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崗位工資那些事

2020-12-11 教而育之

中小學教師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各種津補貼構成。中小學教師的崗位工資一共分為十三級,各級是如何劃分的呢?為什麼在一些地區,中級職稱永遠是十級崗位,副高職稱永遠是七級崗位呢?

中小學教師四大崗位類別十三級崗位工資標準

中小學教師崗位類別根據職稱高低為分正高、副高、中級和初級四大類別。其中正高和副高都屬於高級職稱,相當於大學裡的正教授和副教授級別,中級職稱相當講大學裡的講師級別。

正高職稱的崗位級別對應一至四級,一級崗位月工資標準是6665元,二級崗位月工資標準5157元,三級崗位月工資標準4558元,四級崗位3915元。

副高職稱的崗位級別對應五至七級,五級崗位月工資標準是3405元,六級崗位月工資標準3005元,七級崗位月工資標準2773元。

中級職稱的崗位級別對應八至十級,八級崗位月工資標準是2440元,九級崗位月工資標準2174元,十級崗位月工資標準2007元。

初級職稱的崗位級別對應十一至十三級,十一級崗位月工資標準是1819元,十二級崗位月工資標準1797元,十三級崗位月工資標準1675元。

同樣是中級職稱,八、九、十級崗位是如何劃分的?

首先單位必須定編定崗,一般由縣(區)人社部門核定單位編制數,並依據相關文件對單位內高級、中級、初級崗位按一定比例進行設置。假設一個單位被設置為30個編制,高級崗位佔比為30%,中級崗位佔比50%,初級崗位佔比20%,那麼這個單位就有9個高級崗位,15個中級崗位,6個初級崗位。

同樣是中級職稱,八、九、十級崗位是如何劃分的呢?假如單位有15個中級崗位,八、九、十級崗位比為3:4:3,那麼這個單位中級崗位的比率就是4.5:6:4.5,一般四舍五不入。一般是按晉升中級職稱的時間長短來劃分的,最先晉升中級職稱的幾個教師是八級崗位,剛剛晉升中級職稱的老師只能是十級崗位。

在一些單位,也存在職稱晉升成功,但是因無崗位卻不能聘任的情況。

為什麼一些地區的中小學教師,中級職稱全部是十級崗位,高級職稱都是七級崗位?

在一些地區,中級職稱的中小學教師全部是十級崗位,高級職稱全部是七級崗位,主要原因有以下兩方面:

1、人社部門沒有對單位進行編制核定。

2、人社部門對單位進行編制核定後,因縣財政困難,沒有按國家規定對崗位工資進行落實(可以節省一筆開支)。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小學教師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準有望提高
    中小學教師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各種津貼補貼組成,其中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屬於基本工資,標準全國統一。從2006年以來,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準先後調動三次,按照相關文件規定(後文中將提到工資調整的依據),2020年又到了基本工資調整的窗口期,中小學教師的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標準有望再提高。
  • 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這麼改:把靜態的職稱工資改成動態的崗位工資
    上面這張圖上的問題可以說是中小學教師普遍關注的,這從3000多條回答可見一斑。粗略瀏覽下來,有一多半的教師支持廢除中小學職稱工資。而在支持廢除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的人裡面,有一部分僅僅針對職稱工資差別過大的問題,並不要求取消職稱,而是呼籲縮小因職稱產生的工資差距,或者建議取消這一塊工資構成,把職稱作為一種榮譽;還有一部分則直接把矛頭對準了職稱制度,認為應當廢止。
  • 中小學高級教師工資待遇
    中小學教師工資構成中小學教師屬於專業技術崗位,工資構成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
  • 2018中小學教師漲薪消息:中小學教師要漲工資了?
    中小學教師要漲工資了很多當老師的網友抱怨,說當老師感覺沒有前途,工資低,壓力大,特別是如果當了班主任,那簡直沒有自己的休息日了,碰到那些奇葩家長,簡直是想哭。其實在小編看來,教師是一份挺不錯的職業,工資不算低,算是當地的中等水平,而且也受人尊敬,至於說壓力,現在哪個行業的工作沒有壓力呢?小編要說的是,教師要漲工資了,在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明確表示要提高教師待遇。
  • 中小學教師工資標準公布
    中小學教師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各種津補貼構成。中小學教師的崗位工資一共分為十三級,各級是如何劃分的呢?
  • 中小學教師工資標準全省統一,必要!必須!必然!
    長期以來,不同地區的中小學教師工資發放標準相差很多,即便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市,同教齡同職稱的老師,工資也相差很多,這被廣大中小學教師所詬病。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小學教師工資標準全省統一,就顯得非常必要!中小學教師工資由幾部分構成?
  • 中小學教師現八級崗位,該怎樣做才能晉升崗位呢?
    中小學教師現八級崗位,怎樣晉升崗位?「中小學教師八級崗位」,實際上就是一個專業技術職崗問題,也就是中小學校教師職稱中的中級職稱(以往小學裡,被稱為「小高」;中學裡,被稱為「一級」;事業單位職改以後,被統稱為「中級」)。
  • 中小學老師,職稱崗位從十級升到七級,工資待遇有什麼變化?
    工資也跟著連跳三級,2015年十級崗位對應工資是1390元,七級崗位對應工資是1760元,教師還提高10%,算起來,基本工資增加了431元,而且30%績效工資也是跟著職稱走的,中級是10079元,高級是10791,這一項又多了712元,但每月績效減少了90元。
  • 教師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最高和最低之差,居然這麼大!
    不是,而是湖北「落實」關愛醫務人員工資福利待遇。看到了吧,是「落實待遇」,不是「漲工資」。既然是「落實」,也就是落實此前法律或政策規定的有關待遇,這與漲工資完全是兩個概念。由此聯想到中小學教師工資。2007年9月中央政府門戶網站顯示,在基本工資基礎上,中小學教師都提高了10%,每個人都會享受這10%的待遇。到了2015年1月19日,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中小學教師、醫院護士的基本工資標準提高10%。我們不知道10%為何會成為護士、教師基本工資普調的數據。不過,每次看到這一數據還是覺得中小學教師工資普調具有現實意義。
  • 2019年中小學教師工資發放狀況細則
    一位遼寧某市的教師向我們發來一份2019年1月的工資明細單,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教齡津貼、基礎性補貼和績效工資,五項合計應發工資8838元。他說,他們的2019年的工資是按國家標準發的,義務教育階段沒有百分之十了,但比高中教師百百分之十還高。這位老師崗位高教6級3005元、薪資41級3513元。除此之外,他們還有教齡津貼10元,基礎補貼1660元和每月績效工資650元。
  • 全部一級教師拿十級崗位工資,合理嗎?
    所有的中小學教師不論教齡長短,職務大小,只要職稱相同,教師的崗位工資都一樣,這公平嗎?坐標,湖北省襄陽高新區技術產業開發區,所有的中小學教師不論教齡長短,職務大小,只要職稱相同,教師的崗位工資都一樣,也就是副高級職稱崗位為義教七級,中級職稱崗位為義教十級,初級職稱崗位為義教十二級,十三級按需設崗(暫時沒有正高級職稱,一至四級崗位沒有設崗),看似公平合理,其實大有貓膩。
  • 中小學教師工資知多少?聽聽一線教師的爆料
    教師工資標準,恐怕絕大多數的教師自己都不知道。教師工資到底標準是多少?這個答案還真的是不好給。所以說,在沒有明確標準的情況下,談教師待遇的落實,真還是有點底氣不足。一、教師的基本工資相差無幾;教師基本工資,好在有一個全國統一的標準,即為崗位工資加上薪級工資;記得是2017年,調整過一次,每個不同的崗位有了二三百元幅度的上調,薪級差也有小幅的增加。
  • 中小學教師:同樣是高級職稱,五、六、七級崗位是如何劃分的
    很多中小學教師有這樣的疑問:同為中小學高級教師,五、六、七三級崗位是如何劃分的,對老師們有什麼影響?中小學教師崗位等級對工資的影響中小學教師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各種津貼補貼組成,其中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屬於基本工資,標準全國統一。中小學高級教師對應崗位為一級至七級。正高級中小學教師對應大學的正教授級別,副高級對應大學副教授級別。
  • 農村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存在問題的調查研究
    教師績效工資在城市和農村地區存在明顯的不均衡現象,不同職責崗位的教師對績效工資的訴求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績效工資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調查研究,以期能夠對績效工資的有效實施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對策和建議。
  • 中小學高級教師工資待遇,相當於公務員的什麼級別?你可能不信
    中小學教師工資構成中小學教師屬於專業技術崗位,工資構成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教齡津貼和其它各種津補貼。如上圖,中小學正高級職稱的崗位工資對應的是一至四級,崗位工資從3915元到6665元,因為現實中正高級職稱教師很少, 我們就不以正高職稱為例了。現在以副高職稱為例,副高職稱對應的崗位工資是五至七級,如果一位副高級職稱教師的崗位工資是七級,薪級工資對應是25級的話,那麼這位教師的基本工資是(崗位工資2773+薪級工資1686)*110%。
  • 其它條件相同,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比高級教師,每月多多少工資?
    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比高級教師月工資要高不少,一般來說,少則八百一千,多則五六千。其它條件都一樣的教師,月工資相差項目有:職稱工資、績效工資、住房公積金、社保及職業年金。一、職稱工資的差別這是工資相差最大的項目,職稱工資也稱崗位工資,正高級教師崗位級有四檔:一至四級,一級是最高級;高級教師崗位有三級:五、六、七級。正高級教師對應的崗位工資分別為:一級6665元,二級5157元,三級4558元,四級3915元;高級教師對應的崗位工資分別為:五級3405元,六級3005元,七級2773元。
  • 濟南: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完善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招聘制度,優秀高技能人才到職業院校任教可適當放寬學歷、年齡條件,採取專業技能測試等方式簡化招聘程序。此外,深化基礎教育職稱制度改革。鄉村學校的中、高級崗位設置比例,可在規定比例上限的基礎上上浮1-2個百分點。中小學、幼兒園正高級教師崗位,可按照規定比例在縣域內統籌設置使用。
  • 天津市中小學教師工資將與公務員同步調
    到2020年,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教師編制標準統一、區內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全面消除義務教育學校「大班額」問題。財政教育經費要優先保障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發放:創新編制管理,建立區內事業編制統籌使用機制,編制使用向中小學教師傾斜。
  • 淺談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問題
    中小學教師職稱,是中小學教師在某一學科達到一定水平的稱謂,從2009年啟動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以來,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廣受業界人士詬病。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制度,按照人社部和教育部的出發點,是為了提高中小教師職業地位,鼓勵更多優秀人才進入中小學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但事以願違,中小學職稱工資制度實施以來,弊端越來越多,已經到了不得不廢除的時候了。
  • 中小學教師,在職稱和教齡相同的情況下,為什麼工資總額不一樣
    教師工資的結構組成,主要有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工資幾部分,我們平時所說的八檔九檔,就是指的崗位工資,這部分工資與職稱的關係最為密切,職稱等級越高,崗位工資也就越多,職稱越低,崗位工資也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