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04月14日訊(記者 徐潔 魏志陽)今年杭州小升初政策的新變化——60%網上報名、電腦派位,40%自主招生,讓各個民辦初中都在為面談方案暗暗籌謀。
因為網上報名意味著民辦初中不能勸退任何學生,學校把更多的「擇優」希望寄托在自主招生上。
前天,杭州啟正教育集團在觀成中學(原啟正中學光明巷校區)公開舉行全開放模擬面談。這種做法,倒是新鮮。
參加模擬面談的學生有300多人,一輪「模擬」下來,許多孩子大呼意外:「本來以為面談就是『談』,沒想到還有那麼多花樣。」
原來除了傳統的師生一對一面談之外,還有撘七巧板、做實驗、跳繩等實踐探究類「手動項目」。
向來,民辦初中的面談內容都屬「機密」,如此高調搞模擬,很容易惹上兩種嫌疑:一是「預選」,二是「洩題」。
「我們只是想讓學生對面談有個直觀感受,並從中感覺到中學和小學的學習方式是不一樣的。」啟正教育集團書記高興平說,體驗全程無標準,老師不會對任何一個學生打分。屆時的正式面談,考查內容肯定不再是那些題,但流程、形式上大同小異。
記者全程圍觀了模擬面談,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不少小升初孩子的問題。裡面的一些門道,值得所有以期通過民辦初中面談的孩子看一看。
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
或許比表述內容還重要
模擬的第一關,是傳統的師生一對一面談,學生從老師手裡抽出一張紙條,根據紙條上創設的情景進行互動:有看圖用英語描繪圖片內容,有設置一個中文話題,讓孩子闡述自己的觀點。
每個人面談時間不超過5分鐘,但從孩子進門的那一秒起,老師就在觀察你了。比如走進來的儀態,會不會主動問好等等。屆時正式面談,這些也是評定分指標。
有一個小男生,落座前發現地上有張小紙屑,就先撿起來丟到角落垃圾桶裡,這個很自然的小動作,老師看在眼裡樂在心裡。他還沒有開口,印象分已經大增了。
可大部分的孩子,一坐下就等著老師提問,連句「老師好」或一個微笑都沒有。
英語教研組組長面談老師季潔潔發現,大部分孩子的英語表達能力,都能達到甚至超過小升初階段應有的水平。
「但在孩子之間做橫向比較,交流時是不是得體大方,能否合理分配思考和陳述的時間,是否樂於表達擅於溝通,還是高下立見。」在季潔潔老師看來,這些比細糾孩子說話時單詞發音準不準、語法是否準確重要多了。
隔壁教室有個交流話題是「當你發現媽媽偷看了你的信,從而發現了你的一些小秘密,你會怎麼和媽媽說?」大部分孩子都為討回自己隱私權義正嚴詞。
「這沒錯。」一位語文面談老師對記者說,讓她最滿意的一個小姑娘卻有一點點與眾不同,「她先感謝了媽媽對自己的關心,理由是媽媽偷看也是為了更多地了解她,然後再向媽媽提出,希望能保留一些隱私空間。這樣的表達,就比一味抗議,周到多了。」
奧數很厲害的孩子
卻在七巧板前敗下陣
一對一面談完了還要進活動實驗室,這顯然在很多孩子的意料之外。好在不論小學還是初中階段,實踐體驗科學實驗課都是孩子們由衷嚮往樂此不疲的。
可當天的兩項「任務」,還是讓不少同學發了懵。一個是用七巧板拼圖形,另一個是用串聯或並聯完成電路點亮燈泡。總共限時10分鐘。
記者在活動實驗室看到,有近一半的同學沒能點亮小燈泡。但科學老師鄭燕告訴我,「串聯和並聯」其實是小學四年級下的課程內容。
失敗同學的理由大多是「看老師做過,自己沒試過」,或者「時間長了就忘了」。還有一個小男生告訴記者,這個實驗他本來是會的,但小學裡連接電線時是剪掉兩頭的一小截橡膠,把兩段銅絲擰在一起,可現在設備「升級」為小鐵夾,他就不會了。
鄭燕老師說,小學裡科學不是主課,但初中科學很重要,而且非常注重實驗,「中考科學有180分,是分值最高的一門。」他們正是想藉此給孩子們傳遞一種意識,小學階段和中學階段的學習是不一樣的。
相比之下,七巧板的成功率略高一籌。但這個每個人兒時都玩過的小遊戲,還是讓一些同學犯難。
有兩個男生,進活動實驗室前還在滔滔不絕討論著奧數考試,其中那個獲獎比較多的,卻在拼七巧板時敗下陣來。
數學教研面談組組長鄭娟老師後來告訴記者,「如果把這個實驗換成一道奧數題,說不定做出來的孩子更多一些。拼七巧板雖然無關學科,但關聯到數學裡,就是一種對圖形的認知能力。」
自主招生
也開始注重體能了
模擬面談的最後一個環節,是體能訓練。因為天下雨,原定的800米跑被改為一分鐘跳繩。
但在去年,啟正中學自主招生時並沒有體能測試這一環節。
而從目前的信號看,體能測試或許是今年民辦初中自主招生的一個大趨勢。文瀾中學在今年的面談方案裡就明確要求,報名前學生需先參加800米耐力跑測試體能,及格標準是:男生4分05秒,女生4分10秒。
啟正教育集團校長歐自黎說,今年自主招生,考查體能的可能性很大。因為啟正重視體育鍛鍊,早已成傳統。
目前學校的「規定動作」,就是上下午各一次課間跑。即便體育中考考完了,學校也不會擠壓體育課來補文化課。「健康第一,成績第二,希望來給孩子報名的家長,和我們有一樣的理念。」歐自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