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背誦第五課前三段。
數學:一課一練p40—45全部做完。
英語:第三課單詞讀5遍,抄寫3遍。
地理:預習第三課,做完預習作業。
我們經常會看到教室黑板上寫著這樣的字樣,這是各學科教師布置的作業。字數不多,但是每一條都夠學生做半天的。這樣的作業布置,任課教師倒是省心省事,學生看著寥寥數字,心是一揪一揪的。這樣的作業布置會有效果嗎?當前作業布置都有哪些問題?
一、當前作業布置存在問題
1.以量取勝,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很多教師布置作業寧多勿少,半個小時的時間按照兩個小時的作業量來布置,即使優秀學生做起來也很吃力。從任課教師角度來說,多布置一些作業,能做完更好,做不完也儘可能多做,總而言之,多做多練沒有壞處。如果自己布置作業少了,學生就會去做別的學科作業,還不如多布置一些。
2.機械重複性作業較多
學生每天學習的知識是有限的,作業數量多重複必然多。要麼一個字、一個詞需要寫多遍、背多遍,要麼就是一個題型、一個知識點有多個類似練習題。重複作業既浪費學生時間和精力,又導致學生對學習的厭煩,更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作業質量不高
作業數量過多,學生沒有足夠時間做作業,作業質量不會很高;作業數量過多,教師批改量加大,批改質量和講評質量不會很高。從兩者情況來看,過多的作業必然導致作業質量下降,反而不如布置適量的作業。
4.四多四少的作業
很多教師布置作業都是寫、練較多,思考類型的作業較少;有形作業較多,無形作業較少;課本有答案的作業較多,沒有答案的少;現成作業較多,教師自己設計作業的少。這樣的作業對於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作用較少,不利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5.缺少針對性
班級學生根據學習水平大體可以分為三類:上、中、下。對於學習優秀學生來說,作業應該具有一定難度,學習困難的學生應該強調基礎。很多教師布置作業不考慮學生差異,全班一份作業。作業缺少針對性必然影響學習效果。
當前,作業布置存在的問題較為突出,導致學生學習負擔重,學習效果差,甚至有些作業還不如不布置。那麼,教師應該如何布置作業呢?
二、教師應該如何布置作業
1.分清作業種類
教師布置作業之前,要清楚作業的種類,自己布置的作業又是屬於哪一類。按照學習的環節,作業可以分為預習作業、複習作業、鞏固作業、運用作業等。按照學習性質,作業可以分為記憶作業、訓練作業、思考作業等。不同的作業有不同的要求,清楚作業的種類才能對學生提出明確的作業要求。
2.明確作業要求
教師布置作業一定要提出明確要求,讓學生知道應該做什麼、如何做、做到什麼程度。作業要求一般有時間要求,學生需要在哪個時間段內完成作業。還有任務要求,學生需要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例如:能夠默寫出英語單詞,並能熟練讀出。
教師布置英語單詞寫三遍,學生只會機械地寫三遍,不會關心能否記住,能否讀出。寫三遍是最低級、最無效的作業要求,還不如不要求。作業要求應該不是數量上的,而是學習效果上的要求。作業效果要求可以照顧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習情況。寫三遍所有學生都必須寫,是搞一刀切的做法。如果是要求做到默寫,那麼,優秀學生就不需要寫三遍就能達到,學習困難學生可能需要寫多遍,但是學生做作業的目的不再是寫夠遍數完事,而是要記住。
不同要求,效果是不一樣的。科學的要求才能讓學生學習真正發生。很多時候,學生為了完成作業,抄課本抄答案,只是一部「複印」機器,是沒有任何學習效果可言的。
3.作業環節要齊全
作業不是教師布置,學生做,而是需要一個完整的過程。一共分為四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布置、收繳、批改、反饋。
布置作業要規範,收繳作業要及時,教師批改要認真,作業反饋、講評要細緻。現在,只布置不批改的現象較為突出,很多中小學教師讓家長監督學生做作業,甚至批改作業,家長對此意見較大。個別教師還讓家長布置作業、批改作業、講作業,教師只看看家長的回覆,這更引起家長不滿情緒。
對於學生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對於存在的問題要記錄詳細,知識糾正要到位,解決問題的措施又要有針對性。作業有布置就要有評價、有反饋、有講評,反饋主要是作業情況,哪些學生作業優秀,哪些學生沒有完成作業,作業存在什麼問題。作業講評是針對學生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進行講解,糾正學生錯誤。對於存在的其他問題,教師需要進一步明確作業要求,以便下次作業得到改善,學生不再出現類似問題。
4.作業能夠引發學生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最佳的作業應該是能夠引發學生思考的作業。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深刻認識它。學生只有準確、牢固地記憶知識,才能進入理解和思考的層面。思考類作業比機械類作業更能把學習引向深入。
美國教師曾經為小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你喜歡的二戰名將是誰?為什麼喜歡?學生要想完成這個作業,就需要翻開二戰歷史,查閱所有的二戰名將,然後思考自己喜歡誰,為什麼喜歡。思考類作業更具有學習延展性,學習容量更大,學習層次更高。
5.作業要有針對性
學生學習水平有高低,作業要求都一樣,必然導致優秀學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作業布置要具有針對性,讓每一類學生都能在作業中提高。優秀學生注重能力提升,中遊學生解決薄弱點,學困生重視基礎鞏固。這幾年,不少學校和教師實行分層作業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可以增強作業針對性,提高作業的學習效果。
6.作業要符合學生年級特點
中小學教師布置作業要注意學生年級特點,不同年級布置不同的作業形式。小學生作業布置要注意趣味性、生活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將作業跟生活常識、生活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初中生要強調作業的探究性和實踐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研究和探索。高中學生有高考壓力,作業要強調應試的考練,以及穿插生涯規劃教育。
不要把作業布置當成是小事,或者是簡單的事情。不科學的作業布置還不如布置!
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