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低碳發展 央行易綱: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成效顯著

2020-12-11 光明網

  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羅知之)「不斷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鼓勵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建立綠色金融試驗區」,在近日舉辦的「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發表視頻演講時表示,近年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中國人民銀行將重點推進完善綠色金融標準等工作,更好支持疫後經濟綠色復甦和低碳轉型。

  易綱說,當前,在各國應對新冠疫情危機等全球共同挑戰的同時,環境和氣候問題依然緊迫。環境汙染、氣候變暖已演變成全球性問題,造成的危害持續時間將更長,影響範圍也將更深遠。

  「近期,中國提出了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決決心。這也意味著,中國需要加快推進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的低碳轉型,在氣候目標的約束下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他說。

  易綱介紹,近年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2016年,人民銀行等部門制定發布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這是指導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四年來,中國綠色金融政策框架不斷完善、綠色金融產品不斷豐富。截至今年6月,中國綠色信貸餘額已逾11萬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第一;綠色債券存量規模約1.2萬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第二。

  談及中國綠色金融快速發展的原因,易綱表示,主要得益於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不斷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人民銀行推動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環境信息披露等具體政策逐步落地。目前,人民銀行正在修訂《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將傳統化石能源的生產、消費類項目移出支持範圍,增加氣候友好型項目,彰顯我們堅定履行減排承諾的擔當和決心。同時,人民銀行進一步強化政策激勵,對銀行綠色金融業績進行評價。

  二是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產品。中國綠色金融產品起步較早,種類日益豐富,綠色信貸、綠色債券、涉農綠色保險、清潔能源保險、綠色信託等產品逐漸成熟。

  三是建立綠色金融試驗區。2017年以來,中國先後在六省的九個市(州、區)建立了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支持試驗區在綠色金融政策架構、綠色金融產品服務創新、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已取得階段性成功經驗。

  同時,中國積極倡導綠色金融國際合作,通過二十國集團(G20)、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PSF)等多個平臺,與新加坡等國家共同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

  「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將碳中和作為長期願景,未來綠色金融將有更大發展空間。」易綱介紹,下一步,人民銀行將重點推進幾項工作,更好支持疫後經濟綠色復甦和低碳轉型。

  一是以碳中和目標為約束條件,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標準。今後,在對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綠色金融標準的修訂過程中,要保證綠色金融支持目錄中的項目在支持其他環境目標的同時,不損害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

  二是研究建立強制性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制度。

  三是提高環境和氣候風險的分析和管理能力。人民銀行將投入更多資源,跟蹤分析環境氣候風險對金融穩定的潛在影響。

  四是便利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綠色金融市場。我們將通過修訂國內標準和國際合作積極推動國內外綠色金融標準的趨同。

  「此外,人民銀行將繼續探索利用金融科技發展綠色金融。中國的部分綠色金融試驗區已經對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的場景融合進行了探索。在湖州,當地政府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技術搭建了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減少環境氣候相關信息不對稱,幫助綠色企業、項目與金融機構快速對接。人民銀行還可通過該平臺監測銀行綠色貸款等數據。」易綱說。

[ 責編:李俊男 ]

相關焦點

  • 易綱:發展綠色金融 促進低碳發展
    【大河財立方消息】12月9日,央行行長易綱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視頻演講時表示,目前,人民銀行正在修訂《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將傳統化石能源的生產、消費類項目移出支持範圍,增加氣候友好型項目,彰顯我們堅定履行減排承諾的擔當和決心。
  • 發展綠色金融 促進低碳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新加坡金融...
    發展綠色金融 促進低碳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的視頻演講 2020-12-09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易綱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發展綠色金融 促進低碳發展
    來源:新浪財經易綱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發展綠色金融 促進低碳發展記者馬玲本報訊 記者馬玲報導 「當前,在各國應對新冠疫情危機等全球共同挑戰的同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12月9日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近期,中國提出了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決決心。這也意味著,中國需要加快推進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的低碳轉型,在氣候目標的約束下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
  • 易綱:金融科技在綠色金融中的運用前景非常大
    12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探索利用金融科技發展綠色金融。中國的部分綠色金融試驗區已經對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的場景融合進行了探索。在湖州,當地政府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技術搭建了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減少環境氣候相關信息不對稱,幫助綠色企業、項目與金融機構快速對接。
  • 易綱:以碳中和目標為約束條件,完善綠色金融標準
    近期,中國提出了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決決心。這也意味著,中國需要加快推進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的低碳轉型,在氣候目標的約束下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近年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的視頻演講
    發展綠色金融 促進低碳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的視頻演講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很榮幸受邀以線上方式參加本屆金融科技節。  近期,中國提出了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彰顯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堅決決心。這也意味著,中國需要加快推進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的低碳轉型,在氣候目標的約束下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  近年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 經濟金融發展迎來新趨勢 科技賦能、綠色發展、開放共享成關鍵詞
    原標題:經濟金融發展迎來新趨勢 科技賦能、綠色發展、開放共享成關鍵詞今年以來,疫情深刻影響著經濟發展方式,「無接觸經濟」「線上經濟」「低碳經濟」迎來發展機遇。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在當前形勢下,要倡導綠色金融,用好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公眾的能力。同時,中國經濟和金融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因此要繼續推動新一輪發展和更高水平改革開放。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開放當前,中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 專家熱議經濟金融發展新趨勢:科技賦能、綠色發展、開放共享成關鍵詞
    今年以來,疫情深刻影響著經濟發展方式,「無接觸經濟」「線上經濟」「低碳經濟」迎來發展機遇。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在當前形勢下,要倡導綠色金融,用好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公眾的能力。同時,中國經濟和金融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因此要繼續推動新一輪發展和更高水平改革開放。
  • 綠色貸款餘額增加 加強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日前,央行行長易綱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就2021年金融熱點問題重磅發聲。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對於金融業在服務綠色發展、促進相關目標實現方面有哪些安排,易綱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意味著我國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投資結構、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將發生深刻轉變。
  • 2020年綠色金融十件大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帶來衝擊,綠色復甦的呼聲不絕於耳,中國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步履不停。這一年,金融資源向綠色發展領域傾斜,政策「禮包」層出不窮,創新試驗成果顯著,發展駛入「快車道」。本文梳理了2020年綠色金融領域的十件大事,引述官方以及專家學者的評論,以此記錄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的裡程碑。  1.
  • 專訪:綠色金融助力「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訪中國綠金委主任馬駿
    新華社波蘭卡託維茲12月5日電專訪:綠色金融助力「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訪中國綠金委主任馬駿新華社記者張章 石中玉 張家偉「『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倡議旨在推動『一帶一路』低碳環保和可持續項目的投資,以支持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
  • 易綱央行研究首發文:金融是特許行業須持牌經營
    原標題:《駐京專電》易綱「央行研究」首發文:金融是特許行業須持牌經營   人民銀行在官方網站、微信、微博等多個平臺開設「央行研究」專欄,下設「政策研究」「工作論文
  • 解讀丨央行首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明年MPA是否加考綠色金融?
    央行首次提及「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要求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在此情況下,監管是否進一步加大對綠色金融的監管指標,引發業內關注。
  • 易綱任央行行長!他如何從美國大學副教授成為中國金融新掌門?
    據《中國經濟周刊》報導,1997年,易綱離開參與創辦的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由一介書生轉入仕途,出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   此後,又先後出任過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秘書長、貨幣政策司副司長、司長、央行行長助理等職。直到2007年12月,升任央行副行長,開始主管貨幣政策。
  • 易綱解讀如何建設現代央行制度:完善央行調節銀行貨幣創造的長效機制
    一方面央行政策利率和市場利率的互動更為通暢,另一方面不同市場間利率的傳導也更為順暢。防止財政赤字貨幣化易綱認為,建設現代央行制度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當前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需要以現代中央銀行制度作為重要支撐,既支持經濟轉型升級,又防止發生嚴重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以及系統性金融風險,確保我國現代化進程順利推進,維護國家安全。」易綱表示。
  • 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這一「綠色低碳發展」既體現了生態文明的基本理念——「綠色」,也指明了實現美麗中國的主要路徑——「低碳」,將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揮棒。  綠色是「底色」,是發展的基本理念。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 央行新掌門人易綱政策思路如何?讀這篇舊文(全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年滿70歲,執掌央行15年周小川正式交棒給他的「老同事」,服務央行超20年的易綱。現年60歲的易綱是經濟學博士,有著14年的海外留學經歷,1997年起易綱歷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秘書長,貨幣政策司司長,央行黨委委員、行長助理,黨委委員、副行長,黨委委員、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黨委副書記、副行長等。    央行新掌門人貨幣政策思路如何?
  • 央行行長易綱談小微融資舉例「溫州指數」
    本屆論壇主題為「邁入新時代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這場高端金融論壇釋放出了很多重磅信息,身在溫州的很多金融人士紛紛在朋友圈刷屏。開幕式上,過去多次調研過溫州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作主旨演講時,舉「溫州指數」來佐證「正規金融機構要給小微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的減負作用。  據悉,本屆論壇由上海市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共同主辦。
  • 易綱:金融是特許行業 必須持牌經營
    原標題:易綱:金融是特許行業 必須持牌經營 摘要 【易綱:金融是特許行業 必須持牌經營】據央行消息11月17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發表研究文章《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及政策含義
  • 央行在新浪財經開設專欄!易綱行長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及政策含義
    歡迎社會各界關注「央行研究」專欄,共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專欄首期刊登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的研究文章《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及政策含義》。文章摘要:金融資產結構是研究金融發展的重要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