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卻也是最窮的作曲家。
因為他總是自我可憐,他每每陷入自我憐憫的情緒中後,就會傻傻地透支自己的收入來滿足自己。
「自憐是災難性的思想狀態,過度自憐可以讓人近乎偏執,偏執是最難逆轉的東西之一,你們不要學莫扎特陷入自憐的情緒中。」
每當我在查理.芒格寫的《窮查理寶典》中看到這句話時,都會感嘆不已。因為現實中,不僅是普通人愛幹蠢事,有太多聰明人也被類似於自我憐憫的「自我服務偏好」心理支配,導致蠢事迭出:暴飲暴食、報復性學習、報復性消費。
《窮查理寶典》是著名投資家李路整理並翻譯後傳入中國的。書中記錄了頂級富豪芒格幾十年的投資理念和智慧,這本書在有錢人的圈子裡是封神一般的存在。
芒格的智慧甚至在股神巴菲特之上,巴菲特曾公開讚譽自己這位合伙人:
「查理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沒有查理,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
查理.芒格很牛逼,卻極度追求低調。
他在進入了世界富豪排行榜前50後表現得異常「憤怒」。他說他最受不了的就是因為自己變得富有而遭遇輿論的壓力,被迫與真實世界失去聯繫,而富豪排行榜的公布,加大了這種趨勢。
對芒格來說,接觸真實生活很重要,他不喜歡高樓大廈,也不喜歡見個面都要層層通報,平時出差很少坐專機,反而喜歡去商用機場和大家擠飛機。他其中的一條理由就是:我一輩子想要的就是融入生活(engage life),而不希望自己被孤立(isolate)。」
芒格雖然低調、樸實,但其智慧的光芒卻不可低估。
《窮查理寶典》是他一生智慧的精華,它改變了很多人的觀念,讓很多人變得富有。比如芒格的億萬富翁弟子李路,以及oppo、vivo、拼多多背後的投資人段永平。
這本書不僅只適合牛人看,其實對每個普通人來說,都有著非常普適的意義。因為芒格在書中沒有像雞湯學一樣空泛地教人如何變富,而是分享了一些很犀利的思維方式。
比如說,芒格思考問題總是從反向開始。要明白人如何得到幸福,他先思考的是如何人生才會痛苦;要研究如何才能有錢,芒格先琢磨的是如何才會變得貧窮。
再比如,芒格總是熱衷於持續不斷的收集和研究各種各樣的人物、各行各業的企業以及政府管治、學術研究等各領域中的人類失敗之著名案例,然後把他們失敗的原因總結歸納起來,做成一份用於決策的檢查單,使得自己不在生活和工作上犯重大的決策錯誤。
芒格就靠諸多這些樸素的方法成就了億萬財富。但無論是逆向思維還是決策檢查單,以及其他的方法策略,其實都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和落地性。
我相信,每個普通人學會後,做出錯誤決策的機率一定會大幅減小。
芒格除了分享思維方式,還像孔子一樣,通過一句句精闢的哲理,幫助讀者斧正世界觀和對財富的理念。
比如:「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我第一次讀到這句話時,有種醍醐灌頂的徹悟感。
這本書我已經讀了10遍,但每讀一遍,我都依然有收穫。芒格的智慧等級已經高出普通人很大一截,所以能夠常讀常新。
更可喜的是,芒格的智慧可以被學習,可以被得到。
喜馬拉雅資本創始人李路在《窮查理寶典》的序中這樣說道:查理是一個完全憑藉智慧取得成功的人,這對於中國的讀書人來講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例子。
對呀,芒格的成功基本靠自己的洞察力,而洞察力又完全靠自我修養和學習,這與我們在當今社會上所看到的權錢交易、潛規則、商業欺詐、造假等毫無關係。
芒格的成功,普通人在一定概率上是可以複製一部分的,這想想就令人激動。
因為「馬太效應」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這我們沒法比;因為天賦異稟很多人掙錢如印鈔機,我們也沒法比;但有這麼一個富人分享的變富經驗,普通人也能掌握,那你有什麼理由不了解,不學習呢?
2021年第一本書,推薦《窮查理寶典》,富豪的智慧精華,它值得一讀:
跟大師學變富,跟牛人學智慧,讓我麼一起為2021年開個好頭彩吧~
#窮查理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