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麼教都教不會,是笨嗎?腦專家:這類孩子比你想的更聰明

2020-10-03 小燦親子教育

國慶長假,我承擔了教外甥女雅雅5以內加減運算的任務。一開始,我教了她5以內的加法計算,雖然她需要掰著手指計算,但連續幾道題都做對了。

我以為,很快就能結束學習,結果沒想到,栽在了減法運算上。

當時,我仔細給雅雅講了減法運算的規則,並詳細地講解了幾個例子。見到她一副聽懂的樣子,我便打算出題考考她。

我問她:「5-1=?」

雅雅掰了掰手指,回答我:「5-1=4」

我說:「很好,那5-4=?」

我以為她會脫口而出,沒想到,她掰了半天手指,最後得出的答案是「2」,因為她數錯了手指頭

我頓時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為了讓她更直觀地看到計算過程,我把兩個等式寫在了紙上,並且告訴她:「在做減法運算時,等號兩邊的兩個數字是可以互換的。」

我怕她不理解,故意沒有用「減數」、「被減數」和「差」的說法,而是找紅筆把兩個數字圈出來,用箭頭做了一個交叉的標記,以此表示兩個數字可以互換。

可是,讓我崩潰的是,我講了那麼多遍,雅雅還是一臉茫然的樣子,繼續掰手指計算。

最後,我只得暫時放棄了,打算下次再重新講。

妹妹說:「不怪你,是雅雅太笨了!」

可是,我卻想起了腦專家的一項研究。

腦專家經過研究發現,看起來很聰明的孩子,通常都善於學習明確的知識,也就是善於進行外顯學習;有些孩子的理解能力和邏輯能力雖然有限,但感官卻很發達,尤其善於利用體驗學習,即善於進行內隱學習。

外顯學習和內隱學習相比,內隱學習是一種更自然的學習方法,所以可以說,掌握這類學習方法的孩子更聰明。

那為什麼我講了這麼多遍,孩子還是聽不懂呢?

我以為這個問題我會思考很久,沒想到,很快就知道了答案。

事情是這樣的。

下午,妹妹準備好食材,打算做戚風蛋糕,可是偏偏這時小外甥鬧騰得不行,非要她抱,我就決定替她做。

於是,妹妹開始耐心地指導我:

  • 「蛋黃不能打發」;
  • 「牛奶和玉米油混合打至乳化狀態」;
  • 低筋麵粉篩入蛋黃中不要過度攪拌」;
  • 「蛋清要打發至乾性發泡」……

妹妹說起來做法來頭頭是道,我卻一頭霧水,完全不明白她到底在說什麼。最後,妹妹忍不住說了一句:「你怎麼這麼笨!」

那一刻,我覺得我能體會到外甥女的心情了。

我反思了一下:我們在教孩子時,雖然一開始也會耐著性子教,但是使用的方式大多都是「口授」,即用語言告訴孩子:「你要怎麼怎麼樣」,「不能怎麼怎麼樣」。

結果,孩子顯得特別笨。

這不怪孩子,而是因為「口授」的教學方式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更何況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及邏輯能力很有限,根本聽不懂我們的話,又怎麼能學會新知識和新技能呢?

對於我來說,烘焙專業詞語既多又難,我根本理解不了,更不可能做出理想的蛋糕;而對於外甥女來說,數字本來就是很抽象,我再去用「語言」這種高度概括的方式去解釋給她聽,她也很難理解。

那麼,我們要如何正確教孩子呢?

按照腦專家所說的,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利用感官和體驗去學習。比如,先學會了說話,然後再去學習拼音和語法,他們才能理解那些概念。

如果我們用二年級才學的概念,去教一年級的孩子做題,孩子就很難理解,這和不讓孩子體驗,直接讓孩子學習抽象概念的難度是一樣的。

另外,還有一點是,因為知識詛咒的存在,我們會忘記了自己小時候學習時也是難度重重,從而低估學習內容的難度。

與此同時,我們還會高估自己的講解能力,認為只要我們講解得夠清楚,孩子就能明白,也應當明白。

可是,不管我們的講解能力是強是弱,也要看面對的對象是誰。如果是沒有見過雪花的孩子,你描述得再清晰,他也無法理解。

所以,我們要做到兩點:

第一,儘量減少使用口述的方式進行教學。不管是教孩子刷牙洗臉,還是數數計算,都不是你講講孩子就能聽懂的。

第二,選擇適合孩子的方式進行教育,儘量把抽象的語言替換成孩子熟悉的事物。比如,把數字替換成孩子喜歡的零食,多一包少一包,孩子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這樣一來,你會發現,自己眼中的「笨孩子」,也變得聰明起來了。

你有什麼教孩子的好方法或有趣的經歷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怎麼教都教不會,是笨嗎?腦專家:這類孩子比你想得更聰明
    妹妹說:「不怪你,是雅雅太笨了!」可是,我卻想起了腦專家的一項研究。腦專家經過研究發現,看起來很聰明的孩子,通常都善於學習明確的知識,也就是善於進行外顯學習;有些孩子的理解能力和邏輯能力雖然有限,但感官卻很發達,尤其善於利用體驗學習,即善於進行內隱學習。
  • 孩子為何怎麼教都教不會?不怪孩子笨,是你精力與耐心用錯了方向
    孩子怎麼教都教不會,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但凡重視點教育的父母,都經常會體會到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當你用盡這輩子所有的耐心與溫柔,把一個無比簡單的小問題詳細地講給孩子聽,一遍兩遍……十遍過去了,孩子還是一臉茫然的樣子,恐怕用「崩潰」這個詞也難以形容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了吧。
  •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難帶,但長大後比同齡人更聰明,有你家孩子嗎
    導讀:這幾類孩子小時候難帶,但長大後比同齡人更聰明,有你家孩子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幾類孩子小時候難帶,但長大後比同齡人更聰明,有你家孩子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90%家長都在用笨方法「教笨」孩子!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失去探索思考的樂趣,孩子學起來自然顯得越來越「笨」。▊  「笨辦法」3:只顧「言傳」,沒有「身教」很多父母會教育孩子健康作息、多讀書、多看報,但是自身卻並沒有做到這一點,下班後玩電腦、看電視,熬夜進行各種娛樂活動。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直接決定孩子的高度,父母如果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就缺失了威信。
  • 孩子智商遺傳女性,媽媽笨的娃也不會聰明?科學答案來打臉了
    朋友也夠努力,每天都埋頭學習。但是很遺憾,成績沒提高,反而病倒了。學霸也算是看清楚了,學渣不是不學習,而是真的跟不上。索性就任她去,反正自己學習好。高考,學霸考入一個985,朋友一個三流大學。熬過4年異地戀就結婚了,婚後生了一個兒子。兒子上小學之後,婆婆輔導娃寫作業,怎麼教就教不會。婆婆就來氣了,我兒子那麼聰明,小時候都不用教,孫子咋是個腦子不轉圈的。思來想去,認為是朋友太笨。
  • 你怎麼這麼笨!這話有多傷人?其實「笨」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你可以不去鼓勵一個孩子,但是你千萬不要去用言語傷害一個孩子!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無意間的一句話,會給他帶來怎樣的傷害。「你怎麼那麼笨,這麼簡單的東西都學不會!」這句話絕對是很多孩子的童年噩夢。看劉憲華為大家做早餐時,宋丹丹「自諷」說:「我生了一個廢物,啥都不會幹,你看看人家。」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你還在用笨方法教孩子嗎?快來自查~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直接決定孩子的高度,父母如果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就缺失了威信。家長不愛學習和閱讀,就不能為孩子創造出一個好的閱讀和學習的環境,孩子自然也不會對書本感興趣。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時,望子成龍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拿孩子與別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聰明!」「李阿姨的女兒都能用英語和老外對話了,她比你還小呢。」有時,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現謙虛,「我兒子不行,很笨的。」「這孩子很沒腦子的。」如果家長總說孩子笨,勢必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定勢:「我笨。」
  • 孩子成績差,每天學習壓力大,父母老師怎麼教都不會是笨嗎?
    在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孩子,學習也很努力,但是成績卻非常差,每天的學習壓力也很大,無論父母老師用什麼方法教他,怎麼都學不會,這樣的孩子是笨嗎?先說一個身邊的例子,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就屬於「打死也開不了竅」的孩子,不僅在學習上很愚鈍,這個孩子從小學習成績一直墊底,高中復讀三年依然沒考上大學。朋友心氣很高,一度想讓孩子通過「藝考」捷徑考一個稍微不錯一點的大學,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 孩子不笨,而是家長方法笨!你在用笨方法教孩子嗎,快來自查| 育兒
    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時,望子成龍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拿孩子與別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聰明!」「李阿姨的女兒都能用英語和老外對話了,她比你還小呢。」有時,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現謙虛,「我兒子不行,很笨的。」「這孩子很沒腦子的。」如果家長總說孩子笨,勢必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定勢:「我笨。」結果影響孩子的智力活動積極性,反而限制了智力的發展,學習上不去。
  •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怎麼現在不說了
    幾年前,記得有一句話被教育界的領導們經常拿過來激勵(訓斥)老師,現在這句話在公開場合幾乎每人提及,卻往往成為辦公室中老師們自嘲的談笑話題。這句話就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小學階段基礎差到極點,怎麼教開學3周了,課程進度放到了最慢,就是為了照顧基礎極差的學生。但就是這樣,還是於事無補。一篇課文背誦一周還有近半數不會;生字詞默寫錯的一塌糊塗;拼音前後鼻音不分、平翹舌不分;古詩詞默寫錯別字百出。
  •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很多人都認為養育孩子誰都會,沒什麼可研究的。然而你的孩子是成功的嗎?你的理想和希望實現了嗎?你的付出得到回報了嗎?可能很多人並沒有想過,等看到結果的時候,自己會抱怨,為什麼我拼命的工作賺錢?想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生活。可是孩子就是不爭氣,什麼都不如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有些人看似沒怎麼拼搏?也沒怎麼付出?可是人家的孩子就能成名成業呢。這些就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
  • 媽媽教數學?爸爸教數學?孩子怎麼學數學?孩子天生會數學!
    孩子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 都有這樣的一個過程: 形象而生動的對比, 場景化的輔助理解, 最後卻都變成了背誦。 包括我們自己也一樣, 從最開始的背誦乘法口訣, 然後是各種各樣的公式, 到頭來甚至發現乘法的意義被乘法口訣衝淡了, 公式是怎麼來的也說不清楚了……難道真的只是因為我們淡忘了嗎?
  • 孩子怎麼越來越笨?可能是家長做錯了三件事情,你家中招了嗎?
    孩子怎麼越來越笨?可能是家長做錯了三件事情,你家中招了嗎?、不知道有沒有家長有這樣的認知,就是發現自己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僅沒有變得更聰明,反而越來越笨了。如果你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是你在平時的教育的時候做錯了三件事情,如果這三件事情你中招了,孩子不僅不會進步,還會慢慢的開始退步。
  •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做到這四句育兒名言的父母,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顯得至關重要,世上沒有笨孩子,或者教不會的孩子,只是在教育孩子上,用錯了方法。父母如果能做到這四句育兒名言,想孩子不優秀都難。1.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控制另一個人,父母先改變自己,孩子才有可能做出相應的改變。都知道減肥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恆,極需耐力的一件事,同樣需要更強的自律,自控能力。身邊有一位媽媽從去年到最近,減肥頗有成效,在這個過程中,飲食上嚴格控制,每天定時定點鍛鍊身體,不論有多忙多累都不曾停息,從去年到現在減肥25斤,從曾經的121減到96斤,身材越來越好。
  • 一個聰明的孩子是怎麼變笨的?
    經常有家長說,自己孩子以前成績挺好,現在怎麼就越來越差了呢?一個聰明的孩子為啥就變笨了呢?2.很多父母會發現孩子越大就越「笨」,可怎麼變「笨」的呢?一個孩子的智力活動受阻,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智力功能受抑制。成績好壞,本該是孩子通過自己的智力去解決的問題,但是很多家長都把這種智力活動轉換成了情緒上的壓力。
  •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育兒錦囊請收藏
    很多家長都是在抱怨著自己家的孩子怎麼這麼笨,不論怎麼教都教不好,其實教育孩子真的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只不過大家不知道罷了。說到教育孩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方法,但是仍然有很多家長說,這種方法對於自己家的孩子是沒有任何作用的。讓小寶媽媽感覺到比較心煩的是,它的寶貝兒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但是學習成績仍然比較差勁。
  • 遇見怎麼教都不會的笨孩子怎麼辦?
    一個不會吹蠟燭的孩子,父親一遍一遍的教,幫他把蠟燭移的近一點,再告訴他要對準火苗的位置,孩子也在一遍一遍的努力,但就是不得法,爸爸乾脆拖起孩子的下巴,幫他找準位置,可還是不行。爸爸告訴孩子要從嘴的中間出氣,並在一旁輕輕的吹氣給他做示範。教了五遍都是失敗的。
  • 孩子怎麼教都教不會,怎麼辦?幾個貼心建議你可以收藏
    2.孩子的興趣點不同。有些孩子對語文感興趣,有些對數學有興趣。同樣是一堂數學課,感興趣的孩子都能聽懂。不感興趣的聽課都不愛聽,更別說能把作業做成什麼樣。在你講題時,自然提不起勁,專心聽講。大人已經用盡全力地教,可孩子還是不會。接著脾氣上來了,就埋怨孩子不聰明、不專心等。實質上,各種指責、謾罵根本不起作用,還特別傷害親子感情,還是得控制情緒。1.教三遍後就不要教了一般給孩子講解題目,孩子一遍聽不懂,講第二遍有點眉目,第三遍思路就清晰了。如果三遍下來,孩子還一知半解,那可以先暫停。
  • 寶寶小時候聰明長大就變笨?會教的媽媽,笨孩子也能變成聰明孩子
    一、什麼樣的孩子屬於聰明的孩子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才算聰明的孩子,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說法,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聰明的孩子大概分為兩類:1、第一種表現在智商方面,這類的孩子腦子特別好使,學東西非常快,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很強,記憶力好,往往他們的學習成績也很好,每次考試都能取得較高的分數,
  • 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愛笑的孩子更聰明,教你培養個愛笑的孩子
    小新長大之後也是適應能力比較強的孩子,有些小孩子去幼兒園總是會哭,在陌生的環境下都會哭,這也是讓父母會頭疼的地方。但是小新就不一樣,他到了陌生的環境不是害怕,而是覺得很新奇。他第一次去幼兒園的時候都是很快樂的,不會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哭鬧。長大之後的小新在人群中也總是受歡迎的那個,在社交上比其他孩子都要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