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有沒有覺得,有的時候我們喜歡或者覺得有用的書籍拿給孩子看,孩子未必會喜歡,甚至會覺得枯燥無味?
這是因為,我們是用成人的眼光來挑選書籍,往往過於重視功能性和知識性,卻忽視了趣味性,家長們需要知道,適合孩子看的文學作品與成人是很不同的。
當我拿到《神奇樹屋》這套書籍的時候,我心中還是有一些忐忑的,雖然知道它是美國教育協會推薦的世界100部經典童書之一,曾被翻譯成38種語言,在世界各地暢銷20年,銷售超1.34億冊 。還取得過跟《哈利·波特》同樣的榮譽,在紐約時報排行榜上蟬聯160周。
但我依然不確定,它是不是真正能夠得到大寶的歡心。畢竟,以前給她選書的過程當中,也有過幾本被她束之高閣。
結果是驚喜的,大寶不僅喜歡這套圖書,而且在2個小時裡就閱讀完了三本,還欲罷不能。並稱讚這套書很好看。
看來,這次選書是成功的!
在多年為孩子選書的過程當中,我發現好的兒童文學作品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首先,需要有真摯的情感。
孩子的心靈世界是很乾淨,很直接,很真摯的。好的兒童文學作品需要能夠與孩子真摯的情感產生共鳴。
《神奇樹屋》講述了哥哥傑克和妹妹安妮發現了一個裝滿書的神奇樹屋,每打開一本書,就會開啟一次奇幻之旅。
當他們再次來到卡米洛特王國過的聖誕節時,發現這裡被黑巫師施展魔法,奪去了整個王國的歡樂。為了幫助王國找回歡樂,雖然他們只是兩個孩子,又知道以前已經有幾位騎士沒能回來,但卻勇敢地向聖誕騎士提出前去世外世界尋回歡樂。
一開篇,就能夠讓孩子感受到一種勇氣和對卡米洛特王國的愛,真摯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引起孩子的共鳴。
第二,需要「潤物細無聲」地傳遞正確價值觀。
不管是什麼樣的作品都會流露出作者對人生的某些看法,而對於好的兒童文學來講,必須要有端正的價值觀。可孩子的天性是最討厭教條地講大道理來傳輸價值觀,所以,好的兒童文學作品需要做到「潤物細無聲」地傳遞正確價值觀。
《神奇樹屋》通過童趣的冒險,讓孩子明白善良、勇氣、合作、探索等一系列美好品質的重要性。
第三,需要有想像力。
想像力可以讓孩子體會到在書籍中馳騁的樂趣,讓閱讀充滿快樂的體驗。
而《神奇書屋》這套書被美國《A GOOD KIDS》雜誌主編Sabrina Williams評價為「對開發孩子想像力的作用是無與倫比的」。
是的,這件充滿書的神奇樹屋就像是一個任意門,可以將孩子帶往不同的世界。可以是260多年前的威尼斯、1200多年前的古都巴格達、1889年的巴黎和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美國紐約,也可以是傳說的國度卡米洛特。
孩子們一會兒可以變成渡鴉飛上山頂尋找命運寶石,一會兒可以穿越富有魔力的海洋,也可以駕著雄鹿馳騁在田野上。
充滿想像力的故事情節,讓孩子心潮澎湃。
第四,要自然地融入一些知識。
這一點,我是放在最後。但卻常常是家長們最關注的一部分。我們都希望孩子通過閱讀能夠獲得一些知識和啟發。這當然是好的,但是,這些知識的融入一定要自然而然。
《神奇樹屋》是通過兩個孩子的奇幻冒險,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歷史、科學、地理、建築神話、詩詞等各方面的知識。
比如,在講述一個故事之前,作者瑪麗·波·奧斯本都會引入一首詩歌。比如,她會通過英國詩人拜倫的一首詩,來展開威尼斯大洪災的故事。
在這套書當中,孩子既可以了解各地的建築、名人和文明,也可以了解當時的著名畫家,還可以找到4位魔法師,聲之魔法師——發明電話機的貝爾,光之魔法師——發明電燈的愛迪生,隱形魔法師——發明「巴氏滅菌法」,殺死細菌的路易·巴斯德,鋼鐵魔法師——建造艾菲爾鐵塔的工程師古斯塔夫·艾菲爾。
一套圖書,8個故事,《拯救快樂王國》、《失控的公爵城》、《夏日海洋巨蟒》、《冬日的冰巫師》、《威尼斯大洪災》、《可怕的沙塵暴》、《世博會狂歡夜》、《藍月夜暴風雪》。孩子會跟隨小主人公一起開動腦筋,展開冒險,還可以跟隨他們開始一些小實驗。
這套《神奇樹屋 進階版》適合7-14歲,有一定閱讀基礎的孩子。如果孩子小一點,可以選擇基礎班。
這套圖書,一共8本,原價176元,現在活動價126.7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入手。
不得不說,這套《神奇樹屋》就是我認為好的兒童文學當中的經典。它為孩子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任意門,用豐富的想像力,帶著孩子探索古今,上天入地;它帶領孩子遨遊在知識的海洋,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被孩子接受;它啟迪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嚮往善良、勇氣和堅持;它可以帶領孩子走向更遠更美的未來。
#種草吧媽媽#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點讚、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哦,謝謝!
我是「豆媽逗娃」,一個樂於分享育兒乾貨的心理諮詢師媽媽,多平臺籤約作者。家有兩個女寶,品著煙火氣,快樂逗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