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堂堂正正中國人|臺灣2020十大新聞

2021-02-12 臺灣論談

我們還在,也感謝你們還在。

 

2020,我們異常艱辛

疫病折磨了人類整整一年

改變了我們的行為方式與思維模式

它見證了人類之間的卸責與謾罵

也見證了人類的勇敢與堅強

今年,「疫」字分別當選兩岸年度漢字

 

平凡百姓目睹了兩岸間的巨變

在戰爭與和平的揣度中

在信息的傳播與過濾中

在頻繁的猜忌與不滿中

度過了兩岸之間冷淡的一年

 

我們遴選了臺灣今年的10大新聞

從時政、經濟、社會等方面回顧這一年

 

一起來感慨吧,我們共同的2020~

 

軍機失事

從1月2日臺灣的參謀總長沈一鳴等8人遭遇空難,一直到11月中旬的F16戰機升空後失聯(至今未尋獲),今年,臺灣軍方人員傷亡慘重:飛機失事、衝鋒舟和戰車翻覆,已經造成15名官兵殉職(未包括失聯者)。

1月殉職的官兵公祭典禮

 

小英連任

1月11日,小英以817萬的直選以來歷史最高票數,擊敗主要競爭對手韓國瑜,獲得連任。立委選舉方面,綠營維持過半席位。5月20日,蔡賴宣誓就任。

 

其間,江啟臣參與KMT當家人補選並當選。不過,「九二共識」路線的內部爭議及某電視臺主持人的「投降」說,凸顯KMT進退失據、左支右絀的困境,支持度至今未見起色。本公眾號今天推送的年度10大新聞,只在這裡提KMT一筆,別的,沒有他們什麼事。

今年1月,蔡當選連任

 

應對疫情

針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臺灣對新冠病毒的正式稱呼,但很少用),1月22日臺灣方面開始正式進入警戒狀態,對內採取口罩限購政策,對外則禁止出口,並暫緩大陸籍旅客入境。其中,口罩禁止出口政策被大陸民眾指責。3月13日,立法院通過「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案」,多個行業及因疫情影響的民眾都可以獲得補貼。

 

不得不說的是,臺灣也有為陳時中(衛福部部長)歌功頌德的書籍面市,書名是:「戰疫」。

《戰疫》封面

 

由於臺灣防疫工作較出色,執政者繼續謀求參加WHO的相關會議,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不可能達成。

 

對外關係

無論是KMT還是DPP,都很看重與美帝的關係。在中美貿易爭端的背景下,現任執政者幾乎完全倒向美國。2月2日,賴清德訪問美國。3月,俗稱「臺北法案」的「2019年臺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強化倡議法案」(英文首字母為TAIPEI)在美通過,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先後派遣高官訪臺,引發大陸抗議和譴責。

降落在臺北的美高官專機

 

罷免市長

6月6日,高雄市民對市長韓國瑜投下罷免票,韓國瑜去職。這是中華大地憲政史上老百姓首次成功罷免市長。遺憾的是,開票後高雄市議會議長許崑源在住家墜樓身亡。8月15日,陳其邁參加補選並當選高雄市長。

韓國瑜黯然去職 


軍機巡航

美國務次卿訪臺後不久,9月17日開始,大陸軍機跨越「不存在的海峽中線」,對臺灣海峽進行常態化巡航。臺灣的「即時軍事動態」至昨天(12月25日)已經記錄和發布了67次(天)大陸軍機在臺西南空域的飛行。

臺灣軍方戰機

 

名人去世

今年以來,臺灣多位名人相繼離世。3月29日,統派人物、前二級上將王文燮車禍去世;3月30日,統派人物、前一級上將郝柏村病逝;7月30日,李登輝離世。

李登輝靈車8月14日繞行總統府,當天火化

 

此外,3月13日作家楊牧病逝;5月16日「魯冰花」作者鍾肇政去世。另有一些知名藝人猝逝:8月3日,羅霈穎被發現在家中猝死;9月15日,藝人黃鴻升(「小鬼」)被父親發現在家中猝逝;10月18日,童星出身的藝人糖糖因車禍離世。值得一提的是,4月1日,臺灣執行了數年來首次死刑,2016年除夕夜在家中縱火導致父母等6名親人死亡的翁仁賢當晚被槍決。

 

美豬美牛

8月28日,小英宣布將於2021年起,開放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及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藍綠為此展開攻防,相互指責對方「昨是今非」。前天(12月24日),綠營憑藉立法院多數優勢,通過了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豬美牛決議,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

 

中天換照

旺旺中時集團旗下的中天新聞臺因執照到期,申請換發。不過,11月18日,臺灣有關部門召開審查會議,以7:0的結果,全部通過否決換照。12月12日凌晨起,中天新聞臺停播。旺中集團老闆蔡衍明鼓舞員工:我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也是堂堂正正的臺灣人。這應該是這一年,我們聽到的最有底氣的一句話。

 

兩岸貿易

大陸的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11月兩岸進出口貿易總額是2356.9億美元,其中大陸從臺灣進口1817.1億美元,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是1277.3億美元。不過,陸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臺灣對大陸出口823.4億美元,臺灣自大陸進口507.8億美元;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為315.6億美元。

 

不管是前11月的1277億美元,還是前10月的315億美元,臺灣對大陸存在貿易順差是肯定的。在變動不居、光怪陸離的2020年,兩岸之間「打斷骨頭連著筋」,不能不表欣慰。

 

「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早年臺灣的作業本上印著「蔣公遺訓」

下面的黑白圖片摘自聯合報出品的「2021老派生活日曆」,圖片上的貼紙,都是曾經在聯合報上刊登過的廣告。

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微信公眾號:臺灣論談)

相關焦點

  • 蔡衍明: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通訊傳播委員會」未準中天新聞臺換照,自12月12日零時起,中天新聞有線電視「關臺」。11日晚上10點,蔡衍明赴中天大樓,和所有員工一起見證中天新聞的「落幕」,哽咽說道「我們做的事情,一定可以堂堂正正的走出去,我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也是堂堂正正的臺灣人」。
  • 蔡英文不留生路,旺旺集團董事長怒斥:我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作者:塞西自從蔡英文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便打著各種旗號,試圖掌控島內輿論的走向。民進黨當局在臺灣地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上存在嚴重失誤,除此之外,蔡英文公然為多名美國政客「訪臺」開後門、大肆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萊豬」,諸多行為導致民眾對其厭惡至極。為了壓制對民進黨當局不利的輿論,蔡英文強行關閉中天新聞,由此引來各界的不滿。
  • 率眾抗議蔡當局毒瘤「反滲透法」 張安樂: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這樣下去自然沒有辦法解決兩岸問題,最終結果就是大陸最終只能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張安樂率眾人抗議"反滲透法",集體喊話"我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喊出了臺灣幾千萬同胞們的心聲。兩岸的關係攸關臺灣的生存,而蔡英文團體卻在肆意破壞兩岸關係,影響兩岸和平發展,最終如果引來兩岸戰爭,那蔡英文團體就是臺灣的毒瘤,一個團體引起的戰爭,為什麼要讓幾千萬臺灣同胞共同來面對戰爭的殘酷。作為臺灣同胞,作為愛國人士他們決不能容忍。
  • 潤園開學第一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校領導為龍獅點睛    龍獅隊精彩表演之後,我校黨委書記、校長梁柏健作了題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開學致辭,為全校師生上了一節生動而難忘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附講話全文。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典禮。首先,我代表學校領導班子給全校師生送上最美好的祝福,祝大家新學期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學習進步。
  • 2020臺灣十大新聞排行出爐 「罷韓」成為最多人投票選項
    【2020臺灣十大新聞排行:「罷韓」超過「蔡英文宣布開放美豬」】2020年度臺灣十大新聞排行,大家最有印象是哪幾件事呢?是年初「黑鷹直升機失事」,或是「新冠肺炎爆發」?有網絡媒體近日進行網絡投票,據最新結果顯示,「罷韓過關,韓國瑜成史上首位遭罷免直轄市長」,成為最多人投票的選項,超過「蔡英文宣布開放美豬」。
  • 遭李登輝、民進黨異化的臺灣歷史教科書:還能做「堂堂正正中國人...
    1949年國民黨退往臺灣。蔣氏父子治臺時期,臺灣歷史教科書體現的是大中華史觀與中國人精神,客觀上起到維護中華史觀、導正人心、反對「臺獨」的作用。 待李登輝上臺後,臺灣的歷史教科書開始調整。1999年歷史課綱中,「臺灣史」首次成為獨立單元,但仍附屬於「中國史」。
  • 張安樂:要做堂堂正正中國人 不怕被扣紅帽子
    而且從小受的教育就是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活活潑潑的好學生」,這樣的話隨處可見。我們是這樣長大的,難道會不想統一嗎?環球人物雜誌:為什麼贊成「一國兩制」?張安樂:1997年香港回歸那天,我去了。當時香港人把回歸稱為九七大限,很害怕。可是經過這十幾年,不管怎麼講,大陸基本上信守了「一國兩制」的承諾。
  • 陝西女孩發文駁斥「地域黑」:河南人是堂堂正正中國人
    各地都有好人壞人,我們不能遇見一個不好的河南人就說整個河南省的人都是壞人吧。地域黑很恐怖,也很噁心。」   微博中,「深淺清溪」表達了對「地域黑」的憤慨,並表示,「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河南人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博文摘選↓
  • 【時文選粹】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是幸運和幸福的
    歷史悠久,科技發達,國強民富,生活在這樣的中國,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都是幸運和幸福的。讓我們共同喊出那句話:「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是幸運和幸福的(題目即論點,既表現自豪和驕傲,又體現出十足的幸福感。)①節日氛圍漸濃。②中國的老百姓正在籌劃著國慶節的節目。
  • 林志玲自稱「中國人」 臺灣深綠網民很抓狂
    名模林志玲日前被藝人田麗貼上「臺獨」標籤,為了滅火,林志玲隨後公開表示自己是中國人。沒想到,這個表態竟被「獨派」和親綠媒體批評為「失言」,林志玲更是遭島內部分網民謾罵。對此,有臺媒發表文章痛批,深綠人士可以打死不自稱中國人,但有什麼資格指責他人的國族認同,指責自稱是「中國人」的人「失言」?林志玲「涉獨」?
  • 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成為堅定且自信的幼教人
    我們一起回歸到」自己「去看看。 找到中國幼教人和中國人自己的根,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教育是凝聚向善向上的力量SECEE書房閱讀人們的體悟其實,《幼稚園的自然》這本書是SECEE成員朱燕老師於2020
  • 臺青鄭博宇:慶幸讀書時教材還有「堂堂正正中國人」,相比「武力...
    討論環節中,海峽兩岸青年交流協會執行長、臺灣青年鄭博宇認為,和平統一可能性在現階段來看幾乎趨近於零,但統一又是必然的結果。他更傾向於「實力統一」而非「武力統一」。「作為一個臺灣年輕人,我在大陸發展進入第五年,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在臺灣呆了將近9個月,感觸蠻深。」鄭博宇說,和平統一的話題其實離臺灣一般民眾生活很遠,頂多出現在選舉的時候。
  • 臺灣揭曉影響心理健康十大新聞 家暴議題居首
    新華網臺北1月19日電(記者田穎何自力)臺灣諮商心理師公會聯合會19日在臺北揭曉2013年影響臺灣人心理健康之十大社會新聞,一則有關家庭暴力的新聞居首。這十大新聞是從2013年1月至11月間臺灣發生的、經兩家以上媒體報導的社會新聞中,由617位臺灣心理諮詢師投票選出的。
  • 練好中國漢字 做堂堂正正中國人
    練好中國漢字 做堂堂正正中國人截至2019年,全世界上共有233個國家和地區,唯有中國漢字作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呈現在世人面前。為此,我們從全市花重金,高薪聘請了多名有教學經驗的硬筆書法老師,獨立完成了我們自己研究的一套教學「迷蹤拳」,教研組經過多次協商,提出了硬筆字教學技術革命課題。
  • 臺灣2018十大熱搜新聞 「九合一」選舉奪冠
    Yahoo奇摩今天公布2018年「十大新聞事件」,開票歷時11小時、邊開票邊投票惹議的「九合一選舉」及「臺灣教育部門拔管事件」分佔冠亞軍;「普悠瑪翻覆意外」及「花蓮強震雲翠大樓倒塌」排名第3、4名,顯示政治議題、重大意外及天災、和攸關自身權益的政策討論最能引發網友共鳴。
  • 臺灣年度十大消費新聞 毒筷油價減肥藥列"三甲"
    (來源:臺灣《聯合報》) 島內油價問題成為消費所關注 (來源:臺灣東森新聞)
  • 「2020年閩臺關係十大新聞」出爐,包括大陸距臺灣最近鐵路通車運營
    人民網福州12月30日電(林曉麗)12月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部分中央和境外駐閩媒體、福建主要媒體召開評審會,結合省臺港澳辦官網和閩臺e家網絡投票結果,評選出「2020年閩臺關係十大新聞」,分別是: 1、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建議》 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 2020國考時政熱點: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
    2020國考時政熱點: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時事政治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0國考時政熱點,2019年國內十大新聞,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臺灣2018年十大消費新聞揭曉 「衛生紙之亂」居首
    臺灣2018年十大消費新聞揭曉 「衛生紙之亂」居首 2019-01(以下簡稱消基會)10日在臺北公布「2018年十大消費新聞」,因炒作不實漲價資訊引爆的「衛生紙之亂」列首位。
  • 綠媒名嘴井底蛙 臺作家:21世紀是中國人的
    (圖取自新浪軍事)    臺女登上遼寧艦,並盛讚「中國人現在強大了!」卻遭媒體、名嘴起底。臺灣作家王豐批評說,臺灣老在茶杯風暴裡打轉,對於令人目不暇給的國際新聞,竟全部視而不見。    作家王豐在臉書發文表示,如果常看國際、大陸新聞,再回頭看臺灣新聞,總有一種外面翻天覆地,臺灣內部卻老在茶杯風暴裡打轉,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作繭自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