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人樂享數字生活,需多方發力
(132公考點評:本文採用目的+對策式標題,點出了本文的主要內容,同時指出問題的解決之道,是策論文寫作中較為常用的擬題方式,值得考生多加借鑑與練習,類似「多方發力、多措並舉、雙管齊下」等常用詞語值得積累。)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老年人使用「健康碼」遇到困難,日前,多個城市紛紛推出無健康碼通道。在廣州,許多社區都為長者提供「手機班」服務,教授微信的使用方法。(132公考點評:首段以當下熱點事例,提出問題,並給出簡要對策,說明如何解決這一現實問題,將話題引入文章主旨,通俗易懂,事例吸引眼球,值得借鑑。)
數字經濟所催生的各種新業態、新服務已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而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社會的全面數位化。此前老年人一直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也愈發凸顯出來。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的調查顯示,截至2020年6月,中國60歲以上的網民已接近1億(9700萬),這意味著中國2.5億老年人中有38.8%的人已經上網。而疫情以來,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觸網」增速遠超其他年齡組。對老人來說,加快融入數位化生活,已從可選項變為了必選項。就拿老人們的剛需——去醫院看病來說,幾乎所有的醫院都必須出示「健康碼」才能進入,而大部分的醫院都需要手機預約掛號。不使用智慧型手機,生活可以繼續,但已經極不方便。(132公考點評:本段著重呈現本文所討論的問題,以一組詳實的數據,說明老齡人口對網絡的需求日益增長,同時現代生活倒逼老年人接觸使用網絡,所暴露出的問題也日益尖銳,生活中對網絡的需求和老年人不使用智慧型手機、不會用數字產品的矛盾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以數據論證論點,佐證問題的方法值得借鑑。)
我國將逐漸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要讓銀髮族樂享晚年,幫助他們邁過「數字鴻溝」,已是當務之急。如何幫他們適應數位化生活,需要政府、社區、家庭多方發力。(132公考點評:本段承上啟下,總結問題,提出總體對策,引出下文分論點的討論。過渡段的典型呈現方法值得考生借鑑。)
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推動適老化公共數字服務的普及。在新基建上發力,幫助貧困地區和偏遠地區的老人掃清數字生活基礎設施障礙,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機會,激發他們對新技術的需求。提高老年群體的網絡素養,增強他們的網絡技能,讓他們實現從能上網、會上網到樂上網的轉變。加強網絡監督,營造更加安全、更讓人放心的網絡環境。同時,也為無法上網的老人提供公共服務的兜底保障。(132公考點評:分論點1:政府在推動適老化公共數字服務的過程中應當發揮主導作用。從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老年群體網絡素養技能、加強網絡監督三個方面給出具體對策,對策角度各異、層次分明,較為全面且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社區應提供更多的幫扶服務。據廣州日報「花城老友記」聯合多家社工組織開展的一項微調研,589名接受調研的長者中,超過一半表示希望「儘量學會更多智能技術」。社區養老已成目前我國養老的主要方式,社區不妨把幫助老人學會如何上網,作為社區養老服務的內容之一,讓老人們學會更多網絡技能,讓網上社交、網上購物和網上娛樂也成為他們老有所樂的一部分。(132公考點評:分論點2:社區應當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幫扶服務。以廣州日報報導的具體事例,說明社區養老已成為我國養老的主要方式,在此前提下呼籲社區承擔起教會老人如何上網的責任,讓老人的老年生活更豐富多彩;舉出實例的論證方式讓對策更令人信服,也更形象,值得借鑑。)
家庭成員應做好「數字反哺」。調查表明,近七成老年人是由家中晚輩教會使用微信的,而不少老人用智慧型手機的初衷也是為了與晚輩微信聊天。可以說,家人是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的主力軍,也是他們融入數位化生活的動力。家人多一些耐心和關愛,老人學會網絡技能就多一份保障與信心。而幫助老人學習的過程,也有利於家人之間增進感情,正是老人安享晚年的體現。(132公考點評:分論點3:呼籲家庭成員對老人進行「數字反哺」。首先調查結果說明家庭成員教會老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使用微信是老人學習新鮮事物的重要途徑,進而論述家人的耐心與關愛有利於增進感情,讓老人安享晚年;對策具有說服力與可信度,從不同維度闡述了「數字反哺」的優勢。)
科技讓生活更精彩。智能時代,應幫助更多老人融入數字生活,安享晚年。(132公考點評:結尾段簡潔明了,再次點題,發出呼籲。)
(132公考總評:本文以讓老人樂享數字生活為主論點,展開三個分論點分別說明政府、社區、家庭成員應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總體來看,中心突出,對策合理並且契合時下熱點話題。文章首先表述問題,進而展開探討對策,行文流暢,結構工整,三個分論點段落視角合理,對策可信可行。考生在寫作中可借鑑本文中的多種對策論證手段,以更好地呈現觀點,表明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