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對37名新增特困供養人員進行生活自理能力評估

2020-12-23 湖南24小時

近日,為精準保障特困供養人員,冷水江市民政局協同市康復醫院組成工作組走門串戶,走訪了今年新增的所有特困供養人員,對其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估鑑定。

評估中主要針對特困供養人員自主吃飯、自主穿衣、自主上下床、自主如廁、室內自主行走、自主洗澡6項指標進行。6項指標都能達到的,可以視為具備生活自理能力,認定為全自理特困人員;有1—3項指標不能達到的,可以視為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認定為半護理特困人員;有4—6項指標不能達到的,可以視為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認定為全護理特困人員。本次對鄉鎮辦上報的37名特困人員進行了評估,最終認定12名特困供養人員為全自理,18名特困供養人員為半護理,7名特困供養人員為全護理。

下一步,鄉鎮辦將通過村居為每一個需要照料的特困人員找一個指定的照料護理人,通過籤訂鄉鎮辦、村居、照料護理人,特困供養人員的四方協議,明確照料護理人的職責,進行生活上的照顧。市民政局對集中供養全自理、半護理、全護理的特困供養人員分別按300元/月、600元/月、1000元/月的標準發放護理補貼;對分散供養的半護理、全護理的特困供養人員分別按200元/月、380元/月的標準發放護理補貼。護理補貼不發給特困供養人員本人,而是發給照料護理人。(蘇贇 羅豔新)

【來源:冷水江市民政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麒麟區民政局完成對2020年318名特困供養人員生活自理能力的評估認定
    為全面了解麒麟區特困供養人員的健康狀況,進一步提高敬老院風險防範能力和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質量,建立健全特困供養人員救助制度,推動實現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科學確定供養人員享受政策性福利補貼類別,探索建立健全養老服務評估制度。
  • 聊城度假區開展特困供養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
    為全面掌握特困供養人員生活自理能力和身體健康狀況,近日,聊城度假區社發局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人員對全區新增特困供養人員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估。
  • 新田上門評估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
    永州日報訊(通訊員  黃新)5月18日,新田縣在全縣範圍內集中開展特困供養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工作。此次評估對象是正在享受和申報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包括農村特困集中供養、農村特困分散供養、城市特困分散供養三類,同時對所有對象進行一次清理和認定。
  • 懷寧縣紮實開展特困人員自理能力評估工作
    為切實保障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根據《安徽省特困人員認定辦法》(皖民社救字〔2017〕129號)要求,懷寧縣民政局紮實做好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工作。本次評估以第三方——安慶信益社會評估事務所為主,鄉鎮、村(社區)配合,共3447名特困人員參加。
  • 瑞安市完成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
    「一份份護理評估報表,詳細記錄著每一位特困人員的生活自理能力情況,也寄託著政府的牽掛、關愛和溫暖」,由於疫情的原因,經過將近4個多月的時間,瑞安市民政局順利完成了對全市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剛剛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專家團隊不辭辛苦、樂於奉獻,在整整一個夏天炎炎的烈日下,深入到各鄉鎮(街道),瑞安市民政局工作人員和專家團隊共同奔波到近百裡外的山村實地探訪這些特困人員的健康狀況,通過監護人了解特困人員的生活現狀,每到一處都認真聽取供養對象的各項需求,並詢問他們最需要幫助的困難等等。有時需要翻過好幾道山嶺到分散供養對象家中,有時為一位特困對象就需要跑好幾趟才能完成表格的準確填報。
  • 屈原管理區民政局關於進一步做好特困人員認定和生活自理能力評估...
    屈原管理區民政局關於進一步做好特困人員認定和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工作的通知 各鄉鎮、街道辦事處民政所:2016年8月,全區組織開展了全省特困人員清理認定工作,各地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共清理不符合特困人員認定條件的人員
  • 市精神病醫院積極開展特困集中供養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定工作
    為認真貫徹《省民政廳於加強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的通知》精神,市精神病醫院結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邀請下陸區社會救助局、下陸區東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門為在院特困集中供養人員開展生活自理能力評定工作。據了解,本次評估遵循「直觀、簡便、易操作」的原則,依據自主吃飯、自主穿衣、自主上下床、自主如廁、自主行走、自主洗澡6項指標進行綜合評估。對照6項指標核查評估,特困供養人員其中有4項以上(含4項)指標不能達到的,可以視為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有3項以下(含3項)指標不能達到的,可以視為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6項指標全部達到的,可以視為具備生活自理能力。
  • 烏蘭察布市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辦法
    參照《勞動能力鑑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老年人能力評估》(MZ/T039-2013)、《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等級劃分與評定》(DB35/T1479-2014)等有關標準,按照直觀、簡便、易操作的原則,制定《烏蘭察布市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辦法》。
  • 新田:有序推進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工作
    紅網時刻5月18日訊(新田融媒記者 黃新)為貫徹落實好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5月18日,新田縣在全縣範圍內集中開展特困供養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工作。此次評估對象是正在享受和申報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對象,包括農村特困集中供養、農村特困分散供養,城市特困分散供養三類,同時對所有對象進行一次清理和認定。為方便特困人員的出行,減輕特困人員負擔,新田縣民政局委託人民醫院工作人員深入到各鄉鎮,對轄區內特困供養人員進行評估。
  • 省民政廳評估我區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等級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
    為了解掌握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等級評估準確性及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開展情況,2020年11月20日,省廳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託湖南有心養老產業發展中心(有限合夥)對我區工作情況進行抽查評估。評估組抽取了響石嶺街道、銅塘灣街道共計33名特困人員,對照《特困人員認定辦法》、《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細則》,按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6項評估指標對抽取的特困人員進行評定,確定其生活自理能力等級,並與我區自評結果進行核對比較;檢查了分散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費標準、發放時限、是否有照料服務人、是否籤訂了照料服務協議、照料服務模式、具體享受了哪些照料服務、照料服務人的身份類別
  • 精準落實待遇 確保客觀公正 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啟動
    精準落實待遇 確保客觀公正 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啟動 發布時間:2020年06月17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6月15日上午,靈溪鎮滬山片區民政助理員謝作緞和一名村居幹部,來到臺新村的特困人員黃開楊、莊家南家中,為他們開展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認定。  黃開楊是我縣特困人員,今年74歲,未婚,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也無兒無女,患有高血壓和關節炎,日常生活全靠自己照料自己。
  • 廣東: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看六指標
    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看六指標包括自主吃飯、穿衣、上下床、如廁、室內行走、洗澡能力,與殘疾人評定相銜接日前,廣東省民政廳印發《關於明確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全國率先提出加強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和殘疾人評定的有效銜接
  • 廣東明確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看六項指標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汪祥波 通訊員/莫冠婷 陸延寧)日前,廣東省民政廳印發《關於明確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全國率先提出加強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和殘疾人評定的有效銜接。
  • 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看六指標 包括自主吃飯、穿衣、上下床...
    日前,廣東省民政廳印發《關於明確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全國率先提出加強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和殘疾人評定的有效銜接。  《通知》提出,各縣級民政部門要嚴格對照評估指標履行評估程序,運用自主吃飯、穿衣、上下床、如廁、室內行走、洗澡能力等六項指標,在鄉鎮(街道)、村(居)委協助下,對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估,有條件的地方可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基礎評估。
  • 廣東加強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要看這六項指標
    文/羊城派記者 符暢 通訊員 莫冠婷 陸延寧 日前,廣東省民政廳印發了《關於明確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有關問題的通知》(簡稱《通知》),在全國率先提出加強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和殘疾人評定的有效銜接
  • 我局堅持「四個公開」切實做好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工作
    為貫徹落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切實保障好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我局堅持「四個公開」工作方法,切實做好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工作。堅持評估政策公開。利用開展「社會救助政策宣傳月」契機,把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的指標、標準和照料護理補貼等內容,列為重要政策解讀,深入基層「一線」宣講,共組織宣講20餘次,下發各種宣傳資料30多萬份(套)。堅持評估程序公開。
  • 溫州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來了,符合條件的快申請
    近日,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醫保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通知》。本通知自2019年9月9日起施行,各地應根據本通知內容,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原有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與本通知規定不一致的,按照本通知執行。
  • 常寧市鑑定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準繩」
    近日,在常寧市板橋敬老院裡,特困人員賀賢妹在常寧市民政部門工作人員的引領下,正配合專業醫生及社會工作者做特困供養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認定。賀奶奶是板橋鎮雞公塘村特困人員,今年82歲,雙目失明,走路也不方便,日常生活都是靠她老伴照顧。評估人員通過與其面對面交談及觀察,根據特困人員自理能力評估「六項指標」對其進行認定,有力促進了常寧市對特困對象的精準救助。
  • 解讀文本:江門市民政局 江門市財政局關於特困人員照料護理工作...
    2016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意見》,明確照料服務和照料護理標準的定義。《民政部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意見的通知》,明確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標準、照料護理標準的制定要求。《民政部關於印發<特困人員認定辦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特困人員生活自理能力評估標準。
  • 讓失能特困人員生活有尊嚴,陽江做了這些事
    2017年以來,我市堅持政府兜底與社會養老相結合,將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於醫院、養老服務機構治療、護理,醫護人員24小時悉心照料,讓他們安享晚年。 集中供養精心照料失能特困老人 2019年,劉豐老人中風後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他沒有子女,生活變得異常艱難。