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茶具與飲茶-飲茶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也是中華文明的繼承,飲茶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選擇正確的茶葉器具,使茶葉的顏色、香氣、味道表現得淋漓盡致,飲用過時。 而建盞茶具就是這樣一套茶具,茶友們稱之為茶王,茶具必備,多受追捧!
手工製作建盞是最好的選擇! 使用建盞喝茶,不僅茶湯變得柔軟甜美無與倫比,更重要的是用建盞喝茶對人體有更多的滋補作用!建盞對選鐵含量,含砂量,疏鬆固體厚度,胚釉厚度都有特殊的功能設計。
建盞茶具有很好的保鮮效果,能有效防止茶湯的「變質」 . 且茶葉不易殘留髒物,使用後易清洗。因為建盞這些獨特的特點,所以在現代建盞復興之後,迅速捕捉到了很多盞友愛好者。
建盞胎釉
建盞以小碗最多,胎質呈灰黑。胎質原料是建安境內特有的含鐵性粘土,坯體含鐵量高達9%以上,胎骨厚實堅硬,叩之有金屬聲,俗稱「鐵胎」。
釉料配方的不同,窯內溫度及氣氛的變化等因素影響,建窯黑瓷釉面又呈現多種紋理。
建盞造型
建盞造型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鬥;且多為圈足,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稱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數為實足(主要為小圓碗類)。造型古樸渾厚,手感普遍較沉。
建盞類別
建盞分為敞口、撇口、斂口和束口四大類,每類分大、中、小型;小圓碗歸入小型斂口碗類。大型碗(口徑15cm以上)、中型碗(口徑11-15cm)、小型碗(口徑11cm以下);依照釉面紋理分類,可分為烏金(紺黑)、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雜色等六類。
烏金建盞
第一類:烏金釉。這是建窯黑瓷較典型的釉色。烏金釉有的表面烏黑如漆;有的則黑中泛青,即所謂的「青黑」;也有的呈黑褐色或醬黑色;成熟時期的烏金釉釉層普遍較厚,「色黑而滋潤」,上乘者亮可照人,表現出莊重素雅之美。
兔毫建盞
第二類:兔毫釉。兔毫是建窯最典型且產量最大的釉色品種。所謂「兔毫」,是指在黑色的底釉中透析出均勻細密的絲狀條紋,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由於「窯變」等因素影響,兔毫形狀既有長、短之分,粗、細之別,顏色還有金黃色、銀白色等變化,俗稱「金兔毫」、「銀兔毫」等。
油滴建盞
第三類:油滴釉。「油滴」一詞至遲在十四世紀末十五世紀初就出現在日本的文獻中。所謂「油滴」,是指在烏黑的底釉上散布著無數具有金黃色或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斑點,故又有「金油滴」、「銀油滴」之分。這種斑點多為圓形,大者直徑為三、四毫米;小者僅一毫米,甚至細如針尖,形如沸騰的油滴散落而成。
曜變建盞
第五類:曜變。所謂「曜變」,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著許多不規則的圓點,圓點呈黃色,其周圍煥發出以藍色為主的曜眼的彩虹般的光芒,故得名。曜斑廣布於建盞的內壁,並隨所視方向的移動而變化,垂直觀察時呈藍色,斜看時閃金光,仿佛置身於浩蕩宇宙之中,周圍是無數璀璨的繁星。
雜色建盞
第六類:雜色釉。由建窯黑釉器系「窯變」所致,故釉面紋理變化多端,除上述五大類釉面紋理之外,還有一些雜色釉,如柿紅色、赤紅色、「灰白釉」、「芝麻花」、「結晶冰花紋」、「龜裂紋」醬釉(醬綠釉、醬黑釉、醬黃釉)等。
建盞之所以叫建盞,是因其產於當時的建州建窯,也就是現在的南平建陽,建盞始於唐末,盛行於兩宋,最權威的莫過於宋徽宗對其的稱讚。
建盞之所以為建陽特產,是因建盞的一大特點,鐵胎鐵胎當然是鐵了,建陽水吉的紅土含鐵量為8%左右,是別的地方所不能比擬的。所以買建盞,看產地,選商家,有長期買賣關係的一般不會坑。
2011年建窯建盞燒制技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幾年也越來越被大眾知道了。
怎樣的建盞才是好建盞?真的越貴越好嗎?有些人剛接觸建盞的時候看到網上那些廉價的建盞特別吸引人的眼球,圖片看上去又非常的精美,可信嗎?下面一起了解下吧!
怎樣的建盞才是好建盞?
1、從胎質上看
建盞胎土是鐵含量很高的鐵胎,這是能燒出各種不同斑紋的主要原因。建盞底胎特點是胎質厚重粗糙,顏色一般為深灰或者深褐色,輕輕敲打有類似金屬碰撞的聲音。
這樣的建盞胎土只能取自福建省建陽水吉一帶,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喜歡研製建盞的陶藝家都要使用建陽水吉的胎土。
2、從釉料上看
釉面也是建盞的精華!
釉的起源是從草木灰開始的,後來有了石灰釉,這種黏性較強,容易厚掛,色調也較深沉,上釉後入窯燒制,為的是析晶。
析晶是在坯體複合一層天然礦物原料,經高溫煅燒等多重工藝而成。建盞鐵繫結晶釉以鐵紅釉、華北油滴、建盞褐色兔毫、鷓鴣斑、曜變5種鐵繫結晶釉為主。因析晶有各種組合,成就了建盞釉面的多樣性,就是所謂的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釉色主要分為:烏金、兔毫、鷓鴣斑、雜色釉,還有個最難得的曜變盞,少之又少。
烏金釉指的是純黑釉,《大觀茶論》有記載「盞色貴青黑」;
兔毫盞屬建盞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行家的,隱私脈紋像兔子的毫紋,得其名為兔毫;
鷓鴣斑也叫油滴盞、因其白點猶如鷓鴣鳥羽翼,得其名鷓鴣斑、需在冷卻後進行析出、極難控制這種還原氣氛、故比兔毫盞要更難許多。
雜色釉就是這些之外的一些,例如茶抹釉這類的。
3、從器型上看
建盞的器型主要是四種,束口盞、斂口盞、撇口盞、敞口盞。對於一件好的建盞作品來說,一定要滿足器型規整,無大的變形和凸起,不開裂,無氣泡,少針眼這幾個條件。
判定器型是否規整可以將建盞倒扣在表面平整的桌子上或者拿兩個相同口徑的建盞盞口對扣,觀察能否緊密貼合,如果發現左右晃動,則說明變形,器型不佳。
4、從斑紋上看
每個建盞都是獨一無二的,就算同一個師傅也燒不出兩個一樣斑紋的作品來。但是好的東西都有一些共性,好的兔毫盞斑紋的底色應該是青黑色,即黑中帶青,兔毫斑紋柔長為美,紋理清晰,分布平均,且具有較強的三維立體效果,尤其是兔毫能夠從盞口延伸至盞底者為最佳。
選油滴盞的話,最好是那些油滴斑紋清晰可見、斑點大小不一,盞內外斑點分布均勻飽滿,盞口位置能布滿斑紋為上品。
5、從幻彩上看
建盞精品一定離不開幻彩效果,好的建盞會泛發出藍色,銀色,金色等效果,而且在陽光下燈光下或者裝進茶水後能反射出不同的光芒。
6、建盞大師作品
買建盞圈較為知名的師傅的作品,例如孫建興、許家有、李達、裴春元、卓立旗、李細妹等等等等,大師作品一般底部有落款,這個落款也可以去對比下,名氣大的仿品也多,還會有收藏證之類的,這類的一般都是手工製作,所以貴也是正常的!
建盞的美,成於偶然。是泥胚涅槃後的絕世綻放。建盞的美,不只是這傾城的容顏,更是千百年來薪火相傳的國韻和匠心!選擇正確的建盞茶葉器具,使茶葉的顏色、香氣、味道表現得淋漓盡致!
得益於中國茶文化的復甦,建盞茶器以它自己的特色,展現了淋漓盡致的美麗。建盞茶器也將成為中國茶文化的新載體,再次為世界茶文化的發展史,畫出一道美麗的彩虹,並將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和讚賞!
#建盞茶具#福建旅遊及手工藝品延伸:
光影霞浦+水墨仙都+隱秘海島-福建黃金山海太姥山小眾避世四日遊
雲南建水紫陶為何成為收藏新寵?建水紫陶如何鑑別和收藏?
蔣記手工銅器.傳統手工銅藝千錘百鍊出品-迷途旅遊網手工銅器!
蘇州緙絲,皇家御用織物《延禧攻略》宮扇,與景泰藍.雲錦齊名!
很多人被這些蘇州刺繡團扇美到了,刺繡作品繃成了團扇,扇一扇古樸的竹柄,連風都是清雅的。#刺繡團扇# → 迷途旅遊網(公號)錠! 蘇州手工匠繡娘以針為筆,在一點一點的勾勒中呈現出古畫般清雅的山水花鳥世界。 刺繡團扇,以中國刺繡為魂,又有機的融合法式與俄式刺繡的精華,加上造花與金工等技藝,讓刺繡突破東西方審美的邊界,立體生動,清新雋永,栩栩如生,又帶著東方獨有的婉約與精緻! 如果把摺扇比做翩翩墨客, 那麼團扇就一定是纖纖美人。 團扇又稱宮扇、紈扇。而宋代以前稱為扇子,其實也都指的是團扇。三國時的名士們大多是「羽扇綸巾」,那時還沒有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團扇出現。直到東漢時,才改羽扇為絲、絹、綾羅之類織品。這樣的團扇,形似一輪明月,出風清涼,又有美麗的點綴繡畫,一傳便傳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