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德育」走進七一班,感恩是一種美德!

2020-12-25 最美教育故事

人的一生,無論成敗,都會得到太多人的幫助父母的養育、老師的教誨、朋友的幫助、大自然的恩賜……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有人指點;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有人幫助。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度過一個個難關,一步步走向成功,創造並享受著美好。

感恩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人要傳揚下去的,我們要學會感恩,你愛成為歷史上的呼喚,當一個人有了感恩的心,那麼他讓沒有一切煩惱憂愁。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讓我們感動的人,比如父母,老師,學校等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父母孕育我們的生命,哺育我們成長……父母是我們人生當中第一位老師,也是生我們人生中第一位老師,也是生我們養育我們的人。

《遊子吟》中說過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難道我們不應該幫助父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嗎?

我是城區二中七年級一班的學生韓蕊。我在周末、假期的空閒時間經常幫助父親、母親掃地,拖地,洗碗,澆花;在父親、母親勞累之時,替他們端茶送水……

小魚感恩海洋,是海洋給了它遊泳的自由;小樹感恩大地,是因為大地給了它生命;我們要感恩老師,是因為老師給了我們知識。

我們從無知的小孩跨進校園,在老師的關懷下,不斷地成長。老師,您給我的一句鼓勵的話讓我不知疲憊,學習到深夜,您的一個不經意的眼神,讓我在外遊蕩的心趕緊回到課堂,這是任何人包括父母都不能做到的。

雖然我還很小,不完全懂得什麼叫感恩,但是我明白我禮貌地叫一聲老師好,或取得優異的成績也應該是感恩,我也會將這顆感恩的心伴隨我一生。

人,就應該這樣,有恩必報,即使能力有限,但必須要儘自己的全部所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柞水縣城區二中七一班

相關焦點

  • 真我教育攜手清華學子走進育丹教育分享感恩美德
    文/高勝利感恩之心,至善至美!感恩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起碼的修養。感恩不僅是一種文明,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新的時代賦予感恩以新的內涵,對於今天的廣大青少年來說,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的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
  • 「在線德育」走進八六班,舉世不師,故道益離!——4月27日柞水縣...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天空,因為天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感恩老師,因為老師為我打開了智慧的大門,讓我在知識的海洋裡翱翔。在我的成長曆程中,您濃濃的師愛一直伴隨左右。
  • 「和美中華·和潤德育」 十歲成長禮 點亮精彩未來
    該活動以「感恩·分享·夢想」主題,將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推向深入,進一步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古樸悠揚的漢樂聲中,四年級全體學生身著翩翩漢服,在班主任老師的引領下,依序走進會場,拉開了成長禮的帷幕。學生們向老師、家長作揖行禮,感恩父母的精心呵護養育之恩,感恩老師的耐心教導培育之恩;向同伴拍手行禮,表達同伴間的友誼長存。感恩篇、分享篇充滿溫情與感動,把學生與老師心靈彼此拉近,引起師生共鳴。家長對老師的感激、學生對父母和老師的感恩之情溢於言表。相處雖短,感動終生。「老師,您辛苦了!」
  • 寺灣鎮中心學校:美德少年評選熱,德育實踐出成果
    為了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寺灣鎮德育工作,樹立身邊典型。近期,寺灣鎮中心學校積極響應縣德育中心安排,組織開展2020年寺灣鎮「美德少年」評選活動。通過宣傳動員,按照班主任提名候選人——學校研究確定——中心校評選的順序,共評選出「美德少年22人,事跡材料已彙編下發各學校。
  • K12課外輔導,在線「下沉」三國殺
    整個K12在線培訓,招生人數突破一千萬,10%的潛在參培對象,似乎正被「在線」收入囊中。但是——燒錢獲課、跑馬圈地,真正的用戶留存、用戶轉化是多少?當「九塊九」的入口價不再持續,秋季正價班續報率如何?一個學期過半,期末考試將至,即使報了正價班,「提分」的效果,是否真的達到家長、學生的預期?
  • ...我的夢 人人皆可成才——北川七一職中舉行大型勵志感恩演講會...
    李傑老師演講(北川七一職中供圖)四川新聞網綿陽3月7日訊(葉建聰)3月3日,「中國夢 我的夢 人人皆可成才」 大型勵志感恩演講會在北川羌族自治縣七一職業中學成功舉辦。本次演講會由和諧號教育金牌講師李傑主講,七一職中、綿職院中專教學部全體師生和學生家長代表到場聆聽。
  •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是一句肺腑之言
    如果人們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冷淡,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節是美國人感謝上帝的日子。因為宗教說幸福的生活是上帝的禮物,感謝上帝意味著感謝上帝和所有幫助過你的人。感恩節就要到了,我們也要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家長、老師、學生。
  • 「美德」英文怎麼說?
    virtue 美德、高尚品德Women
  • 楚天都市報「名校行」走進七一中學
    4月21日上午,楚天都市報「名校行」公益活動走進七一中學,約400名家長和學生近距離與名師、名班主任面對面,全面了解「大七一」旗下的三個校區,如何通過優質均衡做到各校區共同進步,如何通過自主綻放個性引導學生們成長為牛娃。三大校區打造均衡教育典範春雨瀟瀟擋不住春潮澎湃。
  • 傳說中的七一華源中學作業太多?都市報「名校行」帶你走進這所生態教育名校看真相
    4名學生在「2018年IMC國際數學競賽」中斬獲3金1銀,入選奧賽國家隊,一隻腳跨進清華……這些亮眼的成績,讓七一華源中學熠熠生輝,也受到家長們的熱烈追捧。名校自帶流量。3月9日上午,楚天都市報「名校行」第四站走進了武漢七一華源中學,近300名家長從江岸、礄口、漢陽、武昌等區趕來,近距離感受名校風採。作業太多?只重競賽?
  • 北川紅梅德育工作室成員參加餘國良中職德育創新工作坊
    攜夢前行,大愛相伴——北川紅梅德育工作室成員參加餘國良中職德育創新工作坊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2018年12月紅梅德育工作室全體成員在工作室負責人付紅梅帶領下,於4號至8號在廣東省廣州市參加了中職學校德育創新工作坊培訓。紅梅德育工作室成員在綿陽機場候機中。
  • 西夏區德育始終「在線」
    、感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西夏區第三小學 疫情防控齊努力 居家學習顯德智 西夏區第三小學以家校共育、德育實踐為行動依託,要求同學們居家期間,不僅要學習知識,更要培養責任、拼搏、感恩、奉獻的優良品質。
  • 陽光 · 美德 · 少年—崗李小學德育作業及創意作品展示活動
    暑期優秀德育作業 教師節創意DIY作品 精巧的手工製作可以說是我們這次德育活動展示的亮點 「德育作業」作為全新的德育管理方式,幫助每個隊員在學習生活中努力獲取中華傳統美德的知識,並轉化到自己的行動中去體驗、感悟中華美德。
  • 「感恩養行」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
    作為一名初中生,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美德。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樣,感染著我們,打動我們純潔的心靈。哥哥是咖啡,妹妹是杯子,哥哥永遠都在妹妹心裡。提倡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與為老弱病殘孕讓座是沒有矛盾的,至於該讓老弱病殘孕中的誰,沒有固定的模式,誰在為誰讓。
  • 湖南省湘潭縣第五中學實施主題德育教育側記
    >華聲在線通訊員 賀松蘭激揚的歲月放飛希望,火紅的青春成就夢想。感恩、成長、責任與擔當將陪伴他們前行,這是高三學子代表的發言;無限美好的青春是要擔責的,更是用來奮鬥的,祝賀他們成人,祝福他們的未來,這是學校領導對高三學子的勉勵與祝福。整齊響亮的宣誓震撼了蓬勃的校園,激情的勉勵與祝福沸騰了學子的青春熱血。這是湘潭縣五中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個鮮活動人的場景。走進五中,發現學校堅持的人生七日主題教育很精彩,值得推廣。
  • 淄博十中開展「感恩」主題德育賽課活動
    魯網11月18日訊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校作為「傳道受業」的場所,必然要承擔起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這一歷史使命。近日,淄博十中初中部初一初二年級班主任以「感恩」為主題呈現了四節各具特色的主題班會課。
  • 「板泉中小·聆聽新教育」新時代,新德育,新父母,新徵程
    上午的主題是「新時代,新德育」。德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實踐,體驗,實踐出真知,新教育的模擬課堂為我們的兒童教育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首先,祝祖崗校長為我們介紹了新教育模擬課堂的課程內容分類。主要有五類:1.生活類;2.法制類;3.財商類;4.表演類;5.科普類。
  • 太平洋壽險濱州中支「慶七一」黨員活動走進敬老院
    太平洋壽險濱州中支「慶七一」黨員活動走進敬老院  大眾網濱州7月4日訊(記者 季青雲 通訊員鞏凡)為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基層戰鬥堡壘作用,積極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主題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增強黨員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奉獻意識,6月29日下午,「七一」到來之際,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濱州中心支公司全體黨員到濱州市頤壽苑老年公寓開展慰問活動,為老人們送去關懷和問候。
  • 如何匯報中小學德育工作?這位校長從5個方面談學校德育工作措施
    近年來,華亭市皇甫學校德育工作立足「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著眼「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以《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為指導,把德育工作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全過程,不斷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 創新德育模式,提高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效
    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田淑蘭參加會議 多年來,遼寧省瓦房店市教育局秉承「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視德育工作,積極開拓德育渠道,創新德育形式,探索出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經驗。近日,全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創新模式教育研討會暨大連瓦房店市《警世賢文歌》教育成果現場展示活動就是瓦房店市德育工作的一個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