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3月31日訊(記者張屏 通訊員毛巍 郭婧)名校的吸引力果然大:今日上午,楚天都市報「名校行」活動正式啟動,首站走進喻家山麓、東湖之濱的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活動早上9點開始,不少家長、學生8點就趕到學校;初中部、高中部負責人分別舉行宣講時,500多名家長學生擠爆兩個報告廳,一些家長只能站著聽完。「華科大附中是東湖高新區內最好的初高中,在武漢市排名也很靠前,我們今天來感受名校氛圍,正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努力的方向。」家住東湖高新區荷葉山的葉女士說。
太有趣!逛校1個半小時竟沒逛完
今日,華科大附中準備了豐富的遊校園活動,按計劃,在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家長們能參觀高中教學樓、宿舍、食堂、校史館、心理教室、理化生實驗室、美術教學成果展、琴房和舞蹈教室、風雨操場、計算機房和校電視臺、學生閱覽室、錄播教室、校賽艇隊訓練基地、東湖綠道、森林公園、運動場等,然而,很多家長、孩子竟然只逛到了三分之一。
不是因為學校太大,而是因為行程太有趣。最受歡迎的莫過於理化生實驗室了,不少來訪的孩子在物理實驗室玩天平,在生物實驗室玩顯微鏡,一玩就忘了時間;掛滿了學生美術作品的長廊也讓人流連忘返,美術老師吳月偉、正在畫室裡畫畫的高二學生陳仁慧,都被家長、學生們打圍:「你這幅速寫畫得這麼好,真的是零基礎才學了半年嗎?那我現在開始畫畫也來得及囉?」
校園裡隨處可見學生志願者,家長和孩子們紛紛採訪他們獲取第一手資料:「同學,學校的飯好吃嗎?有早餐嗎?」「幾點上學,幾點放學?」「作業多嗎?晚上幾點睡覺?」「中午能午休嗎?」「哪些老師的課上得有意思?」……「食堂很好吃啊!有早餐。作業不太多,晚上9點前能做完。中午我們在教室休息,老師也很好!」食堂附近的「訪問」流量最大,「駐守」在這裡的初二(6)班學生劉欣答得很認真。
「華科大附中近年來上升勢頭非常明顯,不僅相關排名位居同類學校前列,在家長中的口碑也很好。我們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們提供一流的教學環境和師資;而且,學校兼具初中和高中,很多資源可以共享,與華科大的交流也非常頻繁,有助於學生們開拓視野。」華科大附中校長魯周超說,他希望沒來得及感受東湖綠道的學生和家長,活動結束後一定要去走一走,「感受下在山水之間成長的美好」。
別焦慮!新高考學校已準備好
即將入學的新高一學生將首「吃螃蟹」迎來新高考,他們的家長的焦慮可想而知。
「我對家長的建議是『順其自然』,交給學校就好。」魯周超說,對於新高考,該校已經做了萬全準備。
新高考強調根據學生興趣、特長選課走班,對教室數量、學校管理、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華科大附中副校長彭樹德說,目前該校通過內部優化增加了5間教室,供新高一學生走班;同時,學校打算在教室中全面引進人臉識別系統,方便學生到課;根據上海浙江等新高考試點的經驗,學校還將儲備更多地理、生物老師。
如何分班也是家長特別關注的。彭樹德說,今年,該校還將對新生延續傳統分班模式,預計招1個卓越班、2個英才班、3個實驗班、3個平行班,學生們打好基礎,為選課和學業水平考試做準備;高一上學期會進行摸底讓學生試選,高一下學期再次摸底,通過暑假微調後,高二再進行分班、選科,根據學生選科情況,採取行政班+走班結合的模式。「很多家長問那時還有沒有英才班,這個要看到時選科的情況,如果大眾化的選科組合多,開的行政班多,就有可能開英才班;如果個性化的走班多,沒有集中的學生,英才班就開不起來。」彭樹德說。
「去年我校的本科上線率是97%,過大文大理一批線的學生為243人,全口徑上一本的學生為300人,一本上線率是66.3%,985、211高校的錄取人數為106人,高考各項指標穩居市省級示範高中前列。今年的二調,過大文大理一批線的學生為281人,這個成績相當不錯,還有幾個月,他們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彭樹德說。
而對於不打算參加國內高考、有志於上國際名校的初中畢業生,華科附中還提供了PGA中美國際課程班這個選擇。「我們2018屆的30名學生,入校時僅3人中考分數過了附中指令或三限生標準,如今已經有16名同學被美國TOP50名校錄取,還有7名同學被其他世界著名高校錄取,其中1人被澳洲排名前8的高校錄取,4人被加拿大醫博類排名前2的高校錄取,1人被英國QS世界排名23的高校錄取,1人被荷蘭綜合排名第7的高校錄取。」魯周超自豪地介紹,該校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個性化發展的可能。
很生動!校領導現身說法「孩子能早睡」
「不死刷題能不能培養成績好的學生?能!我自己的兒子就在華科附中讀初三,年級排名大約在前20名,初一他可以在晚上9點就睡覺;初二他可以在晚上10點就睡覺。」在對小學畢業生家長的介紹會上,華科附中校長助理徐中全的這句話,贏得了滿場掌聲。
雖然面對的是面臨升學選擇的小學畢業生家長,徐中全談學校的成績少,談得更多的還是教育理念。「華科附中和華中科技大學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培養有獨特個性、獨到見解、獨立精神的青少年。學生有沒有升學壓力?有。但我們更要堅持科學育人,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我們希望每個孩子能智慧學習、快樂成長,度過初中這段人生中最關鍵的時期,因為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基本上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也是良好習慣養成的最重要時期。」徐中全以自己的兒子為例,講述了另一種培養人才的可能:注重學生素質全面培養,體育課等術科能開齊不被擠佔,課業負擔不那麼重,學生成績自然而然也能不錯,還能擁有很足的後勁,「我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在初中為高中伏筆,為人生奠基」。
那麼,如何應對家長的升學焦慮呢?徐中全擺出了一份成績單:近三年的普高升學率穩定在70%左右,2015年,該校中考最高分學生為武漢市中考第三名,2015年,該校中考最高分學生為武漢市中考第七名。「孩子的成長需要親人的陪伴和等候。我們呼籲家長們,在這段重要時期陪伴在孩子身邊,做到父親不缺位、母親不焦慮,孩子自然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