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作業:這麼個簡單的事情,但是很多教師還真不會布置作業

2020-09-03 安子侃教育

語文:背誦第五課前三段。

數學:一課一練p40—45全部做完。

英語:第三課單詞讀5遍,抄寫3遍。

地理:預習第三課,做完預習作業。

我們經常會看到教室黑板上寫著這樣的字樣,這是各學科教師布置的作業。字數不多,但是每一條都夠學生做半天的。這樣的作業布置,任課教師倒是省心省事,學生看著寥寥數字,心是一揪一揪的。這樣的作業布置會有效果嗎?當前作業布置都有哪些問題?


一、當前作業布置存在問題

1.以量取勝,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很多教師布置作業寧多勿少,半個小時的時間按照兩個小時的作業量來布置,即使優秀學生做起來也很吃力。從任課教師角度來說,多布置一些作業,能做完更好,做不完也儘可能多做,總而言之,多做多練沒有壞處。如果自己布置作業少了,學生就會去做別的學科作業,還不如多布置一些。

2.機械重複性作業較多

學生每天學習的知識是有限的,作業數量多重複必然多。要麼一個字、一個詞需要寫多遍、背多遍,要麼就是一個題型、一個知識點有多個類似練習題。重複作業既浪費學生時間和精力,又導致學生對學習的厭煩,更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作業質量不高

作業數量過多,學生沒有足夠時間做作業,作業質量不會很高;作業數量過多,教師批改量加大,批改質量和講評質量不會很高。從兩者情況來看,過多的作業必然導致作業質量下降,反而不如布置適量的作業。


4.四多四少的作業

很多教師布置作業都是寫、練較多,思考類型的作業較少;有形作業較多,無形作業較少;課本有答案的作業較多,沒有答案的少;現成作業較多,教師自己設計作業的少。這樣的作業對於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作用較少,不利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5.缺少針對性

班級學生根據學習水平大體可以分為三類:上、中、下。對於學習優秀學生來說,作業應該具有一定難度,學習困難的學生應該強調基礎。很多教師布置作業不考慮學生差異,全班一份作業。作業缺少針對性必然影響學習效果。


當前,作業布置存在的問題較為突出,導致學生學習負擔重,學習效果差,甚至有些作業還不如不布置。那麼,教師應該如何布置作業呢?

二、教師應該如何布置作業

1.分清作業種類

教師布置作業之前,要清楚作業的種類,自己布置的作業又是屬於哪一類。按照學習的環節,作業可以分為預習作業、複習作業、鞏固作業、運用作業等。按照學習性質,作業可以分為記憶作業、訓練作業、思考作業等。不同的作業有不同的要求,清楚作業的種類才能對學生提出明確的作業要求。

2.明確作業要求

教師布置作業一定要提出明確要求,讓學生知道應該做什麼、如何做、做到什麼程度。作業要求一般有時間要求,學生需要在哪個時間段內完成作業。還有任務要求,學生需要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例如:能夠默寫出英語單詞,並能熟練讀出。

教師布置英語單詞寫三遍,學生只會機械地寫三遍,不會關心能否記住,能否讀出。寫三遍是最低級、最無效的作業要求,還不如不要求。作業要求應該不是數量上的,而是學習效果上的要求。作業效果要求可以照顧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習情況。寫三遍所有學生都必須寫,是搞一刀切的做法。如果是要求做到默寫,那麼,優秀學生就不需要寫三遍就能達到,學習困難學生可能需要寫多遍,但是學生做作業的目的不再是寫夠遍數完事,而是要記住。

不同要求,效果是不一樣的。科學的要求才能讓學生學習真正發生。很多時候,學生為了完成作業,抄課本抄答案,只是一部「複印」機器,是沒有任何學習效果可言的。

3.作業環節要齊全

作業不是教師布置,學生做,而是需要一個完整的過程。一共分為四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布置、收繳、批改、反饋。

布置作業要規範,收繳作業要及時,教師批改要認真,作業反饋、講評要細緻。現在,只布置不批改的現象較為突出,很多中小學教師讓家長監督學生做作業,甚至批改作業,家長對此意見較大。個別教師還讓家長布置作業、批改作業、講作業,教師只看看家長的回覆,這更引起家長不滿情緒。

對於學生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對於存在的問題要記錄詳細,知識糾正要到位,解決問題的措施又要有針對性。作業有布置就要有評價、有反饋、有講評,反饋主要是作業情況,哪些學生作業優秀,哪些學生沒有完成作業,作業存在什麼問題。作業講評是針對學生錯誤率較高的題目進行講解,糾正學生錯誤。對於存在的其他問題,教師需要進一步明確作業要求,以便下次作業得到改善,學生不再出現類似問題。


4.作業能夠引發學生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最佳的作業應該是能夠引發學生思考的作業。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深刻認識它。學生只有準確、牢固地記憶知識,才能進入理解和思考的層面。思考類作業比機械類作業更能把學習引向深入。

美國教師曾經為小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你喜歡的二戰名將是誰?為什麼喜歡?學生要想完成這個作業,就需要翻開二戰歷史,查閱所有的二戰名將,然後思考自己喜歡誰,為什麼喜歡。思考類作業更具有學習延展性,學習容量更大,學習層次更高。

5.作業要有針對性

學生學習水平有高低,作業要求都一樣,必然導致優秀學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作業布置要具有針對性,讓每一類學生都能在作業中提高。優秀學生注重能力提升,中遊學生解決薄弱點,學困生重視基礎鞏固。這幾年,不少學校和教師實行分層作業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可以增強作業針對性,提高作業的學習效果。

6.作業要符合學生年級特點

中小學教師布置作業要注意學生年級特點,不同年級布置不同的作業形式。小學生作業布置要注意趣味性、生活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將作業跟生活常識、生活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初中生要強調作業的探究性和實踐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研究和探索。高中學生有高考壓力,作業要強調應試的考練,以及穿插生涯規劃教育。

不要把作業布置當成是小事,或者是簡單的事情。不科學的作業布置還不如布置!

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布置作業:這麼個簡單的事情,但是很多教師還真不會布置作業!
    一、當前作業布置存在問題1.以量取勝,沒有最多,只有更多!很多教師布置作業寧多勿少,半個小時的時間按照兩個小時的作業量來布置,即使優秀學生做起來也很吃力。從任課教師角度來說,多布置一些作業,能做完更好,做不完也儘可能多做,總而言之,多做多練沒有壞處。
  • 布置作業教師須先做?
    鵬鵬的媽媽林女士說:「每科老師都覺得自己布置的作業不多,可幾科下來,作業任務就很重了,孩子寫得手都酸了。」【新規】《意見》規定,凡是布置學生完成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以把握作業的難度與完成時間,使作業布置得科學合理。任何教師不得布置機械重複性作業,更不得布置超量作業。嚴禁用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學生。【反應】「孩子寫作業,老師檢查,老師寫作業誰檢查?」家長陳女士認為,老師做作業,具體該怎麼操作?
  • 老師:現在布置家庭作業都這麼難?
    不知何時,「家庭作業」著四個字如同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很多人的心頭。家長不願意輔導作業,費心費力不討好,孩子還覺得自己囉嗦,最重要的是家長總覺得這應該是老師的任務;孩子不想寫作業,明明鬥放學了 離開了學校,怎麼還要布置作業呢?
  • 教師禁用手機布置作業 家長:教育部門布置的app作業還做嗎?
    教育部官網消息稱,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曾提出《關於停止小學老師用手機微信和QQ對學生及家長布置和提交作業的提案》。教育部做出了答覆: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不得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新學期來了,這一條新規定會對教師布置作業有影響嗎?
  • 布置給教師的開學作業
    每年放暑假,老師們都要給孩子們布置暑假作業。開學了,要檢查暑假作業完成情況。這是老師們的常規工作。新學年開學,我在思考,是不是也給老師們布置一次開學作業。經過校長辦公會研究,新學年開學,我們布置給老師十項開學作業,要求到開學第一天必須要完成。有些作業還要拍照上傳備查。
  • 小學將禁止微信QQ布置作業?布置作業改用學習軟體
    群裡布置作業常見楊先生透露,以前在QQ群、微信群布置得比較多的還有語文和英語作業,「主要是朗誦作業,還有一些試卷、試題作業。」不過他也直言,雖然輔導的時間並不多,「但是家長肯定是要參與孩子的學習的,首先不可避免地就是籤字。」
  • 幼兒園的手工作業,是給孩子布置的,還是給家長布置的?
    開學了,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這個時候,在網絡上傳出一個新聞,佛山一所小學的數學老師給孩子布置了一個作業,那就是數1億粒米。這名老師怕孩子一個人數不完,而叮囑讓家長從旁協助。這件事情的是非對錯,已經成為過去式。但是這樣的事情卻一直在我們周圍上演。
  • 學生作業負擔重,作業的價值在哪裡?看看優秀教師作業布置五策略
    昨天和一個同事聊天,結果上幼兒園的兒子打來電話,說完事情,同事問了一句:作業寫完了沒?我大吃一驚,幼兒園還有作業?同事說:你LOW了吧,不僅有作業,而且是書面作業,我兒子每天晚上要寫兩個小時。其實不管是高中還是初中小學,對於教師來說,作業的價值在於:第一,掌握學情。通過作業,教師大概或者精準地了解或者掌握一節課、一單元內容,學生整體掌握的怎麼樣?哪些學生掌握的好,哪些學生還沒有掌握?哪些內容學生掌握了?哪些內容學生還沒有掌握?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複習和輔導。
  • 嚴禁教師使用微信群布置作業
    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作業時間,禁止家長代為批改作業,嚴禁教師使用微信群布置作業……12月5日,自治區教育廳通過官微發布消息,該廳近日印發《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列出9項措施進一步規範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
  • 分層布置數學作業
    很多初中生怕寫數學作業,而大多數教師認為作業有助於學生鞏固和運用課堂所學知識,必須布置。在我看來,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在於——教師應注重作業形式的設計,精選內容進行分層布置,從而加強師生間交流。同時還可以通過作業面批、作業展評等形式,促進學生改進作業質量,使學生逐步愛上數學。
  • 老師按學生成績來分層布置作業,從因材施教上講還真不是歧視
    關於老師按學生成績來分層布置作業,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還真不是歧視,也不是看不起某家長的孩子,妥妥的是因材施教的一種辦法。一個班級的孩子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參差不齊,老師分層布置作業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人而異,讓後進生吃飽,讓優秀生吃好。真做好了,利一定大於弊。
  • 教育局明確不準用微信或QQ布置作業,老師該怎麼布置作業?
    教育局明確不準用微信或QQ布置作業,老師該怎麼布置作業?   各位機智可愛的營友們大家好   依然是每年都害怕寫作業的圓圓營長   你們學校是怎麼布置作業的?
  • 快評:暑假作業折磨人,不只是作業怎麼布置的問題
    有的老師要求學生提前學習新學期知識,家長不得不提前買回新課本,親自上陣輔導孩子;有的老師布置的手工作業,孩子獨立完成幾乎不可能,最終變成全家「集體創作」……而這也引發了學校的思考,假期作業到底應該怎麼留?(7月23日 北京晚報)孩子提前學習語數英,家長成了「三合一」教師,孩子製作手工藝品,全靠「親友團」集體創作,假期作業這麼留顯然值得商榷。
  • 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是不是權力的錯位?
    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你會按時完成嗎?昨天老師在家長群裡給我們家長布置了一道作業題,要求我們必須觀看某某教授在網絡視頻上講述的心理安全培訓課(家長部分)。這一套心理安全培訓課,分為學生課程、教師課程和家長課程,是由不同的老師或者教授講的。
  • 作業盒子小學老師APP,真能讓一線教師布置、批改、統計作業更輕鬆...
    、個體知識點掌握情況統計   自動布置、批改、統計作業,對一線教師來說,是不是充滿了吸引力?今天,一線教師石頭老師將和大家分享他的真實看法。   作業盒子小學老師是一款專注於學生作業布置與批改的手機軟體。   從學生作業布置的角度看,作業盒子小學老師兼顧多教材版本、知識點拆解及按照難易程度分層設置的習題。支持一線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及學生學情,選擇難易適中、數量適度的練習題作為作業向班級學生一鍵發布。
  • 老師開始不在微信群布置作業,孩子不會抄寫記作業,家長怎麼辦
    最近有很多家長又開始焦慮了,有些學校開始推行了不在微信群裡布置作業,對於小學階段低年級的孩子們,尤其是一年級,很多孩子不會記作業,回來還是不知道寫什麼,家長沒辦法,只有給老師打電話,針對這個現象,究竟該怎麼辦呢?為什麼我們老師開始不用微信布置作業了?
  • 今年起教師不能通過微信QQ布置作業,家長不得代批改作業!
    其實早在去年,教育部在第2884號提案的回覆中已經提到,將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在2018年兩會期間,也有政協委員提出相關問題,教育部回復稱,將完善管理,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QQ等方式布置作業,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
  • 假期前,老師布置了海量作業,假期裡他的1個行為遭到家長投訴
    從一個教師的角度,君山本來很想說:家長管得還真寬啊,居然連老師布置多少作業都管,知不知道?給學生布置作業是老師天然的權力?難道這個權力也可以被剝奪了麼?然後,君山剛想根據這個思路寫點內容給這位「受冤」作檢討的老師打打氣。但我仔細一琢磨,突然感覺這件事又有點不對,我這樣打氣會不會打錯地方了?
  • 教育「甄」言:作業布置的技巧
    不同年級學生做事的速度是不一樣的,一定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布置適量的、合適的作業。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提前估算一下,學生要拿出多少時間來完成作業,如果每一科都布置作業,學生的總的作業量是多少,這些都做到心中有數,避免過多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際的結果也不好。中午一般不要布置書面作業。2.避開過多的機械性作業。
  • 合理布置作業,發揮作業的最大價值,新教師可以借鑑!
    每上完一次課,教師就要布置相應的作業。課外作業是學習環節中必不可少的,布置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鞏固課堂知識。但很多教師在布置作業方面具有隨意性,作業形式單調、目的性不強、作業量不合理等問題,導致發揮不出課外作業的最大價值。那麼教師應該怎麼布置作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