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陳奕迅成功的專輯有很多,《U87》和《h3m》都是。但說到最「失敗」的,大概就是這張《the key》。
整張專輯裡沒有一首歌被真正意義上傳唱起來。
這是一張走小眾路線,玩文字遊戲的專輯。
歌曲涉及人際關係、愛情態度、夫妻相處以及生死輪迴的思考。
一首首滿是謎題的歌詞,如火星文,很難迎合快節奏的主流大眾。
比如專輯中的一首《任我行》就是深度的自我思考。
它所闡述的是「我如何成為一個想成為的我」的概念。
以下文章將解讀這首由陳奕迅演唱,林夕作詞,被低估、可能沒被聽眾所理解的《任我行》。
林夕寫詞有一個習慣,寫歌前先確定歌的名字。
有一天他翻開了金庸的《笑傲江湖》,這個日月神教教主的一抹「邪氣」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覺得這個名字很吉祥,海闊天空「任我行」。
確定名字後,林夕開始聽送來的demo曲。寫詞人需要根據曲子來創作歌詞。
在最初他想了兩個方向——
第一,寫成類似《shall we talk》一樣的,借用孩童視角看問題,讓人明白應該「輕鬆自在快樂行」的歌曲。
很快他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2013年,林夕52歲了,再用十幾年前的寫法寫歌,有些沒創意。
於是他想了第二種,就是像《難念的經》那樣,「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的江湖俠客的任我行。
不過,由於最近沒有武俠劇播,加上和專輯的風格不搭,他也作罷。
磨磨蹭蹭了4天後,林夕怒了,愛咋咋地!
我特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於是就有了這首真正意義上放飛自我的《任我行》。
在日後的訪談節目中,林夕也說了,這首歌是矛盾的、討論不出什麼結果的。
沒有對錯、標準可言,因為很少有人會做到「任我行」。
整首歌充滿深奧的人生哲理。
天真得只有你令神仙魚歸天要怪誰以為留在原地不夠遨遊就讓它沙灘裡戲水
小時候,你在家裡養了一隻神仙魚。
一天,你覺得魚缸很小,魚在裡頭不自由,很可憐。
你把魚帶到海邊,讓它在海裡遊,結果魚死了。
——
這個故事說的是我們每個人童年的第一次犯錯。
我們做了一件錯事,殺死了一隻魚。
我們覺得很懊惱,自責。
同時明白了一個道理,神仙魚是淡水熱帶魚,要在20多度水溫生活,不能隨意放回大海。
(觀賞鳥生活在籠子,神仙魚生活在魚缸,失去天性。人住在城市的籠子裡,也是同樣。)
每一次「犯錯」,會讓我們產生退縮。
會讓我們明白世界的固有定律,用這個定律告誡自己「下次不可以這樣,下次不敢了哦」。
那次得你冒險半夜上山爭拗中隊友不想撐下去那時其實嘗盡真正自由但又感到沒趣
十五六歲那年,你和一大堆朋友夜晚去爬山要看日出,結果到了兩三點,朋友們都說不看了,太累了,嚷著要回去。
你不顧眾人反對、眾人離去,獨自留下來等到太陽升起,可你看著日出又覺得有些孤獨失落。
難道執著是錯的嗎?一個人,很沒意思的。
在十五六歲那年,你產生了「隨大流」的想法。
不要緊山野都有霧燈頑童亦學乖不敢太勇敢世上有多少個繽紛樂園任你行
因為犯錯,所以學「乖」。
因為從眾,在社會中漸漸失去了自己的判斷標準,認為大多數人說是對的,那就是對的。
我們學會妥協,而變得不是原來的「我」。
從何時你也學會不要離群從何時發覺沒有同伴不行從何時惋惜蝴蝶困於那桃源飛多遠有誰會對它操心
我們開始過著一種大多數人的生活。
大多數人幹什麼我們幹什麼。這樣最安全。
看到蝴蝶在山中飛,我們還會擔心,喂,蝴蝶你會不會迷路了,你孤零零的,一定有危險。
我們開始用「大眾」的思維方式,覺得脫離群體,就是異類,就是危險的。
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滿街趕路人無人理睬如何求生頑童大了沒那麼笨可以聚腳於康莊旅途然後同沐浴溫泉為何在雨傘外獨行
我們開始學「精」了。
去一個地方旅行,先看攻略,選擇大眾打卡的網紅地。
這樣有計劃的旅行最棒,可以在旅館吃好的、喝好的,又能拍照,泡溫泉,發朋友圈。多愜意。
何必要傻乎乎的自己去瞎琢磨?
手機不帶,地圖不看,一個人在陌生的山路中迷失、無目的的前行。
這麼多好去處漫遊到獨家村去探誰既然沿著尋夢之旅出發就站出點吸引讚許
(「吸引讚許」是指按照大眾的標準評判好壞。)
既然去的是自己想去的目的地,為什麼要用別人的攻略地圖和標準來旅遊呢?
看別人看過的風景,旅行是否具有意義?
逛夠幾個睡房到達教堂仿似一路飛奔七八十歲既然沿著情路走到這裡儘量不要後退
(「逛夠幾個睡房到達教堂」延續了《愛情轉移》中「徘徊過多少旅館,才將戒指義無反顧的交換」的意思)
談了幾次戀愛,年齡到了就要結婚。
選擇了婚姻,就代表選擇了大眾的愛情觀。
要忠貞不渝,要白頭到老。用法律標準和道德尺度來要求自己的愛情。
你真的想要這樣的婚姻,這真的是你心中所想嗎?
親愛的闖遍所有路燈還是令大家開心要緊抱住兩廳雙套天空海闊任你行。
你覺得闖紅燈很刺激的,可是這是違法的事。
賺夠錢付首付買樓,這就是你的人生目標?
一生都在工作供樓,住在一個屋子裡令你快樂?
四海為家,詩和遠方不曾是你心中最初的夢想嗎?
以上用了「旅行」、「婚姻」、「房子」,表達大多數人的生活和觀念。
其實在寫詞的時候,林夕自己也矛盾,他提出了一個百分之百的自由理論。
他說即使給了每個人百分之百的自由,而那個人還是會主動放棄部分自由。
我可以讓你自由的去旅行啊,讓你永遠不結婚,讓你不買房子四海漂泊。
可是,你最終還是會「怕」,怕旅行天黑遇到危險;
看著自己越來越老,無人陪伴感到孤獨;
四海漂泊沒有安全感,最後還是想要一個家。
這就是本首歌詞的「禪意」。
矛盾,無解。寫詞的林夕自己也做不到。
我們終究是無法成為「百分百自由自在的自我」。
我們都在潛移默化中被改變了。
親愛的。等遍所有綠燈還是讓自己瘋一下要緊馬路戲院商店天空海闊任你行。。
闖紅燈帶來的刺激,會讓你有一種負罪的興奮感。
馬路戲院商店看起來很大,但還是困在籠中城市。
逃離城市,離開人類社會,去更大更遠的山中任你行吧!
從何時開始忌諱空山無人從何時開始怕遙望星塵
「空山無人」是林夕在本首詞最喜歡的四個字。引用蘇東坡的「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一種禪學意境:幻想在整座山中,整個世界裡,只有你一人,什麼事也不做不理,只聽風吟、水流,好愜意。
有次春節林夕想用「空山無人」寫春聯,被70多歲的母親罵了,母親說「空」在過年說很不吉利啊!
於是就有了這句歌詞——從何時開始對一些莫須有的東西忌諱。
我們在長輩的道理中度日,「聽我的啦、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慢慢妥協,被改變。
我們不再遙望天空,不再去尋找星星的位置,不再做個追夢、追逐星星的人。
原來神仙魚橫渡大海會斷魂聽不到世人愛聽的福音
魚不是屬於江河大海的嗎?為什麼要囚禁魚缸。
如果明明知道自己會死,它還願意從大海出發,哪怕不可能,也想逆流遊回熱帶淡水湖嗎?
而我們願意做一個真正的自己嗎?
離開熱鬧的人群,離開那些大道理。(世人愛聽的福音)
哪怕要面對一無所有,哪怕會很慘,依然迎風破浪?
頑童大了。沒那麼笨可以聚腳於康莊。旅途然後同沐浴溫泉為何在赤地上獨行頑童大了別再追問可以任我走怎麼到頭來又隨著大隊走人群是那麼像羊群
明明可以舒服的生活,為什麼要冒險獨行呢?
隨大多數人生活很安全。
我們像是在羊群裡的羊,大隊伍去哪裡,我們也去哪。有草吃。有牧羊人保護。
掉隊了會被狼吃掉,會很危險。
但我們真的願意做那隻平平凡凡的羊嗎?
《任我行》歌中林夕用了舉例子的方式,希望每個人都能重新審視思考,是否要做一個真正的自己。
我如何成為一個我想成為的我?
誰能夠做到擺脫一切世俗觀念,活得超脫、超我,獨立的我?
林夕寫過3000多首歌詞。
這首他寫得最飄逸、最矛盾的《任我行》並沒有大紅起來。
可能是歌詞中找不到答案。
可能是歌詞中沒有「情」和「愛」。
我們更愛聽情歌,情歌能讓我們產生共鳴。
我們聽了很多道理,所以很不喜歡聽歌還要和我們講道理。
我們選擇人群羊群,誰又能真正放下所有,做到和那個反派人物「任我行」那樣,想幹嘛就幹嘛,保留最特立獨行的自我天性。
關注文字怪人 百家號,收看更多粵語歌詞解讀。比如《富士山下》《浮誇》《任我行》《少女的祈禱》《再見二丁目》《你的背包》《羅生門》《K歌之王》《愛得太遲》《明年今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