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田農業資訊網-南京江寧鄉土文化「點睛」美麗鄉村,區域經濟...

2021-01-15 一畝田資訊



      


交匯點記者 張旭

近年來,南京市江寧區注重挖掘與保護歷史遺蹟,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突出鄉村人文氣息,強勢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把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特色文化彰顯融入美麗鄉村建設,強化鄉土材料、鄉土工法、鄉土形式和鄉土植被,增強美麗鄉村對城市居民的吸引力,讓市民「望得見繁星、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交匯點記者 張旭 通訊員  俞金金

鄉土記憶成為旅遊資源

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老式榨油機,拂去灰塵,再現生機;現磨的豆腐腦、新做的粉絲,成了都市觀光客們爭搶的農家特產……湯山七坊村遊人絡繹不絕,大家嘖嘖稱奇,很多早已不見的傳統手工藝,在這裡「復活」了。

在掛滿了「油」字小旗的油坊門口,老闆潘永寶正操作著一臺老式榨油機,他說:「這個榨油機,被我扔在角落裡幾十年了,沒想到現在這麼多城裡人爭著要看它!」這是一個純木製工具,呈楔形,通過木頭的擠壓榨油。潘家祖上就是榨油的,過去當地村民也都在潘家油坊打油。但是,在商品經濟大潮中,這種手工作坊很快就沒了市場,所以潘永寶就把這臺工具扔進了雜物間,一扔就是幾十年。

跟這臺榨油機一樣,村裡的很多老手工器具和傳統手工藝都逐漸消失。但近些年,身處都市的人們越來越嚮往回歸傳統,越來越懷念手工時代的記憶。隨著鄉村旅遊市場的火熱發展,潘永寶和許多村民都重新幹起老本行。現在,潘家油坊生意火爆,很多人慕名而來,指名要買手工榨油。

據了解,南京市江寧區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將農民的生活資料變成生產資料,滿足市民休閒需求。「磨豆腐、制糕點、壓榨油……這些傳統古老的手工藝"復活",勾起了市民無限的回憶和鄉愁。」家住市區的李先生周末經常帶著孩子來江寧,到手工作坊體驗各種農具、老手藝,享受鄉村野趣。

文化底蘊鑄就美麗鄉村之魂

單憑好山好水吸引人、留住人只是外在美,「美麗鄉村農家樂」要想真正「樂」起來,就要在文化、內涵、品位上下工夫。為此,江寧區把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與挖掘文化歷史底蘊融為一體,把石文化、茶文化、竹文化、花文化、水文化、山文化、歷史人文典故等豐富的文化元素挖掘出來,打造石塘人家、大塘金「金花村」為代表的一大批「都市生態休閒旅遊示範村」,凸顯美麗鄉村獨特的魅力,脫離了「遊山玩水」的傳統模式。

走進以徽派建築為主格調的「世凹桃源」,具有地方特色的「素食文化」「茶文化」,以及推進有機健康飲食文化和生態旅遊休閒吸引了不少遊人;在文化主題內涵上,著力將牛首文化、佛教文化融入特色村的建設,並通過石刻、牌樓、亭臺、景觀長廊的建設,以及「春桃、夏荷、秋桂、冬梅」,營造「四季有花開、步步有風景」的「牛首文化第一村」。

據了解,江寧區在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中,多角度、全方位地發掘村莊的個性和亮點,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業、一村一韻」的要求,以「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為思路,將文化歷史精華和現代農民的文化需求以及遊客的欣賞要求有機整合,保護、開發、利用好農村民俗資源,亮出「鄉村名片」,努力放大生態富民、惠民、利民效益。


 

相關焦點

  • 一畝田農業資訊網期待你的參與和反饋
    如果您是一線種植或銷售人員,如果您正遭遇農產品滯銷難題,如果您想要進行特色農產品推廣……不論您有任何需求,一畝田農業資訊網24小時歡迎您在第一時間聯繫我們:zixun@ymt360 com。       一畝田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國內領先的大宗農產品交易B2B誠信平臺及農業大數據平臺。
  • 鄉村振興「密碼」何在?——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南京江寧...
    新華社南京10月10日電題:鄉村振興「密碼」何在?——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南京江寧區觀察新華社記者沈汝發走馬位於南京市郊的江寧區農村,從西部生態到中部水鄉,從東部溫泉到南部山水,所到之處現代農業園區星羅棋布,美麗鄉村俯拾皆是。
  • 農業農村現代化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發展良好,建成10多個百畝以上農業物聯網技術示範點,農業電商網店達3000餘家。   科技創新也「武裝」了農民。「十三五」以來,南京共培訓新型職業農民超5萬人,認定各級新型職業農民6600人,培育科技示範戶1.1萬多戶,集聚各類鄉土人才近4000名。
  • 南京江寧: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土橋大米奏響鄉村振興曲
    今年4月底,農村農業部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信息,其中江蘇省共有26個產品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江寧淳化街道的「土橋大米」就是其中之一,這也是繼橫溪西瓜之後,江寧區又一農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
  • 美麗鄉村暢快遊 南京推出休閒農業鄉村遊度假折扣券助力新消費
    龍虎網訊(記者 胡寧 通訊員 韓雪)今天(7月1日)上午,為進一步加強南京美麗鄉村、創意主題農園和鄉村民宿的宣傳推廣,加快推動南京鄉村休閒旅遊農業發展,帶動市民「新消費」,促進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全力促進農民增收,南京市農業農村局推出休閒農業鄉村遊度假折扣券,邀請廣大市民走進鄉村去休閒農業度假旅遊。
  • 你真的了解農家樂、美麗鄉村、休閒農莊嗎?
    標準由省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局和江西潤贛文化旅遊有限公司起草。去年12月底,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正式向社會發布。地標將為我省農家樂、美麗休閒鄉村和休閒農莊(園)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指導,對促進我省休閒農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 南京江寧首屆文創夜市來了,家門口感受非遺文化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顧蓉蓉 記者 趙丹丹 文/攝)金陵雲錦、金陵剪紙、金陵麵塑……8月27日晚,2020全球菁英人才節系列活動——主題為「破土成才·雲上傳承」的江寧區鄉土人才創新創業成果展暨首屆鄉土人才「三帶兩助」文創夜市舉行,通過網絡直播,展示江寧及南京非遺文化項目和江寧鄉土人才創新創業成果
  • 南京江寧:以「四變五新」助推鄉村振興
    新華社南京8月11日電 題:南京江寧:以「四變五新」助推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楊紹功  轄區面積佔南京市近四分之一的江寧區,從打造周末休閒的「盆景」到統籌全域旅遊的大景區,從建設美麗宜居田園到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江寧區以「兩山理論」為內核,以「四變五新」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
  • 南京:鄉土文化助力文創夜市
    南京:鄉土文化助力文創夜市 2020-08-28 08:57: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駿 責任編輯:李駿
  • 美麗鄉村,人間「天堂」
    為推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新興縣天堂鎮投入600萬元,將原來只有40畝的天堂公園擴建為約110畝的生態溼地公園。新增環湖綠道、紫色花田、淺水小溪、環田棧道、果林苗圃、塘中棧道等景觀,原有的公園牌坊、思鄉亭等也修繕升級,增加了文化藝術和傳統曲藝的氣息,日前公園改造工程已全面竣工,對居民及遊客開放。
  • 第五屆中國南京(六合)優質農產品博覽會暨南京現代農業投資推介會...
    本屆農博會以「品牌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為主題,突出「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通過搭建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平臺,宣傳推廣南京市品牌農業和現代農業取得的成果。近年來,南京市不斷優化農業產業體系,打造綠色蔬菜、優質稻米、健康水產等一批優勢特色產業,湧現出「食禮秦淮」「無想田園」「金陵味稻」「南京雨花茶」「固城湖螃蟹」等一批在全省具有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全市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75%。
  • 農業嘉年華 南京都市休閒農業品牌越擦越亮
    去年南京休閒農業接待遊客超過160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超過48億元。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具較大規模的休閒農業景點(區)500多個;先後湧現出江寧「金花村」、高淳國際慢城、浦口「八顆珍珠」等一批休閒農業典型;江寧區、高淳區、溧水區成功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全市獲得省部級以上榮譽的休閒農業景點近30個,南京休閒農業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步擴大。
  • 一畝田聯手延安大學鄉村發展研究院,啟動「一村一人一百萬」新農人...
    當天,北京一畝田新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鄧錦宏發表了以《數據驅動的農業產業再造之路》為主題的主旨演講,重點闡述了數據對於驅動農業產業再造的力量,以及如何經由新農人群體高效運用數據。之後,一畝田聯手延安大學鄉村發展研究院正式發布了旨在賦能新農人的「一村一人一百萬鄉村致富帶頭人」扶持項目。除了鄧錦宏和海聞,項目還特意邀請了兩位鄉村致富帶頭人上臺一起見證發布。這兩位鄉村致富帶頭人,一位是來自河南商丘金忠鵝業的總經理劉金忠,另一位是來自安徽東信禽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田東東。
  • 臺創園 繪就「強富美高」 江寧新「蘭圖」
    突出蘭花產業特色、拓寬農戶致富渠道、扮靚現代美麗鄉村、助推園區文旅融合,在打造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創成「國字號」農業園區願景的加持下,一張迸發著蓬勃生機的「強富美高」江寧「蘭圖」正在臺創園的熱土上款款鋪開。
  • 2019南京現代農業投資推介會暨八卦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
    9月18日上午,2019南京現代農業投資推介會暨八卦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在八卦洲陌上花渡園區舉行。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顧正良、李明水,棲霞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副區長秦志剛,全市各區農業部門相關領導以及籤約企業代表等參加活動。
  • 一畝田亮相第18屆農交會 立體化解決方案助區域農業品牌打造
    此次展會以"品牌強農,鞏固脫貧成果;開放合作,共迎全面小康"為主題,首次專場推介農業企業品牌,重點推介優質農產品主產區,展示中國品牌農業發展成果。作為本次展會唯一的農產品B2B電商銷售服務平臺,一畝田亮相展會,並以立體化的優質區域農產品品牌打造及推廣解決方案吸引眾多關注。
  • 江寧為什麼會成為南京主城區中小學名校聚集區?
    江寧成為南京市名校出城的重要區域,江寧區成為南京教育高地熱地,不是一句話能說清的。是不是江寧的歷史文化更加深厚?王安石的詩作大家都記得。「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正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著名詩人王安石的父親王益在江寧區做官很久,去世以後就埋在江寧。
  • 追蹤我省「百道鄉土地標菜」(下)又見炊煙,「媽媽的味道」引燃鄉村遊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朱新華介紹,我省將以這百道鄉土地標菜為抓手實施「四個一工程」:提升一個產業,帶動一條遊線,挖掘一段文化,致富一方農民。 每道地標菜牽引著食娛購的產業鏈 「秋風蘆花籪蟹肥,一網打盡八仙宴」。9月26日,2020年泰州市姜堰區在滬寧高速陽澄湖服務區操辦「溱湖美食節」。
  • 朝陽市賈店農場打造鄉村振興戰略的美麗樣本
    耕地面積2.2萬畝,林地面積3.5萬畝。農場民風淳樸、環境優美,曾榮獲全國文明村鎮、遼寧省生態鄉鎮等榮譽稱號。近年來,該農場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緊抓重點、補齊短板、強化弱項、全面提升,強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行動,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和基層群眾對政府的信任感,讓美麗鄉村既"美麗"又有"魅力"。
  • 「美麗鄉村規劃設計」通知
    鄉村振興創新引領機構綠維文旅認為,建設美麗鄉村是我國農村地區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深化農村改革,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一、美麗鄉村七大規劃路徑(一)產業發展型模式產業發展型模式主要產生在東部沿海等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鄉村,其特點是產業優勢和特色明顯,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實現了農業生產集聚、農業規模經營,農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帶動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