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考進清華!父母總結:啟蒙和小學階段、初高中階段該怎麼做?

2020-12-22 校園快報

李昱辰

清華大學零字班新生

轉眼間,2020疫情後的延期高考也已經結束了。塵埃落定,孩子以高中三年以來的最好成績給了自己和所有人一個圓滿的交代,來到了嚮往已久的清華園。

看到孩子如願站在清華的校園裡,收穫了夢想成真的榮耀,有百年名校的薰陶,有學富五車的教授親自教導,有出類拔萃的同學們一起學習生活……作為一路陪伴孩子成長的家長,我們欣喜萬分的同時,回首望去真是無限感慨。我們在孩子的成長中既經歷過迷茫、困惑,也收穫了歡喜、欣慰,從小小的襁褓嬰兒長成高高大大的少年,這個過程我們的教育對他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這篇分享文章,也算是一個思考總結,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孩子從小的成長軌跡一直很順利,我們家長在教育上充分尊重他的天性,因勢利導,不焦慮,在重要關口幫助他做出了最關鍵的幾步選擇。其實更多的,是給他提供了眼界上的拓寬,思想上的引導。孩子爸爸和我一直以來都堅定地認為,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成長中從來沒有一帆風順和順理成章,不管他再成長中遭遇了什麼,他都是我們最愛的孩子,家永遠是他溫暖的港灣、是他的依靠,永遠包容著他,給他安慰和溫暖,是他最穩固的大後方。在家裡,孩子可以自由自在、養精蓄銳、放鬆思考,依照心的指引,再次出發。

啟蒙和小學階段:

投其所好,用心發現

在孩子啟蒙和小學階段,投其所好,用心發現。李昱辰屬於比較安靜的孩子,我們充分尊重他的天性。慢慢地,我們發現孩子最愛的是閱讀,他對所有視線範圍內的書都有興趣。書是人類知識和智慧的結晶,我們當然很樂意看到他博覽群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因此,對於閱讀我們家長大力支持,最初是我們精心挑選書目購買,家中的書日漸豐富,甚至鄰居的孩子都「慕名而來」,小小的人兒捧著大部頭看得津津有味,孩子自由地在中外書籍中汲取著最好的養分。不知不覺中,書櫃中孩子沒看過的書不多了,這時候他自己也開始提要求了,想看什麼書會自己去買。到中學階段他比較喜歡的是政治、經濟類的書,我印象最深的,是初一時發現他在看《資本論》(不知道最後看懂了沒有)。我想,長期以來的閱讀積累,以及這種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奠定了孩子思維厚度的基礎。

李昱辰生活照

初中階段:

彌補劣勢,打好關鍵基礎

初中伊始,彌補自己的劣勢,打好關鍵的基礎。經歷了非常關鍵的」小升初「,孩子來到了心儀的清華附中,我們是幸運的。應該是那時,孩子有了考上最美的清華大學的夢想,我想是這個早早確立的奮鬥目標給了他努力的動力

剛剛進入中學時,同學們的優秀給孩子帶來了最初的震撼:有的同學已經學完了初中課程開始自學高中內容,有的同學報了許許多多的課外班……孩子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我們家長也感到撲面而來的壓力。在這個時候我們很快冷靜下來,開始用心幫助孩子分析成績。很快我們發現,和同學們相比,孩子的英語是明顯的短板,爸爸和他說記憶曲線法背單詞最好用,從那時開始,孩子下決心開始背單詞,開始看大部頭英文原著,日復一日,循環往復地堅持著。雖然現在回想起來,這個過程是那麼的枯燥,但是這一段時間的蛻變是巨大的——孩子的英語成績開始穩紮穩打,平穩上升,一直到高三都沒有再花額外的精力和時間,最終在高考中也取得了147的高分。

從初二開始,青春期的」威力「開始顯現。隨著年齡的增長,那個溫順乖巧的小小孩童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少年:不愛說話,不愛運動,理由是」沒時間「。家裡的氣氛日漸壓抑,作為家長我們勸說過,和他爭吵過,也起過一點作用但是並不明顯。我和孩子爸爸多次討論的結果就是,給他空間給他時間,等待孩子自己成長;畢竟,誰的青春不迷茫?我們沒忘記過自己的少年時代是什麼樣子,我們理解,我們也願意等待和相信。

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同樣的一件事,「家長讓他做」和「他自己要做」的結果相差了」十萬八千裡「。後來,我們主要是給出建議和方向上的指導,至於他聽了多少,這個隨緣就好。即使孩子當時好像對你的話無動於衷,但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就會用實際行動來告訴家長:」你們的話我覺得也是有道理的哈。「

高中階段:

珍惜時間,不走彎路

在高中階段,珍惜時間,不走彎路。在高中的開學考試中,孩子超常發揮來到了成績最好的班,這裡集中了全校成績最優秀的同學們。然而,和初一的遭遇何其相似,孩子再次感到了競爭的威力!不過好在這次他明顯從容得多——冷靜分析自己的特點,認真聽老師和學長學姐介紹經驗,很快,孩子就確立了在高一把精力重點放在物理競賽上、儘可能在取得成績後及時回撤、抓高考科目的策略,我們當然是全力支持。

事實上,在高中階段家長能做的已經不多,不焦慮、情緒穩定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支持。學習上,更多的是老師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拼搏。老師們的嚴格要求、精心愛護、豐富學識,幫助孩子在高中階段發揮出了自己的潛力。

備考期間的李昱辰

高三衝刺階段,家長最重要的是做好後勤,穩定情緒。今年因為疫情,孩子們都經歷了幾個月的居家複習,聽網課、做作業,高考也延期一個月。在那些居家複習的日子裡,每次線上家長會,學校都會邀請心理室的老師們給家長進行輔導,給焦慮中的家長最實質的幫助,家長的情緒穩定對孩子備考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日子裡,孩子要求自己和在學校的作息完全相同,他用番茄工作法規劃時間,用思維導圖一遍遍總結知識點,用小軟體把難記的知識點導成音頻循環播放……在最後的幾個月,孩子突然找不著寫作文的狀態了,其實這是焦慮的一種表現,我明知這一點但從沒說破過,而是行動起來,我們一起買作文紙條、報名聽作文課、每天找資料列印題目練審題……高考日期臨近,孩子的複習從沒有停止過,高考前兩天還在聽老師講作文,生活上的一切節奏如常,最後高考開始的時候孩子都有點不敢相信已經是真正的考試。

在枯燥漫長的複習階段,家長和孩子就是最親密的戰友,彼此心意相通情緒相連,家長的情緒穩定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

高考結束了,這一步當然很重要,但是從長長的人生來看,高考只是意味著翻過了一個小山峰,前面還有很多的艱難險阻。

希望孩子在清華園裡能平安健康,收穫滿滿,順利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有能力選擇他要的生活,做最好的自己,見識最美的世界。

對於今後,用孩子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遇到什麼困難也不要怕,微笑著面對它,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堅持才是勝利!」

圓夢清華

來源:清華招生

相關焦點

  • 雙胞胎分別被北大和清華錄取:父母直言沒秘訣,小學階段最關鍵
    2018年,陳定一、陳弘一兩兄弟分別以676分和679分被北大和清華錄取。在小學階段,特別是一到三年級,學習習慣的養成是最重要的學習任務。就如同上文提到的,這些習慣的養成會使孩子在初、高中階段的學習更加得心應手。
  • 杭州學霸陳逸賢豪取清華特等獎學金:小學階段,父母就注重培養
    相比初中和高中,小學六年是更重要的打基礎階段。小學六年還未仔細分科的時候,很多父母就會過度焦慮。真等到了初中高中分科了,雙方的壓力會更大,後果可能會更慘。這些情況都是父母過度焦慮造成的。這時的家長沒必要太過焦慮。小學階段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父母只要把握住教育的大方向,其餘的按照學校的教育節奏,及時配合即可。
  • 清華教授直言:在初、高中階段,考前10的學生,一般有3點特質
    從進入初中階段開始,對於學生的考驗不再是簡單的背誦、記憶或者是短期的記憶能力,而是需要多種能力的綜合考驗,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對於能夠保持成績出色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先天學習天賦,而是後天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意識。
  • 清華學霸郝景芳自談成才之路:重視小學階段,培養閱讀好習慣
    ,走的是數學競賽—理科實驗班路線,5年級開始學習奧數,之後被一所著名的初中點招,進入理科實驗班,五年讀完了初高中。郝景芳之所以成為一個會學習的人,靠的不是勤學苦練,而是思考和自主的習慣,學習真正的動力不是來自記住知識,而是發現未知,探索好奇,研究問題,克服困難。所以在孩子小學階段,父母應該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引導孩子主動觀察、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和疑惑、讓他們有自己的思考、鼓勵孩子的推理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 小學、初中、高中,哪個學習階段最重要?
    小學、初中、高中哪個學習階段最重要?單純從學習成績的角度來講,這三個階段都是十分重要的。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小學就是一個打基礎的學習過程;小學的學習基礎好,到了中學以後學習就要順利很多!容易考在前面!初中生要參加中考,這決定著孩子是否能上一所比較好的重點高中,初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 經歷過的家長都知道:小學階段三年級現象根源在於幼兒園啟蒙
    很多家長都知道,小學階段有個三年級現象。 大部分學生一二年級學習都差不多,得個90多分很輕鬆,100分也不難。 但是到了三年級,相當一部分學生就跟不上了,尤其是數學,成績下降格外明顯,而且不乏之前的好學生。
  • 小學階段,為學之初,如何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有時和許多學習成績好的學霸家長聊天,問孩子成績優秀的原因是什麼?發現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小學階段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也有一些在高中階段成績突飛猛進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比較拔尖,但是家長仍然有些惋惜孩子有些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沒有形成。
  • 小學、初中階段學奧數?楊晨煜2019高考狀元,周弘毅2020保送清華
    最近有位家長加了圈圈老師微信,他說現在小升初公民同招了,一些過去優質的初中學校再也不能夠通過考試的方式去掐尖優質生源了,那麼還有沒有必要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學習奧數嗎?對於那些六升初的孩子準備上初中來說,很多家長就不得不面對一個目標學校篩選孩子的過程。而入學測試的內容也跟很多人了解得差不多,嚴格來說都屬於小學超綱內容。
  • 中考語文想考110分,小學階段語文閱讀和寫作,該積累到什麼程度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越是到高年級,語文越難考高分,小學階段的100分,99分,建議同學們能考就多考幾次,那是你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高光時刻。語文難得高分,原因在於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在綜合文學素養中,我們對語文的考察最全面。於是不少同學覺得語文看似很簡單,可不管自己怎麼複習,就是難考出高分來。
  • 雙胎胞學霸考上清華北大,如何利用好小學階段,父親說出教育心得
    一、孩子成長的三個年齡階段李玫瑾教授曾說:「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7-12歲的小學階段,如何避免父母的話,從黃金變成垃圾呢?以上的經驗,讓很多家長感到收穫滿滿,但是,真正令很多家長意外的是,父親陳天治特別的強調了培養孩子,重點不在初中和高中階段。
  • 小學階段教育重要嗎,為什麼很多家長和學校特別重視小學教育?
    一、小學教育是啟蒙教育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啟蒙教育,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當中,也積澱了很多啟蒙讀物,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千字文》、《弟子規》等等。在啟蒙教育階段,學生還不具備論證和驗證科學理論的能力,往往通過類似的生活常識來說明道理,這種方法被稱之為啟蒙教育。
  • 清華學霸姐妹花:學霸爸媽的助力,從孩子小學階段就開始了
    而在初中階段,姐妹倆就已是獲獎無數,榮譽加身,中考成績總分排在大連市第三和第六名。由此可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學霸也不是一天能煉就的。在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馬冬晗說:這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父母在小學階段對姐妹倆的培養。
  • 父親,是你決定了孩子初、高中階段能否過好
    我們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言傳身教對孩子的一生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大部分人不知道,隨著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母性之愛呈遞減趨勢,父性之愛呈遞增趨勢。中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浪漫階段的結束和精確階段的開始;是由母愛為主向父愛為主的過渡期。這一時期,母性之愛可適當減少,父性之愛應適當增加。
  • 初中階段,學生有兩個重要的轉折期,直接決定考高中,還是上技校
    中考結束後,有個現象值得深究:小學時成績差不多的兩個學生,為什麼進入初中以後,經過三年學習,成績會越差越大。中考之後,有的學生順理成章考入重點高中,而有的學生直接與高中無緣。小學很少的作業量、考試不排名、學習輕鬆,而從初一開始,每天語數英、史地生的作業讓很多孩子寫到晚間九、十點鐘。從初中階段開始,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試,不僅在班裡排名,還要在級部排名,這樣的「操作」讓很多小學時的「偽學霸」原形畢露。壓力之下,一些學生開始出現厭學情緒。
  • 初中孩子成績容易滑坡的兩個階段,能否考上高中,關鍵第一階段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初中生的成績變化,通常發生在兩個階段。在這兩個階段,孩子往往最容易厭煩讀書,精力轉向社會流行的事物中。即使父母著急督促,但孩子要麼表面應付,實則心不在焉,要麼「你說你的,我做我的」。通常,哪兩個階段會出現這種情況?
  • 女兒16歲上清華,教育專家尹建莉強調:狠抓孩子小學階段的教育
    面對家長們的詢問,她強調,圓圓並不是神童,能有如今的成就,就是因為她狠抓了孩子小學階段的教育。孩子的優秀,離不開小學教育:有很多家長認為小學知識簡單,孩子只要隨意學習就可以,其實不然。小學階段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階段。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什麼是教育,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養成好習慣。」6到12歲的孩子心智不成熟,依賴自己的父母。
  • 英語啟蒙:成功學習英語的三個階段
    因為我自己是高中英語教師,孩子上小學六年級,所以,我經常從不同的視角審視英語學習。10年前,我只是從高考的角度反思高中英語教學;5年前,我開始從英語啟蒙的層面探究中學英語學習;現在,我更多地思考英語啟蒙、高考英語、未來競爭的關係。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適合因材施教。
  • 高考語文想考140分以上,至少具備3個學習特質,小學階段就要培養
    每當高考公布成績,那些語文都能考出140多分的學霸們,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學習目標。學霸們學習語文的過程大致相同,從小學就打好了基礎,做好了積累,中學培養了大量閱讀的習慣,到了高中,又重新對語文學習進行了復盤,優化了自己的學習方法,每個學霸都有一套獨特的「攻堅秘籍」「作文素材經驗本」,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一點點運氣,成就學霸們高考語文的高分成績。
  • 那些考進清華北大的學生在高中是什麼樣子的?回答太現實了
    你會發現很多狀元家庭的父母都很有修養。我目前接觸的,越是成績好的學生,補課報課,都是自己做主,很乾脆,不拖泥帶水。家長也很好溝通,很注重自己孩子的教育。 3.補課這一塊的比例都是逐漸往成績中等或者偏上的這一批人轉移。 4.最後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會越拉越開。
  • 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4個階段,哪個階段教育對學生更重要
    我們一生中,有十多年的時間,都在求學中度過,一般分為兩個大階段,分別是小學階段和大學階段,也可以分為4個時間段,小學六年、初高中三年、大學四年(也有兩年、三年),哪個階段的教育對於學生更重要?又是哪個時間段對學生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