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可能給生活在空氣汙染地區民眾造成更大打擊

2020-12-12 太平洋電腦網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朱莉安娜·皮諾(Juliana Pino)通常會努力將製造汙染的企業趕出芝加哥小村莊附近,這是一個擁有大量拉丁裔社區的工業區。現在,在持續不斷的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中,她和她的同事們也正在檢查他們的老年鄰居,集中資金購買物資來幫助那些負擔不起的人,並為講西班牙語的居民翻譯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健康信息。這項工作有所不同,但仍然與她爭取潔淨空氣的努力息息相關。

生活在小村莊的老年人由於年齡原因已經更容易受到COVID-19的攻擊。她解釋說,但是那些在這裡長大的人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呼吸著來自附近燃煤發電廠的菸灰。「你有有毒物質暴露史及社會脆弱性,這意味著汙染對不同的人影響不同,」皮諾是Little Village Environmental Justice 組織的政策主任,該組織成功地通過活動在2012年導致燃煤發電廠的關閉。

新型冠狀病毒正在改變爆發地區生活的方方面面。像任何災難一樣,COVID-19大流行將給某些人帶來比其他人更大的打擊。由於這是一種影響肺部的疾病,因此生活在空氣汙染程度更高的地方的人們可能更容易受到傷害。在更多貧困、有色人種和移民的社區中,這種汙染趨於惡化。

美國肺臟協會的醫師兼發言人約翰·巴爾姆斯(John Balmes)告訴The Verge:「我們(美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但我們有一些最大的不平等現象。這些不公平現象會帶來真正的後果,COVID-19將證明這一點,」。他說:「空氣汙染與增加風險的其他多種因素相互作用」。

嚴重的COVID-19病例可導致肺炎,可導致死亡。這種疾病在老年人和已有健康狀況的人們中是最致命的,這使呼吸或抵抗感染變得更加困難。即使沒有大流行,空氣汙染也與人群中較高的肺部疾病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相關。美國和中國的研究發現,高水平的空氣汙染也與大量肺炎住院有關。

一項針對中國SARS病例的研究發現,在2003年SARS暴發期間,空氣汙染程度最高地區的患者死於SARS的可能性是那些生活在汙染極少的地方的患者的兩倍。。即使是中等程度的惡劣空氣汙染,也大大增加了死亡風險。

目前尚無關於空氣汙染如何影響當前大流行病的數據,但Balmes指出,COVID-19疫情嚴重國家/地區(武漢,義大利北部和韓國)空氣汙染水平很高。他認為,空氣汙染可能是造成這些地區疫情如此嚴重的原因之一,儘管不是首要因素。

來自中國的另一個數據點支持了空氣汙染假說。在中國,死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男性多於女性,有人猜測這可能是因為那裡吸菸的女性較少。哥倫比亞大學的醫師,流行病學家安娜·納瓦斯·阿西恩(Ana Navas-Acien)告訴The Verge說,如果吸菸確實使某人處於更高的風險中,那麼空氣汙染也可能如此。她說:「如果我們從那裡推斷出來,我們可能會推測空氣汙染水平較高地區的個人,社區也可能面臨更嚴重的感染的更高風險。這是一個至少值得檢驗的假設。」

在像芝加哥小村莊附近的地方,COVID-19大流行正堆積在其他壓力源之上。皮諾表示,社會距離立即給該市的街頭小販造成了損失,其中大多數人都住在附近。皮諾說:「就像今天,現在,他們買不起物資,因為他們本來會花那一天的現金去補貨。」 她說:「社區中團結起來的只是那些處於真正不穩定狀況中的人們,即使如此,還遠遠不夠。」

空氣汙染已經是該地區的問題,而一些居民入不敷出。這是更高風險和更少資源的雙重打擊。華盛頓大學的流行病學家Anjum Hajat在給The Verge的電子郵件中說:「研究人員稱這是雙重危險的假設,它可以擴展到我們現在面臨的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 「雙重危險」通常用來描述有色老年人由於其年齡和種族而面臨的不利條件。

Balmes還擔心住房質量差、汙染地區的居民沒有足夠的環保空間或健康食品會增加風險。他擔心,由於擔心被驅逐出境,一些移民可能更難得到照顧。

在中國、義大利和加利福尼亞州,道路上行駛的汽車和空中飛機數量的減少暫時抑制了汙染。但這並不能消除數十年來所造成的損失。因此,皮諾說道:「我們需要為當前受到重創的社區提供有針對性的優先幫助。」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英媒:研究表明空氣汙染加劇新冠疫情
    但這項針對荷蘭疫情的研究非常獨特,因為荷蘭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地方不是城市而是農村,因為荷蘭農村發展集約型畜牧業。這就可以排除「大城市效應」,該效應指的是,大城市空氣汙染往往比較嚴重,而人口密度、貧困程度等因素可能導致城市人口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 德國驚人發現:空氣汙染越嚴重的地區,新冠死亡率越高
    作者:韋雲 新冠危機給全世界按下了暫停鍵,為了讓社會早日恢復正常,全世界的科學家、醫學家除了奮戰在疫苗、治療藥物的研發中,還有一部分專家研究著新冠病毒產生的起因、相關環境、造成的病症現象等等。
  • 受新冠疫情影響,繼中國後義大利空氣汙染大幅減少
    ▼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新冠病毒疫情在歐洲蔓延,面對大流行風險,包括義大利在內的各國政府都在積極採取措施控制病毒進一步發展。站在太空的角度往地球看,效仿中國封城的義大利汙染排放量較以往出現大幅減少,和中國一樣,空氣品質出現明顯好轉。
  • 研究顯示:170萬印度人去年死於空氣汙染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劉皓然】空氣汙染一直是印度民眾多年來的「心頭大患」,再加上今年的新冠疫情,對印度來說可謂「雪上加霜」。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有170萬的印度人2019年死於空氣汙染,佔全年死亡人數的18%。
  • 嚴重霧霾持續多日、汙染顆粒超標八倍,印度禁放令沒擋住「壞空氣」
    但由於進入10月下旬以來,印度空氣品質急轉直下,加之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德裡政府宣布11月7日至30日期間禁止銷售、購買、燃放煙花爆竹。不過,印度報業託拉斯的報導稱,「禁放令」並沒能阻止德裡民眾的「節日熱情」。排燈節當晚,德裡及其周邊地區的鞭炮聲「不絕於耳」,直接造成該地空氣品質進一步惡化。
  • 疫情期間封城 歐洲多國空氣汙染水平大幅下降
    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多國採取封鎖措施,民眾無必需不得外出,交通流量大幅減少,這使得空氣汙染水平出現大幅下降。倫敦的PM2.5水平約為往年同期正常水平的一半。因新冠肺炎疫情封鎖措施,多地民眾被迫待在家中,不再上街,倫敦、羅馬、米蘭和巴黎的空氣汙染水平大幅下降。
  • 新冠病毒可能進一步變異,恐無法有效抵抗
    這意味著首批疫苗研發出也沒用,這同時意味著新冠病毒可能進一步變異,到時候哪怕是疫苗研製出恐怕無法有效抵抗新冠病毒。 ,歐洲就已經存在一種新的毒株,並且很快就會傳播到各地,這也是近兩月之間人們受到病毒侵襲的主要毒株,據專家稱人類很有可能能會出現第二次大規模的感染,它的傳播速度和感染力已經超過普通新冠病毒。
  • 空氣汙染是人類過早死亡的重要原因
    在美國大部分地區和少數其他國家,來自交通和發電的汙染物排放是重要因素,而在美國東部、歐洲、俄羅斯和東亞,來自農業生產的汙染物排放對細顆粒物的相對貢獻最大,對健康的總體影響取決於有關空氣中顆粒物毒性的假設。Jos Lelieveld等人估計,全球每年因為七種來源的空氣汙染造成的死亡人數。
  • 新冠病毒可能汙染蔬菜、水果,日常生活中,做好兩點防護很重要!
    最近大家對新冠病毒的關注投向了海外,因為國內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只要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不會斷,就需要對輸入性病例提高警惕。對於個人來說,對新型冠狀病毒多一些了解,就能多一些預防措施,多一分安全感。常言道:「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酒花」;詩人海子說:「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空氣汙染可能導致8種疾病
    科學家在《柳葉刀:行星健康》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中稱,空氣汙染與骨質疏鬆症和骨折這兩者之間可能有關。研究人員首先評估了從2003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美國東北部和大西洋中部地區的920萬名年齡65歲以上人群的數據。他們將他們的研究結果與空氣中顆粒物(空氣汙染的一個組成部分)的骨折患者的發現進行了比較,發現當汙染水平較高時,尤其是低收入群體,骨折的風險會增加。
  • 美國遭遇三重打擊!疫情再度爆發,一些新冠鐵證正在一一浮現
    美國遭遇三重打擊!疫情再度爆發,一些新冠鐵證正在一一浮現。據美聯社報導,現在美國的疫情是相當嚴重,在川普和蓬佩奧的帶領下,美國正在走向末日的深淵。估計美國民眾都沒有想到,他們會有這樣的一位美國總統。據悉,美國的疫情和暴亂絲毫沒有引起美國政府的重視,川普仍然在自說自話,試圖抹黑中國。甚至用退出世衛組織種種的事情來轉移視線,說的好像不是美國政府的責任,把一切的責任都往外推,以此來贏得選票。可以說美國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遲早會出現大問題。現在美國還經歷三重危機的打擊,疫情非常嚴重。
  • 雙語:疫情期間封城 歐洲多國空氣汙染水平下降
    因新冠肺炎疫情封鎖措施,多地民眾被迫待在家中,不再上街,倫敦、羅馬、米蘭和巴黎的空氣汙染水平大幅下降。在英國,為了控制新冠病毒的傳播,人們被限制出行,日常生活逐漸陷入停滯,而隨著交通流量的急劇減少,空氣品質也得以改善。
  •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恐造成糧食危機,可能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據新華網報導,新冠疫情的進一步擴大可能會引起糧食危機。有關專家表示,這次的糧食安全性問題,和十幾年前的那場糧食短缺有著本質上的不同。隨著新冠疫情在各個方面都有所影響,糧食價格的不斷下滑是當今糧食安全所面臨的的首要問題。
  • 澳洲疫情下,民眾出行減少,雪梨空氣品質逾2年最佳
    據《布裡斯班時報》報導,自2017年底以來,雪梨的城市空氣就沒有這麼幹淨過,新冠肺炎病毒導致空氣汙染下降了。雪梨歌劇院2019年12月15日與2020年4月22日空氣品質對比(圖片來源:《布裡斯班時報》)據悉,雪梨3月空氣中微小到足以進入肺部和血液的顆粒物汙染水平比近年來的同月要低,也遠低於去年夏天的山火期間。由於疫情,民眾出行減少,在淨化空氣方面發揮了一些作用。根據環境廳環境、能源與科學部門的數據,2月和3月衡量PM2.5含量的月均數據,較前幾個月大幅下降。
  • 新冠疫情對空氣汙染有積極影響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專家如是說
    這場COVID-19疫情位全球人民帶來了很多痛苦,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大氣汙染專家卻提出了社會距離對空氣汙染影響研究,是否居家隔離對空氣汙染有積極影響呢?一起看看今天的文章。活動減少將如何影響空氣品質和環境?
  • 疫情下的我們:正確使用空調,不會造成室內空氣交叉汙染
    夏季來臨,很多地區的平均溫度已經到了28℃。在疫情下的我們,處於想開空調又覺得可能會造成室內空氣交叉汙染的情況。如何正確使用空調,成為此時此刻我們必須要學會的知識和技能。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空調是分體式空調,由室內機和室外機組成,分別安裝在室內和室外,中間通過管路和電線連接起來的空氣調節器。它是一臺內機對應一臺外機,它與整體式空調器是相對的,整體式空調器是一體機,無內、外機之分;分體式空調室內機有壁掛式、立櫃式、吊頂式、嵌入式、落地式。也就是我們現在家庭中常使用的一室一機。
  • 空氣,水,食物都被汙染了,美國爆發軍團菌感染,白宮能扛住嗎?
    因此不排除,在新冠疫情的刺激下,軍團菌有了重新爆發的跡象。軍團菌的出現,意味著美國又多了一類可造成嚴重肺炎的病毒,這也是繼流感和新冠之後的第三種致命細菌。同時也意味著美國的供水系統也不安全了,如果不聽從美國疾控中心的建議,防範此類病毒汙染供水系統,那麼全美很可能會損失慘重。
  • 新冠疫情影響經濟和生活,聽聽希臘民眾怎麼說……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希華時訊報導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包括希臘在內的歐洲各國均大受影響,民眾生活也因此而產生巨變。最近由民意調查公司Pulse-RC進行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希臘人都擔心因為疫情而影響經濟。但與此同時,大多數人都支持希臘政府宣布的全國封閉、全民禁足措施。這次民調的訪問時間是在3月15-17日之間。這份民意調查顯示,83%的希臘受訪者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感到「擔心」或「非常擔心」。
  • 美國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汙染嚴重地區傳播更快
    圖源: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海外網11月14日電 一項新研究稱,新冠肺炎病毒在美國汙染最嚴重的地區傳播速度更快。據報導,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地區的環境質量似乎是該地區病例增長速度是否會相對更快的一個強有力的指標。
  • 歐洲疫情再度告急 與民眾「新冠疲勞症」密切相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布魯塞爾10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歐盟記者 鞠輝)歐洲許多國家新冠肺炎確診感染病例近期持續快速增加,疫情二次來襲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比不斷刷新的確診感染病例數字更加令人擔憂的是,一些歐洲民眾患上了漠視疫情和牴觸防疫規定的「新冠疲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