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的海外追逃行動屢獲捷報,最近一個月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也連發5篇文章談反腐國際追贓追逃工作。這些文章揭露了一些問題官員為了外逃挖空心思,強調要堅持追逃、防逃兩手抓,國外要「織網」,國內要「築壩」。
↑2015年11月18日,一名涉嫌騙取貸款,被國際刑警組織發布紅色通緝令的重大經濟犯罪案件外逃嫌疑人從加拿大回武漢自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外逃官員有啥新特點?
——先做「裸官」,再開溜
「有的腐敗分子先做『裸官』,把家屬子女和財產轉移到國外,一有風吹草動,就腳底抹油、逃之夭夭。」6月5日,中紀委網站刊發的文章指出,有的腐敗分子一邊大搞貪汙賄賂,一邊籌劃著外逃。
「腐敗分子想要外逃,不可能悄無聲息,沒有任何動靜。」本月3日,中紀委網站再次刊文指,幹部外逃前,其擁有的身份證護照情況、出入境次數、家屬親人的工作和生活狀況、家庭財產變動等都會有徵兆。
文章強調,要定期開展「裸官」清理,做好對黨員領導幹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情況的抽查核實。各部門不能各自為戰,要協調配合,加強分析研判,發現幹部可能外逃的蛛絲馬跡,及時啟動防範措施。
↑「紅色通緝令」頭號嫌犯楊秀珠 新華社發 圖片來源:新華網
——有人有多個名字、辦多本護照
除了轉移家屬、財產,不少外逃官員在身份隱蔽上也下足功夫。中紀委網站的文章中披露,有的外逃官員「神通廣大」,有多個名字和多張身份證,辦了多本護照、港澳通行證,跑出去神不知鬼不覺,像從人間蒸發了。
「過去追逃追贓工作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就是底數不清。」文章強調,開展國際追逃追贓,對象在國外,基礎在國內,首先在摸清底數。只有把數字搞準確,把工作做紮實,追逃追贓才會有底氣、更硬氣。
↑資料圖
——在國外開豪車、住豪宅,揮金如土
與過去出逃倉促、資金少、「耗不了多長時間」的外逃官員相比,現在一些腐敗分子反在國外過起了揮霍無度的舒服日子。
中紀委網站的文章披露,有外逃官員逃到國外後開豪車、住豪宅,揮金如土、紙醉金迷,過起奢靡生活,一些富人區成了他們的聚居區。
文章強調,對重點對象要及時採取監控措施,讓企圖外逃分子「觸網」回頭。要加強反洗錢工作,切斷非法資金的外流渠道,凍結腐敗分子在國內的動產不動產,斷了財源,堵住贓款外流渠道。
↑2016年3月25日,在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辦公室統籌協調下,經廣東檢察機關辦案人員成功勸返,「紅色通緝令」外逃人員王海鵬從美國紐約乘機回國投案。中新社記者 鍾欣 攝
——外逃後還敢「衣錦還鄉」,回國投資
除了生活奢靡,不少外逃官員跑出去還不甘寂寞,在政治上「動起腦筋」。有的跑出去當上僑領,摻和當地政治,有人外逃後,搖身一變,「衣錦還鄉」,以外商身份回國搞投資,影響十分惡劣。
「有的拿著貪汙受賄來的不義之財,在國外開公司做生意,甚至當上僑領,成了公眾人物,組織上卻從不掌握。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鬆弛到了何種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文章指出,黨員幹部攜款外逃,就是叛黨叛國,嚴重損害黨和國家形象。腐敗分子偷走了國家和人民的錢財,人民群眾痛恨至極。不將他們緝拿歸案、繩之以法,黨紀國法不容,黨和人民決不答應。
↑「百名紅通」10號嫌犯裴健強被抓獲歸案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海外追逃,中紀委放了哪些狠話?
——即使錢糟蹋完了,也得把人弄回來嚴懲
腐敗分子在境外揮霍無度,躲過「風聲」就能高枕無憂了麼?答案是不可能!
中紀委網站6月5日刊發的文章強調,追逃追贓要算經濟帳,更要算政治帳。
「即使帶出去的贓款糟蹋得差不多了,也得把人弄回來,依照黨紀國法給予嚴懲,給人民群眾一個交代。」文章稱,要用有力的行動證明,海外不是法外,外逃不是出路,外國決不是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不可能一跑了之、一了百了。
「不管腐敗分子跑到哪裡,跑出去多久,都要一追到底。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一定將其追回來繩之以法,5年、10年、20年都要追,尚有一人在逃,追逃追贓就決不停止。」文章強調。
↑「紅通人員」仇培祥落網。陳雲飛 攝
——人跑了、帳款轉移了,黨委紀委都有責任
除了要對腐敗分子算政治帳,黨委、紀委也要對貪官外逃負責。
「人跑了、帳款轉移了,黨委、紀委及相關部門都有責任。」中紀委網站的文章強調,發現有嚴重違紀情節的幹部企圖外逃要立即報告、迅速處置,該採取措施的就要及時採取措施,該執紀審查的就要儘快審查。如果能發現的問題卻沒有發現,發現了問題不報告或採取措施不及時,都是失職失責,必須依規依紀嚴肅追究責任。
——追逃追贓,進行堅決的外交和輿論交鋒
對於早前國際上有人用「雙重標準」對待中國反腐問題,中紀委也堅決說了不!
文章強調,過去,在國際上有人總想用反腐敗問題來拿捏中國,採取「雙重標準」,一方面拿外逃腐敗分子做文章,給所謂的「制度汙點」找證據,乘機對中國搞抹黑攻擊;另一方面又以法律和人權等為藉口,客觀上為腐敗分子提供庇護所,對他們帶去的黑金來者不拒。
「必須打破這種『雙重標準』!反腐敗是政治,但不能政治化。」文章強調,加強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要進行堅決的外交和輿論交鋒。
↑2016年4月一非法吸款3000萬嫌犯被警方押解回國。鍾欣 攝
海外追逃屢獲捷報
——已從70餘國家和地區追回1657人
2013年以來,隨著中國反腐風暴的不斷升級,境外追逃追贓漸漸成為中國反腐的「第二戰場」。2014年,中國開展「獵狐」行動,此後2015年4月,又啟動「天網」行動,一個由中組部、最高檢、公安部、央行等多部門共同編織的追逃大網迅速展開。
根據官方發布的數據,2014年以來,中國加大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力度,開展專項行動,截至2016年4月底,已從70餘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1657人,追回贓款62.9億元人民幣。
2015年4月22日,中國向全世界公布了一份紅色通緝令,對100名外逃的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等公開曝光,展開全球通緝。
自從2015年4月戴學民第一個落網之後,每月都有「紅通」人員歸案。其中,2015年7月就有4人歸案。
2016年6月22日,「紅通人員」第36號唐東玫從澳大利亞回國,投案自首。至此,「百名紅通人員」已有30人到案。
這30人中勸返15人,緝捕11人,遣返2人,死亡2人。(張尼)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