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育政策調整的窗口期就在當前

2020-12-13 人民網

【推薦閱讀】人民觀察·第11期:七大改革保"底線" 7.5%預期可實現

【往期回顧】汪亭友:馬克思主義是普遍真理不是「普世價值」

事業單位養老改革試點:四省市紋絲未動 廣東省開始「破冰」

多數受訪者認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已經醞釀很久了,社會保險制度的統一性肯定是未來改革的方向,但改革之路還很漫長。改革在目標與大方向之外,還亟須進一步細化改革內容、完善改革配套措施。

浙江大學教授何文炯認為,實現不同社會養老保障體制的「並軌」,最大難點在於群體間的利益協調。他認為,事業單位與國家機關應同時進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首先,機關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雖然有差異,但都是國家公職人員;另外,改革的目的是要使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去碎片化」,建立一體化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不能只動一部分,另一部分按兵不動。【詳細】

生育政策調整的窗口期就在當前

生育政策調整是大趨勢,關鍵是在什麼時候調整。衛計委所說的「適時調整」,那麼什麼時候才是調整的最佳時機?綜合各方情況來看,當前一兩年正是政策調整的最佳窗口期。我國一向嚴厲的生育政策終於鬆動了。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黨組決定實施「服務百姓健康行動」,並印發了相應的實施計劃。《實施計劃》提出,完善生育政策,適時出臺調整方案。【詳細】

張平:地方債務「摸底」的四大盲區

首先,債務摸底無法控制債務規模的急驟上升。可以預期,本次全國地方債務大摸底,能將地方政府當前的債務狀況大致算清楚,但卻無法扭轉地方政府舉債的投資衝動。今年上半年我國的G D P增速為7.6%,已經步入中速增長時代。但仍有很多地方政府通過透支未來十幾年財政收入,大肆舉債投資的方式,將當地G DP推向兩位數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像滾雪球一樣持續增大。【詳細】

田修思:實現強軍目標必須大力提振「精氣神」

精氣神,在許多人看來,也許是個文學概念,用來形容人的精神狀態;也許是個醫學概念,用來判斷人的生理狀態;也許是個哲學概念,用來界定人的思維狀態。而在我看來,它更是一個科學概念,可以詮釋和揭示生命的本原、力量的形成和奇蹟的誕生。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民族,如果擁有了精氣神,就擁有了旺盛的生命、蓬勃的生機和無限的創造力;如果失去了精氣神,就會失去朝氣,失去靈魂,失去生命以及與生俱有的活力和張力。當前,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我們更要堅定信念,振奮精神,鼓足幹勁,以昂揚向上、充滿自豪的精氣神投身到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潮流中。【詳細】

裴長洪:目前經濟增長高於「下限」和「底線」

如何應對當前十分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做好今年下半年的經濟工作?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做了精心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託底,努力實現三者有機統一。這充分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體現了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辦事的精神和作風。【詳細】

專家建議2020年後每兩年延長法定退休年齡一年

據統計,對於是否延遲退休年齡,業內形成了三種不同的觀點:一是提議延遲退休,中國職工退休年齡整體偏早,一方面增加國家的養老負擔,另一方面也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二是反對延遲退休,目前來看我國的就業壓力依舊很大,延遲退休必會影響就業;三是暫行彈性退休制度,逐漸過度到延長法定退休年齡。

李小平建議,我國在2020年之前不延長法定的退休年齡,實行自願原則,符合社會需求的,尤其是大學老師、研究機構的工作人員、政府人員等,每延長一年提高養老金5%左右,最高可延長十年,美國就是這樣做的。【詳細】

北京租房市場遇「5平米」執行難題

北京市住房管理部門負責人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近年來,相當一部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迫於生活壓力無奈選擇了群租住房,群租現象已成為一個較為突出的社會問題,由此帶來的治安、消防、安全隱患等問題倍受各方關注。新規定將保障百姓居住權益,同時引導有序合租。

一石激起千層浪。無論是記者走訪調查還是網友反饋,輿論紛紛指出,如果新規嚴格執行,更多人將被擠到更偏遠的地方,租金很可能繼續上揚。不過,也有部分人士理解支持北京市此舉。各種觀點迅速發酵、對抗。【詳細】

MBA:最貴專業的最難就業季

以清華大學為例,2013年,清華大學MBA全日制項目學費為16.8萬元,國際MBA項目學費為19.8萬元,在職MBA項目23.8萬元,遠遠超過清華大學其他專業的學費標準。目前國內的MBA教育,時間在14個月到3年不等,學費為16.8萬到38萬不等。

北大、清華是國內MBA教育比較有代表性的學校,但就業的官方數據只更新到2012年。清華大學MBA就業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2013年MBA的就業數據要到下個學期才能統計出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職業發展中心主任王冬霞則表示:「人在國外,不便採訪。」【詳細】

 

相關焦點

  • 陸傑華:生育政策已迎來調整窗口期
    原標題:生育政策調整方案適時出臺 昨日,人口學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在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國家衛生計生委文件所提到的完善生育政策並非新的提法,早在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我國已明確提出要完善。
  • 衛計委:生育政策調整不能簡單理解為放開二胎
    正因為如此,昨日有網友表示,衛生計生委這一「適時調整生育政策」的說法有朝令夕改之嫌。 回應:調整不代表放開二胎 對於公眾的這一疑惑,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表示,現在很多人把生幾個孩子狹義地理解為生育政策,事實上,生育政策包括非常龐雜的內容,「如果把調整『生育政策』簡單地理解為二胎又有放開的跡象這明顯是不正確的,這和是否放開單獨二胎或者二胎政策不是一回事。」
  • 5月份即將召開全國兩會 生育政策調整再受矚目
    國家將根據政府報告、代表委員的提案進行政策的調整與公布。生育政策自2013底單獨二胎實施以來,歷經2015底的全面二孩,已經有4年多的時間了。每年的新出生人口也是一降再降,2019年底已經降到1400多萬了。可以說已經給人口萎縮敲響了警鐘。生育政策已經到了調整的窗口期。國家在生育政策能做的空間和時間已經很小了。
  • 60%的人支持放開三孩:生育政策面臨大調整
    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當前中國人口少子化和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出生人口趨勢性下滑,老齡化加速到來,人口峰值臨近,人口危機漸行漸近。我們先後發布《》《》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消息稱衛計委內部討論生育政策調整 掘金概念股
    摘要 【消息稱衛計委內部討論生育政策調整 掘金概念股】若全面開放二胎得以實施,預計每年將有可能新增新生兒100-200萬人,2018年新生兒有望超2000萬人。
  • 風笑天:「單獨二孩」:生育政策調整的社會影響前瞻
    一、「雙獨二孩」到「單獨二孩」:   政策調整的實質與意義在這次生育政策調整之前,現有生育政策中已包含著「雙獨二孩」的內容。所謂「雙獨二孩」的政策,指的是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以生育第二個孩子。
  • 2021生育政策再迎「大調整」?專家提議放開三胎,但癥結卻是這個
    眾所周知,人口增長是經濟增長的基礎,放眼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生育政策均不是一成不變的,生育政策的調整與經濟發展、新生兒出生率、人口結構、老齡化程度、勞動力佔比、養老金壓力等等因素密切相關。以我國為例,自20世紀80年代將「計劃生育」定為基本國策,再到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生育政策的調整即意味著我國的人口結構、老齡化程度及新生兒出生率等等因素出現了變化,優化人口結構成了政策調整的主要目標。在老齡化程度加劇、勞動力數量逐年減少及新生兒出生率連年降低的背景下,國家放寬生育政策,鼓勵只有1個孩子的夫妻積極生育二胎。
  • 單獨二胎「臨盆」 生育政策調整大幕開啟
    釋放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啟動實施「單獨二胎」政策,國家衛生計生委在第一時間給出權威解釋,稱從啟動實施「單獨二胎」政策著手,穩妥可行,有利於保持生育水平總體穩定,為將來進一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打下紮實基礎。
  • 生育政策迎重大調整?「三胎」新提議背後,「生育分化」來了?
    然而時過境遷:經過幾十年發展,中國人口結構早已發生潛移默化改變,「老齡化」和「少子化」居然就在身邊——這種情況下,「計劃生育」的基本人口政策雖然未變;不過面對老齡化加劇、勞動力資源減少等問題,專家普遍認為「生育政策將迎重大調整」。
  • 教師基本工資調整「窗口期」已到,工資會增長嗎?
    2015年,國務院年下發的《關於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的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落實《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件》要求,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正常調整機制,今後基本工資標準原則上每年或每兩年調整一次,近期每兩年調一次。
  • 如果調整生育政策需要什麼流程,什麼時候會全面放開生育呢?
    今年已經進入了一個尾巴,要想全面放開生育,已經基本不可能了。調整生育政策要怎麼做?修訂《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只要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就可以了,比如上一次放開二胎政策是這樣的: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修正案,2016年6月1日實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將第十八條第一款分為兩款,作為第一款、第二款,修改為:「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 備孕夫妻找準「生育窗口期」,成功率最高,也許一次就當上爸媽
    二、什麼是「生育窗口期」呢?雖然卵子只能在排出後12~24小時存活並受精,而在理想的條件下精子能夠在女性生殖道中最多存活5天。所以,排卵前幾天或排卵當天懷孕的成功率最高。因此,女性體內的排卵時期加上前後幾天精子的存活期,就可以組成最多長達的6天左右的「易孕期」,也就是「生育窗口期」。
  • 愛爾蘭投資移民窗口期再調整
    目前,這一調整期限已接近尾聲,不過,好消息又來了!6月12日,INIS發布更新公告,再次調整投資移民窗口期——取消IIP申請遞交窗口期。INIS表示,此舉是為回應IIP利益相關者的關切,而做出的重大調整。
  • 「十四五」 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
    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生育政策動向一直備受關注,此次《建議》中首次提出「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有何含義?我國生育政策會如何進一步發展?
  • 中國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口政策?實行家庭自主生育
    需要指出的是,未來30年的生育旺盛期(20年-29歲)群體今天已經都出生了,且生育水平在中短期內大幅銳減的可能性並不存在,儘管未來中國人口態勢在整體上趨於下降,但不會出現所謂的「斷崖式下跌」和「人口雪崩」。其次,中國育齡人群的持續縮減已成定局,當前對生育水平的誤判已嚴重幹擾對未來人口態勢的研判。中國目前的生育率和生育意願已經呈現「雙低」態勢。
  • 關於調整本市職工生育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京人社醫發〔2011〕334號各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定點醫療機構:  為貫徹落實《社會保險法》,進一步完善本市職工生育保險政策,減輕參保人員負擔,結合本市實際,現將生育保險政策調整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用人單位,包括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
  • 包頭對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登記備案政策做出調整
    近日,記者從市醫療保障局了解到,為進一步深化醫療保障領域「放管服」改革,簡化醫保業務流程,方便參保人員就診,從2021年1月1日起,我市對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登記備案政策做出調整,取消本地住院三日內登記備案規定,異地生育保險備案參照基本險政策執行。
  • 生育政策調整提速_單獨夫妻生二胎有望全面放開_懷孕熱點 _懷孕...
    踟躕已久的生育政策調整正在開始提速。  《第一財經(微博)日報》獲悉,單獨(夫妻有一方是獨生子女)生二胎政策有望全國放開實施,不採取先在某個或某些省市試點的做法。下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日益臨近,市場對此越發期待。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 多地生育政策調整:延長產假髮補貼 甚至允許生三孩
    從「雙獨二孩」「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經過十幾年循序漸進的調整,生育孩子的權利正逐步回歸家庭。面對持續低迷的人口出生率,遼寧、湖北、新疆等地出臺了更加積極的生育政策,延長產假時間、提高生育補助等「真金白銀」的政策相繼實施。陝西省則明確表示,要適時全面放開計劃生育。
  • 撫養費徵收不能與鼓勵生育背向而行
    (8月14日《中國婦女報》)  一則一個多月以前的地方新聞,再次被媒體聚焦,並引發熱議,並非無緣無故。主要是因為當地專門召開的針對三孩以及以上家庭的社會撫養費徵收工作動員會,與當前多地出臺的鼓勵生育政策,形成了一種明顯的反差。  客觀說,按照現行的撫養費徵收規定,當地此舉並不違規。但僅僅是不違規,並不能完全支撐當地在此時加強社會撫養費徵收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