和資源利用期。
然而考察日本的植樹歷史可以發現,日本也曾走過一條「先發展,再治理」的老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為滿足戰後基礎設施重建需要,日本自1945年至1965年間大量砍伐森林獲取木材。
在這段時間中,日本政府鼓勵民眾開墾北海道地區,將大量森林地帶伐平改建為牧場。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迫於北海道苛刻的種植環境,全部4.5萬戶開墾家庭中,只有28.6%的人選擇留下。這使得開墾的大量空閒農牧場淪為因肥力流失而無法再度生長樹木的荒地。
為扭轉這一情勢,同時扶植本國木材行業以支持日本進入60年代後的經濟騰飛,日本政府於1964年頒布《林業法》,提出政府「應制定計劃定期關注森林資源狀況,並對重要的林木資源進行公有化」。
同時,1897年頒布的《森林法》也進行修訂,增設「森林與林業基本計劃」。該計劃對全國森林狀況作出評估,制定15年內的植樹計劃。日本農林水產省每5年對該計劃進行一次修改。
在政府主導下,日本森林不僅止住了萎縮趨勢,同時為經濟騰飛期間的建築業及造紙業提供了支撐。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此期間,日本政府首先禁止了盲目砍伐,而是在小塊的,分布式的區域種植以紙漿用樹種為主的速生林,並進行輪伐。
在一些區域,種植者主動推到年老的,高大的樹,提高低矮幼樹的光照條件,而老樹殘根隨著時間推移緩慢腐化,為新樹苗生長提供沃土。
進入70年代後,隨著日本進口木材數量增加,以及全國範圍的植樹運動取得成效,日本在植樹上放慢腳步,轉而將精力轉向森林經營權的改革以及私有林的發展。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進入21世紀後,日本政府的林業工作重點又從產業發展角度向保證物種多樣性以及可持續發展方向傾斜。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發布的日本林業政策研究報告的統計數據顯示,從1966年到2002年,日本森林蓄積量從19億立方米增加至40億立方米。其中,人造林蓄積量從5.6億立方米上升至23.4億立方米。
轉載來源:木材碼頭
原標題:俄羅斯禁止原木出口後,日本能替代他的位置嗎?
聲明:轉載文章出於傳播更多行業資訊之目的,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與我方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