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在樹根上的「它」,長相似奶嘴瓶,觀賞價值高,如今珍貴稀罕
在山林裡總是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隨處可以見到的野草,陰溼地面的苔蘚,還有高聳的喬木,形態各異錯落有致。其實在樹林中我們還可以見到不少的「寄生物」,像生長在腐朽枝幹上的菌菇,還有攀附在其他植株上生長,靠吸取其他植物養分而活的例如「菟絲子」。
這些野生物在平時不打眼,少有人注意到,其實不少都有自己的利用價值。今天給你們介紹的野生物,它是寄生在樹根上的,長相似奶嘴瓶,觀賞價值極高,一生只會在一棵樹上生長,如今已經是稀罕難尋。
它的名字叫做「帽蕊草」,雖然它是裸露在樹根外的生物,看上去像是生長在樹木邊上的菌菇一般,其實它是樹根裡的內寄生物,生長在樹根裡,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外表長得像是奶瓶子,比較可愛,一般是半透明的米黃色,只會開花不會結果,所以不能夠繁衍,這也是它數量稀少的原因之一。它只會在選定的樹木上生長,如果這棵樹木枯萎,它也會跟著凋謝,無法再去培植。
帽蕊草主要是靠搶奪樹根中的養分存活,自身不會進行光合作用,也沒有自己的根部能在土壤中汲取養分,所以在樹木枯萎的時候,它就失去了養分的來源,自然就會跟隨死亡。它主要分布在溫度較高,降雨量多的地域,像廣東、廣西以及臺灣,其他的省份更加少見。它的觀賞價值高,看上去肉質飽滿,以前有不少人會去採摘,但是沒過多久它就會枯萎,以後要是見到小心不要破壞它。
它的植株長得比較小,基本上都是成片分布,同一顆樹上可以寄生不少的帽蕊草,對於樹木本身的生長不會有很大的影響。農民們在上山勞作的時候總會不小心踩到它,而它們的裸露部分一旦斷裂離開樹根,就會很快枯萎,不會再繼續生長。曾經也有不少人研究人工種植帽蕊草,但是它無法進行正常的播種,而且只能在選定的樹木上的生長,幾乎無法人工種植,這也是它數量稀少的原因。
帽蕊草雖說其他的用途沒有被開發,但是它非常的稀罕,所以也是比較珍貴的野生物。它的生長區域小,對於環境的要求苛刻,對於宿主的挑選也有自己的想法,幾乎無法人工操作,以後要是在山林裡見到它,可要小心的呵護,注意不要損壞。你們對於帽蕊草還有其他的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