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舉國更換文字的代價

2021-01-07 K熱點

這一改變在二月中旬一個狂風大作的周二早上公布,變化雖小卻意義重大,而且反響劇烈。

"這個好看多了!"埃皮耶夫(Asset Kaipiyev)驚嘆道。埃皮耶夫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跟人合開了一家小餐館,他剛剛看到當天早些時候獲得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批准頒布的最新版本字母。

變化經濟學

哈薩克斯坦政府十月通過了一套新字母,以拉丁字母為基礎,以取代現行的西裡爾字母。此舉遭到了民眾的公開批評,這在受到納扎爾巴耶夫鐵拳控制近30年,只名義上民主的國家,十分罕見。

一套新字母

哈薩克斯坦第二套拉丁文字母更接近英語的拉丁字母而非西裡爾字母,但也有自己的特點:英語拉丁字母(26個字母);新版哈薩克語拉丁字母(32個字母);舊版哈薩克語西裡爾字母(42個字母)。

新版的32個字母中只有23個在英語中也有。只保留了4個西裡爾字母,且英語中也有:A、E、I和O。

第一版新字母用撇號標記哈薩克語中的特殊發音,被批評"難看"。

第二版,也就是埃皮耶夫比較喜歡的,改為在多出來的字母上使用尖音符。例如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在第一版中拼為Qazaqstan Respy'bli'kasy,現在是Qazaqstan Respblkasy,去掉了撇號。

"這個比上一版好看多了,我不喜歡之前那個,看著跟蝌蚪似的。"埃皮耶夫說。

然後他意識到,自己12月新開的餐館Sa'biz用了第一版的拼法。所有宣傳資料、餐巾託架上的標誌、菜單,還有屋外的大燈箱牌,全都要換。

埃皮耶夫想著早點使用新字母,但沒想到政府會再改。他預計,把所有拼寫都改成新版的Sábiz大概要花3千美元。

政府計劃2025年之前全面改用拉丁字母,埃皮耶夫和小商家們現在所經歷的將大範圍出現。在這個俄語比哈薩克語更普及的國家,推行拉丁字母可是個雄心壯志。

母語

根據哈薩克斯坦2016年的人口普查,全國約三分之二的人口為哈薩克族,約20%是俄羅斯民族,但由於蘇聯多年的統治幾乎人人都說俄語,1,800多萬人口中差不多有94%的人流利掌握俄語,哈薩克語以74%排在第二。

語言使用的頻繁程度取決於環境。在受俄羅斯影響的北部省份和城市中心,譬如阿拉木圖和首都阿斯塔納,日常生活和政府辦公都使用俄語,但在南部和西部地區,則哈薩克語更為普遍。

由於蘇聯多年的統治幾乎人人都說俄語,1,800多萬人口中差不多有94%的人流利掌握俄語。

用西裡爾字母來書寫哈薩克語,以及精英圈一直使用俄語,都是因為當年受到蘇聯統治。哈薩克斯坦許多鄰國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就立馬不用西裡爾字母了,亞塞拜然1992年就開始用拉丁字母的教科書,土庫曼斯坦是1993年。哈薩克斯坦的改變晚了近30年,經濟環境變了,成本難以估算。

改變的成本

目前根據官方媒體的說法,政府對這項將歷時7年的項目預算約為2,180億堅戈(合6.64億美元),分三個階段進行,當中90%將用於教育,出版新的拉丁字母教科書,包括文學課本。

目前根據官方媒體的說法,政府對這項將歷時7年的項目預算約為2,180億堅戈(合6.64億美元),分三個階段進行。

阿拉木圖KIMEP大學教授、經濟學家馬杜馬洛夫(Eldar Madumarov)說,官媒報導政府會在2018和2019每年投入約3億堅戈(合92.2萬美元)用於中小學教育的文字改變。

今年還會開始翻譯教學材料和教科書,全國的老師都要從2020年開始用新文字教學前班和一年級學生,此後每年增加一個年級,這樣到2025年,從學前班到畢業班就都完成了過渡。

Image copyrightPEIRO ZAGAMI

還有約16.6萬美元的預算用於在2018年第三季度開發IT程序,將西裡爾文字轉為拉丁文字,有3,320萬美元用於提高中學老師的拉丁字母拼寫水平,另有140萬美元是在2024年請有影響力的博主為項目的第三階段進行宣傳。

但政府並沒有提供明細帳目,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很難計算出這項浩大工程的直接成本。(我們請外交部、教育部和文化部部長就此評論或澄清,但均未獲回應。)

隱形成本

關於如何過渡的報導零零碎碎,有經濟學家對不可預知的成本表示擔心。

這項改革如果操作不當,講俄語的高端人才,包括哈薩克族人,考慮移民的可能性會很高,他們面臨可能會喪失一些機會的風險。馬杜馬洛夫, 阿拉木圖KIMEP大學教授、經濟學家

馬杜馬洛夫說:"這項改革如果操作不當,講俄語的高端人才,包括哈薩克族人,考慮移民的可能性會很高,他們面臨可能會喪失一些機會的風險。"

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在二月末暴露出來。本身精通俄語和哈薩克語的納扎爾巴耶夫下令內閣會議全部使用哈薩克語。因為哈薩克國家事務一直用俄語,政府官員的俄語往往好過哈薩克語。一次電視轉播的會議上看得出官員們表述很吃力,有些人甚至戴上了翻譯耳機。

官僚習性

改變政府事務的用語也有成本。身份證、護照、法律和規章的印刷文本——維持政府運行的一切文書都要翻譯。卡斯帕洛夫(Kassymkhan Kapparov)在阿拉木圖的哈薩克斯坦國家經濟研究所擔任所長,他表示這些項目雖然被規劃在過渡期的第二和第三階段,但卻沒有列明開支。

更換護照和身份證本來就要收費,換護照大概60美元,換身份證是1.5美元。卡斯帕洛夫說:"所以只需要在軟體裡改換字母就行了,政府沒有列出這項開支,我認為是因為沒有成本。"

他對計劃於2024年啟動的第三階段最為好奇,這個階段包括翻譯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門的內部商業文件,官方媒體也要開始使用新字母。

卡斯帕洛夫說:"官方媒體使用新字母首先要培訓人員,然後要更改整個信息技術的基本架構,寫入新字母,接著是改牌子(招牌)、信箋、圖章還有標識,政府沒有給出估算…我估計需要1,500到3,000萬(美元)。"

這還只是用於公共部分的錢。"私營部分肯定是自己買單,成本可能會加倍,也可能乘十倍,取決於政府有多強硬,譬如是否要求一年就改完。這有可能,我們的政府可很難說。"

卡斯帕洛夫還擔心民眾,尤其是老一輩讀寫新的拉丁文字會有困難,所以公共部門間的溝通可能需要同時使用幾種語言。

"你可以稱它為語言負擔,當你在公共部門內部寫封信,得用俄語、哈薩克語,以及新版文字拼寫的哈薩克語來寫,就得請人翻譯,這就產生了額外花銷和低效,預算中當然沒列出來,但這肯定會給政府造成額外負擔。"

卡斯帕洛夫對直接花費的估算很有信心,他在2007年首次可行性研究發布後對預算作過估計,以及今年1月官媒開始報導預算之後他再做預算分析。他預計整個過渡期的直接花費不超過10億美元。

但哈薩克斯坦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的所長胡代別爾格諾夫(Olzhas Khudaibergenov)則認為,花費將遠低於卡斯帕洛夫的預估,文書類的成本會歸入政府日常預算當中。"真正用錢的只是為過渡期提供信息和解釋的項目。"

"我預計2018年到2025年每年的預算在20到30億堅戈之間(合610萬到920萬美元)。"

經濟利益?

卡斯帕洛夫認為政府向人民"很難兜售"這個字母過渡計劃,投入也不會有直接回報。

字母過渡計劃更應該當成政府的一項社會和文化發展項目。卡斯帕洛夫, 哈薩克斯坦國家經濟研究所所長

他說,"更應該當成政府的一項社會和文化發展項目。"

胡代別爾格諾夫也同意。"這更是一個民族身份的問題,我們在努力尋找自己的民族身份,也準備好要為之付出代價。"

KIMEP大學的馬杜馬洛夫教授認為,改變文字所帶來的政治後果會拖緩經濟。已經有人猜測納扎爾巴耶夫這項決定是對俄關係冷淡的一個訊號,而且逐步轉向拉丁文字也會弱化與後蘇聯國家的貿易關係。

馬杜馬洛夫說,目前,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烏克蘭之間10%的貿易得益於使用同一語言,語言相同又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共同的文化和思維方式,講俄語的哈薩克人在這三個國家間的經濟流動能力更強。亞塞拜然和喬治亞人俄語不太流利,貿易聯繫就偏弱。

相反,使用拉丁字母則能與西方大多數國家聯繫更緊密。譬如與歐盟結盟的土耳其,1928年從之前的阿拉伯文字轉向了拉丁文字,本來還在談判加入歐盟,但最近因為政府越來越專制以致談判中斷。

寓居柏林的突厥語及突厥史專家凱爾樂-亨克勒(Barbara Kellner-Heinkele)說,大家一直都以土耳其為例,說明語言及法制體系的現代化如何使它獲得了今日經濟強國的地位。但她說這個進步主要歸功於讀寫率的提高,以及共和國建國總統凱末爾(Ataturk)對社會各方面的嚴格管控。

土耳其1928年改成拉丁文"很快就完成了",但那個時候會讀寫的土耳其人寥寥可數,凱爾樂-亨克勒說,凱末爾需要本國受教育的人數水平與歐美相當, "使用新字母也促進了教育"。

獨立國家

凱爾樂-亨克勒說到,與讀寫能力和經濟相比,哈薩克斯坦的文字改革更重要的目的是要斬斷與蘇聯的歷史,"要在政治上彰顯獨立,顯示哈薩克斯坦是一個現代的國家,是一個民族國家。"

與政府一同創造新字母的語言學家穆拉基亞(Fazylzhanova Muratkyzy)也認可這個說法。她說,許多哈薩克人看西裡爾文字會聯想到蘇聯的統治。

18到25歲的青年一代中,2007年支持換成拉丁文字的有47%,2016年增至80%。穆拉基亞, 語言學家

年輕人尤其歡迎這個改變。

穆拉基亞說,她的的語言學研究所過去十年的研究顯示,18到25歲的青年一代中,2007年支持換成拉丁文字的有47%,2016年增至80%。

穆拉基亞說:"這是人民的選擇,國家的選擇。新字母關乎我們的夢想與未來,標誌著我們終於迎來了獨立。"

達倫比柯夫納是國家學術圖書館的負責人,她開辦公開課,幫助圖書館人員和其他感興趣的人掌握拉丁文字。她樂觀地認為學習新文字對年輕人尤其不是問題。

"老師們每天上課要學一整月,但孩子只用10堂課,因為他們比成人學得快。"

Sa'biz餐館的店主埃皮耶夫全力支持棄用西裡爾字母,無論這對他的小生意有多繁複。他說:"我們想要連接歐美以及其他國家,更換字母能將讓我們迎來新篇章。"

那麼按照最新版字母把餐廳資料再改一遍,怎麼樣?

埃皮耶夫想了一下說:"先等等,等大家會讀了再改。

相關焦點

  • 哈薩克斯坦要更換字母表「去俄語化」,總統稱有助與世界接軌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哈薩克語更換字母表有助於實現哈薩克斯坦與世界一體化。」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日前籤署法令,要求把哈薩克語現在採用的西裡爾字母分階段轉為拉丁字母。法令稱,該國政府將組建相應的國家委員會,編寫新的教科書,確保最晚於2025年實現全部官方文字改版工作。
  • 哈薩克斯坦的自尊心
    02 語言:蘇聯遺留的傷痛記憶之二從沙俄對這片土地的統治開始,不僅是哈薩克斯坦的人口構成發生重大變化,語言和文字也沒能躲過劫難,被插上大國沙文主義的旗幟,淪為一種意識形態的統治工具。早在沙俄時期,哈薩克斯坦就被推行過俄語同化政策。
  • ...譯製人員:相信中國熱播劇《都挺好》能引起哈薩克斯坦觀眾的共鳴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熱播劇《都挺好》登陸哈薩克斯坦新華社努爾蘇丹3月23日電(記者任軍 張繼業)中國電視劇《都挺好》哈薩克語版日前在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電視臺播出。引進電視劇的哈薩克斯坦譯製人員葉爾泰·努西普扎諾夫22日告訴記者,《都挺好》2019年在中國上映後獲得廣泛好評,作為譯製人的他被劇情深深吸引。他的團隊歷時兩個半月為電視劇翻譯配音,希望向廣大哈薩克斯坦觀眾展現中國都市家庭的日常生活,「相信電視劇能夠引起哈薩克斯坦觀眾的共鳴,收穫好評」。
  • 親美的代價!亞美尼亞人攻入總統府暴打賣國賊,亞塞拜然舉國同慶
    與此同時,亞塞拜然國內卻在舉國同慶,拿下一半的納卡土地確實值得開心,而帕希尼揚也為自己的親美舉動付出了代價。 與此同時,亞塞拜然國內是舉國同慶,不僅僅是因為納卡戰爭大獲全勝,佔領了一半的土地,更是因為看到死對頭亞美尼亞人鬧出這樣的笑話,每個亞塞拜然人都在幸災樂禍,也慶幸本國的領導人沒有惹普京生氣。
  • 舉國之力、聯防聯控、不惜代價……這些抗疫關鍵詞,細心觀察的老外...
    近日,新華社用五個重要的關鍵詞——「不惜代價」「舉國之力」「聯防聯控」「封城」「敬老愛幼」——來總結中國的抗疫經驗。這些關鍵詞根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又凸顯了政府的治理體制優勢,也得到很多國外專家和西方媒體的認可。▲ 5月6日,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附屬進華中學初二年級的學生在上課。
  • 哈薩克斯坦為何將其字母更改為拉丁字母?
    哈薩克斯坦人是在2007年時第一次認真考慮這一重大改變。並在當時開發了幾個新的拉丁字母項目,但是民眾並不喜歡這個項目,而且政府也認為這不過是個遊戲並不值得關注。然後取消了這個改革,但是十年後他們又回到了這個想法。而這次,官員們似乎很認真。至少已經通過了相關法律,並且已經分配了必要的預算。
  • 哈薩克斯坦字母革命艱難推進 並非只是改國名那麼簡單
    原標題:哈薩克斯坦字母革命艱難推進,並非只是改國名那麼簡單  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政府眼下正在推行的文字拼音改革,正在國內引發熱議,甚至是爭論。  按照目前的改革計劃,哈薩克斯坦國名的英文拼寫,將由已經習以為常的Kazakhstan變為Qazaqstan。
  • 哈薩克斯坦字母革命艱難推進,並非只是改國名那麼簡單
    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政府眼下正在推行的文字拼音改革,正在國內引發熱議,甚至是爭論。按照目前的改革計劃,哈薩克斯坦國名的英文拼寫,將由已經習以為常的Kazakhstan變為Qazaqstan。「我們本應該將文字現代化,而不是脫離網際網路,」哈政治學家、語言改革委員會成員Aidos Sarym說,將飽受政治動蕩和經濟衰退的哈薩克斯坦轉變為一個穩定和繁榮的國家,是納扎爾巴耶夫的最大功勞,「但是語言,是個非常微妙的領域,不能由官員來決定。」哈薩克斯坦電影導演Saken Zholdas甚至製作了一個音樂視頻,諷刺新版文字更像是一種不美觀而可讀性差的官樣文章。
  • 哈薩克斯坦換字母表 全民明年從頭學拼寫?
    哈薩克斯坦政府將在年底前推出官方審定的哈薩克語拉丁字母拼寫版本,捨棄與俄語相近的西裡爾字母版拼寫。按照計劃,明年就要編寫一套新的教科書,2025年將實現全部官方文字改版工作。
  • 哈薩克斯坦著眼於全球比特幣挖礦前三名|哈薩克斯坦_財經|leigh|...
    2018年初,哈薩克斯坦國家銀行董事長Daniyar Akishev宣布其代理機構正在考慮取締所有加密貨幣為非法。僅僅幾個月後,哈薩克斯坦總統Nursultan Nazarbayev呼籲在加密法規方面進行全球合作,但沒有提及該法規是否應鼓勵該行業的增長或對其進行遏制。
  • DHL與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加強中國-哈薩克斯坦的鐵路貨運連接
    上海2015年6月30日電 /美通社/ -- 歐洲與亞洲領先的海陸空貨運服務商 -- DHL全球貨運今日與哈薩克斯坦國家多式聯運巨頭 -- 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以下簡稱為KTZ Express)籤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
  • 鑑定「哈薩克斯坦肺炎」謠言
    思寧馬上查閱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館的微博、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官網及微博,查閱哈薩克斯坦總統託卡耶夫7月8日晚間發表的新冠疫情問題電視講話全文,查閱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均未看到所謂「致死率遠高於新冠肺炎」的「哈肺炎」的內容。國外主流媒體也沒有報導所謂「哈肺炎」的「消息」。
  • 「八島之群」吐瓦魯:世界第四小國家,全球第一個舉國遷移的國家
    上一期「國家系列文章」,我們介紹了:哈薩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家,被譽為「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今天我們我們把目光從亞洲的中亞地區,往東南進入來到大洋洲廣闊的太平洋當中,來介紹第18個國家,太平洋群島國家吐瓦魯:「八島之群」吐瓦魯:世界第四小國家,全球第一個舉國遷移的國家。
  • 新型舉國體制引領戰疫科技創新
    新型舉國體制對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推進,在這次的戰疫中可見一斑。「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新型舉國體制之下,科研攻關工作、科技進步與創新成果轉化得以順利進行,快速在戰疫中發揮出巨大作用。新型舉國體制的內涵也在本次抗疫的實踐中得以體現。  第一,堅持黨的領導是新型舉國體制的最本質特徵。
  • 哈薩克斯坦保險行業發展前景
    促進哈薩克斯坦保險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市場經濟的建立:1991年蘇聯解體,哈薩克斯坦經濟艱難地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化,發展私營企業,吸引外來投資,成功的是經濟發展趨於穩定。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哈薩克斯坦保險行業的發展開始起步。
  • 【留學】關於哈薩克斯坦留學生三聯單的流程
    最近會收到留言諮詢關於哈薩克斯坦的問題,除了旅遊問題以外小編會儘量解答大家提出的問題,希望能幫到每一位想了解哈薩克斯坦的朋友。優尼帶您重走絲綢之路歡迎來到「UniTour」旅行社!我們希望能給您帶來方便。
  • 哈薩克斯坦,為什麼要遷都阿斯塔納?
    這對阿斯塔納而言,已經是哈薩克斯坦獨立後的第三次更名。卡拉幹達是哈薩克斯坦重要的工業基地,然而當地地質、水源和生態條件也不佳。阿克託別則位於哈薩克斯坦西北部邊境,定都於此難以統籌全國。阿克莫拉,即現在的哈薩克斯坦首都努爾蘇丹。歷史上的努爾蘇丹幾度更名,最早可以追溯到1830年沙俄在當地修建的軍事要塞「阿克莫林斯克」。
  • 哈薩克斯坦稀土資源及開採前景
    哈薩克斯坦獨立後的雙語教育研究熊 傑(新疆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摘 要]哈薩克斯坦在獨立前,俄語地位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佔據優勢地位,其教育受到政府的推崇,哈薩克語的地位低下導致其教育受到重創。
  • 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 把冬日搬進室內
    冬季的阿斯塔納【環球時報赴哈薩克斯坦特派記者 劉暢】相信歐亞大陸中心國家哈薩克斯坦16年前將首都從南部綠洲阿拉木圖遷至北部荒原阿斯塔納的時候,就已經做足安排,要讓首都市民在零下40度也能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全部。方法就是,把城市搬到室內。今年12月,在極寒籠罩的阿斯塔納,《環球時報》記者每推開一扇門,呈現眼前的總是一處溫暖樂園。難怪有人將阿斯塔納譽作極寒版杜拜。
  • 中俄哈蒙環阿爾泰山自駕遊開啟哈薩克斯坦之旅
    央廣網烏魯木齊8月1日消息(記者蔣雪嬌 烏魯木齊臺記者王歡) 今天,中俄哈蒙環阿爾泰山自駕遊團隊已經開啟了哈薩克斯坦之旅,14天的行程接近尾聲,團員們將在最後三天的時間裡馳騁在哈國廣袤的土地上,了解這裡的風土人情。  「口味很不錯,很豐盛,接待也很熱情很周到,我相信在哈薩克斯坦會有一個愉快的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