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代號為「獵狐2014」的行動,目標就是緝捕逃往境外的經濟犯罪嫌疑人。今天,這個行動的最新戰績發布,60天抓獲了88人。其中11人已經在逃10年以上。公安部「獵狐2014」專項行動辦公室負責人劉冬介紹,在這88個人裡面,有53名是通過國際執法合作和其他偵查措施抓獲的,有35名是經過我們辦案單位的規勸,勸返回國的。
境外不是「避罪天堂」 敦促嫌犯自首
據了解,已抓獲的88名在逃犯罪嫌疑人分布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獵狐2014」專項行動堅持緝捕和勸返同步開展。啟動兩個月以來,已在國內掀起了一場「境外追捕」風暴。其中,安徽省公安機關在泰國執法部門的協助下,成功將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達8億多元的張某、何某等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行動相關負責人表示,境外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避罪天堂」,敦促境外在逃犯罪嫌疑人早日回國投案自首。
在已抓獲的88名在逃犯罪嫌疑人,有一點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那就是這些人中,有四成嫌疑人是經辦案人員規勸後,自願回國自首的。他們為什麼願意悔悟呢?最大的原因就是:「亡命天涯」一點也不好受。
「亡命天涯」各中滋味不好受
8月31號凌晨,一架班機降落在溫州機場。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出逃柬埔寨兩年多的浙江樂清籍男子石某,在民警押解下走出機艙。石某今年47歲,曾是樂清一家知名企業在江蘇地區的總代理,生活令人羨慕。但在朋友的誘惑下,石某開始放高利貸,最終因資金鍊斷裂,只得逃亡柬埔寨。今年8月初,中、柬兩國警方啟動國際警務協作機制,最終將石某抓獲。被抓後,石某坦言,海外流亡的日子很是煎熬,對於當初的決定,他後悔不已,直言「我過的不怎麼好,很艱難」。
中國公安部:密切國際合作 加強政策「攻心」
其實,石某這樣的情況並非個案。法學專家表示,外逃人員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發案後倉皇出逃,以經濟犯罪居多,比如「美女高管」陳怡;另一類是經精心謀劃後伺機出逃,主要是政府官員和企事業單位領導。但無論哪類犯罪分子,想要成功地人間蒸發,並不容易。隨著我國對外逃人員追逃力度的加大,國際聯合執法能力的不斷提高,外逃人員不但要逃得出,還要藏得住,能生存。於是,很多外逃人員只得東躲西藏,過得十分落魄。利用這種心理,我緝捕行動組在境外追捕時,首先會採取勸返的方式。劉冬介紹,公安部優先採用規勸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效率比較高,除此之外,還採用非法移民遣返的方式,對在逃犯罪嫌疑人進行追捕。還有一種方式,大家都了解的,通過引渡。
海外難逃「法外」追逃更須「防逃」
除了加強政策「攻心」抓逃外,更重要的是如何防逃。據公安部統計,外逃人員的目的地非常分散,既有美國、加拿大等歐美國家,也有泰國、柬埔寨等鄰國。為了減少追逃成本,公安機關,包括各級組織應嚴控相關負責人的異常信號,比如:在策劃外逃時,犯罪嫌疑人的主要手段,就是偽造身份、轉移財產、親屬移民等,因此頻繁的出國記錄和帳戶資金異動等,就是明顯信號。
本臺短評:追逃更防逃
88人被緝捕歸國,應了一句老話「跑了和尚跑不了廟,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別低估中國追逃追贓的決心,違法犯罪哪怕跑到天涯海角,也會布下天羅地網,將其繩之以法。還應該看到,追逃更要防逃,一般來說,貪官外逃通常有七步曲:轉移資產——家屬先行——準備護照——猛撈一筆——辭職、不辭而別——藏匿寓所——獲得身份。只要卡住7個環節的任何一個,就能瓦解貪官的外逃路。從監管裸官,到核查官員個人事項,再到強化銀行、證券、出入境等系統的信息比對,以及嚴管官員證、照……紮緊了防止貪官外逃的籬笆,貪官想腳底抹油可就不那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