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後的深度反思|影視圈良性循環能否由此開始

2020-12-16 米尼夢工廠

一次疫情,對各行各業的打擊史無前例,院線電影撤檔、劇組拍攝暫停、影視工作者歇業,國內的影視業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負重前行的影視工作者們所面臨的壓力和危機更是無處不在。在這一片「沉默」的背後,是幾十萬行業從業者的無奈、辛酸與失業危機。

沉默之下,冷靜地看待和思考十年來行業的種種現象與審視過往的惡性循環,尋找影視行業的新出路與全新的優質內容的製作方式,是這個階段我們必須要進行思考的問題。

01 跟風炒作的惡性循環何時終結

在跟風炒作上,資金、人員密集型的國內影視圈一直風生水起,這當然與資本深度參與影視劇市場之下,整個行業追求「短平快」、講求「投入產出比」、極度厭惡風險有關。

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創新意識的缺失、整合能力的不足,前者主要是人的問題,後者則指向了國內電影工業的不成熟、不系統現狀。「跟風效應」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大量毫無意義的翻拍、續集,以及隨之而來的做宣發、炒熱點、造爭議、上熱搜。一部臺劇《流星花園》,被國人翻拍成「一起、再看、又看」,在利用IP不斷炒冷飯的事情上影視人做到了淋漓盡致,然而虛假繁華的外殼下是毫無靈魂的蒼白內裡。連《流星花園》的主演朱孝天都曾講過:「不是我們演的經典,而是你們一次次無下限的演繹把它變成了經典。」

今年的奧斯卡,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這四個含金量獎項的韓國人,無疑是最大的贏家。在領獎感言中數度開喝酒玩笑的導演奉俊昊,那毫不掩飾的得意之情,或許讓很多國內影視人酸溜溜的。

但事實上,《寄生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背後的行業支撐才是關鍵。

也許會有人把責任歸咎於「韓國電影不審查」、「韓國沒有廣電某局」等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經過這麼多年的不斷模仿與自主創新,韓國電影工業體系的成熟度與精細化早已不同以往,在一些題材、類型上開始獨佔鰲頭,商業片叫好又叫座還能拿獎,這就是整體實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體現。

02 初心仍在 良性循環或許由此開始

放眼目前國內的影視作品,大家的思路驚人的相似:大IP打頭陣,帶來話題,流量明星搞事情,製造炒點,各類精妙高端的商業運作,決定了一部商業片的成敗。

可是儘管在這樣艱苦的大環境下,依然有優秀懷揣夢想的影視人在努力耕耘。以這幾年的院線電影來舉例,儘管是少數,但品質上乘、走心有料、令人難忘的影片還是年復一年地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之中。

2018年的神片《我不是藥神》,講述了平凡的社會底層人物為白血病人從印度偷運藥品的故事,樸素至極的畫面,滿含著悲涼卻執著的生命力量,而這份力量裡,飽含著人們最真實的對生活的熱切嚮往。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放棄了商業片的寧浩與徐崢,合作青年導演文牧野,將鏡頭對準了遭遇求醫困境的群體,他們的嘗試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

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畢贛,一個執著於內心拍攝小眾文藝佳作的導演,他的首部電影作品《路邊野餐》因為沒有資金將本該租用的汽車改為摩託車,由他的老姑夫出演電影男主角,這樣一部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初心的劇組,竟然一路殺進了坎城電影節。

同時,也有真正關心和致力於幫助影視從業者的企業,為行業的劇本、資金和宣發做著一次次的探索和實踐。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不是在沉默中滅亡,就是在沉默中爆發。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許給本就處於寒冬期的影視行業雪上加霜,也許是冥冥中讓中國影視行業「停下來思考」的契機。如今,我們不缺少高水平審美的觀眾,也不缺少充足的資金和製作,影視業能否重新進入良性循環,也許就從這裡開始。

相關焦點

  • 能源與環境從惡性循環轉型到良性循環
    但是,我們能否把這個看似惡性的循環變成一個良性循環呢?在今天舉行的「能源與環境戰略論壇」上,澳大利亞科學院院長、國立大學著名的地球物理學教授庫爾特・蘭貝克提出了這樣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導致溫室氣體和汙染物排放,造成環境破壞和氣候變化,帶來水的質量和可用性問題,導致農業汙染和公共衛生退化,影響人口增長,最後導致工業化需求增長――這是一個螺旋加速循環。」
  • 姚佳威:生態產業扶貧讓惡性循環變成良性循環
    由於沙漠裡面青草很少,當地的農牧民生活困苦,就把牲畜放到沙漠裡面吃草,由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姚佳威表示,從企業角度而言,為了維持生存,就必須要治沙,必須在沙漠裡面植樹、種草。   「為了把惡性循環變成一個良性循環,我們首先的一個抓手就是以生態為先,培育甘草產業。」姚佳威如是表示。據悉,甘草是一種經濟作物,產業化了之後可以做成藥品,是醫療健康產品的原料。
  • 學習是惡性循環還是良性循環?
    孩子的學習是進入惡性循環還是良性循環,家長能夠在其中起到作用。    孩子的學習不用管,我覺得有兩個前提。一個是孩子的悟性好、基礎好,即使不用管,孩子只要心情愉快了,也能學好。另外一個是父母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態度,「管」對孩子形成了幹擾,打擊孩子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管還不如不管好。王金戰老師在女兒初中時的「管」就是如此,他的輔導讓女兒幾乎崩潰。
  • 習慣受影像影響的人,需要「良性循環」
    習慣受影像影響的人,需要「良性循環」 2020-02-27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讓良性循環持續,讓惡性循環止息
    文:王玉根 朗讀:耶加米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人經常會經歷二種狀態: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
  • 什麼樣的意識行為是良性循環?
    什麼樣的意識行為是良性循環?      秦耕耘    什麼樣的社會意識行為是惡性循環,什麼樣的社會意識行為是良性循環,有意識能力的人都能得出準確的判斷。
  • 系統思考,從惡性循環到良性循環的轉化!有時只差一個槓桿!
    一旦意識到了這個結構,就可以開始思考,如何打破這個循環呢。,我們把【這些有關係的連接】組成了一個【反饋迴路】,整合起來就如下圖迴路只有兩種,一種稱之為調節迴路,另外一種稱之為增強迴路增強反饋迴路作用是不斷放大,增強原有的發展態勢,自我複製,象滾雪球一樣,可以是良性循環,也可以是惡性循環。
  • 李開復對話Yoshua Bengio:構建AI與人類社會的良性循環
    在對話中,李開復博士與Yoshua Bengio教授探討了AI對人類社會的意義,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後時代,AI如何幫助未來的經濟社會更加富有彈性、宜居和可持續。 他們認為,AI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人類得以真正從重複性事務中解脫出來。在 AI 的幫助下,我們將有希望希望建立一個明智、理性、包容的社會,構建人類社會與AI的良性循環。
  • 馬英九:兩岸關係改善形成良性循環 非惡性循環
    馬英九:兩岸關係改善形成良性循環 非惡性循環www.fjsen.com 2013-10-18 15: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他稱,儘管過去與大陸關係緊張,但這5年來推動和解、合作,也因此有機會改善其他關係,兩岸關係改善是良性的循環,不是惡性的循環。馬英九提到,從5年前他上任後,積極改善與大陸關係,籤了19個協議,現在兩岸航班每天達95班,旅客來往900萬人次,貨品達1900億美元。
  • 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
    該負責人進一步指出,銀保監會將從總量和結構同時入手,指導銀行保險機構紮實做好「六穩」「六保」金融服務,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  具體來看,將從5個方面抓好政策落地落實落細:  一是全力打通恢復經濟循環。繼續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勢頭,研究實施中小企業「低成本無擔保」應急貸款和大中型企業應急融資安排,更好發揮政策性金融逆周期調節作用。
  • 現場生成焦點 喚醒深度反思
    老師瞥了點點一眼,合上書,將它塞回點點手裡,並指引他把書放回書架後迅速離開。第二次互動是為鼓勵幼兒閱讀後表徵。美希讀完《三隻小豬》後在記錄本上畫畫。小Z老師走近她說:「平平的屋頂也很棒,你給小豬做了個不一樣的屋頂哦!」其餘6次師幼互動都與提醒幼兒遵守閱讀區規則有關。如提醒幼兒按指定標識將看完的書歸位、在閱讀記錄本上做讀書標記等。
  • 良性循環,共同成長
    此後,吳老師做了《良性循環,共同成長》的發言,闡述了教學中「心態——方法——效果」的循環模式,指出心態是第一決定要素,工作中如何將目光從學生身上的缺點轉移到優點,提升自己的教育幸福感;同時以原高一年級數學組「講題大賽」為例,強調了教學方法是否值得推崇,不是看拼教師犧牲付出了多少,而是看影響學生自主成長了多少。
  • 解決紙箱短缺,重點在於形成「良性循環」
    此番紙價的上漲,能否終結過度包裝成為業內關注的話題。(10月9日《工人日報》)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一種商品價格的上漲,通常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生產量減少或出廠價格上漲,一是需求量增加,換言之,或者與供給有關,或者與需求有關,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其他的諸如勞動力和資本的供給、原材料價格波動、政策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也都會反映到商品的最終價格上。
  • 相比於「識字卡片」,「閱讀」和「識字」是一種良性循環
    圖片來自網絡先從講故事開始小朋友都愛聽故事,這是因為1到6歲的孩子是感性學習階段,也就是右腦學習。潛移默化地認識高頻字在反覆地聽過同一個故事後,很多孩子幾乎都能將整個故事完整地背出來,並且開始潛移默化地認識那些在故事裡出現的高頻字。
  • 培育鼓勵企業慈善捐贈的良性循環
    原標題:培育鼓勵企業慈善捐贈的良性循環 構建一個統一、明晰、多方面互補的慈善稅收優惠法律體系 摘要 2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改企業所得稅法的決定
  • ...實現市場生態良性循環。按照尊重註冊制基本內涵、借鑑國際最佳...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堅持依法治市、依法監管,按照制度規則辦事,踐行「不幹預」理念,實現市場生態良性循環。按照尊重註冊制基本內涵、借鑑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發展階段三個原則,在全市場有序推行註冊制。
  • 破譯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的「密碼」
    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深入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就推進「保護生態、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舉措、經驗、思路進行調查,以期通過河南縣的「三大舉措」「三大經驗」「三大思路」,探索實現「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的「轉變之路」。
  • 駛入學習英語的良性循環軌道
    開始接觸英語的時候,要淡然處之,冷靜客觀對待,保持足夠的注意力在英語上,但不要將大部分時間用在學英語上,長久均衡發展。學習英語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基本的聽說讀寫要做到,音標部分一旦落下,很難短時間內補回來,日後學習也會事倍功半,浪費大量時間,學習效果不明顯。各位家長和同學們,英語作為一門外語,成績提高說難也難,說易也易,關鍵是遇到困難不要慌,必須有一個長期積累的意識,重要知識點,不會時多向老師請教。
  • 齊心協力構建資本市場良性循環生態鏈
    繼多次強調建設資本市場良好生態之後,此次會議進一步提出構建各類市場主體歸位盡責、誠信自律的良性循環生態鏈。這對於提升資本市場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首先,要進一步強化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意識,強化市場功能建設。  發展資本市場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良性循環生態鏈要堅守這個初心。
  • 中央首提「金融和房地產良性循環」 背後有何深意
    財聯社12月25日訊,在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在「防控金融風險」上,提出了三個良性循環,即「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我們比較好理解,此前也提到比較多,但金融和房地產良性循環是首次提到,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呢,政府有可能採取哪些措施來形成金融和房地產的良性循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