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1月24日訊(記者 施劍松)高三和大一學生的思想心理有什麼特點?教育者如何做好教育的銜接?日前,北京10位高三班主任與10位高校大一新生輔導員在首都師範大學面對面對話,共同破解德育學段銜接難題。
當前高中學生總體心理狀態入如何?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班主任崔鵬說,高中生是滿懷家國、能量滿滿的,也是辛苦迷茫的,希望他們進入大學校園以後,在保證學業的基礎上,有更多時間來修身、來養德、來磨練心性、來做服務工作。而大學新生在適應階段面臨的困難,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輔導員盧敏認為,這主要源於環境變化了,而學生仍用高中思維方式構建大學生活。希望在中學時代,學生能獲得更為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職業規劃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做好從高中到大學的心理轉變。
活動現場,北京市教委正式啟動了高校新生輔導員與高三班主任結對工作,雙方將建立定期交流、定期會商、定期研判機制。首師大副校長楊志成說,構建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是新時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建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德育銜接機制,將能有針對性地破解人才培養中的難點痛點問題,形成既有學段特色,又有融合貫通的德育途徑,讓德育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實踐。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