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檢察日報社社長趙志剛轉發一篇由復旦大學家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所寫的文章——《自由背後的邊界與責任:再談同人文學與粉絲之爭》 。
並評論:這是迄今為止看到的最客觀最有深度的文章了。自從這件事爆發以來,網絡上到處充斥的是情緒化的表達,媒體文章大都就事論事急於站隊,很少看到對現象背後的分析和深層次思考。
沈奕斐老師就飯圈文化的弊端和民眾對飯圈文化積蓄已久的不滿、同人文學的真人「同人」是否觸碰法律、同人文學中的創作自由的邊界以及「粉絲行為偶像買單」的連坐邏輯是否合理等問題進行了闡述及分析。並對其背後原因進行反思探究。
並提出「記者、學者、法律工作者更應該做的是儘可能接近事實,挖掘現象背後的原因和人們行為的邏輯,反思事件呈現的困境和問題,引導人們更深入的思考,尋求可能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去站一個多數人的,或者看上去政治正確的立場,不去了解事實,通過情緒性的表達來支持或反對某些人或事,這種方式不會對社會帶來積極的改變。對問題的理性分析和深入探討會幫助大家一點點找到可能的解決方案。」的呼籲。
文章發出後引發熱烈討論。
網友一:
網友二:
網友三:
網友四:
網友尤其對某些媒體為了熱度不顧事實真相,並對網絡暴力推波助瀾的行徑表示失望與擔憂,肖戰作為擁有兩千萬粉絲的公眾人物都被逼迫至此,當網暴降臨到我們普通人身上,我們該如何自救?
事件演變至今,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可控,參與其中的人們殺紅了眼,似乎忘了最初的訴求。又或者該說,現在的戰場已經不是ao3用戶和肖戰粉絲的戰場。各路人馬帶著自己不能言明的目的加入進來。他們打著「追求創作自由」的旗號對肖戰進行網絡暴力,黨同伐異。對提出質疑的路人無差別開炮。此時又與他們一開始所不齒的人有什麼區別呢?其中又有多少人真的都很清楚自己在幹嘛嗎?
值得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理智清醒者開始思考現象背後的深層原因並呼籲回歸理性。
希望這件事過去之後,留下的不僅僅是一地雞毛,還能有更多的反思與成長。
也願肖戰經此一役,鳳凰浴火,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