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就有家長趕到了七一華源中學的門口,等待進場,不少人還帶著孩子一起來參加「名校行」,感受名校氛圍。
專程從漢陽趕來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她想讓孩子走擇校的路,正在四處打探各校的招生政策。「知道七一華源是牛校,沒機會進來看一看。今天進來一看,校園整潔有序,很有學習氛圍。下課鈴聲一響,初三的學生們就到操場上打球活動,很有活力。」
該校初一(6)班的10名學生主動當起了志願者,在校園裡負責引導家長們前往報告廳。「我們提前進行了志願者培訓,每個人都站在固定位置上,引導家長認識和了解校園。」學生陶心雨說,學校經常會組織參加一些志願活動,鍛鍊能力的同時,也讓她學會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七一華源中學校長吳時亮
「怎麼讓孩子抓住初中階段的成長機遇,從容的應對挑戰?家長的關注很重要!」活動一開始,七一華源中學校長吳時亮就為到場的關注孩子成長的家長們點讚。
在吳時亮看來,初中是孩子承前啟後的重要階段,是學習的高峰期,也是「三觀」建立的關鍵期。但是,由於初中階段與孩子的青春期完全重疊,大人會感覺孩子很難管,這個階段更需要特別耐心的引導、科學的教育。而七一華源中學一直深耕初中教育,為學生成長提供優良學習環境、優質師資和科學的教育,憑藉過硬的教育教學質量,已成為享譽三鎮的優質初中。
七一華源中學政教處主任杜從英
七一華源中學政教處主任杜從英全面介紹了學校的「生態教育」辦學理念。該校實施精細化管理,推行「生態體驗」式德育,打造「四四五」生態高效課堂,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十多種校本課程。為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生命性、主體性和參與性,以「933德育體系」開展活動,實現學生個性化成長。像華源好聲音、文體科技藝術節、誠信考生評選、趣味運動會、志願者活動等都廣受學生歡迎,心理、禮儀、安全、文學鑑賞、烘焙烹飪,足球、民樂、合唱,都深受學生喜愛。
此外,七一華源中學在學生管理方面實行半封閉式管理,以規則來培養學生自主自覺自立意識和能力。從早上的小志願者、到課間活動到午餐午休,放學值日等用規則幫助孩子們自我管理;這些規則遵守情況匯集起來評選每月德育量化優勝班級,用集體榮譽進行自我管理;每學期的十星評比,每學年的才藝展示,用激勵性評價實現自我管理。
「如用午餐,我校實行半自主午餐制,各班分時進餐,有序排隊,自選菜品,豐儉由人,雖沒有武漢天地的高端,但總有媽媽的味道,家長隨時可以試吃餐點。」杜從英幽默的發言引來家長們的熱烈掌聲。
名師大咖助力成長,七一華源築夢未來。隨著七一華源中學一批名師大咖的陸續登臺,家長們的情緒更高了!他們不僅是該校的教學能手,不少人還是中考命題組的專家,家長們聽到好的學習方法,紛紛拿出手機拍照或錄像。九(4)班班主任、語文老師梅麗旻
「我的每屆學生都喊我『小梅老師』,其實『小梅』早已不『小』。」九(4)班班主任、語文老師梅麗旻率先登臺,風趣的發言引來家長們的掌聲。金牌奧數教練劉秀仿
「今年是我帶的第六屆畢業班,也許下一屆班的學生就有在座各位的孩子。」金牌奧數教練劉秀仿一登場,就收穫了熱烈掌聲,他每屆學生95%以上進入了全市前三的名高,近兩屆畢業生中有24人進入清華北大,100多名學生獲全國初中數學聯賽一等獎,創造過多項記錄。「有些人說七一華源只搞競賽,這是誤解。競賽是亮點,中考是生命線。即便不在成績最好的班級,我們也會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抓特色發展。」他歡迎有數學興趣的孩子來七一華源,讓他們更加優秀。
「媽媽老師」肖慧萍
「媽媽老師」肖慧萍是九(7)班班主任,也是英語老師,不僅是江岸區英語學科帶頭人,還是江岸區最具影響力的高水平人才。在她看來,學習應該是快樂的,她主張平等地對待,平等地關愛每一個孩子,把自己當做一個星探,一個伯樂,努力地挖掘每一個孩子的優點,特長,把這些閃光點放在放大鏡下,展示在舞臺上,為孩子們建立自信,進而將這份自信延伸到孩子們的各科學習中,拓展到文體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她眼中,優秀不僅是成績,考試分數,還包含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的評定等多種因素。
教務主任兼九年級年級主任郭徽
「這麼多年社會上一直傳說我們的作業太多,其實進來的同學比較一下,就知道這真的只是一個傳說,必要的刷題是有的,但都是有針對性地強化知識點。」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園丁獎」獲得者,教務主任兼九年級年級主任郭徽老師為大家闢謠,
他用五個關鍵詞總結了自己的教學:Develop(培養)、Responsibility(責任)、Enjoyable(愉快的)、Ambitious(有雄心的)、Miracle(奇蹟)。他鼓勵每一位老師和同學,都應該有自己的「野心」,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這樣才能不斷進步。這五個單詞的首字母拼起來是「Dream」,他認為家長們的夢,就是為孩子創造一個美好的明天,而在七一華源中學,老師家長一起努力,就能為孩子成功築夢。 在「名校行」活動現場,兩位學生登上了講臺,他們都是七一華源中學的優異學子,也就是傳說中的「牛娃」,家長們仔細傾聽了他們在學校成長教育的各種感受。李睿熙介紹在七一華源中學的成長經歷
九(4)班學生李睿熙介紹,自己在學校得到了全面發展,自建班的那一刻起,班主任梅麗旻老師在班上成立了九個小組,打造有夢想的責信之班,制定了責信班級公約,還寫下了屬於每個人的目標讓大家責信學習,更學會責信做人。「這裡學習氛圍濃厚,每次當我有任何疑問的時候,老師們都會耐心解答給予幫助,我的成績自進校起大有長進。」在課堂內外,各科老師們以身示範,循循善誘,不僅教會了學生們知識,更教會了我們用正確的方法求學、做人、做事,讓大家快樂學習。
在「2018年IMC國際數學競賽」中,七一華源中學的4名選手李秉衡、韓喧、胡梓睿、田博文,斬獲3金1銀的好成績(中國隊共獲4金1銀),團隊總積分小組第一,全世界排名笫三。他們現在已經入選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隊,一隻腳已經跨入清北的大門了。「搞競賽不是從高中才開始的,很多同學到高中出成績是因為從初中就開始準備了。我們的目標是,讓每個孩子到自己能到的最好位置,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杜從英請出4位獲獎的「牛娃」,全場掌聲雷動。
胡梓睿
MC國際數學競賽個人賽金牌,對標賽第一,團體總分世界第三成績的獲得者胡梓睿,講述了自己的學習經歷。他在小學就取得一些奧數杯賽的名次,但剛上初中時在班上的表現並不起眼,班主任劉薇老師老師與數學劉秀仿老師慧眼識珠,刻意鍛鍊他的數學水平,對思維的廣度,深度,創造性方面進行合理的訓練。最後,在老師的幫助鼓勵與自己的不懈努力之下,終於被選入代表隊並滿載榮譽而歸。
辦公室主任黃燕鵬被熱情的家長「打圍」
「只要地球不流浪,七一華源中學就是你永遠的希望。」活動結束後,不少家長們仍不願離去,七一華源中學辦公室主任黃燕鵬被熱情的家長「打圍」了,詢問關於學校的報名要求與自主招生等方面的情況。他告訴家長們,具體的招生政策要根據上級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來制定,目前還未出臺,請家長關注學校官方微信關於報名的相關通知。學校招生時參考哪些條件?黃燕鵬介紹,首先是根據招生簡章,楚才杯之外的競賽成績不作為招生的依據,更看重學生的綜合材料,比如小學六年級的綜合素質報告手冊、擁有教育部門(如武漢市教育局、江岸區教育局)認可的比賽獎狀、優秀少年隊員之類的榮譽等等。學校看重江岸區雙基的成績,但並非唯一的依據,而是兼顧綜合材料一起評判。該校一直秉持著「平行分班」的理念,今年應該招生不低於16個班,700人數。「招生以學籍所在地為準,只要在江岸區就可以參與報名,與戶口所在地無關。」製作孩子簡歷時需要注意什麼?黃燕鵬透露,作為一名語文老師,他更推薦大家手寫自薦信。從基礎的書寫,老師能看出孩子的習慣、心態,書寫規範的孩子,更能長遠的優秀下去。下一段時間,楚天都市報將繼續帶領家長們走進武漢市各大初中名校,如武漢二中廣雅中學、武珞路實驗初級中學、武漢第三寄宿中學等,大家不僅能實地考察學校特色,還能跟名校校長當面交流。
因名額有限, 想參加「名校行」活動的市民,可以通過:
加入QQ群的方式免費報名參與,qq群號為:686926755、700329652
市民也可以直接掃一掃下方的二維碼申請入群。
▼兩個群都可以加哦!▼
楚天都市報記者 賀俊 通訊員 杜從英 實習生 周聰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中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